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訪京黃故里 尋戲曲之根 “十一”黃梅戲展演周隆重開幕

9月28日下午, 2017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開幕式在市黃梅戲藝術中心隆重舉行。 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臧世凱, 省軍區副政委南曉敏, 省政府副秘書長吳行, 省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郎濤, 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車敦安, 市領導陳冰冰、康正和、張金銳、劉大群、陳愛軍、張君毅、宋聖軍、胡紅兵、周東明、蒲彥君、呂亮功、孫高振等出席開幕式。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韓再芬和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三度梅”獲得者尚長榮演繹京黃演唱《京黃交響 中國紅》。 記者 王政 攝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王琴演出黃梅戲《女駙馬·誰料皇榜中狀元》。 記者 王政 攝

戲劇界知名專家學者, 省內兄弟市代表, 企業家代表, 新聞界的朋友以及安慶市各界人士代表近800人出席了開幕式。

市長陳冰冰宣佈2017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開幕。

市委副書記劉大群在開幕式上致辭。

劉大群指出

中國黃梅戲藝術節和“十一”黃梅戲展演周定期舉辦以來, 為黃梅戲藝術繁榮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演藝舞臺, 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大餐, 為安慶城市形象提供了獨特的展示視窗,

“黃金周·黃梅戲”“白天看景、晚上看戲”的文旅品牌更加響亮。 他說, 本次展演周, 我們將繼續堅持惠民樂民, 讓更多市民和一線勞動者享受文化盛宴;繼續堅持傳承創新, 全景呈現安慶地方戲曲藝術;繼續堅持開放包容, 廣邀海內外名家名劇參與展演;繼續堅持融合發展, 打造精彩紛呈的文化旅遊商貿活動。 我們相信, 有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 有藝術屆人士的傾情演繹, 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熱情參與, 本次展演周活動一定會好戲連台、高潮迭起。

省文化廳副廳長周明潔在開幕式上致辭。

周明潔說

黃梅戲藝術節及展演周經過持續打造, 已經成為我省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這得益於安慶市委、市政府始終如一的重視與支持,

得益于廣大文藝工作者傾心傾情的努力付出, 得益於廣大群眾發自內心的摯愛與參與, 沒有哪座城市像安慶這樣, 熱愛黃梅, 傳唱黃梅, 黃梅戲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 紮根人民, 深入人心。 他指出, 當前戲曲藝術迎來新的春天。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 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國務院出臺的《關於支援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為我們提供了保障;送戲進校園, 送戲進萬村, 為我們提供了廣闊舞臺。 我們要堅定自信, 不負使命, 力爭多出精品, 多出新人, 進一步擴大黃梅戲的影響力、競爭力、美譽度。

啟動儀式後, 還進行了《梨園尋根——安慶地方戲曲劇種(聲腔)百年經典》文藝演出。 演出由《序·歲月回想》和《京韻流長》《黃梅溯源》《星耀梨園》三個篇章組成。

整場演出跨越三百多年的時空, 通過戲曲名家與經典唱段的演繹, 全景式展示了安慶豐富多彩的地方戲曲藝術, 展現了京劇、黃梅戲的形成和發展歷程, 展現了安慶作為“京黃故里、戲曲之鄉”的歷史地位。

本次黃梅戲展演周活動由省文化廳、安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市旅遊局、市商務局、安慶廣播電視臺承辦。 活動以“黃金周·黃梅戲、白天看景, 晚上看戲”為主題, 把握惠民樂民主旨, 旨在振興繁榮黃梅戲藝術,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促進黃梅戲“唱起來、走下去、走出去”, 建設全國重要的戲劇演出集聚地、戲曲人才培養基地和地方戲曲劇種傳承發展基地, 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展演周期間,重點舉辦優秀黃梅戲劇碼展演、省市地方戲曲展演、全省中青年戲曲演員展演、戲曲進校園、青少年黃梅戲電視大賽、群眾文化活動、文旅商貿等系列活動。

新聞多看點

梨園尋根

——黃梅戲展演周開幕式文藝演出側記

黃梅戲演唱《浮生六記·身何在》。 徐火炬 攝

秋陽,如約而至。

正如,這一年一度的黃梅盛開,梅香四溢、滿地芬芳。

9月28日下午,2017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開幕式文藝演出——《梨園尋根——安慶地方戲曲劇種(聲腔)百年經典》在市黃梅戲藝術中心舉行。

