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徐留平博弈一汽零部件供應商:要麼降價20%要麼退出

入主一汽集團掌門人不足60天, 徐留平已掀起了多輪變革, 繼解散一汽技術中心、調整組織結構、攪動8000餘員工內部競聘之後, 開始對供應鏈“動刀”。

近日, 有消息稱, 徐留平明確要求大眾和豐田的供應商必須支持一汽自主, 在現有供貨價上降價20%, 否則退出一汽集團供應商體系, 對於成本下降的約定, 每年大概會有一個什麼樣的降幅。 這個下降多以三年為期, 一般來說是“321”節奏, 第一年降3個點, 第二年2個點, 第三年1個點。 根據不同的情況, 每年也會談一下當年的降幅。 “但是絕對不會有20%的比例”, 吳江表示, 對於很多零部件企業來說,

如果降幅達到20%, 那肯定會造成很大的虧損。 “近兩年來由於原材料的漲價, 部分主機廠甚至會將價差補給供應商。 ”

一汽集團下屬公司的一名內部人士胡波告訴記者, 20%的降幅自從徐剛來就有聽說, 應該不是空穴來風。

“有可能這20%的降幅是分幾年來執行的。 ”胡波告訴記者, “或者說徐只是想要對經銷商形成一種威懾。 ”胡波對記者透露, 相對來說, 一汽本部特別是之前自主板塊, 零部件供應體系相對混亂, “關係淩駕於品質之上是常有的事兒”。 李佳對記者坦言, 一汽的供應商體系確實比較混亂, 雜七雜八的供應商一大堆, 大廠小廠混雜, 同一個零部件幾個廠家供貨、品質不一, 同時會出現設計時選用的廠家和量產時選用的並非同一家的情況。

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得一份由一汽集團紀委下發給下屬子公司、參股公司深入學習、增強廉潔從業意識的《案例通報》, 在通報中, 集團下屬轎車、商用車以及零部件公司的多位高層都因涉及與供應商的灰色交易而被組織處分, 由此可見由供應鏈滋生的灰色利益鏈條在一汽內部並不少見。

胡波向記者透露, 徐留平到一汽後第一次出差回來, 集團派幾輛紅旗車去接他們一行人, 結果偏偏董事長坐的那輛車發動機的零件掉落, 當場拋錨。

執掌長安期間, 徐留平將長安汽車(13.920, 0.14, 1.02%)帶入中國四強陣營、打造成第一家自主品牌乘用車年銷百萬輛的企業, 對於整個汽車供應鏈非常熟悉。

“他應該就是決意推倒重來。 ”胡波認為。 對於一汽大眾和豐田的供應商來說, 如果想要繼續為兩家大公司供貨, 有可能會接受這個要求, 即便為自主品牌配套可能會有小幅虧損, 但是如果自主品牌真正上量, 成本自然會因為規模攤銷走低;如果小的供應商不能接受這一指標, 那麼就讓它自然退出, 優勝劣汰。

對於積弊多年的一汽來說, 徐留平大刀闊斧的改革反而讓內部普通員工感受到希望。

李佳告訴記者, 這次一汽內部競聘人員變動不小。 以她在的部門為例, “有部長落選, 科長競聘不上的比較多, 直接變成普通員工。 以前論資排輩很嚴重, 以前有領導調查過從新人到部長最短需要16年, 而這次競聘的部長最年輕的入職僅9年”。

按照規劃, 下屬商用車體系10月份也要開始競聘, 集團其他業務部門在年底前完成改革。

人事調整之後, 員工的薪酬機制也會發生變動, 實施專案負責制, 跳出了以前的思路, 走市場化配置, 誰用人、誰配人, 並對結果負責。 “對於普通員工來說, 大家都還是指望著工作養家糊口, 所有人都可以對一汽持觀望態度, 但一汽人自己不能不相信自己。 ”胡波對記者感慨, 他認為徐留平的做法抓住了一汽的癥結, 正拭目以待改革成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