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孫儷:可控人生

無論是以哪種身份出現, 孫儷都還是那個孫儷, 外面有些剛, 但卻不鋒芒畢露, 內心有些柔, 但卻因安靜與天真的哲學而恬然自如,

因為她總能將一切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中。

35歲的孫儷家庭幸福, 工作努力而備受認可, 生活中嚴於律己—讓人佩服之餘難免覺得她太過理智、太過無懈可擊, 少了些隨意、柔和甚至自我放縱的灑脫勁兒。 然而, 恰恰是這樣的苛求, 讓她能夠把最敏感、最柔弱、最舒展的一面留給自己和最親近的人, 也讓她能舉重若輕地把控著自己的人生。

孫儷在全新Jeep指南者

代言拍攝現場

我不大能接受“柔弱”的角色

孫儷不會特別青睞於某類角色, 也不想做這種設定。 “就像你每天遇到很多人, 你不知道下一個遇到的人到底能不能成為你的朋友, 你會有感覺的, 你跟她相處、跟她說話, 她的所有一切你都喜歡, 她就是你的朋友, 你看到劇本, 她每一個行為你都有想像空間, 你都好想去演她, 瞬間你就會喜歡她, 你就想去演。 ”

但她卻不大能接受哭哭啼啼、特別“柔弱”的角色。 拍攝《甄嬛傳》的前兩年, 孫儷收到一個劇本, 希望她演這樣一個的角色, “我寧願演一個女二, 我都不想演那麼一個柔弱的(角色),

有話可以好好說呀。 ”

硬要追根溯源, 也許是單親家庭的成長環境和少年時的軍旅生活, 讓孫儷的性格多少有些男孩子氣, 剛強、理智、不服輸。 而《玉觀音》裡的安心乾淨又溫柔, 孫儷甚至開玩笑講過:“所有需要有點女人的戲, 我都得稍微裝一下。 ”

但是, 對於柔弱的拒絕不代表冷漠。

2011年, 孫儷主演的古裝奇幻電影《畫壁》上映, 在報導中她談到自己飾演的角色芍藥:“在大家看來, 芍藥是傳統意義上的女領導, 會有點冷漠, 有點不太好接近。 其實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有兩面性, 只是有些人用冷漠武裝她的外表, 裝飾自己;有些人則會把熱情放在表面, 去對待別人。 從內心來講, 芍藥不是個冷漠的人, 她很需要愛和溫暖, 但看起來她是什麼都不想要的人,

所以開始時她跟其他仙女有距離感。 以前大家見我第一面都感覺我很少說話, 但人是會變的, 現在反過來了, 我跟第一次見面的人也會聊很多話題。 我覺得芍藥也是這樣。 ”這是她與芍藥的相似點。

而這份與角色的感同身受, 讓人突然覺得, 孫儷剛強的外殼下, 其實有一顆極其敏銳、溫和的心, 她會耐心地跟角色相處, 去理解角色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決定、每一次情感的迸發。 這讓她對自己演繹的角色有著細緻入微的理解和演繹, 所以無論是安心、杜鵑、甄嬛還是羋月, 都讓觀眾能跟著笑跟著哭, 仿佛一同經歷了一場人生。

事實上, 她演過的每一個角色都殘留在她身體裡, 慢慢發酵, 不斷影響自身的狀態與認知。

“不光是演戲吧, 你踏出每一步的決定之後, 你肯定會有改變的, 一定會的, 除非你是個很木訥的人。 ”而這樣敏銳的感知力和豐沛的情感, 或許才是她專業、刻苦、理性的演員身份背後, 真正令她與眾不同的原因。

白色蕾絲刺繡長裙、

黑色印花亞麻頸飾

Giorgio Armani

鎧甲下的溫柔

她完成著一項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外人很容易把她想像成一位八面玲瓏、說一不二的女強人。然而,生活中的孫儷其實是個極其安靜的人,年輕時那種安靜近於孤僻。拍完戲,孫儷常常需要花上幾個小時與自己獨處,消化一天的情緒。這種安靜也是孫儷在演戲中慢慢學會的。

以前拍戲時,孫儷也會用音樂或者其他東西説明自己醞釀情感。現在她選擇安靜地待著。“我覺得最有力的力量就是安靜。其實演一個好的角色並不是那麼簡單,它需要你有一顆非常安靜的心,你才可以讓自己像一張白紙一樣去塑造一個人。”

這種安靜也打消了她工作時的不安全感與焦慮。“當你覺得身邊很多事情不可控,比如說我出門拍戲會擔心家裡的小孩兒,但是我擔心沒有用,即使出現什麼問題我也改變不了,會產生我的焦慮。”我們總會在對一件事情不確定又十分在意,十分在意又無可作為的時候特別焦慮。對於演員來說,焦慮的潛在危險太大了。

