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早盤:兩市雙雙微幅低開 資源類個股跌幅居前

週四早盤, 兩市小幅低開, 滬指微跌0.04%, 報3343.84點, 成交14.82億元;深成指微跌0.07%, 報11029.5點, 成交15.22億元。

板塊方面, 運輸設備、賽馬概念、豬肉概念股等板塊漲幅居前;船舶、晶片、摘帽概念、煤炭等板塊跌幅居前。

分析人士表示, 四季度基本面預期目前基本明朗, 多空博弈情緒雙向收縮, 在利空利好互現的格局下, 短期變盤與否變得懸而未決, 還需更有力的內外因素對比來考察。

大盤方向難以明確, 給投資者佈局增添了不確定性, 如何識別風險、規避風險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來看, 場內主要有三方面“陷阱”值得投資者辨明。

一是主力是否在誘多。

當前指數企穩的同時成交縮量, 行情基礎並不牢固, 後市還有可能出現反復。 但從盤面看, 近期熱點開花跡象重現A股, 新能源汽車概念、小金屬概念演繹的紅紅火火, 相比前期, 賺錢效應輻射更廣, 不過賺錢效應帶來的帳面浮贏並不等同于落實到投資者的“口袋”, 過度激進的結果大概率成為誘多籌碼的“接盤俠”。 事實上, 僅以昨日為例, 出現上漲的2202檔股票中, 漲幅超過2%的僅有503只(含次新股).

二是縮量上漲令指數出現失真, 連續上漲的成色大打折扣, 因此, 場內強勢股是否真的強勢, 也就值得懷疑。 而目前場內估值“窪地”大多被填平, 基於外部利好的上漲只能以投資者情緒反應來理解, 無法迅速傳導至產業鏈條上,

更別說迅速改善上市公司基本面, 盲目追高後難免面臨“證偽”尷尬。 對個股而言, 這種情況更加突出, 當朦朧利好碰上大盤的風吹草動, 行情往往急轉直下, 追得越高跌得越重。

三是投資者的參考依據。 弱市中投資者心態大多比較敏感, 容易將大盤的漲跌與投資的回報率掛鉤起來, 但這種邏輯一般在牛市或者熊市中更加適用, 目前指數波動加劇但漲跌互現, 採用此類方式投資, 結果不是踏空虧損就是錯過機會。 一般來看, 弱勢更重質地, 景氣度高、業績持續向好的品種安全邊際突出, 攻守兼備, 投資者不妨從以下維度佈局後市:一是既具備防禦特性同時基本面超預期改善的白酒股;二是兼具混改和產業升級雙重題材利好的5G概念;三是具備估值修復動力的前期超跌股。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上海證券報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