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公司化生存的逆行者:一個人創業時代來臨?

■策劃:黃越堯 ■統籌:梁美琪 ■撰文:新快報記者 羅韻 ■圖片:廖木興

新一輪的“雙創”浪潮來了。 這次,年輕的創業者們流行“單幹”——一個人創業!

創工廠、創新穀、酷窩、CCiC聯合文創、YOU +、一起開工、同創匯、黑馬會、聯合社區、牛集……越來越多的年輕創業者,從一張月租600-800元的辦公桌,或者一年300多元的流動會員卡開啟自己的夢想之旅,甚至在有網路的地方就可以抱著電腦開工。 一個人的創業,成本更低、風險更小,受到許多初創者、大學生還有在職創業的白領歡迎。 “每天一塊錢”的流動會員卡,也在廣州多家創業空間和創業者之中流行起來。

當然,一個人創業也面臨著不少弊端,比如,單幹意味著創業者自身更辛苦,分工不夠專業化,資源受限等。 對此,有業內人士對年輕人這種單幹的方式持擔憂態度。 他們認為:“無論對於創業者或創業服務提供者,人員配備不齊全、不具備高度專業化,都有可能導致其不成功。

儘管如此,在廣州,有不少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和聯合辦公社區開始為這股“一個人創業”的風潮推出了一系列的舉措和培訓項目,讓這些“單幹”的創業者們不會無聊,也可以找到盈利的方向。

人際簡單 時間自由 保持初心 一個人創業,辛苦並幸福著

一個人創業,優缺點都同樣明顯。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來合資合力,在創業路的起點上自然能獲得更好的成本預算、勞動力和人脈資源。 可是,這些受訪的年輕人用自己的故事表達出另一種聲音:單幹雖然更辛苦、風險更高,但是卻能回避複雜的人際關係,安安靜靜地自我沉澱,自由安排工作和生活的時間,以及維持初心的純粹——儘管走的是少數人選擇的路,但收穫“錢景”和受眾認同的可能性也並沒有減少。

對於這群創業者們來說:這是一個“多贏”的做法。

■新快報記者 羅韻/文 廖木興/圖

●自由劇作家

不願雇人寧可單幹,做個安靜的寫作者

前年,已經有七八年文學創作經歷的姍姍,開始接觸一些短片、網劇的創作訂單,創作劇本對於常年保持日更數千字小說的她而言是小菜一碟,她高速高品質的作品也受到客戶的認可,很快,這部分的外快收入就超過了她的本職工作——廣告公司文案策劃。 她判斷,隨著市場對視頻內容需求日益旺盛,往這個方向去發展一來符合自己的興趣,二來“錢景”也更加光明,於是果斷炒掉了老闆,開始一個人創業。

姍姍用自己的網名直接給工作室命名,因為她想要把自己打造成為IP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即智慧財富),這個工作室暫時只有她一個人呢。

隨著收入穩定增長,很多人勸姍姍多雇傭幾個助理,可是她卻很享受一個人創業的狀態。

“我也知道,隨著訂單量穩定增長,在業內做出口碑,多請幾個人稍微培訓一下,生產力就提高很多,甚至我自己可以不用親自寫,讓助理寫就可以,業內很多同行都是這樣子賺錢發家的。 像我現在這樣一個人一支筆,發展的規模始終很有限,所以朋友們都說我傻。 ”

姍姍為此拒絕了不少想要投資她工作室的橄欖枝,她告訴新快報記者,自己想要追求的並不是擴大公司、多賺錢、擔任管理層這樣的狀態,而是輕輕鬆松一個人寫東西這樣沒啥壓力的狀態。

“請了人,事情就多了,我就要去管理這些人,跟他們打交道,學習管理學、財務什麼的一堆新知識,解決這些人帶來的新問題,我就沒辦法再做一個安靜的寫作者。 像現在這樣,只管自己,多好哇。 ”

生於80年代末,從小就接觸網絡,她感到自己的大腦常常活在另外一個次元。 “選擇一個人單幹的內因,很主要是因為我不太樂意跟現實的真人打交道,我喜歡的是網路上虛擬的角色、虛擬的ID,反正是能夠有想像力的東西。 ”

●美容師

單幹讓自己享受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

五年前,小鎮姑娘田秋從廣州某大專畢業,沒有找到合心意的工作,窩在家裡啃老兩年多。 “去公司應聘上班賺錢太少了,還不自由”,後來,跟在美容院認識的幾個女孩一起合夥做起了微整形和紋繡生意。

“我自己一個人創業之前,也是有過失敗經歷的,”田秋表示,自己並不是沒有故事的初創者,她曾向哥哥嫂子借過一筆錢,投資朋友的美容工作室,主要做微整形和護膚品業務,朋友負責提供產品,她負責品牌推廣和管道拓展,後來這個生意雖然沒有做下去,卻為她的“一個人創業”積累了必要的資本。

