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合規以資金存管為基礎 監管發力再上新高

去年8月24日, 網貸行業的首個大檔《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被多部委聯合發佈。 時光飛逝, 時隔一年, 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 包括網貸在內的審核越趨嚴苛。 適者生存, 互金不斷更新的政策監管, 讓所有平臺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但也使網貸行業正快速走向規範化道路。

網貸監管升級 新政頻出直指銀行存管

隨著主管部門對互金行業風險整頓工作的加快, 各類監管政策也是頻頻更新。 日前, 中國互金協會行業下發了《互聯網金融個體網路借貸資金存管系統規範》和《互聯網金融個體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規範》(下稱《規範》)兩份徵求意見稿。 兩個《規範》對網貸平臺銀行存管和融資額度兩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對於銀行存管中存在的問題, 央企國資雙背景互聯網金融平臺貸財行運營總監李大威指出, 在實際對接過程中,

由於各平臺體量不同, 不同銀行對接入平臺也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存管模式, 因此行業平臺在對接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遇到了一些難題。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發的《系統規範》和《業務規範》, 對資金存管的主要業務環節和系統進行了統一規範, 對已經完成存管的平臺來說, 可以作為借鑒進一步規範資金存管行為;對尚未對接銀行存管的平臺來說, 也起到了合規指導作用。

各地出臺政策促使平臺銀行存管加速

早在今年6月, 上海金融辦發佈了《上海市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管理實施辦法》, 明確規定, “網貸平臺需選擇在本市設有經營實體且符合相關條件的商業銀行進行客戶資金存管”。 7月3日,

深圳市金融辦也發佈了《深圳市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其中也包含了“銀行存管屬地化”的規定, 深圳成為繼上海之後又一個明確銀行存管屬地化的重點城市。

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 行業發展已經步入深水區, 在快速發展的背景下, 探索新模式、尋找新空間才是硬道理, 看網貸行業的整體, 最大問題不是合規整改, 而是轉型突圍。 監管成為網貸行業的催化劑, 在政策的指引下, 各平臺都在積極籌備上線銀行存管。

根據資料顯示, 截至9月5日網貸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1917家, 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數為498家, 占比達25.98%;而近期上線資金存管的平臺數明顯增多, 僅8月便新增91家。

盤點網貸一年監管政策 行業合規步伐提速

據不完全統計, 過去的一年間, 涉及網貸行業的監管政策超過50個, 平均下來, 幾乎是按照“一週一政”的頻率發佈, 釋放強監管信號, 引導行業走向合規和健康發展之路。

以下為2016年8至2017年8月一年間國家發佈的重要金融監管政策(不含地方政策):

2016年8月24日

《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出臺

2016年10月13日

《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2016年11月4日

《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

2017年2月23日

《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

2017年4月14日

《關於開展“現金貸”業務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

2017年5月27日

《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7年6月28日

《關於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

2017年8月25日

《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資訊披露指引》

2017年9月5日

《互聯網金融個體網路借貸資金存管系統規範》

《互聯網金融個體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規範》

這一年來, 行業逐漸斬斷了野蠻發展時代的不良現象, 大平臺在不斷汲取行業的陽光和雨露而茁壯成長, 難以支撐良性發展的小平臺則更多的選擇停業退出。 隨著整個行業的監管政策不斷更新實施以及網貸行業自身的發展調控, 在不久的日子裡, 大家都會見到整個行業的合規發展、不斷前進。 貸財行運營總監李大威也坦言:“積極回應監管政策, 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 每個平臺不僅要為自身謀求利益、新發展, 還必須為投資者營造一個安全健康、公正公平的投資環境,這樣才能走得長遠。”

還必須為投資者營造一個安全健康、公正公平的投資環境,這樣才能走得長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