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易道八卦奠定了人類文明進程

易道八卦奠定了人類文明進程

熊 春 錦

一、易道八卦是中國文明史的源頭活水

作為《易》的基本組成部分, 八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它是道家文化的創始, 同時也影響了儒家幾千年, 所以《易》又有“中華文化之源”的說法。 八卦的誕生, 是伏羲易道文化的結晶。 《賁》卦“彖”曰:“剛柔相錯, 天文也。 文明以止, 人文也。 觀乎天文, 以察時變。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

文化由此發源, 因此八卦是中華文化文明起始的重要標誌, 也是人類文化史的首創, 源自于肇始文明的伏羲。 太昊伏羲氏時代, “不設法度而天下不亂”,

所依靠的就是人們自覺信仰尊奉大道的心靈和八卦的經天緯地之功用。

八卦易道揭開了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

八卦是古老一元四素學說(德與道為一元, 象數理氣為四素)的完美體現, 她既是道的規律性, 又是德性能量物質, 又是數, 又是象, 又是術, 又是理, 又是氣, 又是方位。

人們把八卦的八個符號稱之為“無字天書”, 把“易術”稱之為“天機”。 其有廣大悉備的體系, 囊盡道○、德一、太極、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宮萬象之體用。 八卦的核心理論是陰陽一斷一連兩個爻符號, 建立了“一陰一陽謂之道”, 即一虛(道、○、無相)一實(德、一、有相)表述著“道生之, 而德畜之”(《老子·德道經》)的真理, 是修身治世實踐道學的源頭體系。

中國古來史家奉《易經》為“群經之首”,

是“大道之源”, 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

八卦高深精奧的理論, 即使在六千年後的現代, 當代世界的一流科學家也無不為之驚歎不已。

《易》為中華文化群經之首, 包羅萬象, 博大精深。 中國古代各種學術支派, 無不起源于此易道文化。

綜觀人類文明發展史, 《易經》這部古籍文獻使古今中外的社會科學家、自然科學家乃至國君、百姓均對其特別關注, 千百年來探求不已, 玩索不止。

清朝乾隆欽定編纂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盛讚其為:“《易》道廣大, 無所不包, 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 皆可援《易》以為說。 ”

《易經》是七千年中國文明史的源頭活水, 被中國三大學宗奉為圭臬:

道學, 尊其為修身治世天人合一秘笈的奠基之作;儒學, 奉其為《十三經》之首;佛學, 也推其為“理宗”;而且她也雄居世界著名經典之列。 其地位之顯赫、聲譽之崇高、影響之深遠、作用之神奇, 不可不謂之為“天下第一書”。

這在古今中外的人類文明史上, 是絕無僅有和空前絕後的。

二、易道八卦對西方文明的功績與影響

歐洲的哲學權威榮格, 在英文《周易》再版序言中說:“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 首推中國的《周易》(八卦), 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的定律, 常常是短命的, 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 唯獨中國的《周易》(八卦)相延6000年之久仍然具有價值, 而且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有相同的地方。 ”

瑞士一代心理學大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G.Jung, 1875-1961), 讚譽《易經》:“很可能再沒有別的著作像這本書那樣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生動氣韻。 ”

德國辯證法大師黑格爾(G.W.FHegel), 在《哲學史講演錄》中說:“《易經》, 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 ”

美國哲學家卡普拉(FGapra), 在《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中說:“可以把《易經》看成是中國思想和文化的核心。 權威們認為, 它在中國幾千年來所享有的地位,

只有其他文化中的《吠陀》和《聖經》才可以相比。 ”

丹麥著名量子物理學家玻爾(N.H.D.Bohr), 在1927年建立了互補原理, 引起世界轟動;但當他在1936年到中國講學時見到《易經》太極圖時, 便驚歎“中國人幾千年前就有了互補的理論思想, 並以圖形表示”。 他手捧《易經》如獲至寶, 將太極圖定為其族徽勳章的標誌圖案。

日本19世紀下半葉明治維新時, 統禦大權的皇室就宣佈:“不知《易》者不得入閣。 ”正如唐太宗開國宰相虞世南所雲:“不讀《易》不可為將相。 ”

德國現代生物遺傳學科學家申伯格(M.Schonbergre), 在1973年出版的《生命的秘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一文中說:“首次發現的六十四個生物遺傳密碼的‘詞’, 與六十四卦相對應。 ”

美國國際易經學會主席成中英, 在《大易集成》中說:“我們說《易》是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的原點和源頭活水毫不為過……”

英國劍橋學者李約瑟(J.Needham),在他著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說:“中國類似《易經》等古代科學技術知識曾極大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為全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

