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家高亮企業家精神,看柳傳志、張瑞敏、馬雲、孫丕恕如何說?

9月25日, “國家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正式公佈。 這是中國首次以專門檔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

以國家名義聯合發佈這一檔, 其背後深意顯而易見——中國無論是在新常態下實現轉型升級, 還是走向全球實現大國崛起, 都離不開企業家群體、離不開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精神是什麼?無論是從西方還是東方來看,

大致都脫離不了幾點:契約精神、創新勇氣、擔當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這種精神是引領人類發展, 讓我們在關鍵節點實現自然進化和集體突破的內在動力, 它不是企業家群體所獨有, 但是在企業家身上卻得到了集中體現。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說到這裡, 有必要澄清一下當前社會對企業家在認識上存在的誤區。 那就是:企業家和生意人存在本質的區別。 雖然同樣是以追求利潤為目的, 但是企業家靠的是創新實幹, 打造長青的基業, 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回報社會;生意人則往往習慣於玩資本, 掙快錢, 缺乏專注產業精耕細作的能力。

在每個國家, 這種情況都是存在的, 美國有導致金融危機的華爾街之狼, 更有點燃世界資訊文明之光的矽谷精神。 而後者才是真正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同時也促進了大洋此岸的中國IT產業誕生了一大批全球化企業和知名企業家, 例如柳傳志和聯想, 馬雲和阿裡巴巴, 李彥宏與百度,

孫丕恕與浪潮……。 這些企業家和他們帶領的企業, 是中國IT和互聯網產業崛起、互聯網經濟大繁榮的中流砥柱。

《意見》對企業家精神的弘揚, 展現的是國家對經濟發展基調的定性:實業立國、科技興邦!實現這一目標, 企業家精神需要弘揚, 企業家群體任重道遠。

中國實體經濟的舉步維艱, 根本原因在於多數行業仍然處於全球產業鏈的末端, 創新能力嚴重不足, 同時人口紅利已然消失, 我們必須進行自我創新、自我革命、自我升級。 在宏觀層面, 已實施了供給側改革、互聯網+等國家戰略;而在微觀層面, 要實現生產要素的更高效配置, 實現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機遇的準確把握, 靠的就是企業家的創新變革精神和產業嗅覺, 以達成核心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關鍵突破,

要靠他們踏踏實實的把產業做強做大, 為經濟增長創造新動能。

浪潮董事長孫丕恕說的好:“企業要想做好, 就要時刻保持對大勢的洞察, 對產業、技術、市場變化高度敏感, 最關鍵的是要靠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 要真金白銀的投進去,來不得半點虛假。”也正是這種對創新的執著,他掌舵的浪潮集團已然成為中國第一、全球前四的伺服器廠商,在美國人說了算的IT領域打進了核心圈。

而在日前舉行的加拿大中小企業論壇上,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提出阿裡要做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時也強調,要靠創新做大市場,靠技術贏得利潤。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為全球創造1億就業機會,為全世界20億消費者服務的目標。

作為創新活動的參與者和引領者,企業家通過建立新企業、創造新模式、運用新技術、製造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在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推動著全社會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可以說,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支撐。

同樣,中國走向世界,贏得全球信任,必然要靠世界一流的產品、技術、品牌,而不是所謂的資本運作,更不是“全球炒房團”。

對此,國家揚此抑彼的思路顯而易見。高鐵、核電、雲計算裝備等擁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智造,是出訪全球的標配;而對於以文化、體育等軟投資項目進行的資本運作,國家則是嚴格限制甚至明令禁止。

意見中也明確提出企業家要配合國家戰略,對此,孫丕恕認為,企業和企業家是中國走出去戰略的主力軍和名片,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強了,企業家知名度高了,國際上對中國的認可度也就高了。他舉例說,浪潮伺服器突破世界IT產業的核心高地矽谷,與微軟、turn5等世界頂級互聯網企業實現合作,並在當地建立了生產線,極大提升了中國IT企業的影響力,IBM、思科等國際巨頭主動與浪潮成立合資公司,思科甚至將浪潮列為與蘋果、愛立信並列的全球三大TOP合作夥伴。這些變化使得我國在IT產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

馬雲也說,阿裡巴巴已不是一家一般的公司,必須跟國家的命運綁在一起。在加拿大中小企業論壇上,他就呼籲加拿大“簡化簽證”,為中國年輕人、中小企業主和創業者爭取權益。

正是這些真正具備全球化視野的企業家的不懈努力,以及依靠他們身上的企業家精神打造出的世界領先的產品和技術,使得我國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歡迎、看重,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國熱”,這遠比買個大樓、冠名廣告的影響要深遠的多,也更易避免其他國家對中國的誤解。

