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紙牌屋》裡的總統大人 沒想到當年是小偷 還是個高智商罪犯

如果演員有一個角色很成功, 很多時候就會被一個角色定型, 他以後大多也都會演那一類的角色。

但是有一個人是例外, 他叫凱文·史派西。

可能他的名字不如小李子、阿湯哥這樣的帥臉有話題, 但如果硬要把世界的演員分等級, 那凱文·史派西可能得高上一兩個級別。

他幾乎已經拿完了無數演員都在追逐的獎項, 什麼奧斯卡影帝,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他全都有了。 不僅有多部可以成為“影史經典”的作品, 例如《七宗罪》、《最佳嫌疑犯》、《洛城機密》等等, 就連美劇經典都有他的蹤跡, 《紙牌屋》裡的總統大人, 就是他。

凱文主演, 必屬精品

凱文·史派西27歲參演了第一部電影, 他的第一個角色是一名小偷。 雖然只是打打醬油, 但他第一次演電影, 就和已經是大咖級別的梅姨同框。

與大咖同框之後, 他也得到了更多的機會, 出演一些有更多戲份的配角了。

到了1991年, 凱文·史派西就有了當主角的機會, 他在傳記片《丹諾》演一位律師。 不過這部電影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反響。

從小偷到律師, 他用了5年的時間, 而從律師到震驚世界的罪犯, 他只用了4年的時間。

1995年無疑是凱文·史派西人生的轉捩點。 這一年他有三部電影, 都是配角, 但其中兩部卻成了他的重要代表作, 一部是《最佳嫌疑犯》, 一部是《七宗罪》。

這兩部經典的電影裡, 凱文·史派西都是飾演了擁有超高智商的罪犯,

都把員警耍得團團轉, 他完全不像反派的外表, 卻演出了超級反派的風範。 尤其是《七宗罪》裡的終極BOSS, 無需表情, 緊緊是皺了皺眉頭, 眼神就透出了冷血而扭曲的殺氣。

難怪主演布拉德·皮特在電影開拍之前, 曾經很憤怒地打電話給製片人,要求這個反派必須請到凱文·史派西來演。當時製片人覺得這個角色無關緊要,而且凱文·史派西的片酬太高,這性價比實在太低,這根本不值得。

之後的1996年,凱文·史派西就憑藉《最佳嫌疑犯》的表演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片酬自然又漲了一番。而《七宗罪》這部電影也因為他的表演,填充了反派部分的弱勢(原本大反派在劇本裡並不顯眼),成為了懸疑犯罪片的經典。

《七宗罪》的導演大衛·芬奇說,“事實證明錢花的很值,現在很難去想像這個角色還有誰能演。”是的,再過幾個月,凱文·史派西就不止這個價錢了。

一舉成名後的凱文·史派西開啟了“凱文主演,必屬精品”的旅程。

第二年他從高級罪犯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名檢察官。和後來在《星際穿越》大火的馬修·麥康納對戲,再加上“局長”撒母耳·傑克遜,這部《殺戮時刻》也成為了一部口碑不錯的電影。

一年之後,凱文·史派西又變成了員警,和羅素·克勞、蓋·皮爾斯合作,成就了一部《洛城機密》。

也許是在《殺戮時刻》沒和“局長”玩夠,1998年兩人主演了《王牌對王牌》,這一次,凱文變成了談判專家。

如果你覺得凱文·史派西似乎被犯罪片套牢了,那麼1999年他證明了自己是無法被定型的。在《美國麗人》裡面,他飾演了一位陷入中年危機的父親,與他之前犯罪片那些氣勢十足的角色完全不同,而片中從弱勢到解脫的表情變化,詮釋了什麼叫演技。

憑藉這部劇情片的演技爆發,凱文·史派西成為了2000年奧斯卡影帝。

二度成名之後,凱文·史派西開始挑戰各種角色,什麼精神病患者,印刷工人,甚至在超級英雄片《超人歸來》裡演反派大魔王,還有副總統的幕僚,政客,心理醫生,證券分析師,奸商,一位被困在寵物貓身體裡的男子等等,他都演了個遍,估計只有約翰尼·德普這種類型的角色他還沒演過了。

如此多的作品,他的電影品質卻一直都有保證,除了有幾部客串的電影可以說是爛片。只要一部電影裡出現凱文·史派西,那麼十有八九都不會撲街,在豆瓣上,他的電影只有幾部是6分,大多都是7到8分,超過 8 分的 電影至今有17部之多!