是的,“女超人”也有焦慮、無助甚至脆弱的時刻,每當這種時刻,她選擇用“安靜”來消解。她說:“我覺得其實每個人喜歡的東西到最後都能聚成一條河,就像我喜歡寫字,我喜歡佛教,我喜歡養生,我喜歡喝茶,練瑜伽,其實都很靜態的東西,它們説明我平靜下來。”

車輛提供

全新Jeep指南者

給生活做減法

很多人提起孫儷的第一印象都是“人生贏家”,事業上備受認可,家庭幸福美滿。但孫儷本人卻不希望被這麼一個“標籤”限定。“每個標籤都是一個定格,但是它也只是你的一個過程,現在說‘人生贏家’對於我來講有點太早了。那麼大的一個定論,應該是向一些老藝術家們致敬。”

父母的離異曾讓孫儷一度以一個抗拒婚姻的姿態活著,因為不知道它的模樣,也不知道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好像每個人都非要為婚姻犧牲什麼。她承認年輕的時候容易說話不留餘地,好像什麼事情都是一棒子打死了的。

與鄧超的婚姻,讓她認識到婚姻不需要改變或犧牲那麼多。當她越過這道坎,去考慮孩子的時候,朋友卻建議不要生孩子,一旦生了孩子,事業就完蛋。她依然選擇聽從自己的心。事實證明,她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通過這件事情我也告訴自己,不要給別人任何建議,因為你不是人家,人家也不是你,你們所處的軌道、環境都不一樣,即使她是你朋友。有可能你認為很自信的一句話就會影響別人一生,其實對你來講只是隨口一說,但是別人可能就記住了,因為誰都不能對對方的生活負責任,所以沒必要給對方過多的建議,而且你的建議都特別主觀,但你不是對方。每個人要自己去實現自己的生活,不要去聽別人。因為朋友跟我說這些話,多多少少會讓我焦慮,我的選擇是不是錯了?好在我現在還有工作,如果真沒工作了,那我覺得我可能真的要懊惱一輩子,所以去嘗試就好了,要相信自己的心。”

2011年等等出生,孫儷像《辣媽正傳》裡的夏冰一樣焦慮了,“你不知道他每一聲哭、每一個狀況的原因是什麼。你焦慮是因為你會覺得他的很多情緒是不可控的,你不能控制,你不瞭解他,不理解他為什麼要哭了,你就很著急。”第一次當媽媽,孫儷要做很多努力。

她給等等立了一些規矩:少吃零食、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個小時……但是鄧超總是破壞規則,當孫儷要求孩子休息時,他還會偷偷湊到孩子耳朵邊說“再玩會兒”,新房子剛裝修好,鄧超就指著窗子邊的紗網說:“為什麼要裝這個紗網,我不能和兒子爬出去了。”

“我規矩太多了,所以他一直說我是壞人,家裡就我做壞人。”

2014年小花出生,孫儷已經沒有那種焦慮了。

所有規矩都沒有要求孩子去上智力培訓班,孫儷覺得他們已經太辛苦了。“《黃帝內經》說人最珍貴的是什麼,是天真,天真是最珍貴的。但是我們的天真已經越來越沒有了,從小孩兒開始他們也沒有了,他們爬的地方只能是早教中心,而不是草地了。所以人真的要接地氣,我更願意帶他們去親近大自然,我只要有時間就會帶他們去農村玩。”

一有空,她就要帶著孩子開車去附近的山野裡玩。在她看來,小孩兒最好的玩具就是大自然,每一塊乾淨的、沒有污染的石頭,沒有污染的草地,不打農藥的草地,沒有污染的水源,都是他們最好的玩具。因為比起3C產品,或者是人為的一些東西,他們從小更應該跟這些大自然接觸,每次和有小孩的朋友一塊兒出遊,都熱鬧得像個幼稚園。

我問她偏愛山還是偏愛海,她說其實只要一塊兒出去玩就可以了。甚至是,一家人一起看書聽音樂,“小孩子需要在一起”。在家陪孩子時,她和鄧超都不拿手機,創造“有效陪伴”。

在孫儷看來,在事業、家庭與自身三方取得平衡唯一的方法是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現在最重要的是能做一個好媽媽、好妻子、好女兒,然後好演員,別的都可以不做,節外旁枝的一些事情都可以不做。現在我也減少了很多自己的活動量,各種活動、大小活動,希望自己能更集中地拍戲,演一個好的角色。”