去年,她創建了自己的美容工作室,服務物件主要是CBD公寓和美容院的白領人士。“我認識很多開美容院的朋友,他們都會向顧客推薦我,有訂單預約我就按時間過去,然後給介紹人一定的分成,我們這個圈子都是這樣合作的,方式很簡單,大家都開心,找我紋繡的人也越來越多。”

在為客人提供服務的同時,她還會抓住機會推介自己朋友的各種服務,包括美容、美甲、微整形等等五花八門,因為在許多愛美的都市白領看來,像她這樣的資深美容從業者也算是瞭解各種專案的小專家,推薦成功率頗高,往往完成一個服務下來,除了賺到自己的報酬,還順便收穫了朋友們允諾的提成。

如今,未滿30歲的她,已經靠自己一雙手在廣州市購置了一套房產。每週她只需要工作三四天,剩下的時間都留給自己,她在珠江新城租下一套複式公寓,樓下是工作室,樓上則是起居空間。“沒有預約的時候,我喜歡在家裡宅著煲劇,自己煮東西吃,陪我養的兩隻貓。”

她說,自己從前的同學很多都在公司裡面上班,每天朝九晚五擠地鐵公交,坐電梯排隊,吃飯也要排隊,“我很佩服他們的吃苦精神,我反正受了不這份苦,像現在這樣每天基本上能睡到自然醒,賺夠錢就去旅行,自由自在才是我喜歡過的生活。”

●咖啡培訓師 單幹能維持純粹,吸引到認可自己的人

Sam的咖啡工作室跟田秋的個人工作室在同一座公寓樓裡,曾經在咖啡行業工作十多年,直到去年才辭職開設自己的工作室,自稱是創業圈的“新兵”。從積累的管道採購優質的咖啡豆,通過網店銷售,同時也為企業、商家和個人提供咖啡製作的培訓課程,因為一次性投入的設備和租金可觀,Sam的創業目前還沒有實現盈利,可是他非常享受這種一個人工作的狀態。

“辭職創業的時候,不是沒想過拉幾個朋友同事一起幹,畢竟一個人勢單力薄,多幾個人合股的話成本預算、勞動力和人脈資源都可以更好一些。”但是衡量再三,他最終選擇單幹,為此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積蓄及部分借款,為了採購設備,他刷爆了自己的四張信用卡。

“一個人創業雖然辛苦,要承擔高風險,但是能自己決策,沒有雜音去干擾你做你想要做的決定,當然,這也意味著失敗不能找別人當藉口,只能怨自己。”

隨著時間推進,他在一個人創業的路上遇到很多友善的陌生人,包括喜愛鑽研咖啡知識的網友、欣賞他產品的顧客、參加課程的學生等等,除了為他帶來經濟收入,還拓展了人脈,提升了格局。

他說,單幹能夠維持純粹,少了雜質,這種純粹會吸引到一小撮認同的人。“我們的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已經很高了,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尤其是年輕的80後90後對於一些小眾的東西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從而產生真正的熱愛,因此我的生意是有足夠的市場。我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茫茫人海裡面把這群認可我的人找到,聚集到身邊來,滿足了他們的需求,賺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廣州,跟他做同樣事情的咖啡工作室也已經超過十家,數量也在慢慢增加,有的開門店跟陌生顧客分享,有的藏身商住公寓之內小範圍地對外,以培訓為主。Sam分析說,做培訓的商業價值更高。

他在工作室裡安裝了一個大書架,放滿密密麻麻的咖啡相關書籍和畫冊,包括全球各個城市的咖啡館縱覽、各個產地咖啡豆和各種烘焙方式的介紹,以及咖啡杯碟、點心搭配等周邊知識。長吧台後面的展示架上也羅列著他從歐洲、日本等地搜羅來的杯碟器皿,有的還是頗具年份的古董物件。

“這些花了我好多錢,但是對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學問的追求是很純粹的,不能凡事都以賺錢、省錢為出發點。如果我為了省錢,用劣質的杯碟來裝咖啡,我的客人就會感受到這種敷衍,我會失去他們的認同。現在創業,你不能只把消費者當成消費者,一心想拿到他們口袋裡的錢,你要跟他們用心去溝通,讓他們享受到最好的東西,然後彼此成為朋友、知音,獲得他們的認同,他們自然會用鈔票來投票支持你,將心比心,我們自己不也是這樣的人嗎?”

