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行業負增長,永輝超市半年開店64家,利潤漲近60%,秘訣是什麼?

近20年裡, 永輝超市既能在與外資超市巨頭正面交鋒中穩步上揚, 也能成功躲過實體零售業衰落厄運, 未來門店預計將超過700家,

逆勢增長背後, 到底有哪些秘密武器?

永輝還不是大賣場裡的贏家, 但它跳出了大型超市集體衰落的怪圈。

2016年, 全國大型零售企業繼續呈負增長, 業內一片哀嚎。 在華潤萬家關店800家、沃爾瑪關店16家的同時, 永輝超市(601933.SH)卻在2017年上半年開出64家新門店, 並交出總營收283.17億元, 同比增長15.49%, 淨利潤10.55 億元, 同比增長57.57%的亮眼財報。

業績逆勢增長背後, 永輝超市有哪些制勝之道?在大賣場的外殼下, 永輝超市形成了怎樣的經營壁壘?在市場變化、行業競爭加劇時, 它又如何應對?

生鮮經營壁壘

早在2003年, 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松就押注生鮮, 在福州火車站區域開起了首家生鮮食物超市, 靠著比農貿市場便宜10%的價格優勢, 永輝逐漸起家。

▲張軒松2010年將永輝超市送上資本市場。

在大賣場的外表下, 永輝的生鮮如農貿市場一樣品類齊全、價格親民。 價格優勢來源於永輝直營直采的模式, 區別於大多數超市採用聯營的採購方式, 在永輝銷售的生鮮商品, 均是直接向本地農戶買斷採購的。 減少中間環節,

是永輝得以控制生鮮貨源成本的關鍵。

在永輝超市中, 生鮮商品占比很大, 甚至在部分門店足有一層是生鮮區。 把生鮮規模做大, 帶來最直觀的結果就是聚客效應。 通過生鮮吸引大批客源, 永輝繼而通過零售、食品、服裝等毛利高的業務提高盈利能力。

憑藉新鮮突圍, 永輝很快擠進了全國零售前十的市場地位, 並在與洋超市的競爭中穩步提升市場份額。

“當你想到生鮮的時候, 你肯定是想到永輝, 也不會想到家樂福和沃爾瑪。 ”據《中國企業家》雜誌報導, 前永輝超市總裁李建波曾表示生鮮是永輝差異化定位的所在。 此外, 專注生鮮市場的定位, 不僅能讓永輝避開與外資超市巨頭的正面交鋒, 在後來面對電商的巨大衝擊時,

永輝也並未受到過大衝擊。

時至今日, 生鮮仍是永輝超市里的“主角”之一。

永輝超市2017半年報顯示, 實現營業總收入283.17億元, 同比增長15.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合併淨利潤10.55 億元, 同比增長57.57%。 其中, 有約47%的營收由生鮮及加工業務帶來。

儘管13.35%的生鮮業務毛利率遠高於其它超市, 但永輝在2012年開始逐漸增加食品業務的比重, 並首次超過了生鮮業務。 據2017上半年財報顯示, 食品和服裝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8.28%、30.96%。

但永輝始終視生鮮為壁壘, 在供應鏈建設、倉儲物流上沒少花精力, 包括將2016年完成63.5億元募資, 用作包括生鮮冷鏈物流系統發展專案在內的三項用途中。

▲近年來永輝超市生鮮業務營收及占比情況。

此外, 永輝於2015年同京東達成戰略合作,

京東以7億美元(約合43.1億元)認購永輝10%的股權。 兩者聯姻後, 永輝的生鮮商品與京東的線上流量和物流優勢互補, 2016年永輝在生鮮及加工業務的營收上漲18.89%, 2017年上半年再同比上漲15.17%。

大步轉型新業態

憑藉生鮮站穩腳跟不能讓永輝一勞永逸, 在全國鋪開門店的同時, 永輝衍生出大賣場以外的新業態。

永輝的第一次新業態嘗試, 是2010年在重慶開出綠標的BRAVO精緻超市, 相比於紅標“永輝超市”的大賣場模式, BRAVO精緻超市則以高端品牌定位, 針對中產階級需求, 加入近30%的進口商品。

2012年是大賣場行業的重要轉捩點, 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顯著放緩, 電商的興起分流了食品、日用品的銷售管道, 行業進入調整期。 此後, 大型零售企業增速持續下滑, 前兩年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盡顯萎靡之態。與之相反的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永輝的市場份額不降反升,並在一波波“關門潮”下逆勢開店。