“高朗亭”來了,“程長庚”來了;“蔡仲賢”來了,“嚴鳳英”來了;尚長榮來了,韓再芬來了……古腔老調演繹“京黃故里”前世輝煌,新詞今韻唱響“有戲安慶”今日盛況。

跨越三百年,這是一次“梨園尋根”,這是一場戲曲盛宴。

聽,那一曲京韻流長。

“高朗亭”和“程長庚”紛紛從歷史中走來,娓娓道來的是“徽班發祥之地,安慶故府”。

200多年前,徽班從安慶輾轉進京,融南腔北調於一爐,孕育了國粹京劇,留下“梨園佳子弟、無石不成班”的美譽。

今天,嶽西高腔、太湖曲子戲、青陽腔、樅陽腔、潛山彈腔紛紛從安慶鄉土走來,勾勒著京劇發源、發祥時的模樣。隨後,集各類聲腔和表演之大成的京劇經典代表作《貴妃醉酒》一出,高腔、彈腔等安慶地方戲曲劇種的音韻旋律再現。

“希望通過黃梅戲展演周這個舞臺,把我們嶽西高腔這種古老的劇種、古老的深腔藝術以及傳統演藝形式展示給觀眾,通過這個演出讓觀眾瞭解我們岳西高腔,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嶽西高腔的傳承和保護中來。”岳西高腔選段《夜試》表演者、嶽西高腔傳承人何慶雲說。

這,是尋京劇之源。

覓,那一朵黃梅芳蹤。

燈光暗下來,由馬丁飾演的黃梅戲早期創腔人之一“蔡仲賢”,和由趙媛媛飾演的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緩緩走向舞臺。

“將鄉音土調,編成小戲,唱在自搭的土台之上。”200多年前,黃梅戲從安慶鄉間孕育成長;後來逐步發展成為全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

今天,桐城歌、宿松文南詞、望江龍腔、懷腔等孕育出黃梅戲的安慶地方戲曲一一走上舞臺,展現黃梅戲的發展歷程。

黃梅戲在充分借鑒和廣泛吸收的基礎上,慢慢形成“三十六本大戲、七十二本小戲”,逐步奠定了戲曲劇種地位。

所以,當浸潤著平民百姓價值情感的傳統劇碼《小辭店》選段,和集中體現了黃梅戲聲腔和表演藝術的《女駙馬》選段接連出現的時候,一切都那麼熟悉而又親切。

這,是尋黃梅之源。

看,那一刻梨園星耀。

“尋根”,目的在於發展與繁榮。

如今的“梨園”,黃梅戲和京劇都是“璀璨發展”、“星光閃耀”。

所以,當吳美蓮、劉國平、吳亞玲、蔣建國、李軍、李國靜、黃新德登臺,現場沸騰了。

所以,當尚長榮和韓再芬壓軸登場的時候,觀眾席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這是一份熱愛,更是“京黃”繁榮發展的希望。

“晚會這樣一個‘尋根’的主題,這也是為了更好地傳承,更好地發展。”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院長蔣建國說,弘揚傳統文化、更好地推廣我們的黃梅戲藝術,“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近兩個小時時間裡,這一場以“訪京黃故里,尋戲曲之根”為主題的文藝晚會,精彩紛呈、美不勝收,也引起了觀眾們的共鳴。“第一次知道我們安慶原來有這麼多戲種類的地方戲,而且都非常的好聽,各有特色,雅俗共賞,安慶戲曲之鄉的稱號名不虛傳。”觀眾于飛說。

“剛看完演出,很激動,我覺得作為一個安慶的戲迷很幸福,平時家鄉處處黃梅聲,這個展演周又能享受到這麼豐富的戲曲文化大餐,非常開心。”觀眾姜瑩說。

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展演周期間,重點舉辦優秀黃梅戲劇碼展演、省市地方戲曲展演、全省中青年戲曲演員展演、戲曲進校園、青少年黃梅戲電視大賽、群眾文化活動、文旅商貿等系列活動。