可以說,隨著《意見》的發佈,中國企業家已經迎來了最好的時代,當然他們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責任。

對此,張瑞敏說,《意見》讓企業家們吃了一顆定心丸,解除了後顧之憂。是新時代體制機制的創新,是新的企業家精神培育的沃土,是點燃企業家再次創業激情的火種,是經濟轉型升級路上的重大舉措。

柳傳志認為,在這個時候,有這樣的檔,為企業家本身樹立了信心,而且更加愛國,政府也更好的高效的服務,我覺得那可能就會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讓中國的經濟發生新的面貌。

馬雲也說過,今天的中國已不是靠政策紅利,而是靠企業家精神紅利。向企業家精神要紅利,要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別人不肯做的事情。

至於企業家應該如何做?

孫丕恕有一段話非常經典:“成功=(夢想+能力)×時間。我認為自己就是常人,只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企業的發展,一心一意幹好企業,趁別人打高爾夫、喝咖啡、休假的時間多工作一會,才有成功的可能。”

這也許不是對企業家精神最到位的闡述,但卻是中國目前最缺乏的、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要真金白銀的投進去,來不得半點虛假。”也正是這種對創新的執著,他掌舵的浪潮集團已然成為中國第一、全球前四的伺服器廠商,在美國人說了算的IT領域打進了核心圈。

而在日前舉行的加拿大中小企業論壇上,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提出阿裡要做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時也強調,要靠創新做大市場,靠技術贏得利潤。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為全球創造1億就業機會,為全世界20億消費者服務的目標。

作為創新活動的參與者和引領者,企業家通過建立新企業、創造新模式、運用新技術、製造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在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推動著全社會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可以說,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支撐。

同樣,中國走向世界,贏得全球信任,必然要靠世界一流的產品、技術、品牌,而不是所謂的資本運作,更不是“全球炒房團”。

對此,國家揚此抑彼的思路顯而易見。高鐵、核電、雲計算裝備等擁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智造,是出訪全球的標配;而對於以文化、體育等軟投資項目進行的資本運作,國家則是嚴格限制甚至明令禁止。

意見中也明確提出企業家要配合國家戰略,對此,孫丕恕認為,企業和企業家是中國走出去戰略的主力軍和名片,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強了,企業家知名度高了,國際上對中國的認可度也就高了。他舉例說,浪潮伺服器突破世界IT產業的核心高地矽谷,與微軟、turn5等世界頂級互聯網企業實現合作,並在當地建立了生產線,極大提升了中國IT企業的影響力,IBM、思科等國際巨頭主動與浪潮成立合資公司,思科甚至將浪潮列為與蘋果、愛立信並列的全球三大TOP合作夥伴。這些變化使得我國在IT產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

馬雲也說,阿裡巴巴已不是一家一般的公司,必須跟國家的命運綁在一起。在加拿大中小企業論壇上,他就呼籲加拿大“簡化簽證”,為中國年輕人、中小企業主和創業者爭取權益。

正是這些真正具備全球化視野的企業家的不懈努力,以及依靠他們身上的企業家精神打造出的世界領先的產品和技術,使得我國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歡迎、看重,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國熱”,這遠比買個大樓、冠名廣告的影響要深遠的多,也更易避免其他國家對中國的誤解。

可以說,隨著《意見》的發佈,中國企業家已經迎來了最好的時代,當然他們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責任。

對此,張瑞敏說,《意見》讓企業家們吃了一顆定心丸,解除了後顧之憂。是新時代體制機制的創新,是新的企業家精神培育的沃土,是點燃企業家再次創業激情的火種,是經濟轉型升級路上的重大舉措。

柳傳志認為,在這個時候,有這樣的檔,為企業家本身樹立了信心,而且更加愛國,政府也更好的高效的服務,我覺得那可能就會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讓中國的經濟發生新的面貌。

馬雲也說過,今天的中國已不是靠政策紅利,而是靠企業家精神紅利。向企業家精神要紅利,要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別人不肯做的事情。

至於企業家應該如何做?

孫丕恕有一段話非常經典:“成功=(夢想+能力)×時間。我認為自己就是常人,只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企業的發展,一心一意幹好企業,趁別人打高爾夫、喝咖啡、休假的時間多工作一會,才有成功的可能。”

這也許不是對企業家精神最到位的闡述,但卻是中國目前最缺乏的、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