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楊麗萍,就這樣自我到了60歲

3月29日, 楊麗萍的月亮宮上了熱搜, 又一次▼▼▼

月亮宮, 不是天上那個廣寒宮, 玉兔住的那個。

楊麗萍在雲南洱海建的私宅, 之前有些偷拍照流出過。

3月29日, 大眾跟著變時髦的魯豫, 第一次正正經經、光明正大(噗)地參觀了一下。

你得坐船▼▼▼

一種遺世而獨立的感覺。

自然之中, 人世之外。

貪婪地看海▼▼▼也不懂為什麼要貪婪

樹與木, 花與草都在身邊。

真真切切的身邊▼▼▼

在月亮宮,你是開闊又私密的。

特別符合現代人【想去野外全裸生活一年】的條件▼▼▼

魯豫參觀完,感歎一句:

想到還要回北京,我就好崩潰

#魯豫姐姐的頭髮裡大概藏了整個宇宙#

和月亮宮一樣震驚人的,還有60歲的楊麗萍#南方都是算虛歲的,我不管#——

她簡直凍齡啊!

朋友隨手一拍▼▼▼

楊麗萍從來就不是個缺乏話題的人。

一支孔雀舞,把她送上了神壇。

隨之而來的,是她【成仙】背後種種的未解之謎。

沒辦法,不好接近,那就瞎猜吧▼▼▼

有人說,她為了顯瘦,抽掉了18跟肋骨,只剩6根▼▼▼

也有人說,她為了保持身材,不吃米飯,不吃五穀雜糧▼▼▼

有人好奇,她的指甲這麼長,生活還能自理嗎?

5cm,楊麗萍養了快30年了,還這麼乾淨沒污垢,不科學▼▼▼

還有人說,她為了孔雀舞,放棄了生小孩▼▼▼

對於這些,楊麗萍早早就回應過:

指甲雖長,但是自理沒問題。

只有六根肋骨是假的。

雖然不吃飯,但是平常會吃素菜。

不過,為了跳舞不生小孩卻是真的。

楊麗萍特立獨行和為了舞蹈藝術奉獻所有的精神,擊中了不少人的痛點。

大多數人做不到她這般極致,卻想擁有月亮宮。

就好像,她在這期《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中談到感情,說:

從未受過傷,都是傷了別人。

做不到她這般坦誠,便說她不知悔改。

1958年,楊麗萍出生在大理的一個白族人家。她在家裡排行老大,下面有3個弟弟妹妹。

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失蹤,母親一個人帶著4個孩子,生活重擔多多少少落了些到她這個老大身上。

當時,正好碰上災害天,怎麼都吃不飽。在楊麗萍的印象裡,她一直在想著怎麼去找到吃的東西,上山摘蘑菇,摘野花,比如白色的杜鵑花是可以吃的。

她第一次起舞,是村寨裡大家圍著篝火慶祝豐收。

1971年,從未進過任何舞蹈學校的楊麗萍被西雙版納歌舞團發現。

那時歌舞團一個月能有30元收入,這對他們全家來說,都是一筆鉅款了。

1979年,《孔雀公主》登臺。

這是一出楊麗萍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劇,獲得了雲南省當年的表演一等獎。

81年,她被調入了中央民族歌舞團。86年,憑《雀之靈》一舉成名。#想到羅晉的折顏造型,不敢多想#

每一步背後,全是楊麗萍的倔。

小時候在團裡,她就不願意練成套的類似“芭蕾舞”的基本功。

“本身是好的”,她回憶說,“但不適合我。”

她認為舞蹈在於觀察,在於創作。

最早的聲音是猴子叫,那是很多人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不能停止,我們還要繁衍生息,我們有這個精神,有這個能力。