不近人情的人情

如果不是必要的工作需求,孫儷不太願意離開上海。在她的工作規劃中,不管通告安排到多晚,她都會盡可能地當天往返,回上海。她把這些需求歸結為兩點,一點是懶,另一點是戀家。“我一回到家心都定了,在外面總有不放心、擔心。”

與其他劇組緊張拍攝的進程不同,現在的孫儷過著規律而簡單的拍攝生活,每天上午7點半化妝,拍到下午六七點。她習慣了這種慢節奏的生活,一“快”起來,甚至會頭疼。過往的經歷告訴她,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裡面去做一些事情,與其做不好寧願不做。

眾所周知,演員是一個很被動的職業,被名利、期待、人情裹挾著,很容易失去某些原則。而一個女演員能做到如此強勢地把控自己的工作節奏,她為此付出了多少心力和時間,你我都不曾看到。而孫儷卻把自己的經歷講得很輕鬆,旁人總覺得平順,但是過程中那些難受的日日夜夜她都自己消化了。

採訪結束後,孫儷的經紀人跟我說:“在整個劇組週期裡面,她每天吃一樣的東西,每天同一個時間點起床,同一個時間點睡覺,每天晚上幹同樣的事兒。”孫儷補充:“我跟你講,你肯定都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這樣。我從開機第一天到現在我每天吃的早飯都是一模一樣的。”

她確實過著丈夫眼裡“循規蹈矩”到有些不近人情的生活,幾乎像一個士兵一樣嚴于律己而堅毅頑強。然而,或許正是這樣的苛求,讓她能夠把最敏感、最柔弱、最舒展的一面留給自己和最親近的人,也讓她能舉重若輕地把控著自己的人生,如你我看到的一樣。

(本文節選自《時尚先生》2017年4月刊封面專題)

攝影/韋來(WAY'S)

策劃/陳博

編輯/李小鵬

文/河太太、黃鶴

服裝統籌/李萌

妝發/田宏禹(OnTime)

美甲/阿夢

Giorgio Armani

鎧甲下的溫柔

她完成著一項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外人很容易把她想像成一位八面玲瓏、說一不二的女強人。然而,生活中的孫儷其實是個極其安靜的人,年輕時那種安靜近於孤僻。拍完戲,孫儷常常需要花上幾個小時與自己獨處,消化一天的情緒。這種安靜也是孫儷在演戲中慢慢學會的。

以前拍戲時,孫儷也會用音樂或者其他東西説明自己醞釀情感。現在她選擇安靜地待著。“我覺得最有力的力量就是安靜。其實演一個好的角色並不是那麼簡單,它需要你有一顆非常安靜的心,你才可以讓自己像一張白紙一樣去塑造一個人。”

這種安靜也打消了她工作時的不安全感與焦慮。“當你覺得身邊很多事情不可控,比如說我出門拍戲會擔心家裡的小孩兒,但是我擔心沒有用,即使出現什麼問題我也改變不了,會產生我的焦慮。”我們總會在對一件事情不確定又十分在意,十分在意又無可作為的時候特別焦慮。對於演員來說,焦慮的潛在危險太大了。

是的,“女超人”也有焦慮、無助甚至脆弱的時刻,每當這種時刻,她選擇用“安靜”來消解。她說:“我覺得其實每個人喜歡的東西到最後都能聚成一條河,就像我喜歡寫字,我喜歡佛教,我喜歡養生,我喜歡喝茶,練瑜伽,其實都很靜態的東西,它們説明我平靜下來。”

車輛提供

全新Jeep指南者

給生活做減法

很多人提起孫儷的第一印象都是“人生贏家”,事業上備受認可,家庭幸福美滿。但孫儷本人卻不希望被這麼一個“標籤”限定。“每個標籤都是一個定格,但是它也只是你的一個過程,現在說‘人生贏家’對於我來講有點太早了。那麼大的一個定論,應該是向一些老藝術家們致敬。”

父母的離異曾讓孫儷一度以一個抗拒婚姻的姿態活著,因為不知道它的模樣,也不知道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好像每個人都非要為婚姻犧牲什麼。她承認年輕的時候容易說話不留餘地,好像什麼事情都是一棒子打死了的。

與鄧超的婚姻,讓她認識到婚姻不需要改變或犧牲那麼多。當她越過這道坎,去考慮孩子的時候,朋友卻建議不要生孩子,一旦生了孩子,事業就完蛋。她依然選擇聽從自己的心。事實證明,她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通過這件事情我也告訴自己,不要給別人任何建議,因為你不是人家,人家也不是你,你們所處的軌道、環境都不一樣,即使她是你朋友。有可能你認為很自信的一句話就會影響別人一生,其實對你來講只是隨口一說,但是別人可能就記住了,因為誰都不能對對方的生活負責任,所以沒必要給對方過多的建議,而且你的建議都特別主觀,但你不是對方。每個人要自己去實現自己的生活,不要去聽別人。因為朋友跟我說這些話,多多少少會讓我焦慮,我的選擇是不是錯了?好在我現在還有工作,如果真沒工作了,那我覺得我可能真的要懊惱一輩子,所以去嘗試就好了,要相信自己的心。”

