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十余部電影激戰國慶檔,德勤電影產業報告揭示中國影業如何做強

全文總計2120字, 閱讀時間大約為5分鐘

一年一度的國慶檔“排位賽”開戰在即, 以往年的情況來看, 國慶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當年票房情況, 甚至會影響上市公司全年的業績。 一邊是數部國內外頂級卡司製作的的大片即將上映;另一邊, 四五部影片的臨時撤檔, 又讓國慶期間的電影市場格局變得有些微妙。

在中國影業登頂世界最大市場後, 提升影視的品質自然成了整個產業的下一個重點。 每個節日檔期變成了打磨影視產品的試金石與觀察產業動向的方向標。

年內節日檔最後一搏, 高密度、精製作紮堆院線

一年一度的國慶檔“排位賽”又開戰在即。 從9月29日起到國慶檔結束, 共計有12部影片陸續上線各大影院, 且這已是有數部影片選擇撤出國慶檔後的數字, 這意味著平均每天都至少有一部新片上映。 而從影片上映時間來看, 幾乎所有影片都選擇在9月29日-10月1日這三天時間面向觀眾,

其中以9月30日最為集中, 有5部影片集中上映。 電影題材也囊括了軍事、喜劇、青春、愛情、犯罪等多種類型, 且均是大腕雲集。

同樣引人關注的是, 這12部影片也是各個影視大佬爭奪市場份額和票房的戰場。 通過初步統計上映影片背後的出品方和聯合出品方發現, 這十餘部影片背後至少涉及30家公司, 其中既包括中影、上影等國有企業, 也涵蓋博納、萬達、儒意、新麗傳媒、樂視等私企, 此外還有貓眼、淘票票等票務公司。

國慶+中秋較長的假期時間, 給電影市場帶來了更大空間。 且國慶檔期間並沒有標準的好萊塢大片, 這意味著國產片能夠避免遇到海外產品的激烈競爭。 同時從國慶檔結束到賀歲檔到來的這段時間。

國內電影市場會相對冷淡, 所以各個影視上市公司為衝擊本年度業績, 都會在這個檔期做最後一搏。

國內影業已告別野蠻生長期, 內容和精准行銷是持續發力重點

毫無疑問, 電影市場一直是各界資本高度關注的對象,

因此對於中國電影從2016年貌似突然出現的增速放緩, 不少從業者都認為遲早會出現, 並且不是一件壞事。 相反, 2015年接近50%的增長反而是不理性的。 儘管當下票房增速不及前兩年的步伐, 但並非所有影片均無法獲得較好的票房表現, 例如8月份上映的《戰狼2》, 已獲得56億元票房, 位居國內影片總票房排行榜的首位, 這代表著國內電影市場仍有觀影空間, 關鍵在於內容品質和專案運營能力。

“內容是關鍵”這句話持續在電影圈內響起, 越來越多的人愈發深切地意識到內容的重要性, 但僅是意識到還不夠, 還需要學習、提升專業性和經驗, 從而掌握對內容的把控能力。 此外, 運營也是關鍵之一, 比如電影的宣傳行銷需要能夠盡可能精准地對接到目標觀眾,

採用最為合適的推廣方式, 路演、首映禮、觀眾互動等環節都涵蓋其中, 需進行市場分析, 從而既能實現項目宣傳效果最大化, 也能避免因沒有目標盲目投放而浪費了資源和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 截至9月24日, 今年全國總票房已經達到421億元。 雖然這距離2016年全年約454億元票房還有30億元的距離, 但若國慶檔至賀歲檔這一期間期間票房表現較佳, 也有可能達到去年全年票房成績。

中國電影的戰略機遇期並沒有終結, 而是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新的時期,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原始資本積累”、“野蠻增長”已經告一段落, 專業化、專業智慧、專業精神或許將成為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邏輯的決定性因素和決定性力量。

德勤發佈國內電影產業報告,聚焦六個主要趨勢

德勤在九月份發佈了《從虛胖到結實——中國電影經歷“成長的煩惱”》報告,分析了在消費升級、政策、資本、科技等諸多關鍵因素的驅動下,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六個主要趨勢。而這一報告也不約而同的契合了當前業者對於電影市場和影視產業穩定發展和順利轉型的期待。

