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買房算啥?男神王維才任性,在自家豪宅建了二十處景區!丨畫事

畫事君說

生活在今天的我們, 如果想要親近自然, 體驗山水, 只能選擇在節假日出行, 並且還要忍受擁堵的交通和攢動的人頭。

但古人可沒有這樣的煩惱, 因為他們總是喜歡落戶安家在自然山水之中。

比如說古代文人, 政治抱負不得施展之時, 他們就會退隱林泉, 寄情丘壑, 以參禪悟道和描山繪水為樂。 而畫中所描繪的山水勝地, 往往既是此畫的畫名又是作者的齋名或別號。

這也許是因為畫者一時犯懶, 不想動腦。 也許是因為潮流所向, 大家都這麼簡單粗暴。 但更有可能的應該是, 畫者太愛自己的別業所居了, 所以就乾脆統一稱謂以表喜好。

要不怎麼說, 喜愛就像控制不了的咳嗽, 想掩飾都掩飾不了呢。

並且咱們古人對自家磚瓦草木的這份用情至深, 還漂洋過海地感動到了美國友人文以誠, 以至於被他稱作“地產山水畫”。 聽起來真是既時髦又顯貴而且還有一種置業在詩和遠方的感覺。

常言道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沒有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舒服自在。 所以, 儘管“地產山水畫”聽著好像是市場經濟的產物, 其實它如畫者肖像, 記錄了古人最真實的日常與好惡。

例如像倪瓚那樣孤傲乖張的主兒, 無論索畫者要求他畫啥, 他都當耳旁風。 任性地只畫《秋林野興》中的兩岸夾一水, 然後換了個畫名兒就送給人家了。

《秋林野興圖》

今天想聊的這幾幅“地產山水畫”, 作者既是別業的主人又是畫史icon。

“文人畫鼻祖”, “宋畫第一人”, “元四家之首”, 哥幾個名號響亮不算, 還能在揮毫運墨之間就給自家宅院刷足畫史存在感, 這風雅的“炫富”技能也是讓人跪了。

王摩詰詩畫為媒, 寄情輞川

雖然“地產山水畫”聽起來挺與時俱進的, 但早在唐代就已被南宗始祖王維納入了習畫日常。

王維是個文藝宅男, 週末不上班的時候就喜歡宅在自己的輞川別業, 寫寫田園詩, 畫畫大房子。

輞川別業的前身, 其實是唐代另一位詩人宋之問的藍田山莊。

這個宋之問不太厚道, 當他把山莊甩賣給王維時, 已是一片破敗荒涼的景象了。

不過王右丞不僅有權有錢有品, 還很會玩兒。 他利用唐代公務員的業餘時間, 將自己的審美趣味freestyle到山川峰麓的自然走勢之中, 在綿延近二十裡的輞川山谷中壕氣十足地營建了二十處景區。

王維當年在輞川親手種下的銀杏樹

輞川別墅建成後, 王維就像廣場舞的領舞一樣積極拉人組隊。 孟浩然、裴迪、元二這些小隊員們經常被他邀請到別業裡吟詩作畫。

其中, 以輞川二十處景點為題名的五言山水詩集《輞川集》, 以及被後世廣泛推賞的《輞川圖》, 就是他們火力全開躁起來的文藝成果。

《輞川圖》摹本

然而,同樣是唐代久負盛名的大詩人李白卻從未造訪過王維的輞川別墅。

按理說,兩人作為當時文壇上的才華雙星,都和玉真公主傳過緋聞,又有孟浩然、王昌齡、杜甫這些共同好友,完全可以組合成地表最強戰隊,怎麼可能沒有交集呢?