在分享和培訓活動中,他親手炮製的每杯咖啡都會先倒少許出來自己品嘗,沒有達到要求的話,無論多昂貴的咖啡豆,也會被毫不憐惜地倒掉。

擺脫跟風 無視雜音 走自己的路 一個人創業,輕裝上陣少負擔

公司化團隊化的創業方式貌似形成規模,但是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江湖,也有可能是在轉型期或業務淡季形成負擔。這群喜歡單幹的創業者們告訴新快報記者:人多力量大,但是船小好掉頭。輕裝上陣的創業者,更能擺脫跟風和雜音,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

■新快報記者 羅韻/文 廖木興/圖

“野生”小主播: 受眾少沒助力,卻能擺脫人設做自己

世界那麼大,只要臉皮夠厚,哪裡都是你的秀場——這就是90後視頻主播莎莎的創業日常。大學畢業以後,她半年換了四份工作,三個月前終於決定辭職投入直播的滾滾大潮。

昨天穿緊身黑背心貼著假文身,坐在港式茶餐廳假裝小太妹直播;今天穿著Lolita全套cosplay裝束,在動漫展會上直播;明天一身文藝女青年最愛的碎花裙,在創意園的戶外茶座直播;後天打扮成白領,跑到CBD的連鎖咖啡館裡的沙發上直播……莎莎說,以城市中不同環境和人群作為背景,跟觀眾分享自己的生活動態、心事和小吐槽,雖然收穫了數不清的白眼,但是,堅持每天給視頻前的觀眾新鮮感是她的創業“守則”。

莎莎的所有裝備就是最新款的蘋果手機、自拍杆、桌面三腳架和柔光燈,還有兩個充電寶,全都可以收納在隨身的包包裡。為了直播創業,這個沒有簽約工會和孵化器,也沒有助理和團隊的“野生”小主播走遍了廣州的各個角落,從珠江新城的五星級酒店和高端餐飲場所,到老城區的騎樓街、士多店和大排檔;從奢華的商場,高冷的藝術館博物館,到文藝的創意園、鐵軌都擔當過她的直播背景。莎莎的包包裡還有一個巴掌大的封面貼滿水鑽的筆記本,看起來好像少女的日記,事實上卻是她嚴肅的工作記錄本,上面記錄著每天的天氣、工作場所和服飾穿搭。每天兩小時直播結束以後,她還會記錄觀眾數、禮物收入數目以及備註事項。跟許多互聯網原居民一樣,她的字跡不算好看,但是字體很大、筆劃很用力,並不一一嚴格寫在印刷線上。

她說,暫時沒有辦法統計自己的收支情況,但是每天都有觀眾通過平臺給她送禮物,這些禮物都代表著不同數目的價格,扣除了平臺分成以外就是她的個人收入。在直播已經成為紅海的今天,這位“野生”小主播的創業起點沒有外力幫助,顯得舉步維艱。但是莎莎堅稱不打算加入主播工會和孵化器,也不打算找經紀人和助理。

“我就想自己一個人幹。我的一些朋友加入工會,看起來是會容易一些,有老師培訓,有人捧,有大主播帶,還有經紀人幫忙接廣告活動,但是她們播的東西都不自由,不是像我這樣想說啥說啥,而是要按照劇本和人設來。我只想做自己,不想扮演別人,現在我的觀眾不多,但是他們都是沖著真正的我本人而來,不是被騙來的。”

自己不做直播的時候,她也會到各個平臺去看別人的表演,“直播這個圈子很跟風,流行什麼就一窩蜂地做什麼,一段時間流行唱神曲啊、模仿方言啊,所有人就都這麼幹。我覺得不應該這樣,每個人應該保持自己的特色,留住自己的一部分觀眾。我的風格就是城市女孩子的小生活,有吃喝玩樂,有戀愛煩惱,有閨蜜矛盾,也有對社會現象、明星緋聞這些東西的吐槽。有人評價說我這些內容很無聊,但是就是有一部分觀眾buy(接受)我。”

“很獨的”公號運營者: 人多力量大,但是船小好掉頭

他解釋說,一開始的“獨”是受限於成本,養不起這麼多人,後來則是因為單幹轉型靈活,“船小好掉頭”比較容易應付瞬息萬變的網路江湖。

小龍說,也許單幹形不成規模,無法走上人生巔峰,成為霸道總裁,但是自己對物質要求並不高,賺錢夠自己生活就好了。“網路江湖裡,變化才是永恆的,你想賺多少錢,就要冒多大風險,小規模小範圍反而相對安全。”他認為,實踐證明,並不是所有的創業都要以公司為單位,“人多力量大,但是船小好掉頭,淡季我自己少吃點少買點就過去了,可是如果養著一批人,開支分分鐘壓垮我”。

“我把一個線下活動解剖成三部分,場地、物料和人,然後分別跟不同的供應方談合作。有些事情臨時涉及的人和物有點多,但是沒必要平時花錢養著,要用再臨時找就好了,只要回報給到位,什麼樣的人才都可以拉來用用。”

