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諾華集團董事會主席林浩德:創新是醫療行業的未來

9月17日, 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諾華上海園區內, 諾華集團董事會主席林浩德博士:如果把諾華和其他製藥企業與行業相比, 我們在研發當中的投入, 遠遠超過同行以及其他行業, 公司每年的銷售收入的20%用於研發, 去年我們的總研發投入達到90億美元, 全球從事研發的人員達到23000名。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支援我們去構想以及研發突破性的創新藥物。

我們現在所在的上海研發中心共有600多位科學人員在進行創新藥物的研發。 同時我們在當地打造了堅實的根基, 有著非常深刻、廣泛的和外部機構的協作關係,

擁有大量優秀人才。

諾華上海研發中心科研人員進行高通量篩選實驗

中國的研發中心, 主要關注一些在中國患者中高發的疾病, 包括肝病、肺癌以及其它的腫瘤。 同時, 上海研發中心也是我們全球研發網路的一部分, 美國麻省劍橋, 以及瑞士總部巴塞爾,

是我們的另外兩大研發中心, 我們可以把研發視作我們公司生命力的源泉。

記者

在醫藥、生物等領域上, 優秀人才是發展的一大根基。 您覺得中國的人才儲備能夠達到醫藥領域創新研發的要求嗎?

林浩德:在醫藥、生物和化工等領域, 上海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人才儲備。 基於此, 我們十分有理由對上海未來在醫藥健康行業的發展保持充分樂觀、積極的態度。

世界經濟論壇的資料統計, 2016年中國在科學、資訊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多達470萬名, 而美國相對應的畢業生人數僅為56.8萬。 未來中國在人才方面的競爭優勢還將持續增加。 據專家預計, 截至2030年, 中國大學畢業生數量將增加300%, 發達的西方工業化國家增長比例僅為30%。

與此同時, 過去幾年來, 上海在醫療衛生體系方面的建設取得了卓越的進步, 已經建立透明的監管制度, 並預撥大量研發經費, 從而促進醫藥創新。 在這一系列發展過程中, 諾華也獲益匪淺。 去年, 我們在上海建立了一個全新園區, 目前中國研發團隊已研究出一款全新抗癌化合物, 並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開發。

記者

諾華在中國設立的研發中心非常重要, 但研發要在一個國家紮根並不容易。 研發也不完全是技術的事, 可能還包括人才、政策、市場等方面。 諾華研發團隊在中國的機遇和挑戰是什麼?

林浩德:在市長諮詢會上我也提出, 中國包括上海, 在基礎科學研發上已經走在非常前面。 但上海在轉換醫學、臨床研究方面的能力還有缺口,

特別是在早期的臨床研究方面, 這不利於創新藥物進行醫學轉化。 如果上海在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支持諾華這樣的創新製藥研發機構以及其它的創新生命技術公司早日把創新成果落地, 就能造福更多的患者。

李恩(諾華(中國)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總經理):中國, 尤其是上海和一些比較大的城市, 有一些比較成熟的科研機構, 創新環境非常好, 也有年輕人願意投入科研創新。 研發是一個長期的投入, 需要從科研、技術、人才培養開始, 尤其是新藥研發, 在中國還是比較新的學科。 所以, 這方面長期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諾華這樣的公司, 在早期研發方面的投入很大, 而且風險非常高。

希望在中國、在上海, 將來可以營造這樣的環境, 有一種長遠的投資目標, 而不是短期的目標, 覺得投入之後馬上有回報。 新藥的開發一定是長期投入的, 第一個新藥, 在上海從研發到臨床期, 花了8年的時間。

記者

如您所言, 新藥研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期間需要承受大量的失敗才能看到結果。 新藥研發成功後如何落地也是一大考驗。 您認為上海該如何鼓勵長期的投資與藥品的研發, 並支持研發結果的商品化?

林浩德:上海提出的目標是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我們認為, 在生命科學的創新領域, 上海市政府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

首先, 可以制定政策, 鼓勵加大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發投入。 目前, 部分投資者傾向于規避風險, 注重短期經濟回報。為了充分發揮上海一流的人才優勢,政策制定者可從框架性條約出發,引導投資者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例如,建立經費審核委員會統籌現有政府資金支援;採取用智慧財產權作為抵押貸款政策;或者引入“忠誠股份”機制,也就是當投資者持股達到一定比例後,可增加其投票權。

其次,加快醫藥健康產業創新,找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新途徑。新藥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過程極為複雜,需要諸多參與者的通力協作。平均每一萬種有潛質的藥物化合物中,僅有一種可以通過開發、臨床試驗,最終成為可商品化的藥品,新藥研發的難度可見一斑。我建議可以成立專門的臨床試驗部門,並給予充足時間和經費,讓研究人員心無旁騖地進行臨床試驗。同時,還可為研究人員提供與國際專家學者溝通交流的機會,並對其研究成果給予獎勵。

最後,可以通過不斷加快創新藥品的市場准入,為患者和投資者帶來雙贏。對於醫療行業的投資而言,加快市場准入就意味著其創新產品能更快惠及患者,為世界帶來切實改變。同時,從經濟角度來看,市場准入對鼓勵創新也是至關重要。2017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增加了部分新藥,擴充了藥物總體數量,這也為上海帶來利好。然而,各省對國家醫保目錄的調整空間有限。建議上海可以嘗試更加創新的方式,通過靈活調整機制,加快經專家評估的創新藥物納入省級醫保支付範圍的步伐。這樣一來,新療法便可更快速地造福到更多患者。

注重短期經濟回報。為了充分發揮上海一流的人才優勢,政策制定者可從框架性條約出發,引導投資者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例如,建立經費審核委員會統籌現有政府資金支援;採取用智慧財產權作為抵押貸款政策;或者引入“忠誠股份”機制,也就是當投資者持股達到一定比例後,可增加其投票權。

其次,加快醫藥健康產業創新,找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新途徑。新藥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過程極為複雜,需要諸多參與者的通力協作。平均每一萬種有潛質的藥物化合物中,僅有一種可以通過開發、臨床試驗,最終成為可商品化的藥品,新藥研發的難度可見一斑。我建議可以成立專門的臨床試驗部門,並給予充足時間和經費,讓研究人員心無旁騖地進行臨床試驗。同時,還可為研究人員提供與國際專家學者溝通交流的機會,並對其研究成果給予獎勵。

最後,可以通過不斷加快創新藥品的市場准入,為患者和投資者帶來雙贏。對於醫療行業的投資而言,加快市場准入就意味著其創新產品能更快惠及患者,為世界帶來切實改變。同時,從經濟角度來看,市場准入對鼓勵創新也是至關重要。2017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增加了部分新藥,擴充了藥物總體數量,這也為上海帶來利好。然而,各省對國家醫保目錄的調整空間有限。建議上海可以嘗試更加創新的方式,通過靈活調整機制,加快經專家評估的創新藥物納入省級醫保支付範圍的步伐。這樣一來,新療法便可更快速地造福到更多患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