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共用單車下半場,頭部玩家在想什麼?

文|朱曉培

以2015年3月唯獵資本投資ofo小黃車為起點, 共用單車行業一路高歌猛進, 包括金沙江創投、經緯中國、紅杉資本、高瓴資本、滴滴、淡馬錫、騰訊、阿裡等資本方陸續加入到各個陣營。

經過了兩年的跑馬圈地, 共用單車市場在退燒的同時, 格局也已經十分明朗。 天風證券認為, 短期內, 雙寡頭、多個小公司的競爭局面將難以打破。

根據ofo早期投資人朱嘯虎的說法, 共用單車兩大巨頭, ofo和摩拜佔據了市場約95%的份額。 而交通運輸部資料顯示, 截至今年7月, 全國共有共用單車運營企業將近70家, 共用單車累積投放量超過1600萬量。 這也意味著, 剩下的60多家小公司, 只占了約5%的市場份額, 他們中的大多數仍在為生存而苦苦掙扎。

一些尾部玩家已經被殘酷的市場淘汰出局。 一部分企業已經退出市場。 6月開始, 悟空單車、3Vbike和町町單車三家共用單車平臺相繼倒閉。 就在今天,

9月28日, 酷騎單車發出公開信, 罷免CEO, 尋求全面收購。

ofo、摩拜繼續在海外開疆拓土, 並把大資料獲取與精准調度、電子圍欄與智慧鎖的研發等精細化管理也作為新重點。 而第二梯隊企業紛紛選擇向四、五線城市下沉。

在共用單車這個市場, 尾部的玩家, 可能永遠都跟不上頭部玩家的步伐。

海外市場和三四線城市

在網易財經的一份採訪中, 哈羅單車COO韓美也認為, 共用單車上半場已經結束了, 一線城市的投放量呈現出飽和的趨勢。

哈羅單車認為, 在二三線市場仍舊大有可為。 但科林自行車銷售部負責人在實地考察中發現, 類似三線城市和縣城地區, 依據當地居民的消費水準, 騎行需求並未像一線城市如此旺盛。 小藍單車也認為, 二三線城市不會是主戰場, 因此他們仍選擇在一線, 與ofo、摩拜正面肉搏。

就在尾部玩家為市場規模而使出渾身解數的同時, ofo、摩拜已經把目光放在了全球市場。

ofo小黃車的國際化步伐一直走在行業前列。 僅9月22日, ofo就入駐捷克、義大利、俄羅斯、荷蘭4個國家,

登陸布拉格、米蘭、莫斯科、鹿特丹、格羅寧根、普吉島6座城市, 創造一日搶灘4國6城的行業紀錄。

截至目前, ofo小黃車的版圖已覆蓋全球13個國家, 180多座城市, 離年初定下的20國, 200座城市的目標距離越來越近。

ofo小黃車創始人兼CEO戴威曾表示:ofo致力於把更加可持續、更加普惠的出行方式帶給全球的每一座城市, 提供綠色便捷的短途出行解決方案。

在為海外用戶提供出行便利同時, ofo也在給他們打造智慧化應用場景。

小黃車把無樁共用模式與物聯網結合, 將單車作為服務和資料的入口, 讓ofo小黃車成為“萬物互聯”的突破口。 這次投放到4國6城的小黃車全部採用新一代智慧鎖, 能夠提供準確定位和大資料服務, 實現更規範化的管理和運營。

一切都源自於更好騎

雖然市場競爭激烈, 但共用單車頭部企業的造車理念卻殊途同歸, 把發力點落在了用戶體驗上。

摩拜已經一改早期笨重的設計, 推出了更輕便的新款“New Lite”單車。 而首倡“騎時可以更輕鬆”理念的ofo小黃車也在不斷進化, 9月26日發出了4.0版本新款單車小黃蜂。 科技范兒、助力系統以及簡潔輕便,成為單車企業的最新賣點。

ofo聯合創始人薛鼎說,“ofo小黃蜂,經過了25次的更新換代,我們以98項國際標準,研究了101項使用者的細分數據在原有的單車上進行了32項細節優化,一切都源自於好騎。”

從開鎖到騎行,再到結算的整個閉環,用戶的對體驗的要求越來越苛刻。騎行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被進行著不同程度的創新反覆運算。

“比如說‘跑鞋胎’,我們內部有一個比喻,輪胎之與單車就像跑鞋之與運動員,今天開始我們要讓ofo小黃車都穿上好鞋。”薛鼎說,巴斯夫的實心胎,有三個特點:耐磨、更輕、Q彈。

據介紹,ofo小黃蜂的車胎使用了巴斯夫研發的超輕“跑鞋胎”,同時根據使用者體驗研究及國際品質標準,還採用了一體式真空鞍座、靜音鏈罩、一體式曲柄、鋁合金培林花鼓等行業最新技術,幾十項技術改進大幅提升了共用單車使用體驗。