於是,她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起了孔雀舞。

白天睡覺,看各種錄影帶,晚上回到教室跳,而且一跳就是一個通宵.。

孔雀在雲南是一種圖騰,是自然界美的化身,我想把它轉變成我的信仰。

但創造歸創造,楊麗萍始終需要一個認定。

28歲的她動了去參加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的念頭。

但領導不同意,她沒有團裡的選送名額,要單槍匹馬報名,過程異常曲折。

前後一共攢了1700塊錢,服裝,音樂,就連錄影帶,都要自己解決。

好不容易全套做好,騎車把錄影帶送去比賽處了,收帶子的工作人員卻告訴她:過截止日期了。

楊麗萍當時就蹲自行車邊哭了,哭得像個孩子。

工作人員看著不忍心,鬆口了,說,你要不把這盤帶子拿到評委休息間播,“至於選不選得上,就個人有個人的造化了。”

最後,正是這支在休息間播出的獨舞《雀之靈》,拿下了1986年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的創作一等獎、表演第一名。

89年楊麗萍登上春晚,從此蜚聲國內。

90年代打開電視,四個頻道同時在播《雀之靈》#林鳥鳥還是一個嬰兒#

2000年,楊麗萍卻決定——

重回雲南

楊麗萍曾說:“小時候,我奶奶在我手心上畫了一隻眼睛,她告訴我,跳舞是與神對話,所以我不敢馬虎。”

舞蹈對她來說,是一種需要。

“為什麼要舞蹈,不是作為一個別的,是為了你的生命需要,你的生活裡面存在這種感覺。

並不是說作為一個簡單的舞蹈家,覺得這個舞蹈就是一個名利或者是生活的一個給你帶來什麼外在的東西。

它其實特別內在,唱歌、跳舞,都是有出處的。”

這樣的出發點,讓楊麗萍的舞蹈能從心尖上震懾人。

著名肖像攝影家肖全拍過她,拍得滿頭大汗——

楊麗萍裹著巨大的布站在烽火臺上,那一瞬間,我感受到一股雄渾的氣,從頭頂貫穿到腳心,而自己則變成了一個通道,那種力量很容易就刺激到你內心深沉的東西,你再不會想自己是什麼人,來幹什麼的,只是下意識的按快門。

我單腿跪在地上,拍得滿頭大汗。

從北京回來,楊麗萍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走遍雲南深山的大小村寨,去發掘和搶救自己民族的文化遺產。

還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創辦了舞團,編排出一部大型舞劇,《雲南印象》。

結果投資方覺得沒什麼意思,臨時撤資,楊麗萍只能自己投錢繼續做下去。在最艱苦的時候,她靠拍廣告和去外地演出的收入,把全部團員都養了起來,這種狀況長達兩年。

因為熱愛,你就不覺得苦,堅持總會有收穫。

同樣讓外人覺得苦的,還有她對自己的【剝削】。

她首先剝奪了食物一項。

“我基本處於饑餓狀態。”

年輕時,楊麗萍為了瘦,為了跳舞有氣韻,就是節食,餓到什麼程度呢?

醫生說:你的胃裡沒有一點食物的影子。

後來,她開始懂得養身食補,少吃多餐,只吃對的食物。

但還是,永遠不吃飽。

再剝奪的,是生育。

一開始,楊麗萍也是個嚮往浪漫的小女生。

後來,她的想法慢慢發生了改變。

在20多歲時,她意識到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婚姻。

愛有很多種,愛情不是最重要的。我對愛情還是會有渴望,但它並不是我這種人非要去體驗的人生。你非常投入地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實際上是在索取。這些東西都是很欲望的。

後來,她意識到,並不是每個女人都有完成生育的義務。

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

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這一生,楊麗萍經歷過兩段婚姻。

第一段婚姻的資料不多,只知道對方是楊麗萍在中央民族歌舞團的同事,但是兩個人很快就離婚了。

當時,楊二車娜姆住在他們夫妻樓上#雖然楊二老師的故事更豐富精彩,許老濕有發過#

我們同住一棟樓,那時她和先生住的是樓下一層。

二樓是公共洗手間的洗浴的地方,樓下的髒水經常會流到她家裡,她先生是位善良的人,不會去找領導訴苦水;

