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人均住房面積僅3平米,為何香港人蝸居仍壽命全球第一達87.6歲

提到世界上最長壽的地方, 相信不少人會想到日本。 的確, 日本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造就了一個長壽的民族。 但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 香港人口預期壽命為87.6歲, 已經超越了日本, 成為了世界第一。

在大家眼裡, 香港明明是個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的地方, 有不少人家還蝸居在30多平的小房子裡, 論居住環境條件也比不上內地的許多城市。 在這樣一個節奏快、壓力大、住房擠的條件下, 港人長壽的奧秘究竟是什麼?

以茶代酒, 食補養生

一提到“中國式宴會”, 酒精度數高的白酒和紹興黃酒都是飯局上必不可少的特色。 但在香港, 即使是在晚宴的餐桌上, 也有很多人喝白開水和茶, 喝酒也只喝啤酒和葡萄酒。

眾所周知, 香港人都喜歡喝早茶。 但大多數上班族只能等到週末休息的時候, 才有時間跟家人或朋友去茶樓。 精明的商家特地發明了茶葉餅乾, 茶中有多酚類物質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兒茶素, 常喝有助於抗衰老, 還能起到減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作用。

今年60歲的家庭主婦楊玉英在談到養生是, 提到自己每天晚餐時都喝加入各種材料的湯。 在香港, 很多人每天都喝用肉和中藥材料慢火燉煮而成的“藥膳湯”。 楊阿姨說:“要根據身體狀況改變所用材料, 身體不太好時就不再吃雞肉和牛肉, 而是選擇魚和蔬菜。 ”

控煙嚴格, 強調健身

香港一直是控煙做得最好的地區之一。 如今, 在15歲以上人口中, 每天吸煙的香港人比例僅為10.6%, 只有日本(19.6%)的約一半。

香港政府自1983年起一直分階段加強吸煙管制。 2007年1月則實施全面禁煙條例, 成為了繼新加坡之後, 第二個禁止民眾在絕大部分公共場所吸煙的亞洲國家和地區。 在香港的公共場所吸煙, 會被直接罰款5000港幣。

煙草稅的徵收比例也大幅提高, 每盒香煙的零售價提高至50港元左右。

香港大學的林教授認為, “在發達國家, 要延長平均壽命, 最快捷和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吸煙者戒煙。 肺癌、心肌梗塞等循環系統疾患導致的死亡率也將減少”。

此外, 香港人的健身運動意識也很高。 一到週末, 無論男女老少, 都會和家人朋友去淺水灣曬日光浴、去大澳漁村釣魚、去爬獅子山……在香港的吐露港邊, 總能看到一撥又一撥騎單車的人。晚上10點多,也能遇到一些身穿騎行服、戴著頭盔的專業騎車人飛馳而過。

連很多酒店裡有提示運動的卡片。在卡片下端,會用小字寫著:“我們已為閣下悉心設計了緩跑路線圖,讓您能於綠茵環抱的自然美景中享受緩跑樂趣。”

高效低價的公共醫療體系

所有人都既想看病看得好,又想花錢花得少。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這往往是一個悖論,而香港卻能在兩者之間尋求到一個最佳平衡。

香港人如果患上重病,在公立醫院住院要用多少錢?答案是每天100港元,這100元包含了一切膳食、住院、藥物和手術費用,即便是大型的惡性腫瘤手術、心腦血管手術也一樣。如果病人經濟困難,甚至連這100元也可以減免。在日常保健方面,在公立醫療系統的例行兒童保健、學生保健、老人體檢和慢性病治療、疫苗注射等費用,則大多為免費。

借助於香港強大的經濟優勢,香港擁有世界領先的公共醫療體系。香港沿襲的是英國式的全民健康服務制度,衛生署一方面奉行“不容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醫療服務”的宗旨,另一方面也不向高收入人士收取更多費用。2015-2016年度的財政預算顯示,香港政府醫療支出大約607億萬港元,占經常性開支近20%。資料顯示,每一名港人住院時政府對醫院的補貼額,每日平均高達3190港元,病人自付的100元僅占醫療成本的3%。

