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張雨生墓牆被人噴大紅字辱駡,歌迷譁然,張媽卻大度選擇寬容

說起張雨生, 90後的朋友可能不太熟悉, 但70、80後的人卻對他耳熟能詳, 《我的未來不是夢》、《大海》等傳世名曲讓他奠定了高音歌王的崇高地位, 這位創作好、唱功佳的一代巨星曾經是那一代人的絕對偶像。 但天妒英才, 他卻在31歲的年華猝然撒手而去。

1997年10月20日淩晨2點50分, 一輛黑色薩博敞篷跑車呼嘯著從臺北開往淡水鎮, 開車的張雨生看上去很疲倦, 不停地打著哈欠。 車開得很快, 路邊的風景飛速地向後掠過。

就在這個時候, 意外發生了!跑車前方的大貨車突然降速, 張雨生刹車不及猛打方向, 車子呼嘯著撞向路口的安全島, 緊接著又撞向路燈杆, 路燈杆被攔腰撞斷, 等車子終於停下來時, 劇烈的撞擊把跑車變成了一堆廢鐵。 車內的張雨生頭部猛烈撞向鋼樑, 昏迷不醒, 傷勢十分嚴重。

被送到醫院的張雨生生命垂危, 在和死神奮力抗爭了24天后, 終於還是離開了愛他的家人和歌迷。

那麼,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慘禍的發生?張雨生出車禍前又經歷了哪些不為人知的事情?要弄清這些問題, 我們就要從這位歌王的演藝之路去探究真相了。

1966年, 張雨生出生在臺灣澎湖眷村, 父母都是文藝工作者。 受家庭氛圍的薰陶,

張雨生從小就喜歡唱歌, 音樂天賦展露無遺。

22歲那年, 一直都懷揣音樂夢想的張雨生主動組建金屬小子樂團, 推出了他的成名作《我的未來不是夢》, 這首勵志歌曲一面世, 歌曲裡傳達出來的年輕人對未來夢想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拼搏的精神就引起了歌迷的強烈共鳴, 紅遍大江南北。

然而, 名氣的高漲並沒有為張雨生帶來多少滿足感, 他的心裡總覺得缺點什麼, 他要親自操刀寫一首歌, 來紀念心中那個他最愛的人, 於是, 他的第二首代表作《天天想你》應運而生。

這個讓張雨生念念不忘的人, 就是他的妹妹。 和很多人認為的不一樣, 《天天想你》這首歌並不是寫給愛人, 而是寫給他的妹妹的。

1986年, 張雨生15歲的妹妹不幸在大海裡被淹死了, 他和妹妹的感情極其深厚, 但在妹妹去世後, 性格內向的張雨生沒有流淚, 而是把這份思念凝在筆端, 化成了這首《天天想你》。 平靜的歌詞、動人的旋律, 讓人感覺到歌曲後面演唱者對親人心如刀絞的思念, 令人動容。

隨後, 張雨生連續推出了十幾張個人專輯, 每一張的銷量都不錯, 他成了公司的搖錢樹, 也登上了音樂的王者之巔, 地位一時無兩。

從1995年開始, 張雨生轉向幕後, 開始為其他歌手擔任製作人, 先後為伊能靜、陶晶瑩等人製作專輯。 而他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 也是他為音樂界作出的最大的貢獻, 就是他一手發掘了後來的音樂天后張惠妹。

那時的張惠妹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酒吧駐唱歌手,一個偶然的機會,張雨生聽到了張惠妹的歌聲。這個小女孩高亢的嗓音和充滿激情的表演深深打動了張雨生,他認定這個女孩能行。但他沒有直接和張惠妹簽約,而是追著張惠妹,連續聽了她唱了一個多月,有時還帶著朋友一起去。

終於,最後張雨生相信了自己的直覺,幫張惠妹和公司完成了簽約,並在1996年親自操刀為張惠妹製作了專輯《姊妹》。這張專輯一推出,主打歌《姐妹》就震動了整個音樂圈。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果然,張惠妹沒有辜負張雨生的知遇之恩,一代天后就此誕生。

1997年是張雨生最忙碌的一年,同時也是他的災年。在繼續擔任製作人捧紅新人的同時,他還推出了自己的新專輯《口是心非》,而且還兼任果陀劇場的音樂總監,負責音樂劇全部的作曲工作,他強大的工作能力全部爆發了出來,但也為悲劇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1997年10月20日的那場車禍,據警方調查,張雨生當天晚上為果陀劇場的音樂劇演出做準備,從7點開始,一直處於高強度的工作當中,直到11點才結束工作驅車回家,正是由於過度疲勞才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張雨生去了,留給我們的,是綿綿無盡的遺憾和思念。

但是,凡事無絕對,生前是一個絕世好好先生的張雨生,竟然在去世後遭到了無情的褻瀆!2011年7月,張雨生墓園的音樂牆上,沒來由的被人用油漆噴上了“小人、過份”的字樣。消息爆出後,各界譁然,紛紛要求查清真相,嚴懲作惡者。

與人們的義憤填膺不同,張雨生的媽媽得知此事後,不但沒有發怒,反倒顯示出了過人的大度,她說:我們原住民非常單純,不會跟人結怨的,所有事就交由管理員處理。

也許,這就是張雨生家庭的過人之處,他得自先輩的學識、他的涵養,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永遠值得我們深深紀念。

就是他一手發掘了後來的音樂天后張惠妹。

那時的張惠妹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酒吧駐唱歌手,一個偶然的機會,張雨生聽到了張惠妹的歌聲。這個小女孩高亢的嗓音和充滿激情的表演深深打動了張雨生,他認定這個女孩能行。但他沒有直接和張惠妹簽約,而是追著張惠妹,連續聽了她唱了一個多月,有時還帶著朋友一起去。

終於,最後張雨生相信了自己的直覺,幫張惠妹和公司完成了簽約,並在1996年親自操刀為張惠妹製作了專輯《姊妹》。這張專輯一推出,主打歌《姐妹》就震動了整個音樂圈。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果然,張惠妹沒有辜負張雨生的知遇之恩,一代天后就此誕生。

1997年是張雨生最忙碌的一年,同時也是他的災年。在繼續擔任製作人捧紅新人的同時,他還推出了自己的新專輯《口是心非》,而且還兼任果陀劇場的音樂總監,負責音樂劇全部的作曲工作,他強大的工作能力全部爆發了出來,但也為悲劇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1997年10月20日的那場車禍,據警方調查,張雨生當天晚上為果陀劇場的音樂劇演出做準備,從7點開始,一直處於高強度的工作當中,直到11點才結束工作驅車回家,正是由於過度疲勞才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張雨生去了,留給我們的,是綿綿無盡的遺憾和思念。

但是,凡事無絕對,生前是一個絕世好好先生的張雨生,竟然在去世後遭到了無情的褻瀆!2011年7月,張雨生墓園的音樂牆上,沒來由的被人用油漆噴上了“小人、過份”的字樣。消息爆出後,各界譁然,紛紛要求查清真相,嚴懲作惡者。

與人們的義憤填膺不同,張雨生的媽媽得知此事後,不但沒有發怒,反倒顯示出了過人的大度,她說:我們原住民非常單純,不會跟人結怨的,所有事就交由管理員處理。

也許,這就是張雨生家庭的過人之處,他得自先輩的學識、他的涵養,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永遠值得我們深深紀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