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書香巴中·詩語青春”巴中市首屆青少年詩詞大賽決賽圓滿落幕

“詩言志, 詞緣情”,

古詩詞

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是中華文化之瑰寶,

是滲入中國人骨血的文化基因。

9月25日晚, 由共青團巴中市委主辦, 巴中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巴中晚報社協辦的“書香巴中·詩語青春”巴中市首屆青少年詩詞大賽決賽落下帷幕, 呈現了一場詩詞盛宴。 大賽活動自七月初啟動以來, 迅速積攢了極高的人氣, 各市、縣機關單位、社會團體紛紛踴躍報名。 歷經懷著對詩詞的喜愛,報名參賽的37支隊伍、111名詩詞愛好者通過初賽、複賽的激烈比拼, 最終光陰慢、天翼飛young、老韻新詞等7支隊伍成功脫穎而出晉級決賽。

市委、市人大、市政協相關領導及全市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共計400余人現場觀賽。

多樣方式演繹古語詩詞

詩詞如同一面鏡子,

你如何, 詩詞便如何。

你悲傷時,

詩, 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切;

你歌唱時,

詩, 是字水歡笑山青秀, 碧波玉龍畫中游;

你奮進時,

詩, 是願得此生長報國, 何鬚生入玉門關……

▲1號光陰慢隊《滿江紅》

▲2號天翼飛young隊《天道神韻唱巴中》

▲3號老韻新詞隊《中國夢•中華情》

▲4號雲帆隊《聲聲慢》

▲5號下里巴人隊《千字文》

▲6號恰同學少年隊《書香•能量》

▲7號瀟瀟暮雨隊《雨巷》

詩詞的想像空間很廣闊,七支參賽隊伍通過音詩畫、樂器、舞蹈、朗誦、合唱等不同方式對《滿江紅》、《聲聲慢》、《雨巷》、《千字文》等古詩詞進行現場表演,讓單純的吟誦添加了不少新意,淋漓盡致地演繹出所選篇目的神韻,讓現場觀眾感受了古詩其特有時代的節奏韻律,同樣的一首作品通過不同的演繹形式也會讓人感受到不同的理解和意境。

引經據典傳誦中華文化

語言的力量,

不遜於千軍萬馬。

在當今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經典詩詞

“長風破浪會有時”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滿招損,謙受益”

……

用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元素

來提綱挈領、縱橫捭闔。

“習典有益”環節,以古詩詞為載體深入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導青年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拾遺補缺還原經典詩句

賞一場霓裳,看一夜桃花,

花開花落,哪一朵最讓你放心上?

望一輪皓月,念一人不忘,

玲瓏紅豆,哪一個最讓你眷念不舍?

品一闋詩詞,焚一支檀香,

晨鐘暮鼓,哪一句最讓你過目不忘?

“過目不忘”環節8道題目,涉及陸遊的《過奇章僧刹》,毛澤東的《長征》、楊虞仲的《游王望山》、吳道凝的《巴靈台賦》、李白的《蜀道難》等,其中部分是出自本土的詩詞。選手們激烈討論、對答如流,現場氣氛緊張,分秒必爭,時而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時而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創新形式再現詩詞意境

人們常以“詩情畫意”來表達美景不可言說之妙,不管是袁枚形容的“放棹西湖發浩歌,詩情畫意兩如何”,還是毛祥麟《墨餘錄》中所說“詩情畫意;尚可言傳;惟此一片深情;當於言外領味”,都極具畫面感。如詩也如畫,竟成了從藝者和觀藝者衡量藝術創作豐腴意境的一杆美學尺規。

檀香引,窗花透,窗櫺

暗夜臨,剪紙憶,剪影

透光板上半捧沙,一鞠揮成水墨畫

盈盈指尖動乾坤,三千浮華浪淘沙

傳統民間藝術的剪紙和現代藝術的沙畫現場展示詩詞意境,選手通過搶答方式正確描述出畫面所展示情景詩句,用藝術形式再現國學詩詞,創新性的形式延伸了參與範圍,提升了經典傳承的生命力。