而考慮到用戶開鎖的體驗,業內首款NFC智慧鎖也將在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據介紹,ofo的這款智慧鎖不需要用攝像頭掃描二維碼,直接用手機觸碰車鎖就能夠快速解鎖。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共用單車二維碼被不法分子偷換所導致的詐騙事件。

而為了徹底杜絕宕機事件的發生,保證系統的穩定性。ofo小黃車還聯合中國電信、華為共同研發NB-IoT物聯網智慧鎖,具備廣覆蓋、大容量、低功耗的三大特點,比傳統通信網路連接能力高出百倍以上。

“我們還要和合作夥伴一起共同制定標準。” 薛鼎說,共用單車硬體的發展沿著兩種維度進行的,一個維度是性能上的提升,另外一個維度是智慧上的提升。ofo智能助力車也已經研發完畢。這種智慧單車的鋰電源為車載智慧設備提供能源,同時通過助力系統為使用者騎行提供輔助動力。

大資料能帶來什麼

到今天,ofo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共用單車出行平臺,連接的單車已經超過了一千萬輛,日訂單突破了2500萬,在全球13個國家,180多個城市為兩億用戶提供了超過40億次的出行服務。這背後,是一個價值巨大的出行資料庫。

沒有資料作為事實依據,共用單車的盲目擴張只會帶來更多的麻煩,過渡投放導致的閒置單車越來越多。

“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大資料平臺爆炸出巨大的能量,所以我們命名於奇點系統”。ofo小黃車大資料負責人邵毅稱,奇點系統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最大的共用出行大資料平臺,現在連接超過2億的用戶,一千萬輛車,以及超過180個城市。

“人、車、地理位置,這三個要素是我們這個平臺最基本的三個要素,我們對這三個要素做各種分析和建模,我們要看到我們的車,看到我們的人,看清楚每個地方。” 邵毅稱,也是因為對這三個要素的基本分析,所以ofo內部實現了精細化運營。

所謂的精細化運營,是針對不同的車,不同的人,不同的地點,提供不同的服務。“車輛調度,可以說共用單車最核心的事情,只有把每個車輛做好,這個車才會產生最大的效益,滿足人們的出行。”

ofo知道每個城市的全貌資料,可以對這個城市進行最優化,最全面的調研會識別每個城市有多少的熱點區域。在熱點區域,ofo也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在北京ofo識別出了一千多個熱點地區,下一步會在這些地區自動劃出電子圍欄。

而這些熱點地區又覆蓋了90%以上的地鐵區域,ofo還發現很多的地鐵站不同的口,單車的使用情況完全不一樣,可能A口是一個居住區,B口是商務區,他們平時的騎行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接下來他們還會對同一個熱點地區進行不同的進行劃分。

“因為奇點系統有非常強大的分析能力,有了這個圍欄以後,我們就能知道這裡有多少車,有什麼樣的需求,也就可以給運營師傅下達更準確的命令。” 邵毅稱,ofo的智慧鎖也可以感知自己的狀態,如果長時間被閒置,它就會發送資訊給奇點系統,奇點系統會發佈資訊給最近的運營師傅。

據邵毅介紹,使用奇點系統後,他們發現效率比人工提升50%以上。現在,ofo的地面運營師傅,每人有一個手持終端設備,可以更智慧的管理車輛。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東表示,發展初期企業都在跑馬圈地。如今企業意識到,單純的數量投放不是提高市場份額的主要途徑,科學化調度管理以及戰略佈局才是“下半場”競爭的關鍵。

此外,ofo也在利用自己的資料跟跟政府和科研機構進行合作,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設。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國100大主要城市中近八成城市擁堵同比得到緩解,共用單車成為有效緩解地鐵站周邊擁堵的重要原因,其中在ofo投放量最大的20座城市中,有19座城市的交通擁堵呈現下降趨勢。

隨著平臺不斷反覆運算,共用單車在萬物互聯、智慧城市、信用城市領域將發揮越來越多的作用,“資料在驅動變化發生。出行大資料正在讓城市交通向智慧交通的方向邁進,而每一輛單車都將成為智慧城市中的智慧節點。” ofo聯合創始人于信曾說。

“如果所有的車聯網組成一個大腦,將會發生什麼?”邵毅說,如果換一個視角,共用單車、智慧鎖以及奇點系統,實際上構成了ofo一個整體“系統”:能夠感知城市,擴展智慧連接,同時因為資料而不斷進化。

科技范兒、助力系統以及簡潔輕便,成為單車企業的最新賣點。

ofo聯合創始人薛鼎說,“ofo小黃蜂,經過了25次的更新換代,我們以98項國際標準,研究了101項使用者的細分數據在原有的單車上進行了32項細節優化,一切都源自於好騎。”

從開鎖到騎行,再到結算的整個閉環,用戶的對體驗的要求越來越苛刻。騎行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被進行著不同程度的創新反覆運算。

