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十月圍城——A股市場的“恐高”與“托底”

9月份, 滬深股市暫緩了上漲的步伐, 整體市場中心開始向下回落。 雖然指數回落幅度不大, 但個股份化已經十分明顯。 即將到來的10月份,

正常交易的時間僅三周餘兩天, 中國最重要的會議也即將在月中盛大召開。

價值股估值合理, 週期股輪番躁動, 成長股超跌補漲, 題材股興風作浪。 這是當前市場四種股票最真實的寫照。

具體來看, 以漂亮50為代表的價值股上漲歷經一年有餘, 當前已經高位震盪數月, 估值已經不便宜, 聰明的投資者或有減倉。 因供給側改革引發價格上漲, 鋰、鈷、鋁、煤炭等股票漲幅較大, 傳統產能的沒落大趨勢不可扭轉, 大起後難免大落。 以中小創為主的成長股估值依然偏高, 次新股持續供給和爆炒延長調整時間。 以石墨烯、5G等題材股炒作僅能維持市場人氣, 股價上漲過後都要回歸基本面, 正如雄安新區概念一樣。

流動性收緊和去杠杆成為全球化大趨勢。 2017年9月21日, 美聯儲宣佈縮表計畫。 9月22日, 標普下調中國主權評級以及香港評級。 幾乎前後腳:國內7城聯動, 樓市調控版圖再擴大。 樓市政策和美元的節奏似乎總在結伴而行, 非常合拍。 美聯儲縮表回收流動性疊加中國去杠杆化,

流動性趨緊將是未來半年內的黑天鵝。

投資的兩端分別是分析和交易, 而連接這兩端的是等待。 投資分析的核心是商業理解力和概率思維, 投資交易的核心是賠率和逆向思維, 等待的核心是謹守能力圈和尊重常識。 從長期來看, 優秀的交易無法挽救糟糕的分析, 優秀的分析卻可能毀於糟糕的交易。 然而相比之下, 最難的還是學會等待。

如果說上漲是價值、週期、成長和題材在猶豫中輪番表演的結果, 那麼下跌將是四種力量的情緒化宣洩。 某種意義上說, 股災就是源於此。 正因為如此, 價值投資者對於高估的市場能做到“戀無可戀”, 懂得防守, 才能醞釀下一輪的進攻。

值得慶倖的是, 當前的下跌還算溫柔, 讓人放鬆了警惕, 十月A股恐怕就是在“恐高”和“托底”夾縫中回落盤整中渡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