公司化 or 一人成軍? 年輕創業者到底該走哪條路

市場更理性,投資人錢包捂得更緊,創業者爭取投資越來越難,創業應該走高大上的傳統公司化道路,還是接地氣的一人成軍模式呢?新快報記者對話了城中多位元資深的創業圈人士,他們的意見頗為兩極,一方認為要創業成功,充足的人力不是負擔而是必備條件;另一方則認為,團隊精簡試錯成本更低,創業的個人通過有效連接也可以發揮軍隊般的戰鬥力。

■新快報記者 羅韻/文 廖木興/圖

反方

創業門檻不斷降低,只會讓創業圈出現越來越多“偽創業者”

廣東文投創工廠總經理袁文傑對年輕人這種單幹的方式持擔憂態度。他認為,市場上對創業的定義是多種多樣的。年輕人開個小店、做個小公號並不能成為真正的創業,只是實現了自我的就業。只有在一個領域裡實現創新,有引領性的突破,才能稱為真正的“雙創”。這樣看來,公司化道路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靠一個人,一雙手就能成功。

他說,現在的許多創業空間,把創業的最低起點從幾百幾千元一張辦公桌,降低到三百多塊錢一年的流動辦公會籍,在為更多初創者提供了機會之餘,也讓初創項目和創業團隊的質素良莠不齊,“低門檻讓‘偽創業者’不可避免地混進來,浪費了投資方、孵化器和政府的扶持資源。”

袁文傑介紹說,初創者即使選擇單幹,可是需要具備的技能卻不會打折。以文投創工廠自身為例,目前初創者需要參加的基礎培訓課程就囊括商業計畫書怎麼寫、股權設計怎麼做、財稅問題、法律風險和創業者有可能遇到的種種市場銜接等方面,還有1對1創業門診、資本和企業對接的“擂臺日”以及創業大賽和論壇等。“一個專案從零到有,從辦公室中走向市場,必須經過一個複雜的過程。”

人員配備不齊全、不具備高度專業化,都有可能導致創業失敗

對於年輕創業者擔心的變化問題,投資背景出身的袁文傑也感受到了壓力,對於更多初創者來說,資金更加緊張,能負擔的人力成本投入可能更少,經營一家公司越來越困難,也許這也是“一個人創業”越來越普遍的因素。

雙創時代下,創業空間也是不少創業者熱衷的專案,既為創業團隊和專案提供服務,又打造了自由人力資源交換的平臺,許多勢單力孤的創業個人選擇棲身在這些空間裡面,以彌補單幹的不足。“但是,具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資本越來越審慎,一路高歌猛進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和聯合辦公社區和裡面的創業團隊都開始遇到挑戰。最原始的模式是二房東,把空間改造裝修一下,出租賺取差價,接下來有的開展代辦工商註冊、代理記帳、財稅和會務培訓等獲取利潤,但這些都是孵化運營的初級商業模式,並不是所有初創企業都需要這些服務。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能夠説明他們完善產品和服務,使之能對接市場,然後運營和推廣,這一塊需要強大的多方資源整合。無論對於創業者或創業服務提供者,人員配備不齊全、不具備高度專業化,都有可能導致其不成功。”

他強調說,經過一開始野蠻生長的階段,創業者、投資人和市場開始走向理性,“不是說幾杯咖啡、社交派對、時尚的外表、搞幾場培訓和小活動就是創業,那不過是虛火和表面熱鬧,這是整個創業圈現在面臨的瓶頸。”

正方

“一個人創業”是年輕一代尊崇內心的選擇

一起社區是目前廣州市內流動工位元價格最低的創業服務空間之一,只要每天一塊錢,一年365元,個人創業者就可以在這裡獲得一個流動工位。

眾創官張平說,社區開始籌建的時候,“雙創”風潮還未到來。其本身作為一個具備交流項目、路演和社交、辦公的空間,既符合眾創空間這個大概念,也可以容納很多特色和方向。社區的二樓是固定團隊的辦公室租賃,為成長起來的13家創業企業提供相對私密的空間、會議室等設施,收費在5000到10000元不等。一樓則是開放式的會員制流動辦公區,大家圍坐在一張張大圓桌前就可以開始工作,每天的租金只要一塊錢。

這裡的個人創業者,身邊有很多的機會在流動,不僅來自空間內部,還有外部企業上門來尋求合作,這個雲集了許多年輕個人創業者的空間,被許多企業視為流動人才庫,有求就應,來之能戰。

從這裡的年輕人身上,張平發現一個新的趨勢,“一個人創業”是年輕一代尊崇內心的選擇,跟傳統的公司化工作方式逆向而行——這些有一兩年工作經驗的新新人類,越來越不願意在固定公司從事固定崗位,希望能愉快地創造財富,實現價值,他們呼喚扁平化、專案制的合作方式。從工業時代起固化的公司化工作模式,將人變成高效的螺絲釘,跟發揮創造性是相背離的。“流動的個人創業者,我們這裡註冊的有5000多個。”張平說。

