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梁宏達:德雲社郭德綱和於謙的工資怎麼分?

我告大家, 相聲的捧哏和逗哏分賬是不固定的, 沒有任何一條法律和勞資關係裡寫清楚了他倆應該怎麼分?

給大夥說說以前相聲師傅帶徒弟, 師傅年輕力壯, 可能做的是逗哏的活, 到年歲大了, 經驗特別豐富了, 就開始帶徒弟, 為了更好地教徒弟, 師父就給徒弟做捧哏, 讓徒弟逗哏, 這種情況在過去比較多見。 像二人轉的行當就是, 年輕力壯唱旦角, 扮相好, 嗓門也都行, 到年歲大了,

唱不動了, 他改唱醜, 帶著自己徒弟, 自己徒弟唱旦角, 所以這個是過去口傳心授過程當中, 非常常見的一種形式。 當然相聲裡不是說師傅年輕就逗哏, 歲數大就捧哏, 沒那麼明顯, 要看相。

一般來說逗哏要短小機靈, 顯得“賊”, 聰明點, 捧哏就傻大憨粗,

“笨”點, 你比方我這相, 有的行內人一看:唉呦老梁!你可是 “量活”的相, 就說我適合捧哏。 為什麼?有句話叫“傻瓜長的大”, 說的塊頭大, 臉方方正正的, 一臉呆相, 起碼表面上看很忠厚, 這相適合捧哏。

逗哏和捧哏是有區別的, 逗哏叫“獨, 霸, 狠”, 捧哏叫“饞, 懶, 貪”, 捧哏總要比逗哏慢半拍,

當然從舞臺分工來看, 毫無疑問, 逗哏的話多, 捧哏的話少, 有的捧哏就 “嗯, 啊, 這, 是, 我呀, 嘿, 別挨駡了, 下去吧......”,就那麼幾句話。

當然也有一種形式叫 “子母哏”, 意思是這倆人的話差不多。 你看馮鞏, 牛群的相聲就是子母哏, 他倆的話基本差不多,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知道逗哏的話比捧哏多, 那麼你要說他倆誰拿的錢多, 過去師傅帶徒弟的時候, 雖然說徒弟可能更賣力氣, 但師傅畢竟是帶你出來的, 除了說師徒之間的“三年學徒, 兩年效力, 一年三節兩壽”, 除了這以外, 師徒之間可能更多的就是“刀切賬”, 五五分, 那麼隨著徒弟後來的名氣越來越大, 或者說逗哏逗得越來越好, 看的人都沖他來, 這可能就是六四分, 七三分, 八二分, 倆人商量著來。

從道理上講,大家也都能接受。逗哏的比捧哏拿的多,為什麼?無論是按勞分配還是按資分配,都合理。按勞分配,在臺上賣力氣流汗,捧哏站在桌子裡頭就那幾句話,從勞動力的付出來講,可能逗哏更多,他多拿點也正常。

再者按資分配,比方說郭德綱,這個“資”,我們有人把它視作是資本,錢的投入,但是在曲藝行裡頭和藝術行裡說“資”,也可以是你的人脈,名氣。咱們說郭德綱是個角兒,為什麼?你寫上“郭德綱”三字就能賣出票來,你寫別人不一定能賣那麼多票,就光這一點他就必須得多拿,為啥?大家指著他賣票呢。

再一個,郭德綱作為德雲社的班主,他已經超越了一般相聲演員的利益,他不光是個逗哏,他同時也是每一次商演的組織者,也是商演的金字招牌,所以他拿的錢最多,這是天經地義的,誰也說不出來。

所以有人問相聲裡頭捧哏,逗哏的工資怎麼分?沒有一定之規,說白了誰能耐大,誰名氣大,誰賣力氣,誰就拿的多,所以這行跟社會其他行當好像沒區別,要麼按勞分配,要麼按資分配,當然可能有一天共產主義了就按需分配,我需要多少就拿多少,但現在看,相聲班子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從道理上講,大家也都能接受。逗哏的比捧哏拿的多,為什麼?無論是按勞分配還是按資分配,都合理。按勞分配,在臺上賣力氣流汗,捧哏站在桌子裡頭就那幾句話,從勞動力的付出來講,可能逗哏更多,他多拿點也正常。

再者按資分配,比方說郭德綱,這個“資”,我們有人把它視作是資本,錢的投入,但是在曲藝行裡頭和藝術行裡說“資”,也可以是你的人脈,名氣。咱們說郭德綱是個角兒,為什麼?你寫上“郭德綱”三字就能賣出票來,你寫別人不一定能賣那麼多票,就光這一點他就必須得多拿,為啥?大家指著他賣票呢。

再一個,郭德綱作為德雲社的班主,他已經超越了一般相聲演員的利益,他不光是個逗哏,他同時也是每一次商演的組織者,也是商演的金字招牌,所以他拿的錢最多,這是天經地義的,誰也說不出來。

所以有人問相聲裡頭捧哏,逗哏的工資怎麼分?沒有一定之規,說白了誰能耐大,誰名氣大,誰賣力氣,誰就拿的多,所以這行跟社會其他行當好像沒區別,要麼按勞分配,要麼按資分配,當然可能有一天共產主義了就按需分配,我需要多少就拿多少,但現在看,相聲班子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