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沒有董明珠的格力該怎麼活?

摘要:董明珠成就了格力空調一哥地位, 格力今天也在成就她的夢想

本文系杠杆遊戲創作,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 請獲取授權。

另, 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 謝謝!

撰文|張銀銀

對國資背景的企業家來說, 退休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無論之于地產界“良心”任ZQ, 還是珠海國資的格力董明珠來說, 都一樣。

近日, 董明珠又登上了頭條。 除了否認收購夏利、喊話一年內不減持海立股份外, 董小姐的任期將滿將其推上風口浪尖。

根據格力電器2016年報顯示, 董明珠的任期將在2018年5月31日到期, 僅剩8個月。 屆時64歲的董明珠是否能夠繼續連任, 還是未知數。

回顧董小姐這幾十年的成就, 可以說其將個人拼搏和心血, 與格力這家國資背景的企業完美結合, 是她實現個人價值杠杆倍增的關鍵。

但這也是遺憾的地方。 在空調這個完全競爭領域, 可以將一個地方國企帶到今天這個高度的人,

如果做自己的事業, 成就會不會更大?歷史無法假設, 但未來還有期待。

因為, 實現造車夢, 格力這樣的巨無霸企業, 董小姐有太多資源可以利用……

1、董明珠賺回的一年

有業內人士認為, 董明珠或將在明年5月份的格力電器董事會大選讓出總裁的位置, 而其董事長之位或將繼續保留。

即便如此, 不過是其在格力的影響力繼續延長幾年罷了。 但屬於她的時代, 漸行漸遠則是註定的。 人都是會老的, 這是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何況在國資背景的企業做事, 你再牛, 也得服上面的安排。

實際上, 在去年11月17日至28日, 短短八個交易日內, “寶能系”旗下前海人壽大手筆買入格力電器股份, 持股比例從三季末的0.99%,

迅猛升至4.13%, 由第六大股東之位升至第三大股東之時, 董小姐的命運就已經註定。

彼時, 格力收購新能源汽車企業銀隆告吹, 增發沒戲。 在這樣關鍵的時候, 格力電器的控股股東——珠海市國企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高層人事變動, 董明珠女士被免去格力集團董事長職務,

只擔任上市公司(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的一把手。

根據公開資料, 接替董明珠女士的70後周樂偉先生, 廣東商學院財務會計專業畢業。 1970年生人, 比董小姐小16歲, 可謂正值壯年。 其過往職業生涯, 倒是基本也在珠海。 1992年起在建設銀行廣東分行, 珠海分、支行供職13年。

2005年4月, 周樂偉先生出任國企珠海航展有限公司(2015年改組為珠海市會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此後十年均在此任職, 官至董事長、法定代表人、D委書記。 此間, 他於2013年出任珠海市會議展覽局(航展局)局長, 次年獲任該局D組書記。

2015年10月起, 周樂偉出任珠海市金灣區C委, 珠海市航空產業園D委委員, 其後幾個月內, 獲任金灣區副區長、D組副書記, 航空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

棋局已經開始佈置, 杠杆遊戲覺得, 無非是時間問題。

實際上, 如果不是去年底上層對險資“野蠻”有所反對, 直到最終將他們的氣焰打下去, 或許小股民、部分大股東代表, 已經和寶能好上了。 畢竟, 險資可以把股價搞上去, 這個誘惑少有人可以抵禦。

如果這樣,董小姐去年或已經成為悲情英雄。

格力今年可以延續佳績,舉牌海立,打通空調壓縮機上下游產業鏈,進軍新能源汽車,和一汽夏利搞緋聞……董小姐這一年不虧。

2、格力的明天

對於企業來說,沒有英雄是不行的。

空調行業,包括整個家電行業,如此充分競爭的領域,格力這樣一家地方國資背景企業,可以做到空調老大的地位,幾乎是奇跡。董小姐雖然不是研發、技術出身,但其過人的行銷和企業治理能力,是格力有今天的重要因素。

同省的美的,雖然在單項領域的業績不如格力,但在白色家電領域全面開花。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屬於巨賈何享健家族,因為它是私企。

換句話說,董明珠女士辛苦大半輩子,只是個職業經理,雖然實現了國資的保值增值,為大小股東創造了權益。而她自己,年薪數百年,分紅幾千萬,這些年來收入不菲,但和美的的何家一比,難道不遺憾?

