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景濤:用“笨方法”成就玻璃匠人

圖 井田商學院

不管你是否願意承認, 曾經被國內輿論批判為“垮掉了的一代”的80、90後新生代們, 已經開始在職場嶄露頭角。 今天故事的主角同樣是一位80後創業者, 但與金融才俊、科技牛人相比, 他坦言自己從事的行業並沒有那麼“高大上”。 中山市龍陽玻璃有限公司創始人景濤, 白手起家, 三十出頭, 已在玻璃工藝製造業深耕17年之久。

圖 龍陽玻璃創始人景濤

如果你知道他從何而來, 一定會在感慨生活不易之餘, 被這位“勵志哥”所治癒。 如果你曾是龍陽玻璃的供應商、客戶, 想必也見證了景濤用一個個“笨方法”, 從“勤奮小子”成長為“玻璃達人”。 如果你聽他提及過關于未來事業的暢想, 便能感受到這位曾經不被成長環境優待的年輕人, 盡綿薄之力促進行業進步、回報社會的寬廣胸襟。

獨自成長的小孩 註定難有出息?

與大多不愁衣食的80後創業者相比,

祖籍安徽的景濤出身相對貧寒。 父親不幸早逝, 兄弟倆與母親相依為命。 無奈天意弄人, 迫于生計改嫁的母親, 由於新家庭的環境只能支持撫養一個小孩, 母親唯有選擇帶著年幼的弟弟改嫁, 留下還未成年的景濤獨自一人。 “這樣一個小孩子, 將來能有什麼出息?”村裡人議論紛紛。 這個不被看好的小男孩自然很不服氣。

“小學讀書還能減免學費, 中學開始就不可以了。 ” 輟學後, 景濤想找一份謀生的工作確實不易。 安徽素來以玻璃製造產業聞名, 原材料銷往全國各地。 恰好景濤認識的一位元老鄉, 正是在深圳一家生產聖誕玻璃裝飾品的公司打工。 2000年, 多虧了老鄉引薦, 20歲的景濤告別故鄉來到深圳龍崗打工, 首次接觸玻璃製造工藝。

沒想到這一入行, 景濤就再也沒有離開過玻璃行業。

勤能補拙 創業勢在必行

本以為抓住了維持生計的救命稻草, 沒想到工廠的效益卻並不理想, 甚至長期拖欠員工工資, 最終倒閉解散。 恰逢當時廣東專業鎮經濟模式開始湧現, 中山古鎮率先打響了“燈飾之都”的旗號, “聽說古鎮燈飾廠的待遇還不錯, 起初也只是想過來繼續打工。 ”再次嗅到了改善生活的機會, 2002年, 失業的景濤如願來到古鎮, 在燈飾玻璃工廠的製造車間打工。

這一年, 景濤遇到了他後來生活與事業上的靈魂伴侶。 “女朋友的玻璃生產技術很好。 我心裡就想, 既然這些原理我們都懂, 為什麼不自己做呢?”原來, 生性好強的景濤一直渴望用實力證明自己,

雖然在工作中技不如人, 但勝在足夠勤快:別人在休息, 他還忙著整理生產材料;老闆在維修壞了的設備, 他主動請纓打下手;設備需要升級改進, 他也屁顛屁顛地幫忙安裝調試……既然認准了這個行業, 景濤自然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 一來二去的觀察, 他已經對生產燈飾玻璃的設備瞭若指掌。

圖 景濤及其妻子

2003年7月1日, 景濤用500塊租下別人廢舊的棚子, 自行組裝出簡陋卻實用的設備, 自己一個人在約100平米的場地上創立“龍陽玻璃”。 雖然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但對於這個堅信“要想被看得起, 就只能靠自己”的年輕人來說, 創業勢在必行。

“三無”打工一族 憑什麼創業?