楊麗萍更是在這方面幾乎不食人間煙火,著名的孔雀舞那時已創作完,正在火爆的演出中,她每天最關心的是她的舞蹈和手指甲。

第二段,對方叫劉淳晴。他比楊麗萍大八歲,是個美籍臺胞,富豪▼▼▼

劉淳晴呢,也是楊麗萍的粉絲,當年楊麗萍跳《雀之靈》的時候,就喜歡她了▼▼▼

#所以粉絲跟愛豆是真的有機會的# #前提是你有錢或者才華#

俊男美女看對了眼,在劉淳晴鍥而不捨的追求下,倆人結婚了。

婚後感情非常好,劉淳晴對楊麗萍也很不錯——

當時臺灣媒體的報導對於楊麗萍都有一種敵意和排斥情緒,說劉淳晴陷入美色,將來家族的財產會落入這個大陸女子手中。

當時楊麗萍覺得很委屈,後來丈夫還一直開導她:“只要我們兩人真心相愛,以後生活幸福美滿就行了,何必在乎別人的言辭?”

之後,經過公公婆婆的勸說,劉淳晴又很喜歡孩子,楊麗萍決定生一個。

她也很快就懷孕了。

但,身體卻出現了問題。

懷孕,有個必要項:女性積累的脂肪量,必須占體重的28%,這樣,孕婦才有足夠的能量儲備、維持10月懷胎和產後3個月的所需。

而楊麗萍身上幾乎沒有脂肪。

必須馬上增肥。

增肥意義著什麼呢?

她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停止跳舞,甚至永遠不能再登舞臺。

經過痛苦的思想鬥爭,楊麗萍選擇了舞蹈。

心生愧疚的她主動提出了離婚,但老公沒有答應——之後還多次資助她的事業,幫助她追逐夢想。

2007年,在楊麗萍研究新舞期間,從沒吃過苦的劉淳晴,陪著楊麗萍吃著山民的粗茶淡飯,睡在蚊蠅翻飛的竹樓裡,腳底磨出了水泡。

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

但,還是但,兩人後來還是分手了。

對於沒有孩子這一點,外界說她是為了舞蹈事業,但楊麗萍也並不覺得自己有那麼高尚。

我並不是一個犧牲者。我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我會自己建造家園,自己種田。

我從小就想當母親,現在,我會當一朵花的母親、一隻小鳥的母親,在我的眼裡,花花草草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不會感覺欠缺,也沒有遺憾。

楊麗萍自然是當得好母親的。

從小彩旗身上就能看出。

就是那個吃了炫邁口香糖,旋轉跳躍停不下來的小彩旗,楊麗萍是她姨媽。

從小,她就和楊麗萍一樣,體驗著世間萬物。

但楊麗萍並沒有強求小彩旗去繼承自己的衣缽。

她認為,小彩旗的身材、外形跟“孔雀”的形象不太相符。而小彩旗天生就會轉圈,也沒有必要再去刻意跳孔雀舞。

儘管她把小彩旗帶在身邊十幾年,從小就開始培養,但還是覺得,小彩旗應該擁有自己的個性和審美。

因此,當小彩旗提出要去演田沁鑫導演的《山楂樹之戀》時,“百般說服下,姨媽也同意了,我還挺開心的。”

好友薩頂頂說,楊麗萍是一個細膩的女人。

當時,薩頂頂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時本想叫楊麗萍捧場,但怕她忙,就沒有發出邀請。

結果楊麗萍卻自己偷偷來了,給了薩頂頂一個大驚喜,薩頂頂在舞臺上感動到落淚。

這些林林總總的特質加起來,我們很難再找到一個精准的詞去形容楊麗萍。

只能說,她活得極端自我。

誠然,【找自己】是個漫長的過程,而後,她開始享受,挖掘自己,把快樂和痛苦與天,與地去共用。

去生活。

有人來世界享樂,有人來索取,而我就是想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甘露怎麼凝結。

我只想體會生活,而不是向生活索取什麼。其中給予和回報都是自然發生的。

就像一棵樹,它就默默站在那裡,但大自然會給它回報。

現在,孔雀迎來了冬。

楊麗萍舞劇 ·《孔雀之冬》

杭州劇院

4月13日、14日、15日每晚19:30

今天呢,的確又晚了啊

鳥鳥我也沒辦法,實在是人紅邀約多

那就送兩張《孔雀》的門票吧

誰誇我誇得開心了,就給TA

還帶簽名#我的#

撰稿 | 三七

在月亮宮,你是開闊又私密的。

特別符合現代人【想去野外全裸生活一年】的條件▼▼▼

魯豫參觀完,感歎一句:

