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獨家探秘」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有這些重大發現!

今天,

廣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

(原市一中地塊)考古工作,

在經歷了二十個月的勘探發掘後,

終於進入了尾聲。

相關的出土文物經過初步整理,

《婁江饋餉——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考古初步成果展》在太倉市博物館與公眾見面。

市民朋友們可不要錯過了哦~

關於展覽

海波不動絕奔鯨,

萬斛龍驤一葉輕。

三月開洋春正好,

南風十日到神京。

《婁江饋餉》這首詩是元代詩人馬麟

《滄江八景》組詩之一,

描繪了太倉作為始發港

向元大都海運漕糧的繁榮景象。

如今,

繼海運倉遺址被發現後,

太倉又一重要考古發現——

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被發現。

展覽是對2016年以來考古發掘階段成果的初步展示, 分為“六國碼頭”、“元瓷遺珍”、“海絲擷英”三大部分,

展出了龍泉窯、景德鎮窯等十一個窯口的瓷器及銅器、陶器、琉璃器、骨器等近300件出土文物。

你一定想問,

這裡為什麼叫“樊村涇遺址”

而不叫“樊涇村遺址”呢?

小編也為大家打聽到了:

元代遺址發現處在元代時就叫樊村涇,

解放後才改名為樊涇村,

而考古遺址命名是以古地名為准的。

帶你認識“樊村涇元代遺址”

樊村涇元代遺址位於太倉老城區東部、致和塘南岸, 於2016年1月樊涇河北延溝通工程施工時發現。 蘇州考古研究所聯合太倉博物館對遺址範圍進行了調查, 並對涉及經濟建設地塊進行考古發掘。 截至2017年9月, 考古專家發現房屋、道路、河道等各類遺跡350餘處, 出土數以噸計的元代中晚期龍泉窯及景德鎮窯瓷器、瓷片。 初步推斷, 該遺址是一處具有官方背景的瓷器貿易集散地。

遺址已探明範圍約30000平方米, 目前發掘揭露核心區域13000平方米, 發現倉儲基址、居住基址、水井、灶台、道路、河道、灰坑等各類遺跡350餘處。 提取噸計的元代龍泉窯青瓷片及景德鎮窯卵白釉瓷片、青白瓷片, 少量明清青花瓷片, 其中完整器100餘件, 近40類器形。 可辨窯口有:龍泉窯、景德鎮窯、磁州窯、定窯、鐵店窯等。 可辯器形有:瓷質碗、盤、高足杯(碗)、爐、碟、盞、洗、荷葉蓋罐、瓶、缽、渣鬥、花盆、塑像、硯滴、粉盒、燈等;石質硯臺、磨盤、柱石等;陶質燈盞、瓦當、缸、罐、瓶等。

遺址發現有元代中晚期大型倉儲和居住生活基址,以及相關道路、水洗等跡象,建築基址分佈有序,佈局明晰,專家初步推測該遺址應為一處具有官方背景的瓷器貿易中轉集散地,其內部規劃東區為倉儲,西區為居住及沿河商鋪區域。

小編隨機選取了一些展品,

讓大家提前一飽眼福!

婁江饋餉·六國碼頭

婁江饋餉·元瓷遺珍

婁江饋餉·海絲擷英

樊村涇元代遺址的價值

樊村涇元代遺址是江蘇乃至全國的一次重要考古發現。樊村涇遺址的發現再現了元代太倉"六國碼頭"的興盛,填補了本地區元代海外貿易相關遺存的空白,為研究太倉城建和歷史文脈提供了詳實物證,是江蘇乃至全國的一次重要考古發現,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遺址出土的元代瓷片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在全國範圍內都極為少見,學術研究和交流意義重大。

考古專家

還有這些亮點值得關注!

亮點1:龍泉窯址外,規模最大的龍泉窯青瓷遺存

遺址發現了目前除龍泉窯址考古之外規模最大的一處龍泉窯青瓷遺存,出土數以噸計的元代中晚期精美龍泉窯青瓷器、瓷片,對補充元代龍泉窯青瓷標型器和建立元代龍泉窯青瓷標本庫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填補了本地區元代海外貿易相關遺存的空白。

出土的兩件龍泉窯殘碗內心印有“至元四年”(1388年)字樣,是極具學術價值的龍泉窯紀年材料。

亮點2:很有可能作證了太倉是“六國碼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元代的太倉港,不僅是朝廷海運漕糧的起點,也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碼頭,當其時,“番漢雜處,閩廣混居”,“商船旅泊,貨盈市集”,享有“六國碼頭”之譽。至正二年(1342年),元廷還在致和塘岸、武陵橋北設置了“慶元等處市舶分司”管理海外貿易。