沒有實力支援, 沒有過硬的技術, 沒有足夠的資金, 這一次, 景濤依然不被看好。 “而實際上, 創業頭幾年確實不順利。 ”特別是剛起步的兩年, 工廠一直在虧本經營。 景濤承認自己並不是聰明的老闆。 一路上彎路沒有少走, 虧也沒有少吃, 但他始終相信這些都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必經之路。

龍陽玻璃成立的那一年, 景濤一個人“傻瓜式”地跑起了業務。雖然有時候,走訪一百家門店也不一定有一家願意選擇龍陽玻璃,但當年紅紅火火的古鎮燈飾市場從來都不缺機會。今天跑業務走這條街,明天在另一條街倒著往回走,最高峰時期,景濤一個月就走壞了2雙運動鞋。但他堅信只要自己的產品能夠提供價值,就必定有人願意買單。

圖 “燈飾之都”中山古鎮

好不容易談下了訂單,對做生意毫無經驗、老實巴交的景濤來說,這也只是歷練的開始。“別人說什麼,我就信什麼”,回憶往事他自嘲道。譬如說,成本3塊錢的玻璃配件,市場售價普遍是5塊,但客戶指出這東西只能賣4塊甚至3塊,景濤也只能悻悻然答應。最糟糕的那段日子,與客戶談業務的口頭承諾也不能作準,等到結帳打款,單價就變了個樣。

“彎路是必須要走的,只是我比別人走得更久。”創業後不久,景濤迎來了第一位員工入職。他的女友也運用精湛的生產技術助景濤一臂之力。十年間,在堅守玻璃製造生產的信念下,團隊日益壯大,在2013規模最頂峰時期,工廠內有80多位工人沒日沒夜地加班。但也正是看起來最紅紅火火的那一年,景濤在年末算帳後竟然發現——交清租金、發完工資後,公司竟然沒有利潤。“當時我也糾結了很久”,景濤說道,“公司全員那麼辛苦,為什麼還不賺錢?”。

輕資產運營 從“做減法”開始

像許多生產型老闆的想法一樣,景濤以前總覺得只要抓好生產,質優價廉,就不愁回頭客戶,就可以越做越好。雖然中途有過不少轉行的誘惑,但他始終覺得踏踏實實、需要時間沉澱的玻璃生產製造之路,才最適合自己。

經歷了那個手頭拮据的年關,2014年起,一直主導車間生產管理的景濤開始培養核心人才,漸漸抽離“車間主任”的角色,站在老闆的高度思考公司的未來。隨著燈飾行業競爭加劇,零部件生產的門檻降低,市場掀起了一波波價格戰。燈飾玻璃作為零部件之一,利潤空間一再被壓縮。但與此同時,景濤注意到只做銷售的燈飾門店,與工廠相比投入相對較少,利潤卻可觀得多。

圖 燈飾玻璃

燈飾銷售門店每天普遍營業8小時左右,由3-5個工作人員打理,接收訂單、尋找廠商生產零部件、自行組裝為燈飾成品出售,就可以維持運營。反觀自己的工廠,幾十個工人加班加點地趕貨,除了承擔生產壓力之外,貨品品質、庫存壓力、溝通不暢造成的不良品浪費等等,都需要自行消化。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似乎是不少生產型老闆的痛處。

“不是核心的業務,其實沒有必要一攬到底。”這一年,景濤開始有意識地做減法。除了核心的工藝玻璃製造外,將不擅長的環節外發承包,或者直接從外採購。所需的員工數量、工廠面積大幅降低,人力、租金成本壓力得到釋放。輕資產的運營模式,讓景濤漸漸嘗到了甜頭。

穩中求變的轉型之路

“以前總覺得玻璃行業屬性很局限,發展空間少,心裡對未來充滿悲觀”,2015年開始,意識到要從自身改變要從自己開始,景濤有時間就會積極往外走,以“空杯”的心態傾聽其他行業的經營思路,觀察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趨勢,通過學習提升自我,為龍陽玻璃帶來新的理念和機遇。

圖 外出學習的景濤

“走出來一看才知道,以前的想法太局限了,把自己框死在一個極其微小的工程燈飾細分領域中。其實玻璃行業大有可為啊!”看到別人將玻璃融入生活,運用在軟裝裝飾品、日用品等領域上,景濤開始反思,以前自己總是跟著市場趨勢走,外頭流行什麼花樣的燈飾,龍陽玻璃就投產什麼款式。等到工廠打版、備好材料、辛辛苦苦做出成品推向市場時,才發現款式已經過時,或者同質化已經相當嚴重。“為什麼要把自己放在如此不利的位置上呢?”,景濤心想,“或許我應該先找到有個性化定制需求的客戶,根據對方的想法研究出他們想要的新款,待產品推出市場時,必定會令人眼前一亮。”

