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縫紉機樂隊》:比“煎餅俠”更好笑,看到最後忍不住哭出聲

兩年前, 大鵬帶著宣傳標語“拯救不開心”的《煎餅俠》創下了黑馬奇跡, 那一年11億的票房成績讓《煎餅俠》跨入了年度票房第五名。

然而也因此收穫了各種聲音。 影片在豆瓣上的得分也剛剛及格。

新作《縫紉機樂隊》今天上映, 這是大鵬時隔兩年之後的導演新作。 宣傳語還是“繼續拯救不開心”。

不出意外, 仍然是一部喜劇題材。

片名:縫紉機樂隊 City of Rock

導演:大鵬

編劇:大鵬 / 蘇彪

主演:大鵬 / 喬杉 / 古力娜紮 / 韓童生 / 李鴻其

類型:喜劇 / 音樂

老舍先生說過:最高級的喜劇是“含淚的笑”。 一部喜劇能把觀眾逗笑不難, 但是弄哭這確實是得有本事。

看《縫紉機樂隊》的過程中, 從開始笑的沒心沒肺, 到最後哭著流淚, 成了看這部電影一次難忘的經歷。

剖開喜劇的外衣, 大鵬的新作是一部有情懷的電影。

和《煎餅俠》一樣, 講述了小人物也有大夢想的故事。 而這個夢想是和音樂有關。

故 | 事 | 內 | 核

遠在東北某小鎮集安的一群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因為一個共同的搖滾夢想聚集在一起, 組建樂隊一起追夢。

電影中的大吉他是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這支樂隊中, 共有五個關鍵人物。 加入樂隊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主唱胡亮(喬杉 飾), 作為和大鵬多次合作的黃金搭檔, 默契自不用說, 尤其是“滾王子”的他承包了全片的笑點。

也是他的“一根筋”, “厚臉皮”追求夢想的這種執著, 深深打動著每一個人。 算是樂隊的靈魂人物。

貝斯手丁建國(娜紮 飾), 名字就夠搞笑。 開車想去撞前男友和小三, 沒想到傷到了自己的腿。 因為感情受挫, 加入樂隊。

娜紮真的是仙女本人了

吉他手楊樹雙(韓童生 飾), 年輕時的搖滾夢不滅, 情懷不死的他被找到時, 毅然加入樂隊。

鼓手炸藥(李鴻其 飾),為愛來到集安,也是為了喜歡的人能夠看到自己,所以加入樂隊。

鍵盤手希希(曲雋希 飾),在樂隊中負責賣萌,承包所有萌點。

而大鵬也從《煎餅俠》中做著導演夢的“追夢人”變成了《縫紉機樂隊》的“織夢人”程宮。

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一個追夢人追夢的坎坷過程,在這途中他不僅不鼓勵胡亮,相反一次次打擊他。

直到最後,在幫助胡亮站在搖滾公園完成搖滾夢的時候,被胡亮邀請也唱一首歌時,最終重拾勇氣,站在舞臺上,唱起Beyond的《不再猶豫》。

那一刻,胡亮圓夢。而大鵬也圓了自己的夢。

(對不起,小編實在忍不住分分鐘劇透的心.......)

在一個樂隊中,成員老的老,小的小,傷的傷,酷的酷。看似一幫“歪瓜裂棗”,在互相的碰撞中最終都各自成長,實現自我。

故事很普通,甚至有點俗套,可是把這麼俗套的故事講好,那就非常了不起。

更俗套的還是電影片名《縫紉機樂隊》,完全路人感。

可是看完電影,從來沒覺得一個樂隊名字這麼樸實卻又感人。

對不起,我又要劇透了......

