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淡季不淡、旺季更火 名白酒走出調整迎新成長週期

每經記者 陳星 成都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某大型商超內的白酒展櫃

淡季不淡, 旺季更火。 進入國慶、中秋前的銷售旺季,

白酒行業近期頻傳捷報:洋河股份的普五、瀘州老窖不同的特點。

8月, 貴州曾出臺“史上最嚴禁酒令”。 該禁令一出臺, 也曾引得白酒板塊下挫。 雖股價表現震盪, 但無論是從市場表現還是企業反應來看, “禁酒令”與彼時嚴控“三公消費”帶來的沉重打擊已不可同日而語。

白酒行業此番能扛住“禁酒令”的衝擊, 與深度調整後的白酒消費主導因素已由政務消費轉向商務與民間消費密不可分。 券商數據稱, 目前白酒行業三公消費占比已從39%大幅下降至5%, 禁酒政策對白酒行業影響極為有限。

水井坊認為, 白酒行業管道終端的管理正從過去粗放式管理逐步走向精細化, 從原來一味地將終端全權交予總代到現在廠商共建終端, 不斷加強對市場的把控力。

同時, 以個性化定制、品牌連鎖、專賣店等為主導的新型管道模式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作為傳統管道的有力補充, 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

招商證券研報表示, 高端白酒漲價是由需求改善拉動, 中檔白酒漲價是企業改善管道利潤的行銷策略, 二者均是由於白酒消費需求復蘇和行業轉暖所致。 在企業和管道均有更大利潤空間後, 白酒行業未來幾年的加速增長值得期待。

白酒行業整體向好的同時, 行業分化也在加劇。 業內近兩年的一大觀點是, 弱復蘇、強分化。

所謂弱復蘇, 是指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及集中度低等問題依舊存在, 整合仍將繼續, 未來保持低速增長或成常態。 同時, 消費總量也並未出現大幅提升。

而強分化指隨著消費升級和品牌傾向的加強, 白酒消費越發向中高端和高端品牌集中, 營收和利潤增速較快, 但中低端酒企處境依然艱難, 盈利能力不容樂觀。

Wind資料顯示, 今年上半年, 貴州茅臺以112.5億元淨利成為18家A股白酒企業之最, 占白酒板塊總利潤261.71億元的46.02%;五糧液、洋河股份及瀘州老窖則占40.50%份額。 行業超八成的利潤“蛋糕”已被四巨頭共用。

前述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在白酒行業, 這種“強者恒強”的局面從2013年左右就開始顯現。 以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及瀘州老窖為代表的強勢企業在行業不景氣時有較強資金實力支撐, 行業復蘇時又有強大品牌背書及長期積累的管道優勢,

加之消費升級是不變的長期趨勢, 低端或區域不知名酒企的生存環境將愈來愈惡劣。

中泰證券研報亦表示, 在一線白酒及次高端白酒享受這輪行情利好時, 部分三線中小酒企卻受到強勢對手的市場擠壓, 我國白酒行業分化成長趨勢持續強化。 今年第二季度, 一二線名酒業績普遍超預期, 基數較小的次高端酒表現最為搶眼, 而百元以下的三線地產酒增速環比普遍下滑, 部分酒企甚至出現負增長。

對行業發展態勢, 沱牌捨得行銷公司總經理吳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白酒行業仍處於整合階段, 今後在某些大區域或價格段仍將出現巨頭壟斷情況, 全國性品牌和區域性強勢品牌將形成十到二十家。 (實習生俞瑤對此文亦有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