越老越忙越長壽

有港媒指出,越老越忙可能也是香港人的長壽秘訣。

在香港,退休的人還要反過來上班。為什麼呢?因為香港沒有退休保障制度。

香港本地有句話叫,手停嘴停,只有公務員退休有退休金,很多人退休了就“手停嘴停”,意思是假如我60歲退休了,我馬上就沒有收入了,我嘴就要節約了。這就迫使很多人60歲退休以後,重新開始工作。

在香港有很多的士司機,六七十歲還在開車。但他們並不抱怨,反而覺得,工作是保持心態年輕的最好方式。

很多人退休前還很精神,退休後無所事事,身體反而垮了。李嘉誠老爺子88歲了還上班,說隨時可以退休,但還沒有退下來的時間表。已逝的香港大亨邵逸夫活了107歲,在90歲以前,還每天堅持上班。邵老生前也曾經說:“我的最大樂趣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長壽。”

世界衛生組織將60歲以上人群定義為老年人,那麼香港人一生的近30%都是老年。但這群人無懼生活的風霜,依然選擇精緻的生活方式,選擇優雅地老去。

總能看到一撥又一撥騎單車的人。晚上10點多,也能遇到一些身穿騎行服、戴著頭盔的專業騎車人飛馳而過。

連很多酒店裡有提示運動的卡片。在卡片下端,會用小字寫著:“我們已為閣下悉心設計了緩跑路線圖,讓您能於綠茵環抱的自然美景中享受緩跑樂趣。”

高效低價的公共醫療體系

所有人都既想看病看得好,又想花錢花得少。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這往往是一個悖論,而香港卻能在兩者之間尋求到一個最佳平衡。

香港人如果患上重病,在公立醫院住院要用多少錢?答案是每天100港元,這100元包含了一切膳食、住院、藥物和手術費用,即便是大型的惡性腫瘤手術、心腦血管手術也一樣。如果病人經濟困難,甚至連這100元也可以減免。在日常保健方面,在公立醫療系統的例行兒童保健、學生保健、老人體檢和慢性病治療、疫苗注射等費用,則大多為免費。

借助於香港強大的經濟優勢,香港擁有世界領先的公共醫療體系。香港沿襲的是英國式的全民健康服務制度,衛生署一方面奉行“不容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醫療服務”的宗旨,另一方面也不向高收入人士收取更多費用。2015-2016年度的財政預算顯示,香港政府醫療支出大約607億萬港元,占經常性開支近20%。資料顯示,每一名港人住院時政府對醫院的補貼額,每日平均高達3190港元,病人自付的100元僅占醫療成本的3%。

越老越忙越長壽

有港媒指出,越老越忙可能也是香港人的長壽秘訣。

在香港,退休的人還要反過來上班。為什麼呢?因為香港沒有退休保障制度。

香港本地有句話叫,手停嘴停,只有公務員退休有退休金,很多人退休了就“手停嘴停”,意思是假如我60歲退休了,我馬上就沒有收入了,我嘴就要節約了。這就迫使很多人60歲退休以後,重新開始工作。

在香港有很多的士司機,六七十歲還在開車。但他們並不抱怨,反而覺得,工作是保持心態年輕的最好方式。

很多人退休前還很精神,退休後無所事事,身體反而垮了。李嘉誠老爺子88歲了還上班,說隨時可以退休,但還沒有退下來的時間表。已逝的香港大亨邵逸夫活了107歲,在90歲以前,還每天堅持上班。邵老生前也曾經說:“我的最大樂趣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長壽。”

世界衛生組織將60歲以上人群定義為老年人,那麼香港人一生的近30%都是老年。但這群人無懼生活的風霜,依然選擇精緻的生活方式,選擇優雅地老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