樂隊成員集合完畢之後,取名字便成了第一個難題。在經過各種討論之後,程宮和建國在天臺聊天的時候講起自己的故事。

他小時候想唱歌,但家裡沒有錢,他媽媽便到商場踩著縫紉機給人家扡褲腳,他上音樂學院的學費就是媽媽踩縫紉機一點點給他踩出來的。

但後來因為一次車禍,傷到了左手,也因此他的音樂夢想被擱置,才走上經紀人的道路。

感性的胡亮,因此提議取名縫紉機樂隊。大家一致通過。

大鵬和娜紮有感情戲

每一個平凡的名字背後,都有一段心底的故事。

不 | 忘 | 初 | 心

大鵬,除了演員、主持人、導演等等眾多身份之外,還有一個身份是歌手。

而這個身份也是他最初的夢想。

小編還記得幾年前《百年大咖秀》上,大鵬模仿Beyond的黃家駒演唱了《海闊天空》,而那一場他拿到了第一名。

猶記得他舉著黃家駒最愛的“愛你”的手勢,很認真地演唱的模樣。而在那之前,我對他的印象僅限於搞笑的“笑星”。

講一個富二代如何成功的故事,也許沒那麼感人。

可是一個草根階層的人物如何在逆境中不放棄自我,最終實現夢想。常常會引起人的情感共鳴。

電影中有句歌詞唱到“沒有理想的人不會傷心”,建國的房地產商父親也對大鵬說“理想,有什麼意義呢”。

如今是什麼時代,談理想可恥,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理想一文不值。

在現實中碰了壁,很多人最後屈服於為五斗米折腰。

《縫紉機樂隊》可貴之處,它喚起的不僅是每一個年少曾有搖滾夢的人的熱血,它更動人之處是叫醒了很多人內心大大小小埋藏起來的夢想。

也許不一定要多麼偉大,但是你不去做,“心裡那口氣兒沒了”,這比什麼都難受。

情 | 懷 | 爆 | 棚

一部喜劇電影,要娛樂,要有套路和梗,還要有情懷。

在情感的調動上,大鵬做到了。

搖滾,不懂的人覺得吵;懂的人都知道,那是對世界的呐喊。

無論是影片本身還是結尾的驚喜彩蛋,都藏了不少搖滾的梗,搖滾迷去看的時候,可以留心一下。

最後的結尾,萬人在搖滾公園合唱Beyond的《不再猶豫》,鏡頭更是掃到了台下的阿Paul(黃貫中)和葉世榮。

小編不是搖滾迷,但是是個十足的Beyond迷,所以那一刻的心情簡直無法言說,真的是從開始笑著笑著到後來就無法自製地哭了。

坐在小編後排的觀眾瘋狂地尖叫,後來開始強烈地鼓掌。我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澎湃。

那些被遺忘在角落的夢想也許在那一刻又回來了。

正如電影中的胡亮,可能做不了搖滾明星,但至少可以在自己喜歡的舞臺上演唱自己喜歡的音樂。

如此,不也是另一種實現的方式嗎?

有喜劇的外殼,最後卻以情動人。這是大鵬的可貴之處,也是他的成功。

大鵬在電影裡圓了自己的夢,更感謝他圓了“搖滾少年”們的夢。

《縫紉機樂隊》是大鵬的誠意之作。

小編也很誠意的推薦每一個心中仍有或者曾有夢的你去看。

鼓手炸藥(李鴻其 飾),為愛來到集安,也是為了喜歡的人能夠看到自己,所以加入樂隊。

鍵盤手希希(曲雋希 飾),在樂隊中負責賣萌,承包所有萌點。

而大鵬也從《煎餅俠》中做著導演夢的“追夢人”變成了《縫紉機樂隊》的“織夢人”程宮。

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一個追夢人追夢的坎坷過程,在這途中他不僅不鼓勵胡亮,相反一次次打擊他。

直到最後,在幫助胡亮站在搖滾公園完成搖滾夢的時候,被胡亮邀請也唱一首歌時,最終重拾勇氣,站在舞臺上,唱起Beyond的《不再猶豫》。

那一刻,胡亮圓夢。而大鵬也圓了自己的夢。

(對不起,小編實在忍不住分分鐘劇透的心.......)