每個時代的消費特徵都給市場留下了不一樣的烙印。景濤回憶2003年創業時,物質款式相對單調,如果看到別人的衣服款式新穎,一般人的想法是,我也要擁有一款。2017年的今天,大家都會有意識地避免與熟人“撞衫”,凸顯自我個性。“燈具生產產量日漸飽和,但個性化非標燈具的需求量卻越來越大”,景濤介紹道。非標工程燈具,指的是根據客戶要求專門生產定制,有別于按照普通標準批量生產的燈飾,服務物件主要為酒店、別墅、會所、KTV等。景濤決定順應市場變化,以17年的玻璃生產經驗,專心為一小部分人的個性化需求,定制生產非標燈具。

除此以外,景濤近年來也開始嘗試藝術玻璃製作,為玻璃這一看似不起眼的材料,賦予無限的藝術附加值。讓玻璃不再僅僅是依附於燈具成品的零部件之一,而是擁有獨立價值的藝術成品。不少主題酒店除了特色燈具的需求外,還會因應主題環境,定制一批市面上比較罕見的玻璃藝術品營造氛圍。顆顆晶瑩的水滴,色彩豐富的冰菊,片片鱗次的羽毛,栩栩舞動的飛龍,褶皺生動的玻璃扇等等,似乎一切你能聯想到的物品形態,“玻璃達人”景濤都有辦法用玻璃呈現出來。

圖 龍陽藝術玻璃

雖說個性化燈飾工藝品,同一款式產量非常有限,投入成本相對較高,短期收益並不明顯,甚至要依靠收入穩定的批量生產訂單從中補貼。但景濤預言,“人的個性化追求正不斷進步。收入相對穩定的批量投產,將來一定會越來越不穩定。”而定制生產與批量投產相比,可複製性較低,競爭優勢更容易在同質化日漸嚴重的市場中大放異彩。

不賺錢的“笨方法” 到底贏得了什麼?

回顧創業初期,雖然金錢沒攢下多少,但數年間資源的積累、口碑的塑造、生產工藝的進步、以及團隊的建設,都是景濤日後謀求轉型之路必不可少的因素。“就像人要果腹的道理一樣。如果你吃10個餃子才飽的話,第1到第9個餃子就是你必須先吃下的。假如直接只吃第10個餃子,能吃得飽嗎?”,景濤這樣比喻自己虧本經營的那些年頭。

採訪中每每談及經營管理思路,景濤三句不離“笨方法”。這也是他創業經歷中的“小自豪”——

“笨方法”之一,從“門店二手訂單”做起。說白了,這是自己只拿少部分利潤,替別人門店賺錢的買賣。但這對於白手起家的景濤來說,門店可謂是融入行業圈子的首選入口。通過門店的“仲介作用”接收燈飾玻璃訂單,既保證了工廠穩定的現金流收入,也得到越來越多客戶、供應商的認可。“隨便一塊玻璃拿在手上,我都能看出它背後的生產工藝”,說起“玻璃達人”的稱號景濤毫不謙遜,“要想得到別人的認同,自己首先就得在專業知識上勝人一籌。”

“笨方法”之二,存款放在銀行收利息,不如投資在供應商和員工身上。與老賴不時出現的大環境相反,景濤總是催著供應商前來收款。合作過程中,要讓利於對方,“供應商如果沒有賺到錢,下次合作的積極性自然就沒那麼高了。”在雙方都缺乏信任的基礎上,景濤願意主動退讓一步:首先,訂單確定時先把定金轉給對方,以示誠意之餘,也落實了對方的責任,讓其清楚這不絕是“空口而談”的買賣;其次,哪怕是合作多年的供應商,景濤也會在結算期限前結清貨款。讓對方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龍陽玻璃也因此得到更多合作夥伴的支持,與同行相比競爭優勢日漸明顯。