創業圈正面臨洗牌升級,精簡創業降低試錯成本

精簡團隊依然是不少創業者和創業服務提供者的方向,一張辦公桌月租600元到800元,一個流動工位包年300多元,在廣州市內許多交通發達地段的創業空間都可以實現。

CCiC聯合文創中心發起人胡傳建說,資源應該向小團隊傾斜,“超過15個人的團隊我會攆走,一個人800塊錢,10幾個人也要一萬多塊了,大可以像成熟公司那樣在外面寫字樓租下固定的辦公場所。”

“船小好掉頭”的優勢也在這裡明確地體現,CCiC考核項目的主要標準是“是否距離錢最近”——對待孵化專案採取3+6模式,也就是三個月觀察期加六個月孵化器,九個月以後沒有成功進入A輪,就果斷換團隊或換想法,空間管理者也會幫助團隊進行人力資源和技術方面的整合重組。

面臨創業圈的洗牌升級,他仍然感到樂觀和充滿信心。他認為,廣州是眾創空間的熱土,因為這片土地具有深厚的商業和互聯網積累,網路把一切拉平,降低試錯的成本。

■知多D

“一個人創業”模式 在廣州

在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核心地段,月租金1000多元也可以開啟“一個人創業”模式。酷窩COWORK社區CEO莫萬奎介紹,旗下的富力盈凱空間場內最大的創業團隊有10多個人,最小的就是一個人。到老城區越秀區,繁華的北京路一帶,“一個人創業”起點低至399元/年。

坐落於五月花購物廣場後面的一個傳統老廣社區裡面的牛集聯合辦公社區,其管理者KK則認為,在這個強調務實精神的城市,跟普通市民聯繫更緊密的未必是互聯網和高科技,而是吃喝玩樂等接地氣的生活消費。這家開業兩個月的空間,進駐的有攝影師、設計師、自媒體以及金融教訓、蛋糕烘焙培訓,還有美容美妝等品類的團隊。在這裡,一個人的創業團隊更加普遍。KK說,只要各個領域的專才之間相互連接,空間提供個體創業所有的需求和服務,説明人與人進行溝通,建立線下的信任,從而產生合作,創業者就有可能從中獲得機會。

“我自己一個人創業之前,也是有過失敗經歷的,”田秋表示,自己並不是沒有故事的初創者,她曾向哥哥嫂子借過一筆錢,投資朋友的美容工作室,主要做微整形和護膚品業務,朋友負責提供產品,她負責品牌推廣和管道拓展,後來這個生意雖然沒有做下去,卻為她的“一個人創業”積累了必要的資本。

去年,她創建了自己的美容工作室,服務物件主要是CBD公寓和美容院的白領人士。“我認識很多開美容院的朋友,他們都會向顧客推薦我,有訂單預約我就按時間過去,然後給介紹人一定的分成,我們這個圈子都是這樣合作的,方式很簡單,大家都開心,找我紋繡的人也越來越多。”

在為客人提供服務的同時,她還會抓住機會推介自己朋友的各種服務,包括美容、美甲、微整形等等五花八門,因為在許多愛美的都市白領看來,像她這樣的資深美容從業者也算是瞭解各種專案的小專家,推薦成功率頗高,往往完成一個服務下來,除了賺到自己的報酬,還順便收穫了朋友們允諾的提成。

如今,未滿30歲的她,已經靠自己一雙手在廣州市購置了一套房產。每週她只需要工作三四天,剩下的時間都留給自己,她在珠江新城租下一套複式公寓,樓下是工作室,樓上則是起居空間。“沒有預約的時候,我喜歡在家裡宅著煲劇,自己煮東西吃,陪我養的兩隻貓。”

她說,自己從前的同學很多都在公司裡面上班,每天朝九晚五擠地鐵公交,坐電梯排隊,吃飯也要排隊,“我很佩服他們的吃苦精神,我反正受了不這份苦,像現在這樣每天基本上能睡到自然醒,賺夠錢就去旅行,自由自在才是我喜歡過的生活。”

●咖啡培訓師 單幹能維持純粹,吸引到認可自己的人

Sam的咖啡工作室跟田秋的個人工作室在同一座公寓樓裡,曾經在咖啡行業工作十多年,直到去年才辭職開設自己的工作室,自稱是創業圈的“新兵”。從積累的管道採購優質的咖啡豆,通過網店銷售,同時也為企業、商家和個人提供咖啡製作的培訓課程,因為一次性投入的設備和租金可觀,Sam的創業目前還沒有實現盈利,可是他非常享受這種一個人工作的狀態。

“辭職創業的時候,不是沒想過拉幾個朋友同事一起幹,畢竟一個人勢單力薄,多幾個人合股的話成本預算、勞動力和人脈資源都可以更好一些。”但是衡量再三,他最終選擇單幹,為此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積蓄及部分借款,為了採購設備,他刷爆了自己的四張信用卡。