想到還要回北京,我就好崩潰

#魯豫姐姐的頭髮裡大概藏了整個宇宙#

和月亮宮一樣震驚人的,還有60歲的楊麗萍#南方都是算虛歲的,我不管#——

她簡直凍齡啊!

朋友隨手一拍▼▼▼

楊麗萍從來就不是個缺乏話題的人。

一支孔雀舞,把她送上了神壇。

隨之而來的,是她【成仙】背後種種的未解之謎。

沒辦法,不好接近,那就瞎猜吧▼▼▼

有人說,她為了顯瘦,抽掉了18跟肋骨,只剩6根▼▼▼

也有人說,她為了保持身材,不吃米飯,不吃五穀雜糧▼▼▼

有人好奇,她的指甲這麼長,生活還能自理嗎?

5cm,楊麗萍養了快30年了,還這麼乾淨沒污垢,不科學▼▼▼

還有人說,她為了孔雀舞,放棄了生小孩▼▼▼

對於這些,楊麗萍早早就回應過:

指甲雖長,但是自理沒問題。

只有六根肋骨是假的。

雖然不吃飯,但是平常會吃素菜。

不過,為了跳舞不生小孩卻是真的。

楊麗萍特立獨行和為了舞蹈藝術奉獻所有的精神,擊中了不少人的痛點。

大多數人做不到她這般極致,卻想擁有月亮宮。

就好像,她在這期《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中談到感情,說:

從未受過傷,都是傷了別人。

做不到她這般坦誠,便說她不知悔改。

1958年,楊麗萍出生在大理的一個白族人家。她在家裡排行老大,下面有3個弟弟妹妹。

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失蹤,母親一個人帶著4個孩子,生活重擔多多少少落了些到她這個老大身上。

當時,正好碰上災害天,怎麼都吃不飽。在楊麗萍的印象裡,她一直在想著怎麼去找到吃的東西,上山摘蘑菇,摘野花,比如白色的杜鵑花是可以吃的。

她第一次起舞,是村寨裡大家圍著篝火慶祝豐收。

1971年,從未進過任何舞蹈學校的楊麗萍被西雙版納歌舞團發現。

那時歌舞團一個月能有30元收入,這對他們全家來說,都是一筆鉅款了。

1979年,《孔雀公主》登臺。

這是一出楊麗萍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劇,獲得了雲南省當年的表演一等獎。

81年,她被調入了中央民族歌舞團。86年,憑《雀之靈》一舉成名。#想到羅晉的折顏造型,不敢多想#

每一步背後,全是楊麗萍的倔。

小時候在團裡,她就不願意練成套的類似“芭蕾舞”的基本功。

“本身是好的”,她回憶說,“但不適合我。”

她認為舞蹈在於觀察,在於創作。

最早的聲音是猴子叫,那是很多人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不能停止,我們還要繁衍生息,我們有這個精神,有這個能力。

於是,她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起了孔雀舞。

白天睡覺,看各種錄影帶,晚上回到教室跳,而且一跳就是一個通宵.。

孔雀在雲南是一種圖騰,是自然界美的化身,我想把它轉變成我的信仰。

但創造歸創造,楊麗萍始終需要一個認定。

28歲的她動了去參加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的念頭。

但領導不同意,她沒有團裡的選送名額,要單槍匹馬報名,過程異常曲折。

前後一共攢了1700塊錢,服裝,音樂,就連錄影帶,都要自己解決。

好不容易全套做好,騎車把錄影帶送去比賽處了,收帶子的工作人員卻告訴她:過截止日期了。

楊麗萍當時就蹲自行車邊哭了,哭得像個孩子。

工作人員看著不忍心,鬆口了,說,你要不把這盤帶子拿到評委休息間播,“至於選不選得上,就個人有個人的造化了。”

