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葫蘆烙畫技藝得傳承 小葫蘆上“烙”出大世界

葫蘆因諧音“福祿”,自古至今便被視為吉祥之物。 人們常常把葫蘆懸掛在門口、床頭、房梁上用來避邪驅凶,鎮宅納吉。

烙鐵為筆,葫蘆為紙,把繪畫、烙畫、雕刻藝術巧妙構思於葫蘆上,在增加葫蘆藝術價值的同時,更使這些藝術葫蘆古樸自然,別具魅力。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葫蘆烙畫技藝在我市得到傳承和發展,這其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丁承效。

虛心學習打牢基礎

3月28日上午,在十笏園文化街區仁和軒葫蘆藝術工作室,記者見到了丁承效。 牆上掛的是葫蘆,桌上放的是葫蘆,地上擺的還是葫蘆,丁承效沉浸在葫蘆的世界裡,怡然自得。

在愛上葫蘆之前,丁承效最先愛上的是繪畫。 “我家祖輩父輩都愛好繪畫,在我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在家練習素描。 ”他說。 1979年,丁承效進入市傢俱公司從事設計工作。 第二年他被派參加市總工會組織的企業美術骨幹培訓班。

“當時培訓班裡可謂大家雲集,張靜遠、張紹良、陳壽榮等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們,讓每個學員都受益匪淺。 ”丁承效說。

談到葫蘆烙畫工藝,丁承效說從初識到現在有十幾年時間了。 剛開始,自己一個人在家閉門造車,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丁承效在北京街頭閒逛,聞到一股烙制所特有的香氣。 他循著香氣的方向走去,推開半掩的房門,只見裡面是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葫蘆,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正在用電烙鐵在葫蘆上烙畫,他默默地站在一邊看。 丁承效在老人的舉手投足間領悟到了許多烙畫的技巧。

潛心鑽研練就技藝

走進丁承效的“仁和軒”,大大小小各種形狀的葫蘆讓人眼前一亮:有“規整”的壓腰葫蘆、細長脖兒圓肚子的油棰葫蘆、扁墩墩的南瓜葫蘆,各式各樣。

有的葫蘆上畫的是龍,片片祥雲掩映在龍身之下,顏色均勻,惟妙惟肖;有的葫蘆畫鳳,畫虎,畫貓,均是活靈活現,與葫蘆本身的形狀相稱,極具觀賞性。

“葫蘆烙畫技藝,對於烙筆的火候和下筆力度把握要恰到好處,電壓的高低如同墨汁的濃密程度,烙筆的停留時間和速度也都是要下功夫練的。 ”丁承效說,作畫時要先用鉛筆在葫蘆上打好草稿,然後用一種類似電烙鐵的筆尖把畫燙出來,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熨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

從藝十餘年來,丁承效的葫蘆烙畫技藝日臻成熟,多項作品榮獲大獎。 其中,《中國龍》獲得中國非遺培訓計畫葫蘆雕刻技藝優秀獎,《十八羅漢》榮獲2013中國上海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會創新獎,門神《神荼·鬱壘》被中國國家圖書館典藏。

他本人也被授予齊魯文化之星、濰坊市烙畫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濰坊市第二屆“風箏都文化獎”、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濰坊市能工巧匠等榮譽稱號。

念念不忘傳承非遺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丁承效義無反顧地把這副沉甸甸的擔子挑在肩上。 而他的第一個學生便是自己的兒子丁文正。 因為從小耳濡目染,丁文正孩童時期便喜歡舞文弄墨,後來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逐漸掌握了葫蘆烙畫技藝,如今已經開了自己的工作室。 另外,這些年來丁承效陸陸續續從社會上收了五六個徒弟,目前都已小有成就。

為更好地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長久傳承,丁承效把葫蘆烙畫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帶進了濰坊聾啞學校,每週兩次到學校上課。 目前首批學生即將畢業,這也意味著葫蘆烙畫隊伍又添了一支生力軍。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建設‘文化名市’,我感到很振奮,但同時也感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以後會更加努力,讓葫蘆烙畫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 ”丁承效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