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創想群說」多視角看協力廠商支付

《金卡生活》雜誌

中國銀聯 主管主辦

理論研究 實務探討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作者曾在國有商業銀行工作二十年, 主要負責網上銀行、電子支付、跨境支付等互聯網金融業務。

目前在任職於深圳市一家獨立的協力廠商支付機構, 主管線上支付、跨境支付、金融合作等業務。

實習編輯 | 邢夢揚

本文主要是從兩個視角去看協力廠商支付, 一個視角是銀行, 從銀行的視角看, 協力廠商支付已經對銀行產生了很多的威脅, 但是同時也是銀行目前在學習和模仿的一個物件;另一個視角就是現在站在自身行業的視角來看, 我們要從互聯網支付向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展, 這樣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

站在銀行視角看協力廠商支付

協力廠商支付的產生、發展。 協力廠商支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一個弱小的群體變成了現在市場上十分強勢、十分有活力、十分有競爭力的一個行業。

所以在銀行看來, 協力廠商支付的發展很令人羡慕, 因為協力廠商支付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取得了巨大發展。 協力廠商支付的發展, 大家有目共睹, 其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是2011年發牌之前, 屬於放任期;第二個是到了2011年發牌之後, 開始了一個比較有序的野蠻發展期;第三個是從2016年年底開始, 中國人民銀行及國家監管當局也開始注意到協力廠商支付已經發展成一個巨大的行業, 是一個需要更多的監管去規範的行業, 所以現在慢慢進入到了一個規範期。

對於協力廠商支付的發展, 以我從事銀行業跟協力廠商支付行業合作十多年來的經驗來看, 協力廠商支付為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價值,

這個價值最早的體現是相當於聚合支付, 即把各個銀行的支付介面都聚攏在一起, 使一些互聯網企業和一些電商企業可以只需要一點接入就可以受理所有銀行的銀行卡支付, 同時協力廠商支付通過這種多銀行的收付款, 使整個支付結算的手續費都降了下來, 比如一些跨行的交易從以前的較高手續費、時間較長, 實現了零手續費、即時的劃轉, 這就是協力廠商支付最早產生的價值。

無卡支付基礎上產生的快捷支付。 之後就是以支付寶為代表的協力廠商支付, 它科學合理地解決了安全與便利的矛盾。 一直以來, 安全與便利在銀行界都被認為是互相矛盾的, 有安全就比較難以實現便利, 要便利就可能沒有安全性。

支付寶恰恰是找到了這樣的一個平衡點, 通過推出快捷支付, 再加上自身後臺的大資料科學風控模型, 實現既方便、又快捷、又安全。 之前我在國有商業銀行任職時, 我們銀行從業人員曾經調侃, 如果不是支付寶推出快捷支付, 我們銀行也許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都沒辦法推出這個快捷支付。

快捷支付實際上也是支付寶在原來銀行產品的基礎上進行包裝, 然後再加上自身後臺的風控來實現的, 這個產品原來在銀行叫做信用卡無卡支付, 最早是給攜程做的, 例如, 在攜程上訂機票, 當時攜程學習了國外的一些商業銀行, 因為訂機票都是實名制的, 是可以追溯的交易, 所以可以直接提供信用卡號買機票,

用本人的卡買本人的機票, 受益者是本人, 這樣即使出現風險也可以追溯。 支付寶在無卡支付的基礎上創造了快捷支付, 一開始在銀行人的眼裡是很不被相信的, 覺得這幾乎不太可能, 覺得這是安全性和便捷性的一個巨大矛盾。

在實踐中, 支付寶一開始也確實有很多風險案件, 我們銀行剛開始跟支付寶合作的時候也確實接觸到了很多這樣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點是支付寶有互聯網的基因, 它不斷地去優化自己的演算法, 反覆運算開發, 升級新的版本, 實現新的風控模型來阻止一些新的風控案件的產生。 所以現在支付寶、財付通的快捷支付賠償率已經降到一個很低的水準, 這是我在銀行期間見證了的一個過程。 由於快捷支付的推出,銀行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產生了一種金融脫媒的危機,所以銀行相應地也推出了自己的快捷支付的產品。

銀行與協力廠商支付的相愛相殺。緊接著,二維碼支付也成為由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推動著銀行,推動著監管機構去推廣的產品,這個產品實際上也是在快捷支付基礎上的一個延伸,把它延伸到線下去,延伸到二維碼這種認證方式上去進行支付。