圖 龍陽玻璃團隊成員

保證對方應得利益的原則,同樣適用于團隊建設。創業頭十年,龍陽團隊一直強調生產技術底蘊的培養,景濤對員工的期望有以下三點:一,基礎收入高於,或不低於同行水準。二,在龍陽能夠得到學習和成長,因為值錢比有錢更重要。在龍陽離職不需要遞交辭職申請,工資當天就可以結算。“哪怕員工某一天離職了,從龍陽團隊走出去的人,也應當在其他領域體現自身價值”。三,每年年底從利潤中拿出30%-40%獎勵員工。為員工買好回家的車票,並慰勞大家:工資獎金已全部結算,各位辛苦了。“如果員工明年有更好的發展出路,我不會耽誤他。但是我會在龍陽歡迎大家歸來!事實上,員工每年的返回率都在95%以上,有的還會帶著老鄉加入龍陽。”

景濤始終認為老闆只是提供發展的平臺,公司其實是大家的。並推出讓“工作十年以上的員工”實現買車買房的計畫。“既然不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就先讓願意相信我、為我們的夢想添磚加瓦的兄弟姐妹們,得到真正的好處。並在每個部門中選拔一到兩個核心骨幹,從而帶動整個公司的進步。”景濤說道。

整合行業資源 傳承千年工藝

家庭幸福和睦,事業穩步發展,看到一起打拼的兄弟姐妹、合作夥伴因為龍陽玻璃這個平臺,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景濤形容這種成就他人的感受,比自己賺得盆滿缽滿還要開心。如今,他正在著手籌備兩件事:建立工作室傳承玻璃工藝、組建平臺推動行業發展。

琉璃工藝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是古法傳統工藝中獨有的一種文化。令景濤非常不解的是,每年都有那麼多同行湧到義大利觀賞玻璃製作工藝,也有不少人來到古鎮學習燈飾零部件的組裝,古鎮卻還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外地客商觀賞燈罩玻璃的製作過程。景濤正打算與政府、學院合作,建立琉璃工作室讓琉璃文化愛好者參觀交流,佈置展廳供商家展示工藝品、紀念品。推廣自身品牌之餘,彌補“燈飾之都”的空白點。

圖 龍陽藝術玻璃

與此同時,他還特地從國外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讓設計師現場參與打樣定款。按照以往一般的做法,設計師與廠家的溝通成本非常巨大。設計師畫出圖紙,工廠根據款式需要的材料和技術,衡量後將部分環節外發到山東等地製作,再回來加工為成品,與設計師拍板定款。這一過程需要十多個工作日,假若設計師看到樣品時,認為這並不是他想要的樣子,不能通過,整個過程就得再重複一輪,大大擠壓了後續生產的貨期。景濤為工作室引進的這套設備,可以馬上打版,讓設計師在現場修改調整,直至滿意為止,生成樣品。這對準備投標酒店工程的廠家而言,拿著樣品與拿著圖紙講解相比,中標率也大大提升。目前工作室正在裝修階段,落成之後,龍陽玻璃作為擁有現場打樣工作室,以及彩色琉璃製作工藝的公司,發展前景相當樂觀。

另一方面,在外學習受到傳統製造業前輩的啟發,景濤開始向平臺化思路靠近。先後建立了非標工程廠家交流群和燈都設計大家園組織,整合行業優勢資源。有的廠家剛接手某一工程,對許多生產技術的細節並不掌握,需要靠自己浪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去試錯、研究。但這一工程技術對其他工廠而言,或許已經有完善的解決方案。非標工程廠家交流群搭建了一個自由交流的平臺,為大家節省了不少無謂的浪費,景濤這位群主也得到了各位的認可。

同理,設計師大家園也解決了生產者與設計師溝通不暢的問題,讓設計師的創作過程不再封閉,在溝通中瞭解燈飾結構,平衡設計與生產。

圖 龍陽藝術玻璃

從專注生產工藝,到逐漸有意識地打造品牌,建立平臺。景濤希望龍陽玻璃下一步,能夠以“零資產運作”的姿態,走上生產研發的轉型之路。

回看當年那個倔強而不服輸的小男生,景濤顯然已經憑藉自己的那套“笨方法”,實現了小有成就、令人刮目相看的目標。未來公司能夠發展成多大的規模,他坦言自己的野心並不在此。經營著自己熱愛的事業,傳承千年玻璃工藝,為推動行業發展做出努力……景濤這位玻璃匠人,正運用他獨有的“笨方法”,專注、堅定地在玻璃工藝道路上繼續前行。