“一個人創業雖然辛苦,要承擔高風險,但是能自己決策,沒有雜音去干擾你做你想要做的決定,當然,這也意味著失敗不能找別人當藉口,只能怨自己。”

隨著時間推進,他在一個人創業的路上遇到很多友善的陌生人,包括喜愛鑽研咖啡知識的網友、欣賞他產品的顧客、參加課程的學生等等,除了為他帶來經濟收入,還拓展了人脈,提升了格局。

他說,單幹能夠維持純粹,少了雜質,這種純粹會吸引到一小撮認同的人。“我們的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已經很高了,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尤其是年輕的80後90後對於一些小眾的東西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從而產生真正的熱愛,因此我的生意是有足夠的市場。我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茫茫人海裡面把這群認可我的人找到,聚集到身邊來,滿足了他們的需求,賺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廣州,跟他做同樣事情的咖啡工作室也已經超過十家,數量也在慢慢增加,有的開門店跟陌生顧客分享,有的藏身商住公寓之內小範圍地對外,以培訓為主。Sam分析說,做培訓的商業價值更高。

他在工作室裡安裝了一個大書架,放滿密密麻麻的咖啡相關書籍和畫冊,包括全球各個城市的咖啡館縱覽、各個產地咖啡豆和各種烘焙方式的介紹,以及咖啡杯碟、點心搭配等周邊知識。長吧台後面的展示架上也羅列著他從歐洲、日本等地搜羅來的杯碟器皿,有的還是頗具年份的古董物件。

“這些花了我好多錢,但是對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學問的追求是很純粹的,不能凡事都以賺錢、省錢為出發點。如果我為了省錢,用劣質的杯碟來裝咖啡,我的客人就會感受到這種敷衍,我會失去他們的認同。現在創業,你不能只把消費者當成消費者,一心想拿到他們口袋裡的錢,你要跟他們用心去溝通,讓他們享受到最好的東西,然後彼此成為朋友、知音,獲得他們的認同,他們自然會用鈔票來投票支持你,將心比心,我們自己不也是這樣的人嗎?”

在分享和培訓活動中,他親手炮製的每杯咖啡都會先倒少許出來自己品嘗,沒有達到要求的話,無論多昂貴的咖啡豆,也會被毫不憐惜地倒掉。

擺脫跟風 無視雜音 走自己的路 一個人創業,輕裝上陣少負擔

公司化團隊化的創業方式貌似形成規模,但是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江湖,也有可能是在轉型期或業務淡季形成負擔。這群喜歡單幹的創業者們告訴新快報記者:人多力量大,但是船小好掉頭。輕裝上陣的創業者,更能擺脫跟風和雜音,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

■新快報記者 羅韻/文 廖木興/圖

“野生”小主播: 受眾少沒助力,卻能擺脫人設做自己

世界那麼大,只要臉皮夠厚,哪裡都是你的秀場——這就是90後視頻主播莎莎的創業日常。大學畢業以後,她半年換了四份工作,三個月前終於決定辭職投入直播的滾滾大潮。

昨天穿緊身黑背心貼著假文身,坐在港式茶餐廳假裝小太妹直播;今天穿著Lolita全套cosplay裝束,在動漫展會上直播;明天一身文藝女青年最愛的碎花裙,在創意園的戶外茶座直播;後天打扮成白領,跑到CBD的連鎖咖啡館裡的沙發上直播……莎莎說,以城市中不同環境和人群作為背景,跟觀眾分享自己的生活動態、心事和小吐槽,雖然收穫了數不清的白眼,但是,堅持每天給視頻前的觀眾新鮮感是她的創業“守則”。

莎莎的所有裝備就是最新款的蘋果手機、自拍杆、桌面三腳架和柔光燈,還有兩個充電寶,全都可以收納在隨身的包包裡。為了直播創業,這個沒有簽約工會和孵化器,也沒有助理和團隊的“野生”小主播走遍了廣州的各個角落,從珠江新城的五星級酒店和高端餐飲場所,到老城區的騎樓街、士多店和大排檔;從奢華的商場,高冷的藝術館博物館,到文藝的創意園、鐵軌都擔當過她的直播背景。莎莎的包包裡還有一個巴掌大的封面貼滿水鑽的筆記本,看起來好像少女的日記,事實上卻是她嚴肅的工作記錄本,上面記錄著每天的天氣、工作場所和服飾穿搭。每天兩小時直播結束以後,她還會記錄觀眾數、禮物收入數目以及備註事項。跟許多互聯網原居民一樣,她的字跡不算好看,但是字體很大、筆劃很用力,並不一一嚴格寫在印刷線上。

