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基協會長:若不投資未來公募基金自身也沒有未來

“當前, 短期功利主義是制約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結構化產品、定增基金、定制基金等短期資金驅動型產品層出不窮, 短期化行為突出。 公募基金如果不能投資于未來, 那麼自身也就沒有未來。 ”

3月30日,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洪磊在“第12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會暨資產管理高層論壇”上作出上述表述。 他還表示, 公募基金業是信託關係落實最充分的資產管理行業;當前公募基金出現結構性失衡, 遭遇發展困境;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資產管理業需要一場全面的供給側改革,

完成行業的自我革命, 真正承擔起提供普惠金融和推動產業創新的責任, 公募的唯一出路在於供給側改革。

洪磊表示, 與其他資產管理業態相比, 公募基金最大的優勢是《基金法》賦予了基金財產的獨立性地位, 信託法律關係落實到產品運作各個層面, 是投資者權益保護最為充分的大眾理財行業。 自開放式基金成立以來至2016年年末, 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16.52%, 超出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8.77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8.05%, 超出現行3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5.3個百分點。 公募基金已經成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 為上億消費者創造了巨大收益和金融便利。

談到結構性失衡的問題時, 洪磊表示,

公募基金投資工具屬性弱化, 資本市場買方功能受到削弱, 公募基金的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功能嚴重弱化;資金流入流出波動大, 缺少長期投資生態鏈條, 由於基金過多依賴外部銷售管道, 代銷關係削弱了公募基金募集職責, 銷售利益最大化加劇頻繁申贖, 公募基金認申贖總量與資產餘額之比達到320%;公司治理偏離信託要求, 投資人利益無法在治理層面得到充分保證;投資運作短期化, 缺少長期核心價值;大資管法律基礎不統一, 衝擊信託文化根基, “剛性兌付”、“資金池”、“通道”、高杠杆結構化產品等違背資產管理本質的業務屢禁不止。

“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資產管理業需要一場全面的供給側改革, 完成行業的自我革命,

真正承擔起提供普惠金融和推動產業創新的責任。 ”洪磊為當前公募基金的發展困境開出五大藥方:

一是按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統一行業法律基礎和監管規則。 各類資產管理業務均必須杜絕資金池業務, 杜絕“保底保收益”, 嚴守不“剛性兌付”的底線, 回歸“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受託理財本質。

二是完善股權治理和激勵約束, 建設行業信用文化。 應積極推進基金管理公司健全以董事會為核心的公司治理機制, 強化管理層信託責任和行業信用管理, 推動基金管理公司股權構成多元化, 鼓勵專業人士、成熟私募機構參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

三是系統推進ESG責任投資, 發揮公募基金長期價值。 在基礎資產端, 應建立上市公司ESG評價指標體系;在投資工具端,

應建立公募基金ESG投資評價體系;在資產配置端, 應推動有稅收遞延優惠支持的三支柱養老金建設, 將短期理財資金轉化為以長期投資為目標的個人帳戶養老金或公募型FOF產品, 遵循ESG原則進行長期資產配置。

四是發展不動產證券化和公募REITs, 豐富長期投資工具。 不動產證券化+公募REITs可以實現公共不動產的社會化投資和長期持有, 讓長期資金與長期資產通過股權而非債權的方式有效對接, 縮短融資鏈條, 切實降低實體經濟部門杠杆率。

五是建設資產管理三層架構, 優化行業生態。 從基礎資產到組合投資交給普通公私募基金以及公募REITs等專業化投資工具, 由公私募基金尋找有長期穩健現金流的資產證券化產品,

建立特定投資組合;從組合投資工具到大類資產配置, 交給FOF和目標日期基金(TDFs)等配置型投資工具, 全面開發滿足養老、教育、理財等跨週期需求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有機生態中, 通過投資工具的分散投資可以化解非系統性風險, 通過公募FOF的大類資產配置可以化解系統性風險。

六是推動完善資本市場稅收制度建設。 推動稅收遞延優惠支持的個人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 拓展實體經濟所需長期投資的資金來源;推動《基金法》稅收中性原則落地, 避免基金產品帶稅運營, 推動REITs等長期投資工具更好地對接長期資產, 服務實體經濟轉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