作者:張曉盈。本文為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景濤一個人“傻瓜式”地跑起了業務。雖然有時候,走訪一百家門店也不一定有一家願意選擇龍陽玻璃,但當年紅紅火火的古鎮燈飾市場從來都不缺機會。今天跑業務走這條街,明天在另一條街倒著往回走,最高峰時期,景濤一個月就走壞了2雙運動鞋。但他堅信只要自己的產品能夠提供價值,就必定有人願意買單。

圖 “燈飾之都”中山古鎮

好不容易談下了訂單,對做生意毫無經驗、老實巴交的景濤來說,這也只是歷練的開始。“別人說什麼,我就信什麼”,回憶往事他自嘲道。譬如說,成本3塊錢的玻璃配件,市場售價普遍是5塊,但客戶指出這東西只能賣4塊甚至3塊,景濤也只能悻悻然答應。最糟糕的那段日子,與客戶談業務的口頭承諾也不能作準,等到結帳打款,單價就變了個樣。

“彎路是必須要走的,只是我比別人走得更久。”創業後不久,景濤迎來了第一位員工入職。他的女友也運用精湛的生產技術助景濤一臂之力。十年間,在堅守玻璃製造生產的信念下,團隊日益壯大,在2013規模最頂峰時期,工廠內有80多位工人沒日沒夜地加班。但也正是看起來最紅紅火火的那一年,景濤在年末算帳後竟然發現——交清租金、發完工資後,公司竟然沒有利潤。“當時我也糾結了很久”,景濤說道,“公司全員那麼辛苦,為什麼還不賺錢?”。

輕資產運營 從“做減法”開始

像許多生產型老闆的想法一樣,景濤以前總覺得只要抓好生產,質優價廉,就不愁回頭客戶,就可以越做越好。雖然中途有過不少轉行的誘惑,但他始終覺得踏踏實實、需要時間沉澱的玻璃生產製造之路,才最適合自己。

經歷了那個手頭拮据的年關,2014年起,一直主導車間生產管理的景濤開始培養核心人才,漸漸抽離“車間主任”的角色,站在老闆的高度思考公司的未來。隨著燈飾行業競爭加劇,零部件生產的門檻降低,市場掀起了一波波價格戰。燈飾玻璃作為零部件之一,利潤空間一再被壓縮。但與此同時,景濤注意到只做銷售的燈飾門店,與工廠相比投入相對較少,利潤卻可觀得多。

圖 燈飾玻璃

燈飾銷售門店每天普遍營業8小時左右,由3-5個工作人員打理,接收訂單、尋找廠商生產零部件、自行組裝為燈飾成品出售,就可以維持運營。反觀自己的工廠,幾十個工人加班加點地趕貨,除了承擔生產壓力之外,貨品品質、庫存壓力、溝通不暢造成的不良品浪費等等,都需要自行消化。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似乎是不少生產型老闆的痛處。

“不是核心的業務,其實沒有必要一攬到底。”這一年,景濤開始有意識地做減法。除了核心的工藝玻璃製造外,將不擅長的環節外發承包,或者直接從外採購。所需的員工數量、工廠面積大幅降低,人力、租金成本壓力得到釋放。輕資產的運營模式,讓景濤漸漸嘗到了甜頭。

穩中求變的轉型之路

“以前總覺得玻璃行業屬性很局限,發展空間少,心裡對未來充滿悲觀”,2015年開始,意識到要從自身改變要從自己開始,景濤有時間就會積極往外走,以“空杯”的心態傾聽其他行業的經營思路,觀察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趨勢,通過學習提升自我,為龍陽玻璃帶來新的理念和機遇。

圖 外出學習的景濤

“走出來一看才知道,以前的想法太局限了,把自己框死在一個極其微小的工程燈飾細分領域中。其實玻璃行業大有可為啊!”看到別人將玻璃融入生活,運用在軟裝裝飾品、日用品等領域上,景濤開始反思,以前自己總是跟著市場趨勢走,外頭流行什麼花樣的燈飾,龍陽玻璃就投產什麼款式。等到工廠打版、備好材料、辛辛苦苦做出成品推向市場時,才發現款式已經過時,或者同質化已經相當嚴重。“為什麼要把自己放在如此不利的位置上呢?”,景濤心想,“或許我應該先找到有個性化定制需求的客戶,根據對方的想法研究出他們想要的新款,待產品推出市場時,必定會令人眼前一亮。”