一方面,協力廠商支付產生了一些虹吸效應,把大量的個人客戶群體聚集到了協力廠商支付的平臺上,銀行被淪為通道;另一方面,協力廠商支付對市場也產生了一種鯰魚效應,由於協力廠商支付的出現,使得整個市場也非常活躍。在銀行人看來,協力廠商支付有點像螞蟻雄兵,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侵佔了很多原來銀行在做的支付結算的客戶和市場。但是從實際、客觀的角度來看,協力廠商支付使得整個國家的支付市場擴大了,相當於是把蛋糕做大了。

自從協力廠商支付出了牌照以後,很多銀行也開始有所覺醒,因為協力廠商支付有了牌照之後,它在市場競爭客戶時就有了一個准金融牌照,這個時候就開始越來越多地去爭奪銀行的一些客戶,所以銀行普遍已經覺醒。實際上,這種覺醒表現在不同層面,一般來說,在總行層面普遍已經認識到了來自協力廠商支付的一些威脅;下面的一些支行或分行差別就很大,有些分行或支行也許經營效益比較好,或許是受這幾年房地產方面的效益比較好的影響,所以對互聯網金融、對協力廠商支付沒有足夠重視,也沒有去經營相關方面。但是一些沿海地區的城市銀行已經較早地意識到了協力廠商支付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如果跟協力廠商支付進行合作的話,可以把銀行的地域性打破,可以幫銀行競爭到全國的客戶。例如,廣州的一家銀行,因為受整個銀行區域化管理的限制,所以它的業務很難去擴展到廣州市以外的地區,如果它跑到外面去行銷客戶,就會受到總行的批評,甚至會受到一些相應的處罰,而協力廠商支付從一開始就沒有這些所謂地域的概念,正因如此,商業銀行尤其是一些分行、支行,如果找到一個相對好一些的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去合作,它就可以把業務延伸到全國,把全國的流量都引到自己的分行或支行來。

整體來看,現在銀行對協力廠商支付是又愛又恨、抱著一種競合的關係去合作,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同時,銀行對協力廠商支付公司有攻也有防,攻就是銀行現在也會去做一些協力廠商支付開拓的市場或者客戶,或者說去反接一些協力廠商支付;防就是銀行現在也發現有些協力廠商支付做的業務比較泛、比較雜,會產生一些風險,而且如果由協力廠商支付去拓展客戶,銀行在後面也就沒有辦法直接接觸到客戶,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失去了主導權,另一方面是相關的風險變得沒有那麼可控,因為不是直接行銷的客戶,所以風險更加不可控,在這個層面上銀行會對協力廠商支付有一種提防心態。

站在自身行業視角看協力廠商支付

協力廠商支付的路要怎麼走。傳統的互聯網支付已經是一個紅海了,協力廠商支付需要去開拓一些新的支付產品。怎麼來開拓?我認為可能需要兩方面,一是在銀行方面去著手,因為協力廠商支付的資金來源肯定都是來自銀行,如果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銀行現有的一些體系,比如帳戶體系、支付體系、清算體系等去進行組合包裝,就可以形成一個新的產品,根據我自己的一些經驗看,這種產品把銀行的一些電子銀行、交易銀行、現金管理還有代理業務等,把這些產品去綜合包裝組合,就可以形成一種新的產品。二是我們要向客戶靠攏,就是向行業性客戶去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支付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新的市場空間。

上文提到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我認為在新的市場和空間方面,接下來應該拓展的就是b2b領域、跨境支付領域,還有一些垂直行業的支付解決方案。什麼是垂直行業支付解決方案?例如,專門做一個教育行業的或者物業管理行業的解決方案,把它的支付流從頭到尾都覆蓋起來,這樣能給客戶代理一個完整的支付結算產品,而且風險也更加可控。

總體來說,協力廠商支付已經是一個類金融企業或者說是一個准金融企業,我們應該在支付的基礎上向上游或者下游進行延伸,去依託場景進行業務的延伸。協力廠商支付天然有著互聯網的一些基因,有著互聯網的DNA。協力廠商支付是一個類金融企業,所以接下來就應該向互聯網金融的方向發展,互聯網金融的領域很多,我自己個人的看法是分兩大類,一類是消費鏈金融,另一類是產業鏈金融。消費鏈金融主要就是目前說的消費金融、產業鏈金融,主要包括兩方面,一個是供應鏈金融,另一個是銷售鏈金融。

由於快捷支付的推出,銀行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產生了一種金融脫媒的危機,所以銀行相應地也推出了自己的快捷支付的產品。