《易經》推動西方科學發明的發展,創造產生了豐厚的成果。

萊布尼茨(GottfledWihelmLeibhiz1646--1716年),率先翻開了西方易學應用史的新篇章。

萊布尼茨,是德國人,他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大數學家和微積分的奠基人。1666年獲阿爾夫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他因長年研究數學的結果,與牛頓同時獲得微積分創始人的殊榮。在康熙四十年(西元1701年)11月間,萊布尼茨收到了他的朋友寄給他的太昊伏羲氏的“64卦卦序圖”與“64卦方圖”。寄件人,是他的好朋友在中國的傳教士鮑威特。這位元苦於研究二進位的世界著名大數學家看後,大吃一驚。原來,他大半生所研究的“算術二進位”,中國的太昊伏羲氏在六千多年以前已經解決了。萊氏以連畫為一、斷畫為零判斷,不但在這兒發現了數位和符號的涵義,而且由八卦的八個符號的寫法悟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數值意義與數序關係,從而發現了二進位的二元算術理論。

後來,在他給鮑威特的信中說:“我的二元算術和伏羲易著之間的關係,人們知道伏羲是中國古代的君王,是世界有名的數學家,中華帝國、東方科學的創立者。這個易圖可以算現代科學最古老的紀念物。然而,這種科學依我所見,雖為六千年以上的古物,數千年來並沒有人瞭解它的意義,這是不可思議的。”他驚歎道:“中國人,了不起!”

萊氏正是運用太昊伏羲氏的“算術二進位”,繼續做出了“二元命數法”及其相關的一系列的工作,包括他對“加法器”的改進與製造的世界上第一台手搖電腦。更重要的是,他首次用數學方法研究邏輯,演繹出著名的“數理邏輯”。今天仍為國人所仰慕不已、並引以為自己行動圭臬的西方“數理邏輯”思維,其淵源竟來自于中華的古老易學!這真是一個黑色幽默。

萊氏的“數理邏輯”迸發出八卦的慧靈,並未就此遏制,假借萊氏之手又傳到了英國。1854年英國昆士學院數學教授布林(GeorgeBooleLLD,1815--1864年),發表的《思想研究》一書,“對邏輯作一數學分析”,就是萊氏數理邏輯思想的繼續。

然而,對“二元算術”的認識是一碼事,利用“二元算術”掀起波瀾形成潮流又是一碼事。直至1938年,這個塵封六千年的“二進算制”八卦,被美國一個名叫香農(GlandeE.Shannon)的碩士班研究生所接受。這位碩士研究生以非凡的天才,產生了“火花放電”的世界科技劃時代效應。香農將二進位邏輯應用於電路中,著為《替續器及開關電路的符號分析》論文,打開了伏羲八卦二進位實用塵封的閘門。即陽連畫為一,陰斷畫為零,逢二進一,終於使“手搖電腦”發展成了“電動電腦”,乃至電子電腦,也就是當今風靡全球的電腦。終於,人類打開了電腦時代的閘門。

八卦的魔力,在6000年後使萊布尼茨的哲學、數學乃至數理邏輯學永遠載于世界文化寶庫中,使香農躍居于“落實於電路之中”的首功地位。太昊伏羲氏也被推舉為世界尖端科學舞臺的巨擎!

太昊伏羲氏所創畫的八卦,作為當代世界尖端科學的標誌,被嵌在完成於1946年的世界首台電子電腦(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and Computer)上,成為中華民族始祖太昊伏羲氏對世界尖端科學貢獻的歷史見證。

正是由於電子電腦的發明與廣泛應用,世界其他尖端科學亦籍以迅速拓深和發展。當代世界尖端科學,諸如混沌理論、一元數學理論、物元分析理論、天地生偶次序理論、全球地質構造呂德斯線理論、地球經絡穴位理論、地球自然節律理論、自然同期可公度理論、生物全息理論、宇宙全息理論、生物64種遺傳密碼破譯理論、人類基因工程理論等等,其中就有十三項的母體理論皆源於“八卦”原理。

三、易道八卦命運現狀及醒思

由此可見,古往今來,人們盛讚“八卦”,稱之謂“無字天書”,這種說法的確不是空穴來風。正因為八卦以大道最簡潔、最直觀、最簡易的象數形式,高度概括涵納了天地萬物的變易氣理,才使她具有了無中生萬有的無窮生機和魅力。

這些智者的真知灼見,以及無可辯駁的科學成果,都充分反應出《易經》中具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所不包的易道真理,一個陰爻“○”和一個陽爻“一”中所蘊含的自然以及宇宙的真理,既簡明扼要又豐富萬有。居於○而用於一,才是駕馭宇宙萬有的根本之道。離開道○和德一而研究萬事萬物,必定自生歧途萬端,最終還是必然要回歸於道○德一,從而整體綱領性地把握自然之道。與其遲歸,不如早歸速歸。