每個時代的消費特徵都給市場留下了不一樣的烙印。景濤回憶2003年創業時,物質款式相對單調,如果看到別人的衣服款式新穎,一般人的想法是,我也要擁有一款。2017年的今天,大家都會有意識地避免與熟人“撞衫”,凸顯自我個性。“燈具生產產量日漸飽和,但個性化非標燈具的需求量卻越來越大”,景濤介紹道。非標工程燈具,指的是根據客戶要求專門生產定制,有別于按照普通標準批量生產的燈飾,服務物件主要為酒店、別墅、會所、KTV等。景濤決定順應市場變化,以17年的玻璃生產經驗,專心為一小部分人的個性化需求,定制生產非標燈具。

除此以外,景濤近年來也開始嘗試藝術玻璃製作,為玻璃這一看似不起眼的材料,賦予無限的藝術附加值。讓玻璃不再僅僅是依附於燈具成品的零部件之一,而是擁有獨立價值的藝術成品。不少主題酒店除了特色燈具的需求外,還會因應主題環境,定制一批市面上比較罕見的玻璃藝術品營造氛圍。顆顆晶瑩的水滴,色彩豐富的冰菊,片片鱗次的羽毛,栩栩舞動的飛龍,褶皺生動的玻璃扇等等,似乎一切你能聯想到的物品形態,“玻璃達人”景濤都有辦法用玻璃呈現出來。

圖 龍陽藝術玻璃

雖說個性化燈飾工藝品,同一款式產量非常有限,投入成本相對較高,短期收益並不明顯,甚至要依靠收入穩定的批量生產訂單從中補貼。但景濤預言,“人的個性化追求正不斷進步。收入相對穩定的批量投產,將來一定會越來越不穩定。”而定制生產與批量投產相比,可複製性較低,競爭優勢更容易在同質化日漸嚴重的市場中大放異彩。

不賺錢的“笨方法” 到底贏得了什麼?

回顧創業初期,雖然金錢沒攢下多少,但數年間資源的積累、口碑的塑造、生產工藝的進步、以及團隊的建設,都是景濤日後謀求轉型之路必不可少的因素。“就像人要果腹的道理一樣。如果你吃10個餃子才飽的話,第1到第9個餃子就是你必須先吃下的。假如直接只吃第10個餃子,能吃得飽嗎?”,景濤這樣比喻自己虧本經營的那些年頭。

採訪中每每談及經營管理思路,景濤三句不離“笨方法”。這也是他創業經歷中的“小自豪”——

“笨方法”之一,從“門店二手訂單”做起。說白了,這是自己只拿少部分利潤,替別人門店賺錢的買賣。但這對於白手起家的景濤來說,門店可謂是融入行業圈子的首選入口。通過門店的“仲介作用”接收燈飾玻璃訂單,既保證了工廠穩定的現金流收入,也得到越來越多客戶、供應商的認可。“隨便一塊玻璃拿在手上,我都能看出它背後的生產工藝”,說起“玻璃達人”的稱號景濤毫不謙遜,“要想得到別人的認同,自己首先就得在專業知識上勝人一籌。”

“笨方法”之二,存款放在銀行收利息,不如投資在供應商和員工身上。與老賴不時出現的大環境相反,景濤總是催著供應商前來收款。合作過程中,要讓利於對方,“供應商如果沒有賺到錢,下次合作的積極性自然就沒那麼高了。”在雙方都缺乏信任的基礎上,景濤願意主動退讓一步:首先,訂單確定時先把定金轉給對方,以示誠意之餘,也落實了對方的責任,讓其清楚這不絕是“空口而談”的買賣;其次,哪怕是合作多年的供應商,景濤也會在結算期限前結清貨款。讓對方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龍陽玻璃也因此得到更多合作夥伴的支持,與同行相比競爭優勢日漸明顯。