趨勢一:基本面有驚無險,需求持續增長

國內整體觀影需求仍呈增長趨勢。線下觀影需求增速放緩,但市場遠未飽和;線上市場增速不減;電影消費升級背景下,製作將進入高品質競爭新常態;政策,資本和供給側推動力作用,為電影產業規模擴大創造條件。

趨勢二:製作日益專業化,但產業需系統化補缺

觀眾對優質觀影體驗的需求,促使“大製作”電影呈上升趨勢;製作需求保障下,製作環節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先進的視聽技術應用更加廣泛;然而製作流程中大量細分環節參與者的缺失,造成電影產業協作體系尚需完善。

趨勢三:國際合作助力中國電影走向世界

合拍電影以其高分賬、高收益為中外企業創造了“雙贏”機會,合作將持續增多;合作擴展至電影輔助服務領域,產業標準化發展也進一步增進國際間合作;電影產業將尋求全球資源共同製作,並以世界市場為最終目標。

趨勢四:線上票務集中化+上游擴張

線上票務平臺出票成為主流趨勢,在放映環節的話語權上升;競爭格局初定,票務平臺從放映環節入侵上游製作環節,參與制作發行;行銷前置,對票房的巨大影響力使其獨立成環。

趨勢五:互聯網巨人之戰局面下,練好“說故事”是重點

互聯網企業均投資電影產業,發力點各有不同。例如,阿裡將其多平臺沉澱的高完備度數據,運用于觀眾分析預測,從而帶動"分眾"製作;愛奇藝關注內容製作,內容自製與版權外購並行,線上電影付費用戶增加;競爭加劇之下,“快消式”IP開發難以滿足觀影需求,製片方將回歸“說故事”本身。

趨勢六:科技推動電影產業智慧化

數位化技術、大資料及人工智慧等具有變革性的新技術將推動電影產業敏捷化、智慧化發展。

文:王晗 編輯:李靖

德勤發佈國內電影產業報告,聚焦六個主要趨勢

德勤在九月份發佈了《從虛胖到結實——中國電影經歷“成長的煩惱”》報告,分析了在消費升級、政策、資本、科技等諸多關鍵因素的驅動下,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六個主要趨勢。而這一報告也不約而同的契合了當前業者對於電影市場和影視產業穩定發展和順利轉型的期待。

趨勢一:基本面有驚無險,需求持續增長

國內整體觀影需求仍呈增長趨勢。線下觀影需求增速放緩,但市場遠未飽和;線上市場增速不減;電影消費升級背景下,製作將進入高品質競爭新常態;政策,資本和供給側推動力作用,為電影產業規模擴大創造條件。

趨勢二:製作日益專業化,但產業需系統化補缺

觀眾對優質觀影體驗的需求,促使“大製作”電影呈上升趨勢;製作需求保障下,製作環節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先進的視聽技術應用更加廣泛;然而製作流程中大量細分環節參與者的缺失,造成電影產業協作體系尚需完善。

趨勢三:國際合作助力中國電影走向世界

合拍電影以其高分賬、高收益為中外企業創造了“雙贏”機會,合作將持續增多;合作擴展至電影輔助服務領域,產業標準化發展也進一步增進國際間合作;電影產業將尋求全球資源共同製作,並以世界市場為最終目標。

趨勢四:線上票務集中化+上游擴張

線上票務平臺出票成為主流趨勢,在放映環節的話語權上升;競爭格局初定,票務平臺從放映環節入侵上游製作環節,參與制作發行;行銷前置,對票房的巨大影響力使其獨立成環。

趨勢五:互聯網巨人之戰局面下,練好“說故事”是重點

互聯網企業均投資電影產業,發力點各有不同。例如,阿裡將其多平臺沉澱的高完備度數據,運用于觀眾分析預測,從而帶動"分眾"製作;愛奇藝關注內容製作,內容自製與版權外購並行,線上電影付費用戶增加;競爭加劇之下,“快消式”IP開發難以滿足觀影需求,製片方將回歸“說故事”本身。

趨勢六:科技推動電影產業智慧化

數位化技術、大資料及人工智慧等具有變革性的新技術將推動電影產業敏捷化、智慧化發展。

文:王晗 編輯:李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