▲近10年來百家重點零售企業增速逐年放緩,來自中國全國商業資訊中心。

BRAVO精緻超市為以平價著稱的永輝帶來的不僅是新的形象,還有快速的增長。截至今年上半年,綠標的BRAVO精緻超市門店數量為132家,占總門店數量549家的24.04%。值得注意的是,在紅標永輝超市已出現-0.8%的增長同時,BRAVO精緻超市仍保持11.6%的同比增長。

▲永輝超市門店規模不斷擴張,圖片來自“大生投資工坊”。

除了差異化定位的紅標永輝超市和綠標BRAVO精緻超市,永輝還摸索出優選店、會員店、超級物種的業態形式。其中,超級物種是永輝的“未來超市+餐飲”模式的新突破。

與動輒上萬平方米的的永輝超市不同,超級物種門店只有500平方米左右,卻彙集了永輝孵化的8個產物,包括鮭魚工坊、波龍工坊、盒牛工坊、麥子工坊、詠悅匯、生活廚房、健康生活有機館和靜候花開花藝館,以超市+餐廳的模式面世。

▲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店。

消費者可在超級物種門店裡,挑選新鮮的三文魚、來自北美的波士頓龍蝦、澳洲進口安格斯牛肉等,依託永輝全球供應鏈資源的食材,在現場餐廳進食。天風證券分析表示,超級物種實現了超市與餐飲結合,直接改善超市的盈利結構,增加消費者到店消費次數和滯留時間,提升顧客粘度,與阿裡系的“河馬鮮生”對標,試水成功後將依託永輝現有門店和良好供應鏈建設快速在全國擴張。

通過一路的自我革命,永輝在大型超市一片蕭條中另闢蹊徑,除了現有的549家門店,永輝已簽約未開業門店還有224家。中航證券分析,公司門店擴張仍在穩步進行,預計隨著全國佈局的完善,未來幾年營收將保持15-20%的增速,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預計超級物種未來將成為其新的盈利點。

高毛利的秘密

在分文必爭的零售行業裡,永輝超市也絞盡了腦汁,通過提高運營效率來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在近年永輝的財報裡,可以看到其不斷優化商品結構,聚焦核心商品。2016年,永輝在食品用品集中化採購占比提升0.8個百分點,梳理淘汰近2萬SKU(庫存量單位),淘汰15%供應商,實現供應鏈可覆蓋全物種,部分大流量商品廠商與產地直采逐步推進。在服裝方面,則淘汰了25%的供應商。

通過供應鏈的整合,永輝的採購成本一再下降,從而將毛利率從2014年的19.66%、2015年的19.83%提升到2016年的20.19%。同時,門店的持續擴張,以及各業態供應鏈共用,也為永輝降低了邊際成本。

▲永輝超市近年來收入及毛利率情況。

除了優化供應鏈,永輝的“制勝法寶”還在於其“合夥人”制度。

以生鮮起家的永輝超市,商品的高耗損率必然是不可避免。僅在超市內鋪貨上架的環節,但凡店員不輕拿輕放,都容易影響生鮮產品的品質。因此,在2013年,張軒松首次提出了“合夥人制”,店員不必出資就能成為“老闆”,並根據業績增長情況(超額利潤的30%-50%)參與分紅。

在“合夥人”制度下,所有員工都會在意控制耗損,尤其是生鮮商品,通過小批量、勤上貨、及時變價等手段,讓永輝的生鮮耗損率遠低於同行或其它管道。在永輝超市的離職率、商品損耗率均有所下降的同時,其上貨率、更新率則大為增加,商品品質、服務品質均有提升。

有效的門店管理為永輝帶來了更高的坪效,2017年上半年,開業超過2年的372家門店的平均坪效達到每平米1974元,同比上漲0.8%。

此外,長江證券分析指出,除盈利能力以外,永輝在資產周轉效率上的提升空間同樣值得重點關注。分析認為,未來永輝超市有望通過進一步精選SKU、精細化庫存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等方式,優化資產周轉效率,最終提升ROE(淨資產收益率)水準。

版權聲明: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轉載時,請注明“轉載自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作者:梁楚童@廣州”。如有其它需求,請聯繫我們(微信號:xiaomian0504)。