圖 龍陽玻璃團隊成員

保證對方應得利益的原則,同樣適用于團隊建設。創業頭十年,龍陽團隊一直強調生產技術底蘊的培養,景濤對員工的期望有以下三點:一,基礎收入高於,或不低於同行水準。二,在龍陽能夠得到學習和成長,因為值錢比有錢更重要。在龍陽離職不需要遞交辭職申請,工資當天就可以結算。“哪怕員工某一天離職了,從龍陽團隊走出去的人,也應當在其他領域體現自身價值”。三,每年年底從利潤中拿出30%-40%獎勵員工。為員工買好回家的車票,並慰勞大家:工資獎金已全部結算,各位辛苦了。“如果員工明年有更好的發展出路,我不會耽誤他。但是我會在龍陽歡迎大家歸來!事實上,員工每年的返回率都在95%以上,有的還會帶著老鄉加入龍陽。”

景濤始終認為老闆只是提供發展的平臺,公司其實是大家的。並推出讓“工作十年以上的員工”實現買車買房的計畫。“既然不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就先讓願意相信我、為我們的夢想添磚加瓦的兄弟姐妹們,得到真正的好處。並在每個部門中選拔一到兩個核心骨幹,從而帶動整個公司的進步。”景濤說道。

整合行業資源 傳承千年工藝

家庭幸福和睦,事業穩步發展,看到一起打拼的兄弟姐妹、合作夥伴因為龍陽玻璃這個平臺,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景濤形容這種成就他人的感受,比自己賺得盆滿缽滿還要開心。如今,他正在著手籌備兩件事:建立工作室傳承玻璃工藝、組建平臺推動行業發展。

琉璃工藝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是古法傳統工藝中獨有的一種文化。令景濤非常不解的是,每年都有那麼多同行湧到義大利觀賞玻璃製作工藝,也有不少人來到古鎮學習燈飾零部件的組裝,古鎮卻還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外地客商觀賞燈罩玻璃的製作過程。景濤正打算與政府、學院合作,建立琉璃工作室讓琉璃文化愛好者參觀交流,佈置展廳供商家展示工藝品、紀念品。推廣自身品牌之餘,彌補“燈飾之都”的空白點。

圖 龍陽藝術玻璃

與此同時,他還特地從國外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讓設計師現場參與打樣定款。按照以往一般的做法,設計師與廠家的溝通成本非常巨大。設計師畫出圖紙,工廠根據款式需要的材料和技術,衡量後將部分環節外發到山東等地製作,再回來加工為成品,與設計師拍板定款。這一過程需要十多個工作日,假若設計師看到樣品時,認為這並不是他想要的樣子,不能通過,整個過程就得再重複一輪,大大擠壓了後續生產的貨期。景濤為工作室引進的這套設備,可以馬上打版,讓設計師在現場修改調整,直至滿意為止,生成樣品。這對準備投標酒店工程的廠家而言,拿著樣品與拿著圖紙講解相比,中標率也大大提升。目前工作室正在裝修階段,落成之後,龍陽玻璃作為擁有現場打樣工作室,以及彩色琉璃製作工藝的公司,發展前景相當樂觀。

另一方面,在外學習受到傳統製造業前輩的啟發,景濤開始向平臺化思路靠近。先後建立了非標工程廠家交流群和燈都設計大家園組織,整合行業優勢資源。有的廠家剛接手某一工程,對許多生產技術的細節並不掌握,需要靠自己浪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去試錯、研究。但這一工程技術對其他工廠而言,或許已經有完善的解決方案。非標工程廠家交流群搭建了一個自由交流的平臺,為大家節省了不少無謂的浪費,景濤這位群主也得到了各位的認可。

同理,設計師大家園也解決了生產者與設計師溝通不暢的問題,讓設計師的創作過程不再封閉,在溝通中瞭解燈飾結構,平衡設計與生產。

圖 龍陽藝術玻璃

從專注生產工藝,到逐漸有意識地打造品牌,建立平臺。景濤希望龍陽玻璃下一步,能夠以“零資產運作”的姿態,走上生產研發的轉型之路。

回看當年那個倔強而不服輸的小男生,景濤顯然已經憑藉自己的那套“笨方法”,實現了小有成就、令人刮目相看的目標。未來公司能夠發展成多大的規模,他坦言自己的野心並不在此。經營著自己熱愛的事業,傳承千年玻璃工藝,為推動行業發展做出努力……景濤這位玻璃匠人,正運用他獨有的“笨方法”,專注、堅定地在玻璃工藝道路上繼續前行。

作者:張曉盈。本文為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