最後,正是這支在休息間播出的獨舞《雀之靈》,拿下了1986年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的創作一等獎、表演第一名。

89年楊麗萍登上春晚,從此蜚聲國內。

90年代打開電視,四個頻道同時在播《雀之靈》#林鳥鳥還是一個嬰兒#

2000年,楊麗萍卻決定——

重回雲南

楊麗萍曾說:“小時候,我奶奶在我手心上畫了一隻眼睛,她告訴我,跳舞是與神對話,所以我不敢馬虎。”

舞蹈對她來說,是一種需要。

“為什麼要舞蹈,不是作為一個別的,是為了你的生命需要,你的生活裡面存在這種感覺。

並不是說作為一個簡單的舞蹈家,覺得這個舞蹈就是一個名利或者是生活的一個給你帶來什麼外在的東西。

它其實特別內在,唱歌、跳舞,都是有出處的。”

這樣的出發點,讓楊麗萍的舞蹈能從心尖上震懾人。

著名肖像攝影家肖全拍過她,拍得滿頭大汗——

楊麗萍裹著巨大的布站在烽火臺上,那一瞬間,我感受到一股雄渾的氣,從頭頂貫穿到腳心,而自己則變成了一個通道,那種力量很容易就刺激到你內心深沉的東西,你再不會想自己是什麼人,來幹什麼的,只是下意識的按快門。

我單腿跪在地上,拍得滿頭大汗。

從北京回來,楊麗萍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走遍雲南深山的大小村寨,去發掘和搶救自己民族的文化遺產。

還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創辦了舞團,編排出一部大型舞劇,《雲南印象》。

結果投資方覺得沒什麼意思,臨時撤資,楊麗萍只能自己投錢繼續做下去。在最艱苦的時候,她靠拍廣告和去外地演出的收入,把全部團員都養了起來,這種狀況長達兩年。

因為熱愛,你就不覺得苦,堅持總會有收穫。

同樣讓外人覺得苦的,還有她對自己的【剝削】。

她首先剝奪了食物一項。

“我基本處於饑餓狀態。”

年輕時,楊麗萍為了瘦,為了跳舞有氣韻,就是節食,餓到什麼程度呢?

醫生說:你的胃裡沒有一點食物的影子。

後來,她開始懂得養身食補,少吃多餐,只吃對的食物。

但還是,永遠不吃飽。

再剝奪的,是生育。

一開始,楊麗萍也是個嚮往浪漫的小女生。

後來,她的想法慢慢發生了改變。

在20多歲時,她意識到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婚姻。

愛有很多種,愛情不是最重要的。我對愛情還是會有渴望,但它並不是我這種人非要去體驗的人生。你非常投入地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實際上是在索取。這些東西都是很欲望的。

後來,她意識到,並不是每個女人都有完成生育的義務。

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

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這一生,楊麗萍經歷過兩段婚姻。

第一段婚姻的資料不多,只知道對方是楊麗萍在中央民族歌舞團的同事,但是兩個人很快就離婚了。

當時,楊二車娜姆住在他們夫妻樓上#雖然楊二老師的故事更豐富精彩,許老濕有發過#

我們同住一棟樓,那時她和先生住的是樓下一層。

二樓是公共洗手間的洗浴的地方,樓下的髒水經常會流到她家裡,她先生是位善良的人,不會去找領導訴苦水;