她說,暫時沒有辦法統計自己的收支情況,但是每天都有觀眾通過平臺給她送禮物,這些禮物都代表著不同數目的價格,扣除了平臺分成以外就是她的個人收入。在直播已經成為紅海的今天,這位“野生”小主播的創業起點沒有外力幫助,顯得舉步維艱。但是莎莎堅稱不打算加入主播工會和孵化器,也不打算找經紀人和助理。

“我就想自己一個人幹。我的一些朋友加入工會,看起來是會容易一些,有老師培訓,有人捧,有大主播帶,還有經紀人幫忙接廣告活動,但是她們播的東西都不自由,不是像我這樣想說啥說啥,而是要按照劇本和人設來。我只想做自己,不想扮演別人,現在我的觀眾不多,但是他們都是沖著真正的我本人而來,不是被騙來的。”

自己不做直播的時候,她也會到各個平臺去看別人的表演,“直播這個圈子很跟風,流行什麼就一窩蜂地做什麼,一段時間流行唱神曲啊、模仿方言啊,所有人就都這麼幹。我覺得不應該這樣,每個人應該保持自己的特色,留住自己的一部分觀眾。我的風格就是城市女孩子的小生活,有吃喝玩樂,有戀愛煩惱,有閨蜜矛盾,也有對社會現象、明星緋聞這些東西的吐槽。有人評價說我這些內容很無聊,但是就是有一部分觀眾buy(接受)我。”

“很獨的”公號運營者: 人多力量大,但是船小好掉頭

他解釋說,一開始的“獨”是受限於成本,養不起這麼多人,後來則是因為單幹轉型靈活,“船小好掉頭”比較容易應付瞬息萬變的網路江湖。

小龍說,也許單幹形不成規模,無法走上人生巔峰,成為霸道總裁,但是自己對物質要求並不高,賺錢夠自己生活就好了。“網路江湖裡,變化才是永恆的,你想賺多少錢,就要冒多大風險,小規模小範圍反而相對安全。”他認為,實踐證明,並不是所有的創業都要以公司為單位,“人多力量大,但是船小好掉頭,淡季我自己少吃點少買點就過去了,可是如果養著一批人,開支分分鐘壓垮我”。

“我把一個線下活動解剖成三部分,場地、物料和人,然後分別跟不同的供應方談合作。有些事情臨時涉及的人和物有點多,但是沒必要平時花錢養著,要用再臨時找就好了,只要回報給到位,什麼樣的人才都可以拉來用用。”

公司化 or 一人成軍? 年輕創業者到底該走哪條路

市場更理性,投資人錢包捂得更緊,創業者爭取投資越來越難,創業應該走高大上的傳統公司化道路,還是接地氣的一人成軍模式呢?新快報記者對話了城中多位元資深的創業圈人士,他們的意見頗為兩極,一方認為要創業成功,充足的人力不是負擔而是必備條件;另一方則認為,團隊精簡試錯成本更低,創業的個人通過有效連接也可以發揮軍隊般的戰鬥力。

■新快報記者 羅韻/文 廖木興/圖

反方

創業門檻不斷降低,只會讓創業圈出現越來越多“偽創業者”

廣東文投創工廠總經理袁文傑對年輕人這種單幹的方式持擔憂態度。他認為,市場上對創業的定義是多種多樣的。年輕人開個小店、做個小公號並不能成為真正的創業,只是實現了自我的就業。只有在一個領域裡實現創新,有引領性的突破,才能稱為真正的“雙創”。這樣看來,公司化道路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靠一個人,一雙手就能成功。

他說,現在的許多創業空間,把創業的最低起點從幾百幾千元一張辦公桌,降低到三百多塊錢一年的流動辦公會籍,在為更多初創者提供了機會之餘,也讓初創項目和創業團隊的質素良莠不齊,“低門檻讓‘偽創業者’不可避免地混進來,浪費了投資方、孵化器和政府的扶持資源。”

袁文傑介紹說,初創者即使選擇單幹,可是需要具備的技能卻不會打折。以文投創工廠自身為例,目前初創者需要參加的基礎培訓課程就囊括商業計畫書怎麼寫、股權設計怎麼做、財稅問題、法律風險和創業者有可能遇到的種種市場銜接等方面,還有1對1創業門診、資本和企業對接的“擂臺日”以及創業大賽和論壇等。“一個專案從零到有,從辦公室中走向市場,必須經過一個複雜的過程。”

人員配備不齊全、不具備高度專業化,都有可能導致創業失敗

對於年輕創業者擔心的變化問題,投資背景出身的袁文傑也感受到了壓力,對於更多初創者來說,資金更加緊張,能負擔的人力成本投入可能更少,經營一家公司越來越困難,也許這也是“一個人創業”越來越普遍的因素。

