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重慶市十大“最美家庭”故事展播】夫妻倆專研藝術創作,用心傳播中國文化

聶暉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 7歲時開始習琴練字, 愛上了中國傳統文化, 對詩書畫琴皆有研究。 她和丈夫謝飛東均是知名書畫家、古琴家、作家, 夫妻倆在藝術創作、學術研究、文化藝術傳承等方面相互支持、比翼齊飛, 他們四處遊學、講學, 赴國內外多地舉辦個人詩書畫印展, 用心傳播中國文化, 並用十年時間寫出了書法文化專著《讀字》。

近日, 聶暉一家獲評2017年重慶“十大最美家庭”稱號。

7歲拜師學藝 堅持讓夢想結出果子

精緻的柳眉妝容、素白色的旗袍、長至腰間的黑色直發, 雖然已過不惑之年, 但聶暉依然致力於學習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我對書法、中華傳統的研習, 源于天然的喜愛。 ”談起與書畫的緣分, 聶暉回憶到, 小的時候, 社會上還沒有培養小孩興趣愛好這種意識, 但母親的堅持與鼓勵, 讓她在這條路上一走就是30多年。

7歲時, 母親帶著聶暉開始拜師學藝,

白天在學校裡上課, 晚上回到家則要練習書法和國畫, 到了寒暑假, 她天天都要泡在學堂裡不斷練習, 很少有出去玩耍的機會。

“我也羡慕我的姐姐和其他小朋友, 可以在外面跳繩、捉迷藏, 而我只能面對紙、筆和琴。 ”聶暉笑言, 她能有今天的成就, 不光是憑著自己的興趣, 更有父母的薰陶、支持和鞭策, 才能把兒時的夢想結出果子。

書法、國畫、詩詞、古琴、文字學、漢語言文學等, 聶暉在學藝這條路上, 用熱愛和堅持豐富了自己的人生, 直至今日, 她每天仍在不斷學習提升自己, 用她的話來說, 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是文化符號, 還是一種智慧的凝聚, 學習中華文化能帶來一種和諧與開悟, 讓人悟道。

夫妻二人遊學著書弘揚傳統文化

2001年, 聶暉結識了與自己興趣相投的謝飛東, 兩人一見傾心, 因為有著共同的語言和成長經歷, 在2003年結為夫妻, 身邊不少朋友打趣地說他們媒人, 其實是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藝術。

對於聶暉和謝飛東來說, 生活中除了柴米油鹽, 還有詩和遠方。

婚後, 夫妻二人帶著女兒一起遊學孔子、李白、蘇東坡等數十位名人故里, 遊歷了華山、泰山、蘇杭等20多個省市的名山大川。

聶暉說, 每次出行不是走馬觀花到此一游, 而是精心體驗, 享受山水田園、歷史文化的慢生活, 再以詩詞或隨筆抒情寫意、記錄感悟, 在喧囂繁忙的都市快節奏中享受家的溫馨、國的美好。

遊學之外, 聶暉和謝飛東是典型的“宅男宅女”, 除了平時收學徒講課, 夫妻倆最愛的就是在家中的書齋靜心藝術創作, 在燈下相伴著書立說。

2012年, 聶暉和謝飛東用十年時間孕育的第一本書法文字學專著——《讀字》出版, 從甲骨文講起, 解讀漢字的起源發展與相關歷史文化, 短短兩個月便在全國脫銷。 去年, 他們又出版了《讀字識中國》、中英文雙語版的詩書畫印集《造化心源》、《漢字之美》等三本書,

目前二人合著的學詩寫詩專著《讀詩》也即將出版。

鼓勵更多人學習中華文化之美

“敦孝悌、篤宗族、興學校、修品行。 ”這麼多年來, 聶暉一直謹記著聶氏家訓, 在她和丈夫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弘揚。 聶暉說, 一家人濃厚的學習氛圍也影響到了女兒, 現在她擅長書畫、古琴, 作品在全市、全國多次獲獎。

夫妻二人十分熱愛公益,今年上半年,聶暉受邀回到江津老家,為聶氏家族拓碑立傳,傳承家史家風。或是到圖書館、書店、中小學同台講學,義務講解書畫、古琴、漢字及國學知識等。

聶暉也會收徒教學,目前有20多個學生向她學習國畫和古琴,特別的是,聶暉還制定了一條規矩,凡是小朋友來學藝,其父母能免費學習,若是成年人來上課,聶暉也會免費為他們的小孩授課,她解釋到,自己提倡在家裡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所以要鼓勵一家人都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不僅如此,聶暉和謝飛東以文化為底蘊,他們的書畫作品頻頻在全國獲獎,聶暉介紹,他們以琴詩書畫立體呈現漢字之美,傳播中國文化藝術,受到海內外的歡迎,曾在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韓國等多國舉辦個人詩書畫印展。

“多次展覽和講座的經驗,讓我體會到海外的華人對中華文化的追求與嚮往,這讓我不由升起一股使命感。”聶輝認為, 她和丈夫把中國的詩詞、書畫、琴音帶到國外,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這個行列,讓更多人瞭解中華文化之美。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李潔 cqtimes2348172

夫妻二人十分熱愛公益,今年上半年,聶暉受邀回到江津老家,為聶氏家族拓碑立傳,傳承家史家風。或是到圖書館、書店、中小學同台講學,義務講解書畫、古琴、漢字及國學知識等。

聶暉也會收徒教學,目前有20多個學生向她學習國畫和古琴,特別的是,聶暉還制定了一條規矩,凡是小朋友來學藝,其父母能免費學習,若是成年人來上課,聶暉也會免費為他們的小孩授課,她解釋到,自己提倡在家裡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所以要鼓勵一家人都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不僅如此,聶暉和謝飛東以文化為底蘊,他們的書畫作品頻頻在全國獲獎,聶暉介紹,他們以琴詩書畫立體呈現漢字之美,傳播中國文化藝術,受到海內外的歡迎,曾在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韓國等多國舉辦個人詩書畫印展。

“多次展覽和講座的經驗,讓我體會到海外的華人對中華文化的追求與嚮往,這讓我不由升起一股使命感。”聶輝認為, 她和丈夫把中國的詩詞、書畫、琴音帶到國外,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這個行列,讓更多人瞭解中華文化之美。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李潔 cqtimes234817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