而他評分最高的作品,並不是電影,而是電視劇《紙牌屋》(豆瓣9.2分),在扮演過那麼多的角色之後,他開始演起了總統。

回到他的第一個角色小毛賊,到如今的總統大人,這樣的轉變他用了整整31年。31年,能改變的真的太多了,關鍵的是,你肯不肯像凱文·史派西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下去,直到有一天,你所獲得的成就,也許連自己都能驚呆。

比肩美國總統的演員

因為《紙牌屋》的成功,凱文·史派西的畫像還被放進了史密森尼博物館的國立肖像館中。這個展館可以不一般的展館,裡面擺放的可是42位美國總統畫像,凱文·史派西卻能與這些國家領袖“並立”,也許是因為他演得實在是太過生動,人們都把這位總統當真了,這才是真正的“演活了”。

就連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曾經專門錄製了視頻,模仿起了凱文·史派西在《紙牌屋》裡的表演,還求大家不要劇透。

可能在《紙牌屋》之前,可能很多人都沒想到他還能演總統,因為這樣的領袖角色並不是人人都能演的,而且能演的人只有極少數。你必須有總統的氣場,由總統的樣子,凱文·史派西做到了。

當然,為了演好這位總統大人,史派西可是下足了功夫,他跟隨美眾議院多數党領袖麥卡錫和眾議院民主黨領袖霍耶一段時間,還被邀請去參加內部政治會議,他看過真正的政客是怎樣的,再加上本來已經牛逼哄哄的演技,演得像是理所當然的了。

而當你把他在《紙牌屋》的表演和在《美國麗人》的表演做對比,就知道實力派演員是為什麼是實力派了。

他既可以是個成功人士,霸氣地俯視你。

也可以是個人生的Loser,卑微地仰望你。

黃曉明在某廣告中說的,“人的一生,也能活出不止一生。”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演技爆炸是練出來的

和前一期的勞模姐有一點類似的是,凱文·史派西也是從舞臺劇走出來的電影演員。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電影而放棄舞臺劇,1991年,他獲得了第45屆托尼獎的最佳男演員,這個獎項就相當於舞臺劇裡的奧斯卡最佳男演員,可見他在舞臺劇的造詣也是登峰造極。

他還和阿爾·帕西諾合作過舞臺劇《查理三世》,開啟世界巡演。他還曾經是倫敦老維克劇院的藝術總監。對於舞臺劇,他說,如果沒混過劇院,我演不好《紙牌屋》。

凱文·史派西能夠在舞臺劇場有一席之地,與他的模仿天賦分不開,他非常擅長模仿其他名人講話,這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他的演技,也說明他是非常具有表演天賦的一個人。

很幸運的是,他很早就知道了自己是屬於舞臺的。21歲就初登舞臺出演戲劇《亨利六世》,23歲就登上了百老匯舞臺出演艾伯森的《幽靈》。

但認清楚自己的天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去努力提成自己,不管如何,堅持下去。

成功是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的,找到自己,堅持自己,實現自己。

第一步是很難的,很少人能像凱文·史派西一樣二十出頭就找到了自己的路,大多數人二十多歲出到社會,還不知道自己該找什麼工作。

第二步是最難的,就像許多懷揣夢想的人,都被許多現實條件所限制,有的人選擇放棄,有的人選擇暫時妥協擇日再來,有的人選擇苦苦堅持。而你堅持的同時,你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磨練自己,才能在一個領域裡有所成就。

所以我們會看到凱文·史派西戲路能夠如此廣闊,得益於他在不斷磨練自己的演技,他專注於演戲,從20歲開始,就一直專注於怎麼能夠演好角色,從偷雞摸狗的小偷(小角色)演到萬人景仰的總統(集主演製片人于一身),如此具有天賦的他也得花個二三十年,所以從堅持自己到實現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所以我們最好去做我們真心熱愛的事情,用生命傾注於其中,因為堅持,不是因為想要成功,而是因為熱愛,純粹的熱愛。

幻想必須超越現實,因為在你到手的那一刹那你沒辦法也不會再想要它。

——《大衛戈爾的一生》

曾經很憤怒地打電話給製片人,要求這個反派必須請到凱文·史派西來演。當時製片人覺得這個角色無關緊要,而且凱文·史派西的片酬太高,這性價比實在太低,這根本不值得。

之後的1996年,凱文·史派西就憑藉《最佳嫌疑犯》的表演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片酬自然又漲了一番。而《七宗罪》這部電影也因為他的表演,填充了反派部分的弱勢(原本大反派在劇本裡並不顯眼),成為了懸疑犯罪片的經典。

《七宗罪》的導演大衛·芬奇說,“事實證明錢花的很值,現在很難去想像這個角色還有誰能演。”是的,再過幾個月,凱文·史派西就不止這個價錢了。

一舉成名後的凱文·史派西開啟了“凱文主演,必屬精品”的旅程。

第二年他從高級罪犯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名檢察官。和後來在《星際穿越》大火的馬修·麥康納對戲,再加上“局長”撒母耳·傑克遜,這部《殺戮時刻》也成為了一部口碑不錯的電影。

一年之後,凱文·史派西又變成了員警,和羅素·克勞、蓋·皮爾斯合作,成就了一部《洛城機密》。

也許是在《殺戮時刻》沒和“局長”玩夠,1998年兩人主演了《王牌對王牌》,這一次,凱文變成了談判專家。

如果你覺得凱文·史派西似乎被犯罪片套牢了,那麼1999年他證明了自己是無法被定型的。在《美國麗人》裡面,他飾演了一位陷入中年危機的父親,與他之前犯罪片那些氣勢十足的角色完全不同,而片中從弱勢到解脫的表情變化,詮釋了什麼叫演技。