有意思的是,格力這些年來分紅幾百億,叫好的不少,批評的也不少。一些觀點認為分紅又要除權,又要繳稅,虧啊!但話說回來,A股的公司3000家,正兒八經分紅的有幾家,鐵公雞一大把。難道不分,任由莊家瞎搞、套利就更好?

當然,不否認,我們看到歐美一些公司在分紅問題上有自己獨到的操作和看法,但人家首先分紅是流行的,這是對股東、投資者的定期性回報。然後那些不太喜歡分紅的,如蘋果公司,甚至為規避政策借錢分紅,其把真金白銀可是投入到了產品研發上。最終還是股東受益。

而反觀我們,不分意味著什麼你懂的。作為一家地方國資背景的企業,格力還能創造這麼多利潤,沒有被蠶食太多,已經算奇跡。可以把賺來的錢再大量分給股東,這可以算是“良心”了。

問題是,空調的瓶頸已經很明顯,無論格力還是美的,都得面對。在未來的混戰中,更多可能不是共同做大市場,而是互相蠶食。為此,董明珠曾搞過手機,但效果不太好。

後董明珠時代,格力還要玩什麼?如何守住今天的基業本身也是個問題。行政手段、政策幫扶,在壟斷領域效果明顯,在空調(家電)領域,杠杆遊戲認為,肯定市場說了算。

在這個行業,我們可以看到,最有活力的確實是民企,如美的。諸如長虹、康佳這樣的地方國企、央企背景電器企業,日子都不太好……

幸虧,格力在董明珠治下有今天,這是無論如何應該肯定的。董明珠不可能執掌格力一輩子,其也不可能永遠對,國企的一些B病未來又如何解決?

沒有了董明珠的格力,早晚是要到來的。

3、離開體制創業?用格力的資源、資金撬動美好的未來

很多杆友可能沒注意到,美的的實際控制人2015年時,躋身了格力電器十大股東行列。這是個有趣的事情,因為市場是自由的。

董明珠曾表示,她心目中的接班人要愛格力勝過愛自己的家。接班人首先要有擔當,其次一定要有戰略的眼光。“我最擔心當我交給別人時,這個人能否像我一樣愛這個企業。”

在去年,格力擬收購銀隆,定增被股東否決後,董小姐拉上王健林、劉強東等大佬投資銀隆。如今,董明珠個人已經是銀隆的第二大股東。

市場是自由的。一邊做著珠海國資背景的上市公司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一邊和一汽夏利傳緋聞……同時作為一心要進軍乘用車領域的銀隆的第二大股東,你懂的。董小姐一心要造車,而且是要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從趨勢上說,她的眼光是對的。人類汽車的未來,註定是新能源,而不是化石能源。

年輕時,就算董小姐有這個夢,也沒這個實力、這個錢,去投資銀隆。她成就了格力空調一哥地位,格力今天也在成就她的夢想。

當然,銀隆的鈦酸鋰電池,在行業毀譽參半,主流企業並不太喜歡。無論什麼技術,先得拿到乘用車資質。很明顯,相關部門是不會隨便批的,所以才需要去收購、合作傳統車企。

銀隆當然也可以自己去幹這件事,但他是否有這個實力,杠杆遊戲說粗暴一點,錢有沒有?作為同時在銀隆、格力兩邊的人,董小姐最不缺這個錢。她在格力電器還是老大,在整個格力集團地位舉足輕重……

在可以說了算的今天,用格力的資源、資金拿下造車牌照,然後和銀隆合作,完美。

格力集團少帥去年已經來了,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就在明年。無論董小姐是否還在格力任職,她都需要為格力、為自己開創一片新的天空。造新能源車,成為不二的選擇。

董小姐的這一出杠杆遊戲,能不能玩好,我們拭目以待。

歡迎各位杆友關注“杠杆遊戲”的備用號“泡沫帝國”

如果這樣,董小姐去年或已經成為悲情英雄。

格力今年可以延續佳績,舉牌海立,打通空調壓縮機上下游產業鏈,進軍新能源汽車,和一汽夏利搞緋聞……董小姐這一年不虧。

2、格力的明天

對於企業來說,沒有英雄是不行的。

空調行業,包括整個家電行業,如此充分競爭的領域,格力這樣一家地方國資背景企業,可以做到空調老大的地位,幾乎是奇跡。董小姐雖然不是研發、技術出身,但其過人的行銷和企業治理能力,是格力有今天的重要因素。

同省的美的,雖然在單項領域的業績不如格力,但在白色家電領域全面開花。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屬於巨賈何享健家族,因為它是私企。

換句話說,董明珠女士辛苦大半輩子,只是個職業經理,雖然實現了國資的保值增值,為大小股東創造了權益。而她自己,年薪數百年,分紅幾千萬,這些年來收入不菲,但和美的的何家一比,難道不遺憾?