再次回顧這些史實,我們就不難明白為什麼十六世紀後西方取得了如此輝煌的科學文明創造成果,而屢屢將中國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遠遠地甩在身後了。

當我們這些炎黃子孫拋棄尊道貴德,遺棄“修之身其德乃真”以後,在大肆篡改割裂古人道德智慧文章,並且痛加否決毀滅之時,她卻悄然西遊歐洲和世界各國,以頑強的生命力在西方這片異國他鄉的土地上,憑藉著西方精神文化信仰尚未沙漠化的土壤,結出了令國人驚羨不已的輝煌科技成果,至今也仍為炎黃子孫們所仰以鼻息。

我們離道失德丟失文化基因的病症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罹患,在漢代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開始侵入肌膚,在明朝的“八股興而經說亡”之後就已經病入骨髓,在國家教育中徹底背叛了易道文化、法道文化和德道文化,異化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基因,離棄了自己精神文明的源頭活水,衰敗也就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中華文明肇始的易學,在國內至今仍僅以街頭擺攤蔔筮的末流身份苟延殘喘地寄身于中華大地,我們羡慕西方文明中的科技發明創造成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國家人才輩出富於科學創造力,可是我們的教育卻將自己民族祖先通過修之身而在天人合一狀態下獲得的科學成果,視為迷信和糟粕。

這,的確是民族丟棄道德根文化的劇痛和科學的悲哀。

看完覺得有用,請記得分享!懂得分享美好的人,生活會更美好!

當代著名國學家、教育家熊春錦先生創立的中華德慧智教育理念,源出於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以伏羲創立的易道文化、黃帝創立的法道文化和老子創立的德道文化為理論基石,根據生命的實質和發展規律確定教育體系;目前,德慧智國學教育已經向全社會推廣了十幾年,已超過百萬人從中華傳統根文化的教育中獲益。更多理論理念及各地公益活動,請關注本號相關置頂文章及愛活動版塊

熱文推薦:

中國文化的千年弊病 並非讀經之過 !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老子》被誤傳了幾千年,事關性命!美國哈佛教授盛讚中國文化,西方到底瞄準了中國文化中的什麼內容?新高考”第一年,考題就有易經太極,您的孩子怎麼辦?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在《大易集成》中說:“我們說《易》是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的原點和源頭活水毫不為過……”

英國劍橋學者李約瑟(J.Needham),在他著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說:“中國類似《易經》等古代科學技術知識曾極大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為全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

《易經》推動西方科學發明的發展,創造產生了豐厚的成果。

萊布尼茨(GottfledWihelmLeibhiz1646--1716年),率先翻開了西方易學應用史的新篇章。

萊布尼茨,是德國人,他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大數學家和微積分的奠基人。1666年獲阿爾夫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他因長年研究數學的結果,與牛頓同時獲得微積分創始人的殊榮。在康熙四十年(西元1701年)11月間,萊布尼茨收到了他的朋友寄給他的太昊伏羲氏的“64卦卦序圖”與“64卦方圖”。寄件人,是他的好朋友在中國的傳教士鮑威特。這位元苦於研究二進位的世界著名大數學家看後,大吃一驚。原來,他大半生所研究的“算術二進位”,中國的太昊伏羲氏在六千多年以前已經解決了。萊氏以連畫為一、斷畫為零判斷,不但在這兒發現了數位和符號的涵義,而且由八卦的八個符號的寫法悟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數值意義與數序關係,從而發現了二進位的二元算術理論。

後來,在他給鮑威特的信中說:“我的二元算術和伏羲易著之間的關係,人們知道伏羲是中國古代的君王,是世界有名的數學家,中華帝國、東方科學的創立者。這個易圖可以算現代科學最古老的紀念物。然而,這種科學依我所見,雖為六千年以上的古物,數千年來並沒有人瞭解它的意義,這是不可思議的。”他驚歎道:“中國人,了不起!”

萊氏正是運用太昊伏羲氏的“算術二進位”,繼續做出了“二元命數法”及其相關的一系列的工作,包括他對“加法器”的改進與製造的世界上第一台手搖電腦。更重要的是,他首次用數學方法研究邏輯,演繹出著名的“數理邏輯”。今天仍為國人所仰慕不已、並引以為自己行動圭臬的西方“數理邏輯”思維,其淵源竟來自于中華的古老易學!這真是一個黑色幽默。

萊氏的“數理邏輯”迸發出八卦的慧靈,並未就此遏制,假借萊氏之手又傳到了英國。1854年英國昆士學院數學教授布林(GeorgeBooleLLD,1815--1864年),發表的《思想研究》一書,“對邏輯作一數學分析”,就是萊氏數理邏輯思想的繼續。

