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棗莊明確“一三五”工作路徑

大眾網棗莊9月29日訊9月29日, 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峰做客《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新媒體訪談》欄目, 就棗莊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方面的新舉措和新成果進行瞭解讀。

明確“一三五”工作路徑

李峰說, 從產業結構來看, 棗莊31個工業類行業中, 21個為傳統行業;全市納稅前50強企業中, 煤炭、水泥等資源型企業仍占一半左右, 因此,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對棗莊而言, 既是當務之急, 也是長遠之策;既是現實選擇, 更是唯一出路。 棗莊要擺脫過度依賴資源發展的路子,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 瞄準發展短板, 落實省裡提出的“四新促四化實現四提”。

圍繞“為何轉”“怎麼轉”“轉得快”“轉得穩”等問題, 通過深入調研, 初步明確了“一三五”的工作路徑。 “一”就是一個目標定位:全力打造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輾轉型示範區。 “三”就是啟動供給側“創新、改革、開放”三大動力引擎, 為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持續、穩定、強勁、綠色的“混合動力”。 “五”就是做好五篇提升文章, 即傳統產業提質效、新興產業提規模、跨界融合提潛能、企業培育提速度、品牌高端提價值。

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理念

李峰說, 長期以來, 棗莊創新發展的基礎相對薄弱, 科技創新投入不足,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明顯, 原創性技術成果少, 科研成果的引進與轉化層次不高, 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

要實現跨越追趕、彎道超車, 必須借勢、借智、借力發展。 棗莊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理念, 把創新驅動作為第一動力, 把深化產學研合作作為突破口, 先後與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等20多家著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依靠引進外部創新資源, 激發創新內生動力。 目前, 全市產學研合作平臺、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達到14個, 擁有省級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博士工作站32個。

在具體工作中, 棗莊主要抓了兩個方面的創新載體建設:一是集中資源規劃建設魯南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區。 著眼搭建載體、築巢引鳳, 在新城南部規劃了15平方公里的魯南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區,

統籌佈局棗莊學院新校區、浙大工研院、北中醫醫養結合中心、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等重點專案, 力求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的先行區、樣板區。 二是重點抓了各類經濟園區的改革創新發展。 目前棗莊擁有國家級高新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個、各類特色產業園區12個, 滕州經濟開發區正在積極爭創國家級開發區, 初步形成了龍頭帶動、多點支撐、特色互補的園區發展格局。 下一步, 棗莊將賦予開發區更加自主的發展許可權, 積極推行市場化管理、公司化運作, 鼓勵各個園區依託優勢產業、重點企業, 按照共建、共用、共贏的原則, 引進更多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 搭建更多的產學研合作平臺,
為提升園區內涵、壯大園區實力提供有力支撐。

用“釘釘子”的精神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李峰說, 九層之台, 起於累土。 新舊動能轉換是一個長期工程、系統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一步一個腳印, 穩紮穩打、久久為功。 棗莊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 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 堅持工作專案化、專案目標化、目標責任化, 畫出地形圖、路線圖、施工圖, 用“釘釘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抓推進、抓落實, 以發展的“加速度”爭先進位、加快趕超。 同時, 將切實增強責任擔當, 統籌抓好安全生產、生態環保、信訪維穩、金融風險防控、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 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有力保障, 為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實現山東“由大到強”“走在前列”做出棗莊應有的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