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用手機寫出詩集 殘疾作家把47年的人生裝進書裡

封面新聞訊文字無言, 卻能擲地有聲, 編排出鏗鏘樂章。 這不, 直擊人心的一出“文字戲”剛在成都登場。

9月28日下午, 由四川省作家協會、四川省殘疾人聯合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一場詩集分享會溫馨開場,

主角楊嘉利帶著他的最新作品《彼岸花》詩集與來賓見面, 分享創造故事和感悟。

讀書分享會不稀奇, 如此震撼心靈的卻不常見。 楊嘉利在半歲時因高燒嚴重損傷小腦神經, 落下終生殘疾, 其後47年的人生裡, 他克服身體的不便, 在文學世界裡找到無限力量, 把情感和故事揉進文字。 “寫詩不難, 寫字更難。 ”在靠紙筆寫作的年代, 雙手不靈活的楊嘉利寫字艱難, 別人用幾秒鐘寫一個字, 他卻要花上好幾分鐘。 後來有了電腦, 但敲擊鍵盤對他來說依然不容易, 直到智慧手機出現, 楊嘉利終於得嘗輕鬆些的書寫方式, “用手機操作。 ”據介紹, 《彼岸花》便是他用手機作為書寫工具完成的第一部作品。

詩集《彼岸花》共收錄短詩330首, 分為“夢的花語”、“愛的獨步”、“生的低吟”和“彼岸之花”四輯, 有他寫給兒童和少年的碎語;對青春時光的追憶;對命運以及世界的一些領悟;還有對生命的終極思考等。 楊嘉利, “詩集中的每首詩, 都是心靈上的一次綻放。 ”

“《彼岸花》是作者對自己前世今生的叩問, 對當下與未來的思考, 既可完整成書, 又可片段傳播。 他的故事, 讓我們感悟, 茫茫人世, 最珍貴的是嚮往崇高的人格, 追尋生命的厚度。 ”對楊嘉利的詩, 《星星》詩刊原編輯部主任、原四川省作協創研室原主任孫建軍如此評價。

聽完分享, 來自成都大學的一個大學生特意向楊嘉利要了聯繫方式, “我想把楊老師的故事分享給朋友們,

也想關注他今後的新作。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