然而,對“二元算術”的認識是一碼事,利用“二元算術”掀起波瀾形成潮流又是一碼事。直至1938年,這個塵封六千年的“二進算制”八卦,被美國一個名叫香農(GlandeE.Shannon)的碩士班研究生所接受。這位碩士研究生以非凡的天才,產生了“火花放電”的世界科技劃時代效應。香農將二進位邏輯應用於電路中,著為《替續器及開關電路的符號分析》論文,打開了伏羲八卦二進位實用塵封的閘門。即陽連畫為一,陰斷畫為零,逢二進一,終於使“手搖電腦”發展成了“電動電腦”,乃至電子電腦,也就是當今風靡全球的電腦。終於,人類打開了電腦時代的閘門。

八卦的魔力,在6000年後使萊布尼茨的哲學、數學乃至數理邏輯學永遠載于世界文化寶庫中,使香農躍居于“落實於電路之中”的首功地位。太昊伏羲氏也被推舉為世界尖端科學舞臺的巨擎!

太昊伏羲氏所創畫的八卦,作為當代世界尖端科學的標誌,被嵌在完成於1946年的世界首台電子電腦(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and Computer)上,成為中華民族始祖太昊伏羲氏對世界尖端科學貢獻的歷史見證。

正是由於電子電腦的發明與廣泛應用,世界其他尖端科學亦籍以迅速拓深和發展。當代世界尖端科學,諸如混沌理論、一元數學理論、物元分析理論、天地生偶次序理論、全球地質構造呂德斯線理論、地球經絡穴位理論、地球自然節律理論、自然同期可公度理論、生物全息理論、宇宙全息理論、生物64種遺傳密碼破譯理論、人類基因工程理論等等,其中就有十三項的母體理論皆源於“八卦”原理。

三、易道八卦命運現狀及醒思

由此可見,古往今來,人們盛讚“八卦”,稱之謂“無字天書”,這種說法的確不是空穴來風。正因為八卦以大道最簡潔、最直觀、最簡易的象數形式,高度概括涵納了天地萬物的變易氣理,才使她具有了無中生萬有的無窮生機和魅力。

這些智者的真知灼見,以及無可辯駁的科學成果,都充分反應出《易經》中具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所不包的易道真理,一個陰爻“○”和一個陽爻“一”中所蘊含的自然以及宇宙的真理,既簡明扼要又豐富萬有。居於○而用於一,才是駕馭宇宙萬有的根本之道。離開道○和德一而研究萬事萬物,必定自生歧途萬端,最終還是必然要回歸於道○德一,從而整體綱領性地把握自然之道。與其遲歸,不如早歸速歸。

再次回顧這些史實,我們就不難明白為什麼十六世紀後西方取得了如此輝煌的科學文明創造成果,而屢屢將中國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遠遠地甩在身後了。

當我們這些炎黃子孫拋棄尊道貴德,遺棄“修之身其德乃真”以後,在大肆篡改割裂古人道德智慧文章,並且痛加否決毀滅之時,她卻悄然西遊歐洲和世界各國,以頑強的生命力在西方這片異國他鄉的土地上,憑藉著西方精神文化信仰尚未沙漠化的土壤,結出了令國人驚羨不已的輝煌科技成果,至今也仍為炎黃子孫們所仰以鼻息。

我們離道失德丟失文化基因的病症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罹患,在漢代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開始侵入肌膚,在明朝的“八股興而經說亡”之後就已經病入骨髓,在國家教育中徹底背叛了易道文化、法道文化和德道文化,異化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基因,離棄了自己精神文明的源頭活水,衰敗也就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中華文明肇始的易學,在國內至今仍僅以街頭擺攤蔔筮的末流身份苟延殘喘地寄身于中華大地,我們羡慕西方文明中的科技發明創造成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國家人才輩出富於科學創造力,可是我們的教育卻將自己民族祖先通過修之身而在天人合一狀態下獲得的科學成果,視為迷信和糟粕。

這,的確是民族丟棄道德根文化的劇痛和科學的悲哀。

看完覺得有用,請記得分享!懂得分享美好的人,生活會更美好!

當代著名國學家、教育家熊春錦先生創立的中華德慧智教育理念,源出於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以伏羲創立的易道文化、黃帝創立的法道文化和老子創立的德道文化為理論基石,根據生命的實質和發展規律確定教育體系;目前,德慧智國學教育已經向全社會推廣了十幾年,已超過百萬人從中華傳統根文化的教育中獲益。更多理論理念及各地公益活動,請關注本號相關置頂文章及愛活動版塊

熱文推薦:

中國文化的千年弊病 並非讀經之過 !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老子》被誤傳了幾千年,事關性命!美國哈佛教授盛讚中國文化,西方到底瞄準了中國文化中的什麼內容?新高考”第一年,考題就有易經太極,您的孩子怎麼辦?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