憑藉這部劇情片的演技爆發,凱文·史派西成為了2000年奧斯卡影帝。

二度成名之後,凱文·史派西開始挑戰各種角色,什麼精神病患者,印刷工人,甚至在超級英雄片《超人歸來》裡演反派大魔王,還有副總統的幕僚,政客,心理醫生,證券分析師,奸商,一位被困在寵物貓身體裡的男子等等,他都演了個遍,估計只有約翰尼·德普這種類型的角色他還沒演過了。

如此多的作品,他的電影品質卻一直都有保證,除了有幾部客串的電影可以說是爛片。只要一部電影裡出現凱文·史派西,那麼十有八九都不會撲街,在豆瓣上,他的電影只有幾部是6分,大多都是7到8分,超過 8 分的 電影至今有17部之多!

而他評分最高的作品,並不是電影,而是電視劇《紙牌屋》(豆瓣9.2分),在扮演過那麼多的角色之後,他開始演起了總統。

回到他的第一個角色小毛賊,到如今的總統大人,這樣的轉變他用了整整31年。31年,能改變的真的太多了,關鍵的是,你肯不肯像凱文·史派西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下去,直到有一天,你所獲得的成就,也許連自己都能驚呆。

比肩美國總統的演員

因為《紙牌屋》的成功,凱文·史派西的畫像還被放進了史密森尼博物館的國立肖像館中。這個展館可以不一般的展館,裡面擺放的可是42位美國總統畫像,凱文·史派西卻能與這些國家領袖“並立”,也許是因為他演得實在是太過生動,人們都把這位總統當真了,這才是真正的“演活了”。

就連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曾經專門錄製了視頻,模仿起了凱文·史派西在《紙牌屋》裡的表演,還求大家不要劇透。

可能在《紙牌屋》之前,可能很多人都沒想到他還能演總統,因為這樣的領袖角色並不是人人都能演的,而且能演的人只有極少數。你必須有總統的氣場,由總統的樣子,凱文·史派西做到了。

當然,為了演好這位總統大人,史派西可是下足了功夫,他跟隨美眾議院多數党領袖麥卡錫和眾議院民主黨領袖霍耶一段時間,還被邀請去參加內部政治會議,他看過真正的政客是怎樣的,再加上本來已經牛逼哄哄的演技,演得像是理所當然的了。

而當你把他在《紙牌屋》的表演和在《美國麗人》的表演做對比,就知道實力派演員是為什麼是實力派了。

他既可以是個成功人士,霸氣地俯視你。

也可以是個人生的Loser,卑微地仰望你。

黃曉明在某廣告中說的,“人的一生,也能活出不止一生。”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演技爆炸是練出來的

和前一期的勞模姐有一點類似的是,凱文·史派西也是從舞臺劇走出來的電影演員。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電影而放棄舞臺劇,1991年,他獲得了第45屆托尼獎的最佳男演員,這個獎項就相當於舞臺劇裡的奧斯卡最佳男演員,可見他在舞臺劇的造詣也是登峰造極。

他還和阿爾·帕西諾合作過舞臺劇《查理三世》,開啟世界巡演。他還曾經是倫敦老維克劇院的藝術總監。對於舞臺劇,他說,如果沒混過劇院,我演不好《紙牌屋》。

凱文·史派西能夠在舞臺劇場有一席之地,與他的模仿天賦分不開,他非常擅長模仿其他名人講話,這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他的演技,也說明他是非常具有表演天賦的一個人。

很幸運的是,他很早就知道了自己是屬於舞臺的。21歲就初登舞臺出演戲劇《亨利六世》,23歲就登上了百老匯舞臺出演艾伯森的《幽靈》。

但認清楚自己的天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去努力提成自己,不管如何,堅持下去。

成功是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的,找到自己,堅持自己,實現自己。

第一步是很難的,很少人能像凱文·史派西一樣二十出頭就找到了自己的路,大多數人二十多歲出到社會,還不知道自己該找什麼工作。

第二步是最難的,就像許多懷揣夢想的人,都被許多現實條件所限制,有的人選擇放棄,有的人選擇暫時妥協擇日再來,有的人選擇苦苦堅持。而你堅持的同時,你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磨練自己,才能在一個領域裡有所成就。

所以我們會看到凱文·史派西戲路能夠如此廣闊,得益於他在不斷磨練自己的演技,他專注於演戲,從20歲開始,就一直專注於怎麼能夠演好角色,從偷雞摸狗的小偷(小角色)演到萬人景仰的總統(集主演製片人于一身),如此具有天賦的他也得花個二三十年,所以從堅持自己到實現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所以我們最好去做我們真心熱愛的事情,用生命傾注於其中,因為堅持,不是因為想要成功,而是因為熱愛,純粹的熱愛。

幻想必須超越現實,因為在你到手的那一刹那你沒辦法也不會再想要它。

——《大衛戈爾的一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