“比如說‘跑鞋胎’,我們內部有一個比喻,輪胎之與單車就像跑鞋之與運動員,今天開始我們要讓ofo小黃車都穿上好鞋。”薛鼎說,巴斯夫的實心胎,有三個特點:耐磨、更輕、Q彈。

據介紹,ofo小黃蜂的車胎使用了巴斯夫研發的超輕“跑鞋胎”,同時根據使用者體驗研究及國際品質標準,還採用了一體式真空鞍座、靜音鏈罩、一體式曲柄、鋁合金培林花鼓等行業最新技術,幾十項技術改進大幅提升了共用單車使用體驗。

而考慮到用戶開鎖的體驗,業內首款NFC智慧鎖也將在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據介紹,ofo的這款智慧鎖不需要用攝像頭掃描二維碼,直接用手機觸碰車鎖就能夠快速解鎖。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共用單車二維碼被不法分子偷換所導致的詐騙事件。

而為了徹底杜絕宕機事件的發生,保證系統的穩定性。ofo小黃車還聯合中國電信、華為共同研發NB-IoT物聯網智慧鎖,具備廣覆蓋、大容量、低功耗的三大特點,比傳統通信網路連接能力高出百倍以上。

“我們還要和合作夥伴一起共同制定標準。” 薛鼎說,共用單車硬體的發展沿著兩種維度進行的,一個維度是性能上的提升,另外一個維度是智慧上的提升。ofo智能助力車也已經研發完畢。這種智慧單車的鋰電源為車載智慧設備提供能源,同時通過助力系統為使用者騎行提供輔助動力。

大資料能帶來什麼

到今天,ofo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共用單車出行平臺,連接的單車已經超過了一千萬輛,日訂單突破了2500萬,在全球13個國家,180多個城市為兩億用戶提供了超過40億次的出行服務。這背後,是一個價值巨大的出行資料庫。

沒有資料作為事實依據,共用單車的盲目擴張只會帶來更多的麻煩,過渡投放導致的閒置單車越來越多。

“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大資料平臺爆炸出巨大的能量,所以我們命名於奇點系統”。ofo小黃車大資料負責人邵毅稱,奇點系統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最大的共用出行大資料平臺,現在連接超過2億的用戶,一千萬輛車,以及超過180個城市。

“人、車、地理位置,這三個要素是我們這個平臺最基本的三個要素,我們對這三個要素做各種分析和建模,我們要看到我們的車,看到我們的人,看清楚每個地方。” 邵毅稱,也是因為對這三個要素的基本分析,所以ofo內部實現了精細化運營。

所謂的精細化運營,是針對不同的車,不同的人,不同的地點,提供不同的服務。“車輛調度,可以說共用單車最核心的事情,只有把每個車輛做好,這個車才會產生最大的效益,滿足人們的出行。”

ofo知道每個城市的全貌資料,可以對這個城市進行最優化,最全面的調研會識別每個城市有多少的熱點區域。在熱點區域,ofo也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在北京ofo識別出了一千多個熱點地區,下一步會在這些地區自動劃出電子圍欄。

而這些熱點地區又覆蓋了90%以上的地鐵區域,ofo還發現很多的地鐵站不同的口,單車的使用情況完全不一樣,可能A口是一個居住區,B口是商務區,他們平時的騎行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接下來他們還會對同一個熱點地區進行不同的進行劃分。

“因為奇點系統有非常強大的分析能力,有了這個圍欄以後,我們就能知道這裡有多少車,有什麼樣的需求,也就可以給運營師傅下達更準確的命令。” 邵毅稱,ofo的智慧鎖也可以感知自己的狀態,如果長時間被閒置,它就會發送資訊給奇點系統,奇點系統會發佈資訊給最近的運營師傅。

據邵毅介紹,使用奇點系統後,他們發現效率比人工提升50%以上。現在,ofo的地面運營師傅,每人有一個手持終端設備,可以更智慧的管理車輛。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東表示,發展初期企業都在跑馬圈地。如今企業意識到,單純的數量投放不是提高市場份額的主要途徑,科學化調度管理以及戰略佈局才是“下半場”競爭的關鍵。

此外,ofo也在利用自己的資料跟跟政府和科研機構進行合作,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設。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國100大主要城市中近八成城市擁堵同比得到緩解,共用單車成為有效緩解地鐵站周邊擁堵的重要原因,其中在ofo投放量最大的20座城市中,有19座城市的交通擁堵呈現下降趨勢。

隨著平臺不斷反覆運算,共用單車在萬物互聯、智慧城市、信用城市領域將發揮越來越多的作用,“資料在驅動變化發生。出行大資料正在讓城市交通向智慧交通的方向邁進,而每一輛單車都將成為智慧城市中的智慧節點。” ofo聯合創始人于信曾說。

“如果所有的車聯網組成一個大腦,將會發生什麼?”邵毅說,如果換一個視角,共用單車、智慧鎖以及奇點系統,實際上構成了ofo一個整體“系統”:能夠感知城市,擴展智慧連接,同時因為資料而不斷進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