2011年等等出生,孫儷像《辣媽正傳》裡的夏冰一樣焦慮了,“你不知道他每一聲哭、每一個狀況的原因是什麼。你焦慮是因為你會覺得他的很多情緒是不可控的,你不能控制,你不瞭解他,不理解他為什麼要哭了,你就很著急。”第一次當媽媽,孫儷要做很多努力。

她給等等立了一些規矩:少吃零食、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個小時……但是鄧超總是破壞規則,當孫儷要求孩子休息時,他還會偷偷湊到孩子耳朵邊說“再玩會兒”,新房子剛裝修好,鄧超就指著窗子邊的紗網說:“為什麼要裝這個紗網,我不能和兒子爬出去了。”

“我規矩太多了,所以他一直說我是壞人,家裡就我做壞人。”

2014年小花出生,孫儷已經沒有那種焦慮了。

所有規矩都沒有要求孩子去上智力培訓班,孫儷覺得他們已經太辛苦了。“《黃帝內經》說人最珍貴的是什麼,是天真,天真是最珍貴的。但是我們的天真已經越來越沒有了,從小孩兒開始他們也沒有了,他們爬的地方只能是早教中心,而不是草地了。所以人真的要接地氣,我更願意帶他們去親近大自然,我只要有時間就會帶他們去農村玩。”

一有空,她就要帶著孩子開車去附近的山野裡玩。在她看來,小孩兒最好的玩具就是大自然,每一塊乾淨的、沒有污染的石頭,沒有污染的草地,不打農藥的草地,沒有污染的水源,都是他們最好的玩具。因為比起3C產品,或者是人為的一些東西,他們從小更應該跟這些大自然接觸,每次和有小孩的朋友一塊兒出遊,都熱鬧得像個幼稚園。

我問她偏愛山還是偏愛海,她說其實只要一塊兒出去玩就可以了。甚至是,一家人一起看書聽音樂,“小孩子需要在一起”。在家陪孩子時,她和鄧超都不拿手機,創造“有效陪伴”。

在孫儷看來,在事業、家庭與自身三方取得平衡唯一的方法是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現在最重要的是能做一個好媽媽、好妻子、好女兒,然後好演員,別的都可以不做,節外旁枝的一些事情都可以不做。現在我也減少了很多自己的活動量,各種活動、大小活動,希望自己能更集中地拍戲,演一個好的角色。”

不近人情的人情

如果不是必要的工作需求,孫儷不太願意離開上海。在她的工作規劃中,不管通告安排到多晚,她都會盡可能地當天往返,回上海。她把這些需求歸結為兩點,一點是懶,另一點是戀家。“我一回到家心都定了,在外面總有不放心、擔心。”

與其他劇組緊張拍攝的進程不同,現在的孫儷過著規律而簡單的拍攝生活,每天上午7點半化妝,拍到下午六七點。她習慣了這種慢節奏的生活,一“快”起來,甚至會頭疼。過往的經歷告訴她,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裡面去做一些事情,與其做不好寧願不做。

眾所周知,演員是一個很被動的職業,被名利、期待、人情裹挾著,很容易失去某些原則。而一個女演員能做到如此強勢地把控自己的工作節奏,她為此付出了多少心力和時間,你我都不曾看到。而孫儷卻把自己的經歷講得很輕鬆,旁人總覺得平順,但是過程中那些難受的日日夜夜她都自己消化了。

採訪結束後,孫儷的經紀人跟我說:“在整個劇組週期裡面,她每天吃一樣的東西,每天同一個時間點起床,同一個時間點睡覺,每天晚上幹同樣的事兒。”孫儷補充:“我跟你講,你肯定都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這樣。我從開機第一天到現在我每天吃的早飯都是一模一樣的。”

她確實過著丈夫眼裡“循規蹈矩”到有些不近人情的生活,幾乎像一個士兵一樣嚴于律己而堅毅頑強。然而,或許正是這樣的苛求,讓她能夠把最敏感、最柔弱、最舒展的一面留給自己和最親近的人,也讓她能舉重若輕地把控著自己的人生,如你我看到的一樣。

(本文節選自《時尚先生》2017年4月刊封面專題)

攝影/韋來(WAY'S)

策劃/陳博

編輯/李小鵬

文/河太太、黃鶴

服裝統籌/李萌

妝發/田宏禹(OnTime)

美甲/阿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