但歷史上還真就沒有記載過這兩人的任何交誼。所以,這兩位傲嬌的小公舉很可能是因為性格迥異和文風不同,而導致互不欣賞。畢竟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言歸正傳,現代人對王維的認知,更多的是他的詩人身份,然而五代至明清之際,王維的人設主要還是風流瀟灑的文人畫鼻祖。

尤其是業餘文人畫家,他們不但崇拜王維的筆墨丹青,而且還非常羡慕他那烏托邦式的輞川遊園,所以王維就成了他們的“共用”男神。

雖然王維描繪自己“地產山水”的輞川真跡早已不復存在,但流傳下來的臨摹本和仿古本層出不窮。

比如五代的郭忠恕,宋代的趙伯駒,元代的趙孟頫,明代的沈周,清代的王原祁等都是王維的迷弟,也都相繼摹仿過《輞川圖》。

甚至在中國山水畫史上還形成了一種“輞川現象”,其流行程度堪比現在滿大街的破洞牛仔褲和姨媽色唇膏。

《輞川圖》拓片

可惜的是,由於山水畫在唐代的風靡程度不及人物畫,所以可追述的原創“地產山水畫”也僅限於王維。

更紮心的是,晚唐至宋初,由於時局動盪,很多士人都沒有固定居所,所以就算文人畫家有心模仿王維畫“地產山水”但也缺少合適的表現素材。

(未完待續,下期咱們接著講無世無爭,暢遊龍眠的李公麟)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錦衣衛沈煉,或是書家張瑞圖,都逃不出晚明這修羅場|畫事

畫出倫勃朗之後,人工智慧會不會超越趙孟頫和王羲之?丨畫事

西湖邊的明代暖男畫家藍瑛,筆下山水也暖心丨畫事

傅抱石:謙虛是我的表面,心裡的驕傲要上那座高山丨畫事

打算排隊4小時看《千里江山圖》?很有可能會白排丨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

《輞川圖》摹本

然而,同樣是唐代久負盛名的大詩人李白卻從未造訪過王維的輞川別墅。

按理說,兩人作為當時文壇上的才華雙星,都和玉真公主傳過緋聞,又有孟浩然、王昌齡、杜甫這些共同好友,完全可以組合成地表最強戰隊,怎麼可能沒有交集呢?

但歷史上還真就沒有記載過這兩人的任何交誼。所以,這兩位傲嬌的小公舉很可能是因為性格迥異和文風不同,而導致互不欣賞。畢竟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言歸正傳,現代人對王維的認知,更多的是他的詩人身份,然而五代至明清之際,王維的人設主要還是風流瀟灑的文人畫鼻祖。

尤其是業餘文人畫家,他們不但崇拜王維的筆墨丹青,而且還非常羡慕他那烏托邦式的輞川遊園,所以王維就成了他們的“共用”男神。

雖然王維描繪自己“地產山水”的輞川真跡早已不復存在,但流傳下來的臨摹本和仿古本層出不窮。

比如五代的郭忠恕,宋代的趙伯駒,元代的趙孟頫,明代的沈周,清代的王原祁等都是王維的迷弟,也都相繼摹仿過《輞川圖》。

甚至在中國山水畫史上還形成了一種“輞川現象”,其流行程度堪比現在滿大街的破洞牛仔褲和姨媽色唇膏。

《輞川圖》拓片

可惜的是,由於山水畫在唐代的風靡程度不及人物畫,所以可追述的原創“地產山水畫”也僅限於王維。

更紮心的是,晚唐至宋初,由於時局動盪,很多士人都沒有固定居所,所以就算文人畫家有心模仿王維畫“地產山水”但也缺少合適的表現素材。

(未完待續,下期咱們接著講無世無爭,暢遊龍眠的李公麟)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錦衣衛沈煉,或是書家張瑞圖,都逃不出晚明這修羅場|畫事

畫出倫勃朗之後,人工智慧會不會超越趙孟頫和王羲之?丨畫事

西湖邊的明代暖男畫家藍瑛,筆下山水也暖心丨畫事

傅抱石:謙虛是我的表面,心裡的驕傲要上那座高山丨畫事

打算排隊4小時看《千里江山圖》?很有可能會白排丨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