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我們還存在這些問題

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防治大氣污染、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 當前, 我國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上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多領域、多行業協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不足

主要從燃料利用角度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缺乏煤炭加工、流通和消費領域協同推進機制。 我國煤炭開採和加工、運輸、市場、消費等各環節管理部門不同, 缺乏統籌協調機制。

火電行業超前, 非電領域相對滯後。 近些年來, 國家有力推動了火電行業污染減排。

相比之下,

在工業爐窯領域相對於其他領域均明顯滯後(見表1)。 加大工業爐窯污染防控力度、推動多領域協同治霾刻不容緩。

表1主要領域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政策出臺對照表

(二)源頭控制和末端治理結合不足

煤炭終端消費環節, 雖然通過不斷加大末端治理力度,

火電、焦化等行業污染減排已取得了明顯進展, 但末端治理水準達到一定程度後, 繼續強化容易造成資金投入的環境效益遞減。 對於一些行業的治汙來說, 末端加裝除塵脫硫脫硝設施首先不具有規模效應, 同時環保監管難度和成本也極高;前端高效清潔用煤對於企業的成本增加小於後端治理, 而且前端治理有利於緩解環保監管的力不從心, 更符合實際治理需求, 但目前普遍對前端源頭清潔化改造重視不足。

(三)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標準不完善, 中小型燃煤裝置排放標準較低

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標準存在滯後、缺失等問題, 相關技術裝備和產品標準體系仍不健全。 工業窯爐、煤化工等領域部分關鍵燃煤裝置沒有制定專門的排放標準和技術標準,

也缺乏清潔煤氣等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品標準, 造成標準引領作用缺失。 相關部門在確定上述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時, 往往讓位經濟發展、照顧大多數, 而沒有考慮使用清潔技術能夠達到的排放水準, 造成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相比火電廠寬鬆得多。

(四)先進技術產品裝備推廣應用的政策支持仍待加強

據調研, 我國主要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但因污染物排放控制不嚴、淘汰落後執行不到位、推廣應用激勵政策缺失和市場環境不完善等原因, 先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和裝備推廣應用緩慢, 導致我國煤炭利用整體技術水準仍然比較落後。

一些政策多具有引導性, 強制力不足, 在缺乏強制淘汰落後燃煤裝置等政策措施前, 企業對能耗高、污染重的工藝裝備技術改造意願不足, 先進技術裝備難以推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