楊麗萍更是在這方面幾乎不食人間煙火,著名的孔雀舞那時已創作完,正在火爆的演出中,她每天最關心的是她的舞蹈和手指甲。

第二段,對方叫劉淳晴。他比楊麗萍大八歲,是個美籍臺胞,富豪▼▼▼

劉淳晴呢,也是楊麗萍的粉絲,當年楊麗萍跳《雀之靈》的時候,就喜歡她了▼▼▼

#所以粉絲跟愛豆是真的有機會的# #前提是你有錢或者才華#

俊男美女看對了眼,在劉淳晴鍥而不捨的追求下,倆人結婚了。

婚後感情非常好,劉淳晴對楊麗萍也很不錯——

當時臺灣媒體的報導對於楊麗萍都有一種敵意和排斥情緒,說劉淳晴陷入美色,將來家族的財產會落入這個大陸女子手中。

當時楊麗萍覺得很委屈,後來丈夫還一直開導她:“只要我們兩人真心相愛,以後生活幸福美滿就行了,何必在乎別人的言辭?”

之後,經過公公婆婆的勸說,劉淳晴又很喜歡孩子,楊麗萍決定生一個。

她也很快就懷孕了。

但,身體卻出現了問題。

懷孕,有個必要項:女性積累的脂肪量,必須占體重的28%,這樣,孕婦才有足夠的能量儲備、維持10月懷胎和產後3個月的所需。

而楊麗萍身上幾乎沒有脂肪。

必須馬上增肥。

增肥意義著什麼呢?

她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停止跳舞,甚至永遠不能再登舞臺。

經過痛苦的思想鬥爭,楊麗萍選擇了舞蹈。

心生愧疚的她主動提出了離婚,但老公沒有答應——之後還多次資助她的事業,幫助她追逐夢想。

2007年,在楊麗萍研究新舞期間,從沒吃過苦的劉淳晴,陪著楊麗萍吃著山民的粗茶淡飯,睡在蚊蠅翻飛的竹樓裡,腳底磨出了水泡。

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

但,還是但,兩人後來還是分手了。

對於沒有孩子這一點,外界說她是為了舞蹈事業,但楊麗萍也並不覺得自己有那麼高尚。

我並不是一個犧牲者。我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我會自己建造家園,自己種田。

我從小就想當母親,現在,我會當一朵花的母親、一隻小鳥的母親,在我的眼裡,花花草草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不會感覺欠缺,也沒有遺憾。

楊麗萍自然是當得好母親的。

從小彩旗身上就能看出。

就是那個吃了炫邁口香糖,旋轉跳躍停不下來的小彩旗,楊麗萍是她姨媽。

從小,她就和楊麗萍一樣,體驗著世間萬物。

但楊麗萍並沒有強求小彩旗去繼承自己的衣缽。

她認為,小彩旗的身材、外形跟“孔雀”的形象不太相符。而小彩旗天生就會轉圈,也沒有必要再去刻意跳孔雀舞。

儘管她把小彩旗帶在身邊十幾年,從小就開始培養,但還是覺得,小彩旗應該擁有自己的個性和審美。

因此,當小彩旗提出要去演田沁鑫導演的《山楂樹之戀》時,“百般說服下,姨媽也同意了,我還挺開心的。”

好友薩頂頂說,楊麗萍是一個細膩的女人。

當時,薩頂頂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時本想叫楊麗萍捧場,但怕她忙,就沒有發出邀請。

結果楊麗萍卻自己偷偷來了,給了薩頂頂一個大驚喜,薩頂頂在舞臺上感動到落淚。

這些林林總總的特質加起來,我們很難再找到一個精准的詞去形容楊麗萍。

只能說,她活得極端自我。

誠然,【找自己】是個漫長的過程,而後,她開始享受,挖掘自己,把快樂和痛苦與天,與地去共用。

去生活。

有人來世界享樂,有人來索取,而我就是想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甘露怎麼凝結。

我只想體會生活,而不是向生活索取什麼。其中給予和回報都是自然發生的。

就像一棵樹,它就默默站在那裡,但大自然會給它回報。

現在,孔雀迎來了冬。

楊麗萍舞劇 ·《孔雀之冬》

杭州劇院

4月13日、14日、15日每晚19:30

今天呢,的確又晚了啊

鳥鳥我也沒辦法,實在是人紅邀約多

那就送兩張《孔雀》的門票吧

誰誇我誇得開心了,就給TA

還帶簽名#我的#

撰稿 | 三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