有意思的是,格力這些年來分紅幾百億,叫好的不少,批評的也不少。一些觀點認為分紅又要除權,又要繳稅,虧啊!但話說回來,A股的公司3000家,正兒八經分紅的有幾家,鐵公雞一大把。難道不分,任由莊家瞎搞、套利就更好?

當然,不否認,我們看到歐美一些公司在分紅問題上有自己獨到的操作和看法,但人家首先分紅是流行的,這是對股東、投資者的定期性回報。然後那些不太喜歡分紅的,如蘋果公司,甚至為規避政策借錢分紅,其把真金白銀可是投入到了產品研發上。最終還是股東受益。

而反觀我們,不分意味著什麼你懂的。作為一家地方國資背景的企業,格力還能創造這麼多利潤,沒有被蠶食太多,已經算奇跡。可以把賺來的錢再大量分給股東,這可以算是“良心”了。

問題是,空調的瓶頸已經很明顯,無論格力還是美的,都得面對。在未來的混戰中,更多可能不是共同做大市場,而是互相蠶食。為此,董明珠曾搞過手機,但效果不太好。

後董明珠時代,格力還要玩什麼?如何守住今天的基業本身也是個問題。行政手段、政策幫扶,在壟斷領域效果明顯,在空調(家電)領域,杠杆遊戲認為,肯定市場說了算。

在這個行業,我們可以看到,最有活力的確實是民企,如美的。諸如長虹、康佳這樣的地方國企、央企背景電器企業,日子都不太好……

幸虧,格力在董明珠治下有今天,這是無論如何應該肯定的。董明珠不可能執掌格力一輩子,其也不可能永遠對,國企的一些B病未來又如何解決?

沒有了董明珠的格力,早晚是要到來的。

3、離開體制創業?用格力的資源、資金撬動美好的未來

很多杆友可能沒注意到,美的的實際控制人2015年時,躋身了格力電器十大股東行列。這是個有趣的事情,因為市場是自由的。

董明珠曾表示,她心目中的接班人要愛格力勝過愛自己的家。接班人首先要有擔當,其次一定要有戰略的眼光。“我最擔心當我交給別人時,這個人能否像我一樣愛這個企業。”

在去年,格力擬收購銀隆,定增被股東否決後,董小姐拉上王健林、劉強東等大佬投資銀隆。如今,董明珠個人已經是銀隆的第二大股東。

市場是自由的。一邊做著珠海國資背景的上市公司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一邊和一汽夏利傳緋聞……同時作為一心要進軍乘用車領域的銀隆的第二大股東,你懂的。董小姐一心要造車,而且是要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從趨勢上說,她的眼光是對的。人類汽車的未來,註定是新能源,而不是化石能源。

年輕時,就算董小姐有這個夢,也沒這個實力、這個錢,去投資銀隆。她成就了格力空調一哥地位,格力今天也在成就她的夢想。

當然,銀隆的鈦酸鋰電池,在行業毀譽參半,主流企業並不太喜歡。無論什麼技術,先得拿到乘用車資質。很明顯,相關部門是不會隨便批的,所以才需要去收購、合作傳統車企。

銀隆當然也可以自己去幹這件事,但他是否有這個實力,杠杆遊戲說粗暴一點,錢有沒有?作為同時在銀隆、格力兩邊的人,董小姐最不缺這個錢。她在格力電器還是老大,在整個格力集團地位舉足輕重……

在可以說了算的今天,用格力的資源、資金拿下造車牌照,然後和銀隆合作,完美。

格力集團少帥去年已經來了,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就在明年。無論董小姐是否還在格力任職,她都需要為格力、為自己開創一片新的天空。造新能源車,成為不二的選擇。

董小姐的這一出杠杆遊戲,能不能玩好,我們拭目以待。

歡迎各位杆友關注“杠杆遊戲”的備用號“泡沫帝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