新聞多看點

梨園尋根

——黃梅戲展演周開幕式文藝演出側記

黃梅戲演唱《浮生六記·身何在》。 徐火炬 攝

秋陽,如約而至。

正如,這一年一度的黃梅盛開,梅香四溢、滿地芬芳。

9月28日下午,2017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開幕式文藝演出——《梨園尋根——安慶地方戲曲劇種(聲腔)百年經典》在市黃梅戲藝術中心舉行。

“高朗亭”來了,“程長庚”來了;“蔡仲賢”來了,“嚴鳳英”來了;尚長榮來了,韓再芬來了……古腔老調演繹“京黃故里”前世輝煌,新詞今韻唱響“有戲安慶”今日盛況。

跨越三百年,這是一次“梨園尋根”,這是一場戲曲盛宴。

聽,那一曲京韻流長。

“高朗亭”和“程長庚”紛紛從歷史中走來,娓娓道來的是“徽班發祥之地,安慶故府”。

200多年前,徽班從安慶輾轉進京,融南腔北調於一爐,孕育了國粹京劇,留下“梨園佳子弟、無石不成班”的美譽。

今天,嶽西高腔、太湖曲子戲、青陽腔、樅陽腔、潛山彈腔紛紛從安慶鄉土走來,勾勒著京劇發源、發祥時的模樣。隨後,集各類聲腔和表演之大成的京劇經典代表作《貴妃醉酒》一出,高腔、彈腔等安慶地方戲曲劇種的音韻旋律再現。

“希望通過黃梅戲展演周這個舞臺,把我們嶽西高腔這種古老的劇種、古老的深腔藝術以及傳統演藝形式展示給觀眾,通過這個演出讓觀眾瞭解我們岳西高腔,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嶽西高腔的傳承和保護中來。”岳西高腔選段《夜試》表演者、嶽西高腔傳承人何慶雲說。

這,是尋京劇之源。

覓,那一朵黃梅芳蹤。

燈光暗下來,由馬丁飾演的黃梅戲早期創腔人之一“蔡仲賢”,和由趙媛媛飾演的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緩緩走向舞臺。

“將鄉音土調,編成小戲,唱在自搭的土台之上。”200多年前,黃梅戲從安慶鄉間孕育成長;後來逐步發展成為全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

今天,桐城歌、宿松文南詞、望江龍腔、懷腔等孕育出黃梅戲的安慶地方戲曲一一走上舞臺,展現黃梅戲的發展歷程。

黃梅戲在充分借鑒和廣泛吸收的基礎上,慢慢形成“三十六本大戲、七十二本小戲”,逐步奠定了戲曲劇種地位。

所以,當浸潤著平民百姓價值情感的傳統劇碼《小辭店》選段,和集中體現了黃梅戲聲腔和表演藝術的《女駙馬》選段接連出現的時候,一切都那麼熟悉而又親切。

這,是尋黃梅之源。

看,那一刻梨園星耀。

“尋根”,目的在於發展與繁榮。

如今的“梨園”,黃梅戲和京劇都是“璀璨發展”、“星光閃耀”。

所以,當吳美蓮、劉國平、吳亞玲、蔣建國、李軍、李國靜、黃新德登臺,現場沸騰了。

所以,當尚長榮和韓再芬壓軸登場的時候,觀眾席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這是一份熱愛,更是“京黃”繁榮發展的希望。

“晚會這樣一個‘尋根’的主題,這也是為了更好地傳承,更好地發展。”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安徽省黃梅戲劇院院長蔣建國說,弘揚傳統文化、更好地推廣我們的黃梅戲藝術,“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近兩個小時時間裡,這一場以“訪京黃故里,尋戲曲之根”為主題的文藝晚會,精彩紛呈、美不勝收,也引起了觀眾們的共鳴。“第一次知道我們安慶原來有這麼多戲種類的地方戲,而且都非常的好聽,各有特色,雅俗共賞,安慶戲曲之鄉的稱號名不虛傳。”觀眾于飛說。

“剛看完演出,很激動,我覺得作為一個安慶的戲迷很幸福,平時家鄉處處黃梅聲,這個展演周又能享受到這麼豐富的戲曲文化大餐,非常開心。”觀眾姜瑩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