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詩經為什麼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講了哪些愛情故事?

《詩經 》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創作, 其中描寫愛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詩經》中的愛情詩, 熱烈而浪漫, 清純而自然, 是心與心的交流, 情與情的碰撞。 後世的很多愛情詩, 浮豔而做作, 在文學價值上遠遠不及《詩經》。

《詩經》中描述的事情跨越時間很大, 達五百多年, 因此我們分析時也要看到在不同時間, 不同地域, 其愛情詩所具有的不同特點。 整體來說, 周代婚姻戀愛的習俗是一個由開放到保守的過程。

周初, 禮教初設, 古風猶存, 青年男女戀愛尚少禁忌, 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自由的。

《鄭風溱洧》便是極具代表性的一篇。 詩寫的是鄭國陰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會之事。 陽春三月, 大地回暖, 豔陽高照, 鮮花遍地, 眾多男女齊集溱水、洧水岸邊臨水祓禊, 祈求美滿婚姻。 一對情侶手持香草, 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感受著春天的氣息, 享受著愛情的甜蜜。 他們邊走邊相互調笑, 並互贈芍藥以定情。 這首詩如一首歡暢流動的樂曲, 天真純樸, 爛漫自由。 按封建衛道士的觀點, 《溱洧》通篇“皆為惑男之語”, 實乃“淫聲”, 然以今天的眼光客觀地看, 這種未經禮教桎梏的、道學家口中的所謂“淫”, 恰恰是自然的人性, 是一種活潑生命的體現, 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天地精神的遵從。 它標誌著和諧、自由、平等, 散發著愉快與天真的氣息。

 《衛風木瓜》, “投我予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表達了遠古時候青年男女自由相會, 集體相會、自由戀愛的美好, 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給集會上的意中人, 男子則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為定情物回贈給心中的姑娘。 這首詩帶有明顯的男女歡會色彩, 一是互贈定情物, 表示相互愛慕, 一是邀歌對唱, 藉以表白心跡。

《召南有梅》是少女在采梅子時的動情歌唱, 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愛情的熱切心聲;

《衛風淇奧》這首詩以一位女子的口吻, 讚美了一個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詼諧風趣,

進而表達了對該男子的綿綿愛慕與不盡幽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