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說自己不如項羽韓信為何高興?為何又敢說自己打敗項羽?

劉邦和韓信就有了一次談話。 劉邦坐下來以後就問韓信, 這個蕭丞相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寡人推薦將軍, 那麼請問將軍是不是準備點什麼東西來教導教導寡人呢?韓信說, 先謝謝大王對韓信的信任, 韓信想問問大王, 當今和大王爭奪天下的是不是就是項王呢?劉邦說, 是的。 韓信說, 那好, 請大王自己掂量掂量, 就個人能力和魅力而言, 就自己集團的力量和勢力而言, 大王您比得上項王嗎?韓信一開始就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單刀直入, 劉邦一下子答不上來了——司馬遷寫到這裡, 說漢王“默然良久”, 就是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

最後說了三個字:“不如也”, 是比不上他。

於是, 韓信站起來, 跪下去拜了一下, 說, 恭喜大王, 大王說得非常對, 就是我韓信也認為大王您比不上項王, 無論就個人能力和魅力而言, 還是就我們整個集團的實力而言, 都比不上。 那韓信為什麼要“賀曰”呢?為什麼要祝賀劉邦呢?因為韓信發現劉邦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

是一個說實話的人, 那麼這個人就好打交道了。

我們為領導服務的最怕領導不聽真話, 如果他專門想聽假話, 專門喜歡你吹捧他, 那這個事情就搞不了。 劉邦這點好, 他不要你吹捧他,

他承認我不如項羽, 那麼這個話就好說了。 韓信就接著往下說, 雖然如此, 但是韓信我認為項王並非不可戰勝, 我曾經在項王手下當過差, 對項王這個人是很瞭解的, 請大王允許我韓信為您分析項王的為人。

項王的為人是怎麼樣的呢?項羽這個人有兩個看起來是優點其實卻是缺點的特點。 第一點, 項羽這個人非常地英雄, 他身材雄偉, 力大無比, 英勇善戰——史書上說項羽是力能扛鼎, 就是連鼎都能舉起來——而且每次打仗項羽都是身先士卒, 打衝鋒, 一旦沖進敵營, 怒吼一聲, 上千人都鴉雀無聲, 噤若寒蟬, 都被他嚇破了膽, 這個漢王您是比不上他的。

但是項羽卻不懂得使用人才, 他手下的那些能人、那些賢良的人士、那些勇敢的人士、那些智慧的人士, 他都不懂得正確使用, 他只懂得自己一個人去衝鋒陷陣, 他是個人英雄主義者, 這種勇敢叫什麼?韓信給了四個字的評價:“匹夫之勇”——這是小人物的勇敢, 沒出息人的勇敢。

第二點, 項羽這個人對人非常有禮貌, 心腸也很軟, 恭敬仁慈。 可是另一方面項羽他小氣, 手下的將領衝鋒陷陣, 浴血奮戰, 建功立業, 你應該封官賜爵, 應該封賞他們啊, 可項王怎麼做的呢?他倒是也封賞, 會給你鑄一個官印, 可這個印鑄好了以後, 項羽捏到手裡他捨不得給, 在手上磨過來磨過去的, 最後把這一個方印都磨成圓的了,他就是捨不得給人。這叫什麼?這叫婦人之仁。項羽仁愛嗎?小恩小惠,流著眼淚送飯給將士,這事項羽也做過;可是一說到要封官,他捨不得給。

所以說,項羽的兩個特點看起來是優點,實際上是缺點。另外,他還有一些錯誤,比方說他分封諸侯的時候不是論功行賞,而是誰跟自己關係好他就封個大的,誰跟自己關係不好他就封個小的,這樣一來項羽是大失人心。再有,他進軍一路燒殺掠搶,這怎麼能夠得天下呢?他是不可能得天下的。而漢王您進了關中以後,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好,大得人心,三秦父老都盼望著您到秦地去當王。韓信最後說了一句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就是說,你要發一個戰書過去,三秦地區馬上就是你的了。

最後把這一個方印都磨成圓的了,他就是捨不得給人。這叫什麼?這叫婦人之仁。項羽仁愛嗎?小恩小惠,流著眼淚送飯給將士,這事項羽也做過;可是一說到要封官,他捨不得給。

所以說,項羽的兩個特點看起來是優點,實際上是缺點。另外,他還有一些錯誤,比方說他分封諸侯的時候不是論功行賞,而是誰跟自己關係好他就封個大的,誰跟自己關係不好他就封個小的,這樣一來項羽是大失人心。再有,他進軍一路燒殺掠搶,這怎麼能夠得天下呢?他是不可能得天下的。而漢王您進了關中以後,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好,大得人心,三秦父老都盼望著您到秦地去當王。韓信最後說了一句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就是說,你要發一個戰書過去,三秦地區馬上就是你的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