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管專題|興業銀行汪聖明: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結構調整與業務轉型

本文為興業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汪聖明先生在“2017第六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主題演講中分享的精彩內容。

▲興業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汪聖明 在現場做主題演講

各位上午好, 感謝孫教授的介紹, 非常感謝普益標準給大家提供這樣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和機會。

總的來看, 金融監管政策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包括銀行理財在內的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增速從以往的快速增長進入到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 政策的轉變對市場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集中體現在從以往金融的大發展、金融的自由化、寬鬆的流動性逐步進入到了正常的市場環境中,

資產管理業務轉型發展迫在眉睫。 在“新常態”下, 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調整是銀行理財業務整體轉型的基礎與前提。

資管產品是資產管理業務的基礎和資管功能的紐帶。 首先, 產品是資管業務的基本單元, 產品要素貫穿整個資產業務的運營環節。 其次, 產品是資產管理機構與投資者建立信託關係的載體。 銀行做資管業務不是銀行和客戶發生關係, 而是銀行產品和客戶發生關係, 產品對於這種關係的承載是否合理、規範和有效, 是否能經得起市場質疑, 是否能在產品存續過程中, 將產品本身應有的法律關係貫穿下來, 直接決定了資管行業的成敗。 另外, 隨著監管框架從從以往的機構監管,

轉向機構監管、功能監管、行為監管並行, 我們理解, 功能監管就是要對相同功能、相同法律關係的金融產品按照統一規則進行監管, 因此資管產品將成為監管物件。 因此, 產品構成了資管行業的基本載體, 各方面的調整規範應先從產品開始。

產品結構之所以需要調整, 源于現有銀行理財產品存在一些問題, 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剛性兌付問題。 從產品層面看, 剛性兌付主要源自銀行理財產品適用的法律關係模糊, 法律主體地位缺失, 源於產品的定價方式不合理, 預期收益演變成固定收益, 源於資訊披露不充分, 運營流程不透明等等。 儘管剛性兌付不是銀行理財獨有的問題,

但銀行理財作為國內資管業務主體, 確實有必要從解決這一問題入手, 引領資管行業規範發展。 再比如說, 另一方面是業務可持續發展問題。 從過往情況來看,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通過對客戶分層, 按照投資週期、不同流動性安排向客戶提供相應的理財收益, 實質是利率市場化產品;隨著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已基本就緒、貨幣資金市場恢復正常、居民企業對金融市場的直接參與程度不斷提升, 傳統的理財套利模式不具有可持續性, 亟需按照主動投資管理模式重塑產品體系。

目前, 銀行理財產品需要從四個層面進行調整規範:

第一是要對產品承載的法律關係有一個相對明確清晰的界定。 今年以來, 包括市場層面、立法層面、監管層面各方面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儘管現有銀行理財監管的規範, 似乎把銀行界定為一個委託代理的關係, 但它應該是一個信託關係。 厘清法律關係特別是明確理財法律主體地位有利於產品設計的把握和判斷。

第二是堅持受託定位。 不論是法律關係是委託代理還是信託, 產品受託的關係始終是在那裡的, 厘清資產管理機構的職責邊界, 堅守資產管理機構的受託定位, 避免以機構替代產品與融資主體或投資物件產生債權債務關係或權益關係, 實現資產管理機構與資管產品、投資標的的風險隔離是銀行理財應該堅守的底線。 當然, 這需要監管機構給與銀行理財產品相應的市場准入。

第三是理順風險收益關係。

資管業務本質是直接融資, 資管產品結構是否合理, 關鍵是看對這種直接融資關係的詮釋是否真實有效, 是否將產品投資的風險收益過手給了客戶。 從這個角度看, 淨值型是一種好的方式, 但並不是唯一的途徑。

第四資管產品始終需要堅持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和方向。 監管機構在統一資管業務基本標準的基礎上, 應鼓勵各類金融機構採取差異化的資管方式服務於實體經濟, 從而有效滿足實體經濟層面不同的需求。 商業銀行應繼續發揮債券債權資產投資、流動性管理、客戶基礎等方面優勢, 應該根據機構本身的功能、特點、優勢和專業方面的不同, 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服務, 而並非一味的追求全部理財產品的基金化。

產品結構調整將促進銀行理財業務整體的轉型發展。產品轉型將從投資與銷售兩方面對產品規範提出要求。從產品銷售和客戶服務來看,轉型後的產品對客戶分層、適銷性管理、存續期服務提出了不一樣的要求,而基於客戶風險偏好的產品創設將推動銀行理財運作更加專業化、市場化。為此,銀行理財業務經營理念將從傳統的信貸理念轉向投資理念,從靜態的專案管理轉向主動組合管理,從單一類型資產配置轉向大類資產配置轉變,逐步孕育良好的銀行資管文化,直接服務於實體經濟投融資和滿足居民企業的財富管理需求。

銀行理財轉型大勢所趨。各家銀行自身應按照政策要求,結合本行客戶特點,合理設計轉型路徑,積極推動轉型產品上市。與此同時,也亟需在諸如資產定義、投資規範、估值方法、資訊披露、會計核算等實操環節制定具體的規則與行業規範,這樣產品創設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

謝謝大家!

產品結構調整將促進銀行理財業務整體的轉型發展。產品轉型將從投資與銷售兩方面對產品規範提出要求。從產品銷售和客戶服務來看,轉型後的產品對客戶分層、適銷性管理、存續期服務提出了不一樣的要求,而基於客戶風險偏好的產品創設將推動銀行理財運作更加專業化、市場化。為此,銀行理財業務經營理念將從傳統的信貸理念轉向投資理念,從靜態的專案管理轉向主動組合管理,從單一類型資產配置轉向大類資產配置轉變,逐步孕育良好的銀行資管文化,直接服務於實體經濟投融資和滿足居民企業的財富管理需求。

銀行理財轉型大勢所趨。各家銀行自身應按照政策要求,結合本行客戶特點,合理設計轉型路徑,積極推動轉型產品上市。與此同時,也亟需在諸如資產定義、投資規範、估值方法、資訊披露、會計核算等實操環節制定具體的規則與行業規範,這樣產品創設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

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