前兩年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盡顯萎靡之態。與之相反的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永輝的市場份額不降反升,並在一波波“關門潮”下逆勢開店。

▲近10年來百家重點零售企業增速逐年放緩,來自中國全國商業資訊中心。

BRAVO精緻超市為以平價著稱的永輝帶來的不僅是新的形象,還有快速的增長。截至今年上半年,綠標的BRAVO精緻超市門店數量為132家,占總門店數量549家的24.04%。值得注意的是,在紅標永輝超市已出現-0.8%的增長同時,BRAVO精緻超市仍保持11.6%的同比增長。

▲永輝超市門店規模不斷擴張,圖片來自“大生投資工坊”。

除了差異化定位的紅標永輝超市和綠標BRAVO精緻超市,永輝還摸索出優選店、會員店、超級物種的業態形式。其中,超級物種是永輝的“未來超市+餐飲”模式的新突破。

與動輒上萬平方米的的永輝超市不同,超級物種門店只有500平方米左右,卻彙集了永輝孵化的8個產物,包括鮭魚工坊、波龍工坊、盒牛工坊、麥子工坊、詠悅匯、生活廚房、健康生活有機館和靜候花開花藝館,以超市+餐廳的模式面世。

▲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店。

消費者可在超級物種門店裡,挑選新鮮的三文魚、來自北美的波士頓龍蝦、澳洲進口安格斯牛肉等,依託永輝全球供應鏈資源的食材,在現場餐廳進食。天風證券分析表示,超級物種實現了超市與餐飲結合,直接改善超市的盈利結構,增加消費者到店消費次數和滯留時間,提升顧客粘度,與阿裡系的“河馬鮮生”對標,試水成功後將依託永輝現有門店和良好供應鏈建設快速在全國擴張。

通過一路的自我革命,永輝在大型超市一片蕭條中另闢蹊徑,除了現有的549家門店,永輝已簽約未開業門店還有224家。中航證券分析,公司門店擴張仍在穩步進行,預計隨著全國佈局的完善,未來幾年營收將保持15-20%的增速,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預計超級物種未來將成為其新的盈利點。

高毛利的秘密

在分文必爭的零售行業裡,永輝超市也絞盡了腦汁,通過提高運營效率來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在近年永輝的財報裡,可以看到其不斷優化商品結構,聚焦核心商品。2016年,永輝在食品用品集中化採購占比提升0.8個百分點,梳理淘汰近2萬SKU(庫存量單位),淘汰15%供應商,實現供應鏈可覆蓋全物種,部分大流量商品廠商與產地直采逐步推進。在服裝方面,則淘汰了25%的供應商。

通過供應鏈的整合,永輝的採購成本一再下降,從而將毛利率從2014年的19.66%、2015年的19.83%提升到2016年的20.19%。同時,門店的持續擴張,以及各業態供應鏈共用,也為永輝降低了邊際成本。

▲永輝超市近年來收入及毛利率情況。

除了優化供應鏈,永輝的“制勝法寶”還在於其“合夥人”制度。

以生鮮起家的永輝超市,商品的高耗損率必然是不可避免。僅在超市內鋪貨上架的環節,但凡店員不輕拿輕放,都容易影響生鮮產品的品質。因此,在2013年,張軒松首次提出了“合夥人制”,店員不必出資就能成為“老闆”,並根據業績增長情況(超額利潤的30%-50%)參與分紅。

在“合夥人”制度下,所有員工都會在意控制耗損,尤其是生鮮商品,通過小批量、勤上貨、及時變價等手段,讓永輝的生鮮耗損率遠低於同行或其它管道。在永輝超市的離職率、商品損耗率均有所下降的同時,其上貨率、更新率則大為增加,商品品質、服務品質均有提升。

有效的門店管理為永輝帶來了更高的坪效,2017年上半年,開業超過2年的372家門店的平均坪效達到每平米1974元,同比上漲0.8%。

此外,長江證券分析指出,除盈利能力以外,永輝在資產周轉效率上的提升空間同樣值得重點關注。分析認為,未來永輝超市有望通過進一步精選SKU、精細化庫存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等方式,優化資產周轉效率,最終提升ROE(淨資產收益率)水準。

版權聲明: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轉載時,請注明“轉載自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作者:梁楚童@廣州”。如有其它需求,請聯繫我們(微信號:xiaomian050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