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價暴跌,被頂級評級機構認定投資級別最低,京東接下來怎麼辦?

繼上個月在財報發佈後股價呈現斷崖式下跌後的京東, 最近在美股市場又是持續暴跌, 真可謂紮透了心。

昨日晚間, 美股市場大漲, 中概股直線飄紅, 而京東在一片紅中卻冒出了一大片綠色。 最終京東股價以下跌1.16%, 每股 38.20美元的價格收盤, 在美股市場一片大好的情勢下, 京東近兩周持續下跌的局勢還是未能迎來逆轉。

而在京東股價暴跌的前幾天, 一份來自 摩根士丹利發佈了一則公告顯示, 在2017年7月, 著名的債券評級機構穆迪對京東的評級是Baa3(投資級別的最低一級)。

不知道, 在知道在此刻看到這個評級後, 那些京東的投資者們會不會悔不當初。

其實, 這也並不是評測機構首次對京東做出低級評價, 2016年12月底, 標普對京東債券做了新一輪的信用評級, 考慮到京東的低盈利水準, 給到了BBB-的評級;2。

要論根源, 還得從2016年京東發行企業債券說起, 2016年4月份,

京東發行了總額為10億美元的企業債, 為了給自己加分, 京東隨後邀請了各大國際頂級評級機構時其進行評級。

不過, 後來的事情讓一眾投資者們看得目瞪口呆!

考慮到京東長期虧損、現金流疲軟和較低的盈利等現狀, 評測機構惠譽將京東債券評為“不具備投資”評級, 而後惠譽在京東企業債定級過程中被踢出局。

果不其然, 在發債後不久, 京東債券的交易價格持續下跌, 跌幅達3-7個百分點!

引起京東債券下跌的原因之一正是其2016年Q1財報, 高達8.649億元人民幣的虧損, 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達到資本市場預期。

而這也引起了債券承銷機構的不滿!

因為在已經知道16年第一季度出現虧損的前提下, 京東方故意選用2015年年報的財務業績作為發債的定價依據, 這明顯就是內部人操控案例, 故意欺騙承債機構。

當然, 這也明顯暴露了京東此時已陷入現金流的困境, 企業債成為其救命稻草, 以致於欺瞞債券承銷機構也要發債!

雖說京東被一致“打差評”, 但仔細分析, 各大頂級評級機構對京東的評級不無道理。

伴隨著線上平臺消費的遷移, 京東現今依舊會有持續的GMV增長, 但自建物流網路和並購需要重金投入, 疲乏的現金流是京東發展的難以擺脫的遏制因素。

同時,京東金融的拆分或許會提升京東的盈利,但考慮到現今還是沒有拿到相應的牌照,部分證券化的消費者借貸仍將出現在京東的財務報表上。

而就在上個月,京東發佈了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所有的預言再次成為現實,GMV同比增長46%,行銷費用增幅63%,虧損全面放大,虧損金額高達4230萬美金。

如此看來,京東被頂級評級機構認定投資級別最低也是“咎由自取”。話說,接連兩次股價暴跌,不知道還有多少投資者們會繼續堅守京東股價,讓我們拭目以待。

同時,京東金融的拆分或許會提升京東的盈利,但考慮到現今還是沒有拿到相應的牌照,部分證券化的消費者借貸仍將出現在京東的財務報表上。

而就在上個月,京東發佈了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所有的預言再次成為現實,GMV同比增長46%,行銷費用增幅63%,虧損全面放大,虧損金額高達4230萬美金。

如此看來,京東被頂級評級機構認定投資級別最低也是“咎由自取”。話說,接連兩次股價暴跌,不知道還有多少投資者們會繼續堅守京東股價,讓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