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票據的作用是什麼 3三大作用解讀

中央銀行票據在中國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東西。 1993年, 中國人民銀行就發佈了《中國人民銀行融資券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當年發行了兩期融資券, 總金額200億元。 1995年, 央行開始試辦債券市場公開市場業務。 為彌補手持國債數額過少的不足, 央行也曾將融資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補充性工具。 因此, 發行中央銀行融資券一直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一種重要工具。

央行票據的作用是什麼

1、豐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工具,彌補公開市場操作的現券不足

自1998年5月人民銀行恢復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以來,主要以國債等信用級別高的債券為操作物件,但無論是正回購還是現券買斷,都受到央行實際持券量的影響,使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受到了較大的限制。

央行票據的發行,改變了以往只有債券這一種操作工具的狀況,增加了央行對操作工具的選擇餘地。 同時,現有國債和金融債期限均以中長期為主,缺少短期品種,央行公開市場以現有品種為操作物件容易對中長期利率產生較大影響,而對短期利率影響有限。 引入中央銀行票據後,央行可以利用票據或回購及其組合,進行"餘額控制、雙向操作",對中央銀行票據進行滾動操作,增加了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增強了執行貨幣政策的效果。

2、為市場提供基準利率

國際上一般採用短期的國債收益率作為該國基準利率。 但從我國的情況來看,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絕大多數是三年期以上的,短期國債市場存量極少。 在財政部尚無法形成短期國債滾動發行制度的前提下,由央行發行票據,在解決公開市場操作工具不足的同時,利用設置票據期限可以完善市場利率結構,形成市場基準利率。

3、推動貨幣市場的發展

目前,我國貨幣市場的工具很少,由於缺少短期的貨幣市場工具,眾多機構投資者只能去追逐長期債券,帶來債券市場的長期利率風險。 央行票據的發行將改變貨幣市場基本沒有短期工具的現狀,為機構投資者靈活調劑手中的頭寸、減輕短期資金壓力提供重要工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