將此環節的8幅剪紙作品進行拍賣,將拍賣所得的的1.6萬元愛心款捐贈給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8月3日晚報道的我市王銳、何倩等貧困學生,助力他們圓夢大學。

經過四個環節的激烈角逐,巴中市首屆青少年詩詞大賽最終決出了一、二、三等獎的獲獎團隊。來自“一家親”的恰同學少年隊獲得一等獎,電信巴中分公司的天翼飛young隊和恩陽中學的瀟瀟暮雨隊獲得二等獎,來自光陰慢國學堂的光陰慢隊、西部計畫志願者的老韻新詞隊、南江縣詩詞協會的雲帆隊、市殘聯的下里巴人隊獲得三等獎。

路漫漫其修遠兮,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文學、是情懷、是知識,更是珍寶,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加強了廣大青少年文化底蘊和道德修養建設,為建設“美麗巴中”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

▲7號瀟瀟暮雨隊《雨巷》

詩詞的想像空間很廣闊,七支參賽隊伍通過音詩畫、樂器、舞蹈、朗誦、合唱等不同方式對《滿江紅》、《聲聲慢》、《雨巷》、《千字文》等古詩詞進行現場表演,讓單純的吟誦添加了不少新意,淋漓盡致地演繹出所選篇目的神韻,讓現場觀眾感受了古詩其特有時代的節奏韻律,同樣的一首作品通過不同的演繹形式也會讓人感受到不同的理解和意境。

引經據典傳誦中華文化

語言的力量,

不遜於千軍萬馬。

在當今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經典詩詞

“長風破浪會有時”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滿招損,謙受益”

……

用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元素

來提綱挈領、縱橫捭闔。

“習典有益”環節,以古詩詞為載體深入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導青年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拾遺補缺還原經典詩句

賞一場霓裳,看一夜桃花,

花開花落,哪一朵最讓你放心上?

望一輪皓月,念一人不忘,

玲瓏紅豆,哪一個最讓你眷念不舍?

品一闋詩詞,焚一支檀香,

晨鐘暮鼓,哪一句最讓你過目不忘?

“過目不忘”環節8道題目,涉及陸遊的《過奇章僧刹》,毛澤東的《長征》、楊虞仲的《游王望山》、吳道凝的《巴靈台賦》、李白的《蜀道難》等,其中部分是出自本土的詩詞。選手們激烈討論、對答如流,現場氣氛緊張,分秒必爭,時而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時而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創新形式再現詩詞意境

人們常以“詩情畫意”來表達美景不可言說之妙,不管是袁枚形容的“放棹西湖發浩歌,詩情畫意兩如何”,還是毛祥麟《墨餘錄》中所說“詩情畫意;尚可言傳;惟此一片深情;當於言外領味”,都極具畫面感。如詩也如畫,竟成了從藝者和觀藝者衡量藝術創作豐腴意境的一杆美學尺規。

檀香引,窗花透,窗櫺

暗夜臨,剪紙憶,剪影

透光板上半捧沙,一鞠揮成水墨畫

盈盈指尖動乾坤,三千浮華浪淘沙

傳統民間藝術的剪紙和現代藝術的沙畫現場展示詩詞意境,選手通過搶答方式正確描述出畫面所展示情景詩句,用藝術形式再現國學詩詞,創新性的形式延伸了參與範圍,提升了經典傳承的生命力。

將此環節的8幅剪紙作品進行拍賣,將拍賣所得的的1.6萬元愛心款捐贈給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8月3日晚報道的我市王銳、何倩等貧困學生,助力他們圓夢大學。

經過四個環節的激烈角逐,巴中市首屆青少年詩詞大賽最終決出了一、二、三等獎的獲獎團隊。來自“一家親”的恰同學少年隊獲得一等獎,電信巴中分公司的天翼飛young隊和恩陽中學的瀟瀟暮雨隊獲得二等獎,來自光陰慢國學堂的光陰慢隊、西部計畫志願者的老韻新詞隊、南江縣詩詞協會的雲帆隊、市殘聯的下里巴人隊獲得三等獎。

路漫漫其修遠兮,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文學、是情懷、是知識,更是珍寶,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加強了廣大青少年文化底蘊和道德修養建設,為建設“美麗巴中”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