在一個樂隊中,成員老的老,小的小,傷的傷,酷的酷。看似一幫“歪瓜裂棗”,在互相的碰撞中最終都各自成長,實現自我。

故事很普通,甚至有點俗套,可是把這麼俗套的故事講好,那就非常了不起。

更俗套的還是電影片名《縫紉機樂隊》,完全路人感。

可是看完電影,從來沒覺得一個樂隊名字這麼樸實卻又感人。

對不起,我又要劇透了......

樂隊成員集合完畢之後,取名字便成了第一個難題。在經過各種討論之後,程宮和建國在天臺聊天的時候講起自己的故事。

他小時候想唱歌,但家裡沒有錢,他媽媽便到商場踩著縫紉機給人家扡褲腳,他上音樂學院的學費就是媽媽踩縫紉機一點點給他踩出來的。

但後來因為一次車禍,傷到了左手,也因此他的音樂夢想被擱置,才走上經紀人的道路。

感性的胡亮,因此提議取名縫紉機樂隊。大家一致通過。

大鵬和娜紮有感情戲

每一個平凡的名字背後,都有一段心底的故事。

不 | 忘 | 初 | 心

大鵬,除了演員、主持人、導演等等眾多身份之外,還有一個身份是歌手。

而這個身份也是他最初的夢想。

小編還記得幾年前《百年大咖秀》上,大鵬模仿Beyond的黃家駒演唱了《海闊天空》,而那一場他拿到了第一名。

猶記得他舉著黃家駒最愛的“愛你”的手勢,很認真地演唱的模樣。而在那之前,我對他的印象僅限於搞笑的“笑星”。

講一個富二代如何成功的故事,也許沒那麼感人。

可是一個草根階層的人物如何在逆境中不放棄自我,最終實現夢想。常常會引起人的情感共鳴。

電影中有句歌詞唱到“沒有理想的人不會傷心”,建國的房地產商父親也對大鵬說“理想,有什麼意義呢”。

如今是什麼時代,談理想可恥,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理想一文不值。

在現實中碰了壁,很多人最後屈服於為五斗米折腰。

《縫紉機樂隊》可貴之處,它喚起的不僅是每一個年少曾有搖滾夢的人的熱血,它更動人之處是叫醒了很多人內心大大小小埋藏起來的夢想。

也許不一定要多麼偉大,但是你不去做,“心裡那口氣兒沒了”,這比什麼都難受。

情 | 懷 | 爆 | 棚

一部喜劇電影,要娛樂,要有套路和梗,還要有情懷。

在情感的調動上,大鵬做到了。

搖滾,不懂的人覺得吵;懂的人都知道,那是對世界的呐喊。

無論是影片本身還是結尾的驚喜彩蛋,都藏了不少搖滾的梗,搖滾迷去看的時候,可以留心一下。

最後的結尾,萬人在搖滾公園合唱Beyond的《不再猶豫》,鏡頭更是掃到了台下的阿Paul(黃貫中)和葉世榮。

小編不是搖滾迷,但是是個十足的Beyond迷,所以那一刻的心情簡直無法言說,真的是從開始笑著笑著到後來就無法自製地哭了。

坐在小編後排的觀眾瘋狂地尖叫,後來開始強烈地鼓掌。我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澎湃。

那些被遺忘在角落的夢想也許在那一刻又回來了。

正如電影中的胡亮,可能做不了搖滾明星,但至少可以在自己喜歡的舞臺上演唱自己喜歡的音樂。

如此,不也是另一種實現的方式嗎?

有喜劇的外殼,最後卻以情動人。這是大鵬的可貴之處,也是他的成功。

大鵬在電影裡圓了自己的夢,更感謝他圓了“搖滾少年”們的夢。

《縫紉機樂隊》是大鵬的誠意之作。

小編也很誠意的推薦每一個心中仍有或者曾有夢的你去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