雙創時代下,創業空間也是不少創業者熱衷的專案,既為創業團隊和專案提供服務,又打造了自由人力資源交換的平臺,許多勢單力孤的創業個人選擇棲身在這些空間裡面,以彌補單幹的不足。“但是,具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資本越來越審慎,一路高歌猛進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和聯合辦公社區和裡面的創業團隊都開始遇到挑戰。最原始的模式是二房東,把空間改造裝修一下,出租賺取差價,接下來有的開展代辦工商註冊、代理記帳、財稅和會務培訓等獲取利潤,但這些都是孵化運營的初級商業模式,並不是所有初創企業都需要這些服務。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能夠説明他們完善產品和服務,使之能對接市場,然後運營和推廣,這一塊需要強大的多方資源整合。無論對於創業者或創業服務提供者,人員配備不齊全、不具備高度專業化,都有可能導致其不成功。”

他強調說,經過一開始野蠻生長的階段,創業者、投資人和市場開始走向理性,“不是說幾杯咖啡、社交派對、時尚的外表、搞幾場培訓和小活動就是創業,那不過是虛火和表面熱鬧,這是整個創業圈現在面臨的瓶頸。”

正方

“一個人創業”是年輕一代尊崇內心的選擇

一起社區是目前廣州市內流動工位元價格最低的創業服務空間之一,只要每天一塊錢,一年365元,個人創業者就可以在這裡獲得一個流動工位。

眾創官張平說,社區開始籌建的時候,“雙創”風潮還未到來。其本身作為一個具備交流項目、路演和社交、辦公的空間,既符合眾創空間這個大概念,也可以容納很多特色和方向。社區的二樓是固定團隊的辦公室租賃,為成長起來的13家創業企業提供相對私密的空間、會議室等設施,收費在5000到10000元不等。一樓則是開放式的會員制流動辦公區,大家圍坐在一張張大圓桌前就可以開始工作,每天的租金只要一塊錢。

這裡的個人創業者,身邊有很多的機會在流動,不僅來自空間內部,還有外部企業上門來尋求合作,這個雲集了許多年輕個人創業者的空間,被許多企業視為流動人才庫,有求就應,來之能戰。

從這裡的年輕人身上,張平發現一個新的趨勢,“一個人創業”是年輕一代尊崇內心的選擇,跟傳統的公司化工作方式逆向而行——這些有一兩年工作經驗的新新人類,越來越不願意在固定公司從事固定崗位,希望能愉快地創造財富,實現價值,他們呼喚扁平化、專案制的合作方式。從工業時代起固化的公司化工作模式,將人變成高效的螺絲釘,跟發揮創造性是相背離的。“流動的個人創業者,我們這裡註冊的有5000多個。”張平說。

創業圈正面臨洗牌升級,精簡創業降低試錯成本

精簡團隊依然是不少創業者和創業服務提供者的方向,一張辦公桌月租600元到800元,一個流動工位包年300多元,在廣州市內許多交通發達地段的創業空間都可以實現。

CCiC聯合文創中心發起人胡傳建說,資源應該向小團隊傾斜,“超過15個人的團隊我會攆走,一個人800塊錢,10幾個人也要一萬多塊了,大可以像成熟公司那樣在外面寫字樓租下固定的辦公場所。”

“船小好掉頭”的優勢也在這裡明確地體現,CCiC考核項目的主要標準是“是否距離錢最近”——對待孵化專案採取3+6模式,也就是三個月觀察期加六個月孵化器,九個月以後沒有成功進入A輪,就果斷換團隊或換想法,空間管理者也會幫助團隊進行人力資源和技術方面的整合重組。

面臨創業圈的洗牌升級,他仍然感到樂觀和充滿信心。他認為,廣州是眾創空間的熱土,因為這片土地具有深厚的商業和互聯網積累,網路把一切拉平,降低試錯的成本。

■知多D

“一個人創業”模式 在廣州

在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核心地段,月租金1000多元也可以開啟“一個人創業”模式。酷窩COWORK社區CEO莫萬奎介紹,旗下的富力盈凱空間場內最大的創業團隊有10多個人,最小的就是一個人。到老城區越秀區,繁華的北京路一帶,“一個人創業”起點低至399元/年。

坐落於五月花購物廣場後面的一個傳統老廣社區裡面的牛集聯合辦公社區,其管理者KK則認為,在這個強調務實精神的城市,跟普通市民聯繫更緊密的未必是互聯網和高科技,而是吃喝玩樂等接地氣的生活消費。這家開業兩個月的空間,進駐的有攝影師、設計師、自媒體以及金融教訓、蛋糕烘焙培訓,還有美容美妝等品類的團隊。在這裡,一個人的創業團隊更加普遍。KK說,只要各個領域的專才之間相互連接,空間提供個體創業所有的需求和服務,説明人與人進行溝通,建立線下的信任,從而產生合作,創業者就有可能從中獲得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