銀行與協力廠商支付的相愛相殺。緊接著,二維碼支付也成為由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推動著銀行,推動著監管機構去推廣的產品,這個產品實際上也是在快捷支付基礎上的一個延伸,把它延伸到線下去,延伸到二維碼這種認證方式上去進行支付。

一方面,協力廠商支付產生了一些虹吸效應,把大量的個人客戶群體聚集到了協力廠商支付的平臺上,銀行被淪為通道;另一方面,協力廠商支付對市場也產生了一種鯰魚效應,由於協力廠商支付的出現,使得整個市場也非常活躍。在銀行人看來,協力廠商支付有點像螞蟻雄兵,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侵佔了很多原來銀行在做的支付結算的客戶和市場。但是從實際、客觀的角度來看,協力廠商支付使得整個國家的支付市場擴大了,相當於是把蛋糕做大了。

自從協力廠商支付出了牌照以後,很多銀行也開始有所覺醒,因為協力廠商支付有了牌照之後,它在市場競爭客戶時就有了一個准金融牌照,這個時候就開始越來越多地去爭奪銀行的一些客戶,所以銀行普遍已經覺醒。實際上,這種覺醒表現在不同層面,一般來說,在總行層面普遍已經認識到了來自協力廠商支付的一些威脅;下面的一些支行或分行差別就很大,有些分行或支行也許經營效益比較好,或許是受這幾年房地產方面的效益比較好的影響,所以對互聯網金融、對協力廠商支付沒有足夠重視,也沒有去經營相關方面。但是一些沿海地區的城市銀行已經較早地意識到了協力廠商支付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如果跟協力廠商支付進行合作的話,可以把銀行的地域性打破,可以幫銀行競爭到全國的客戶。例如,廣州的一家銀行,因為受整個銀行區域化管理的限制,所以它的業務很難去擴展到廣州市以外的地區,如果它跑到外面去行銷客戶,就會受到總行的批評,甚至會受到一些相應的處罰,而協力廠商支付從一開始就沒有這些所謂地域的概念,正因如此,商業銀行尤其是一些分行、支行,如果找到一個相對好一些的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去合作,它就可以把業務延伸到全國,把全國的流量都引到自己的分行或支行來。

整體來看,現在銀行對協力廠商支付是又愛又恨、抱著一種競合的關係去合作,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同時,銀行對協力廠商支付公司有攻也有防,攻就是銀行現在也會去做一些協力廠商支付開拓的市場或者客戶,或者說去反接一些協力廠商支付;防就是銀行現在也發現有些協力廠商支付做的業務比較泛、比較雜,會產生一些風險,而且如果由協力廠商支付去拓展客戶,銀行在後面也就沒有辦法直接接觸到客戶,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失去了主導權,另一方面是相關的風險變得沒有那麼可控,因為不是直接行銷的客戶,所以風險更加不可控,在這個層面上銀行會對協力廠商支付有一種提防心態。

站在自身行業視角看協力廠商支付

協力廠商支付的路要怎麼走。傳統的互聯網支付已經是一個紅海了,協力廠商支付需要去開拓一些新的支付產品。怎麼來開拓?我認為可能需要兩方面,一是在銀行方面去著手,因為協力廠商支付的資金來源肯定都是來自銀行,如果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銀行現有的一些體系,比如帳戶體系、支付體系、清算體系等去進行組合包裝,就可以形成一個新的產品,根據我自己的一些經驗看,這種產品把銀行的一些電子銀行、交易銀行、現金管理還有代理業務等,把這些產品去綜合包裝組合,就可以形成一種新的產品。二是我們要向客戶靠攏,就是向行業性客戶去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支付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新的市場空間。

上文提到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我認為在新的市場和空間方面,接下來應該拓展的就是b2b領域、跨境支付領域,還有一些垂直行業的支付解決方案。什麼是垂直行業支付解決方案?例如,專門做一個教育行業的或者物業管理行業的解決方案,把它的支付流從頭到尾都覆蓋起來,這樣能給客戶代理一個完整的支付結算產品,而且風險也更加可控。

總體來說,協力廠商支付已經是一個類金融企業或者說是一個准金融企業,我們應該在支付的基礎上向上游或者下游進行延伸,去依託場景進行業務的延伸。協力廠商支付天然有著互聯網的一些基因,有著互聯網的DNA。協力廠商支付是一個類金融企業,所以接下來就應該向互聯網金融的方向發展,互聯網金融的領域很多,我自己個人的看法是分兩大類,一類是消費鏈金融,另一類是產業鏈金融。消費鏈金融主要就是目前說的消費金融、產業鏈金融,主要包括兩方面,一個是供應鏈金融,另一個是銷售鏈金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