樊村涇元代遺址發現了元代中晚期的大型倉儲基址,以及河道、駁岸等港汊遺跡,加之數以噸計的元代中晚期龍泉窯青瓷,表明這很有可能是一處文獻失載的官方瓷器貿易集散地,是“六國碼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亮點3:元代太倉港參與海上之路貿易的實物證據

樊村涇元代遺址出土的瓷器除浙江龍泉窯、江西景德鎮窯以外,還涉及宋元時期南北各地諸多窯口,如河北磁州窯、曲陽定窯,浙江金華鐵店窯,福建連江浦口窯、莆田莊邊窯、福清東張窯、閩清義窯、南平茶洋窯、晉江磁灶窯等,這些瓷器具有較為明顯的外銷屬性,大多可與韓國新安、遼寧綏中三道崗等沉船出水瓷器相印證,是元代太倉港參與海上之路貿易的實物證據,為海上絲綢之路考古提供了新的材料。

看了這麼多寶貝,

你對太倉的歷史感興趣嗎?

這個國慶假期,

不妨去博物館看一看!

【太報全媒體記者:闞亞方】

【編輯:未來】

遺址發現有元代中晚期大型倉儲和居住生活基址,以及相關道路、水洗等跡象,建築基址分佈有序,佈局明晰,專家初步推測該遺址應為一處具有官方背景的瓷器貿易中轉集散地,其內部規劃東區為倉儲,西區為居住及沿河商鋪區域。

小編隨機選取了一些展品,

讓大家提前一飽眼福!

婁江饋餉·六國碼頭

婁江饋餉·元瓷遺珍

婁江饋餉·海絲擷英

樊村涇元代遺址的價值

樊村涇元代遺址是江蘇乃至全國的一次重要考古發現。樊村涇遺址的發現再現了元代太倉"六國碼頭"的興盛,填補了本地區元代海外貿易相關遺存的空白,為研究太倉城建和歷史文脈提供了詳實物證,是江蘇乃至全國的一次重要考古發現,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遺址出土的元代瓷片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在全國範圍內都極為少見,學術研究和交流意義重大。

考古專家

還有這些亮點值得關注!

亮點1:龍泉窯址外,規模最大的龍泉窯青瓷遺存

遺址發現了目前除龍泉窯址考古之外規模最大的一處龍泉窯青瓷遺存,出土數以噸計的元代中晚期精美龍泉窯青瓷器、瓷片,對補充元代龍泉窯青瓷標型器和建立元代龍泉窯青瓷標本庫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填補了本地區元代海外貿易相關遺存的空白。

出土的兩件龍泉窯殘碗內心印有“至元四年”(1388年)字樣,是極具學術價值的龍泉窯紀年材料。

亮點2:很有可能作證了太倉是“六國碼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元代的太倉港,不僅是朝廷海運漕糧的起點,也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碼頭,當其時,“番漢雜處,閩廣混居”,“商船旅泊,貨盈市集”,享有“六國碼頭”之譽。至正二年(1342年),元廷還在致和塘岸、武陵橋北設置了“慶元等處市舶分司”管理海外貿易。

樊村涇元代遺址發現了元代中晚期的大型倉儲基址,以及河道、駁岸等港汊遺跡,加之數以噸計的元代中晚期龍泉窯青瓷,表明這很有可能是一處文獻失載的官方瓷器貿易集散地,是“六國碼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亮點3:元代太倉港參與海上之路貿易的實物證據

樊村涇元代遺址出土的瓷器除浙江龍泉窯、江西景德鎮窯以外,還涉及宋元時期南北各地諸多窯口,如河北磁州窯、曲陽定窯,浙江金華鐵店窯,福建連江浦口窯、莆田莊邊窯、福清東張窯、閩清義窯、南平茶洋窯、晉江磁灶窯等,這些瓷器具有較為明顯的外銷屬性,大多可與韓國新安、遼寧綏中三道崗等沉船出水瓷器相印證,是元代太倉港參與海上之路貿易的實物證據,為海上絲綢之路考古提供了新的材料。

看了這麼多寶貝,

你對太倉的歷史感興趣嗎?

這個國慶假期,

不妨去博物館看一看!

【太報全媒體記者:闞亞方】

【編輯: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