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代鬧洞房花樣百千:新郎被人亂棍打死,新娘衣服被扒光任人撫摸

鬧洞房是中國傳統婚俗, 在中國, 鬧洞房不但喜家高興, 親朋好友也得借機喧騰一番, 使出各種類新招數, 讓新郎新娘“坐困愁城”哭笑不得。 古人鬧洞房, 取辟邪驅惡之意, 又有融洽新人關係, 表達賓客祝福之願, 鬧洞房招數自是千奇百怪, 琳琅滿目。

鬧洞房最先出自先秦時期, 孔子在《禮記》中描述過當時的婚禮“淳樸習尚, 沒有喧嚷紛鬧的場面”。 如此看來, 並非存在所謂的“鬧洞房”。 西漢時期, 鬧洞房一說開始出現, 據《漢書》記載當時的燕地風俗“結婚晚上, 大家歡聚一堂, 無需拘束, 暫且拋開禮節, 為新婚夫婦歡呼助興。 ”

而真正稱得上“鬧洞房”這一說的, 是出現在東漢魏晉時期。 大家鬧洞房的方式喜歡灌酒爆粗口, 且個地方式不一。 據東漢政論家仲長統等人記載:“捶杖以督之戲謔, 酒醴以趣之情趣”。 意思就是說人們對新郎官十分放肆, 要求他做一些自己最不情願做的事, 不從可用棒子敲打他, 或是用酒灌。 對於新娘, 則是毫無顧忌, 大爆粗口, 會問一些女孩子很羞於啟齒的問題。

甚至, 腦洞房還鬧出了人命!據唐代馬總《意林》所記載, 東漢時期有個叫張妙的人, 到朋友杜士家去喝喜酒, 結果興致一高, 飲大了。 鬧洞房時用繩子吊起新郎, 用棍棒敲打, 結果新郎硬生生地被亂棍打死。 張妙因此被告上了府衙, 但由於“酒後相戲, 原無本心, 並無賊害之意”, 得以倖免於死。

即使這樣的鬧洞房很多時候會鬧出不愉快, 但到唐朝仍有發展, 因此還出現過更加極端的例子。

據載, 鬧房之人在新婚之夜突然將燈熄滅, 幾個喝的醉洶洶的青年男子便趁機將新娘衣服扒光, 任意撫摸。 結果新娘感到羞不可言, 於次日投河自盡了。 本是一場歡喜之盛宴, 最終變成了兩家哀悼的喪事, 實在是可悲可歎。

到明清時期, 鬧新房成為了各地普遍的風俗現象。

清末, 由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沿海大城市流行新式結婚, 流程大大簡化, 比較接近於西方婚禮儀式。 婚禮上沒有惡作劇可搞, 沒有鬧房調笑新人等不雅之舉動。 但這種婚禮的也只是發生在受西方文化薰陶比較大的城市裡, 一些城鎮和比較偏僻的農村並未有所改變, 該鬧的還是要鬧。

新中國成立後, 中國婚禮也相對簡樸了, 往往就是一張桌子幾盤糖果一張床, 親朋好友吃一頓。 80年代以後, 婚禮再次熱鬧起來, 開始從洞房走上大街, 在馬路旁擺滿鞭炮, 讓新娘難以落車, 過程當中這對新人還會受到一些臭雞蛋爛菜籽襲擊等等。

如今,新娘在婚禮上受辱的新聞層出不窮,而且常常是被冠以“傳統習俗”的名義,畢竟中國文人的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結婚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而這種“鬧”則是一種歡樂的過程,能顯家族之興旺。不知道大家對現代“鬧洞房”的方式是什麼樣的看法?

如今,新娘在婚禮上受辱的新聞層出不窮,而且常常是被冠以“傳統習俗”的名義,畢竟中國文人的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結婚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而這種“鬧”則是一種歡樂的過程,能顯家族之興旺。不知道大家對現代“鬧洞房”的方式是什麼樣的看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