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京有王希孟和趙孟頫,上海有達·芬奇和倫勃朗,假期藝術展清單來了

前幾日, 故宮的慈甯宮花園迎來9只承德避暑山莊的梅花鹿, 它們將在慈甯宮呆上4個月。 梅花鹿的到來更為國慶日和中秋節假期的故宮增添了喜慶氣氛, 也讓名作雲集的故宮顯得更熱鬧了。 北上廣等地各地不同類型的藝術展紛紛開啟, 第一財經挑選了以下這些展覽, 其中必定有一些能讓你在這個假期裡感受到驚喜和愉悅。

北京

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

時間:即日至12月14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

這是近來故宮最熱門的展覽。 本來北宋書畫就已經極為稀見, 何況這還是一件長近12米的、富麗絢爛的青綠山水畫卷。

順著畫卷展開的方向走, 就像是看了一個精美的短視頻, 與它的作者王希孟一起完成了一次山水間的壯遊。

除了王希孟的《青綠山水圖》, 展覽上還有86件自晉唐到明清的青綠山水畫作, 包括傳為隋代展子虔所做的《遊春圖》、趙伯駒《江山秋色圖》、趙伯驌《萬松金闕圖》等。

為避免排隊過長, 故宮博物院採取了分時參觀措施,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 取號後等候一小時就能夠看到《千里江山圖》, 其他展品則無需排隊。 不過國慶假期期間, 等候時間或將延長。

趙孟頫書畫特展

時間:即日至12月5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武英殿書畫館

元初畫家、書法家趙孟頫是文人畫傳統最重要的宣導者和實踐者之一。 此次展出的100多件書畫, 數量之多極為難得。 展品以故宮博物院藏品為主, 另有7件來自上海博物館, 1件來自遼寧省博物館, 包括行書《秋興詩》卷、行書《歸去來辭》卷、行書《酒德頌》卷、《秋郊飲馬圖》卷、《水村圖》卷等重要作品。 展覽分為兩期, 10月下旬, 部分展品將被更換。

秦漢文明展

時間:即日至11月30日

地點:國家博物館

展覽是對秦漢時期考古成果的一次大規模展示, 涵蓋了建國以來秦漢時期重要考古成果, 集中了從全國30多家文博機構選出的300多件重要文物, 包括“皇后之璽”、“滇王之印”、金縷玉衣、兵馬俑、青銅方鬥、“中國大寧”鎏金銅鏡等。

上海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

時間:即日至10月8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

國慶假期之後, “大英百物展”將與上海的觀眾告別。 所以, 國慶與中秋假期將是觀看此展最後的時機。 說“大英百物展”是今年上海最火爆的藝術展一點也不過分, 沖著這個展覽到上海博物館排長隊的觀眾從盛夏延續至金秋, 至今還沒有消散的跡象。 展覽展出的是100件來自大英博物館的物件,

簡單勾勒出人類文明從古至今的歷史故事, 富有歷史感, 也充滿創意。

為了滿足觀展需求, 上海博物館還在每週五晚上增設了夜場。 不過, 最近上海博物館剛剛啟動大修, 每週一閉館, 其他展廳也可能發生開館時間上的變動。 建議出門觀展之前, 先通過上博官方權威管道查詢有關開放情況的資訊。

奇跡:貝利尼家族與文藝復興

時間:即日至12月23日

地點: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3F展廳

展覽以來自貝利尼家族的收藏和達·芬奇理想博物的收藏為兩條主線, 首次將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的真跡同時帶到中國, 從三傑及其追隨者的作品到巴羅克早期代表人物魯本斯的作品, 再到現當代藝術大家安迪·沃霍爾、博伊斯、達利、 杜尚等向文藝復興致敬的作品,

橫跨6個世紀, 帶來459件藝術真跡, 回望文藝復興的輝煌歷史。

展覽第一板塊是“蒙娜·麗莎”的世界, 輔以AR視效, 展示文藝復興以來以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為主題創作的作品系列, 包括尤其迷人的薩萊的《裸體喬康達》(約創作於1516年)。

第二板塊以來自貝利尼家族的收藏為主線, 五個展廳分別還原貝利尼家族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客廳、餐廳、起居室、私人禱告廳以及收藏廳。 每一個空間除了陳列傢俱、裝飾擺件以及掛毯等古董作品以外, 文藝復興大師巨匠的經典之作也將穿插在內, 包括達·芬奇的《自畫像》, 米開朗基羅的《耶穌下十字架》, 拉斐爾的《聖母子》等。

第三板塊則呈現來自達·芬奇理想博物館的經典收藏, 還原了去掉光環後真實的達·芬奇。

《達·芬奇自畫像》 李奧納多·達·芬奇 義大利 59x 44釐米 布面油畫 1505 -1510

倫勃朗、維米爾、哈爾斯:萊頓收藏荷蘭黃金時代名作展

時間:即日至2018年2月25日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倫勃朗、維米爾和哈爾斯,是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繪畫大師,對藝術史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展覽的核心藝術家毫無疑問是倫勃朗。這位繪畫藝術的偉大創新者於1606年出生於萊頓,17世紀30年代,他搬到阿姆斯特丹,開始了自己漫長而成功的畫家生涯。倫勃朗通過光影刻畫並傳遞人類情感的技巧舉世聞名,此次展覽展出的《智慧女神密涅瓦在書房》和《穿金邊斗篷的少女》等作品將具體而真切地講述大師獨具魅力的創作風格與高超技藝。

與倫勃朗相比,維米爾的畫作更為稀有,他專注於描繪十七世紀荷蘭風俗民情小景,展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畫面恬靜。維米爾成熟風格畫作現存僅三十四幅,此次展出的《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少女》,將女孩的日常情景表現得溫情脈脈,讓觀眾難以轉移自己的視線。這是維米爾作品中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幅私人藏品,它與收藏于盧浮宮博物館的《織花邊的女工》創作于同一匹帆布上。

此次展覽除了呈現12幅倫勃朗作品、1幅維米爾和2幅哈爾斯的作品,還展出了與他們同處荷蘭繪畫黃金時代的其他藝術家的繪畫78幅。

約翰內斯·維米爾 坐在維金納琴邊的少女 約1670~1672 萊頓收藏

安東尼·葛姆雷:靜止中移動

時間:2017年11月26日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曾經他那些遍佈世界各地的鑄鐵人而引起爭議。批評者認為,他有點嘩眾取寵、甚至擾亂了公共空間秩序。在葛姆雷的上海個展裡,你能看到這些著名的鐵人。在創作於1995年的作品《臨界物質II》裡,60個鑄鐵人體以各種不同姿勢,出現在展廳不同角落。他們或垂手直立,或抱頭蜷縮,或面壁下跪,或靠牆深蹲,還有些被倒掛在天花板上,廢柴般堆積在一起。

2017年的新作品《走廊II》中,葛姆雷做了一個15.5米長的鑄鐵盒子。入口處像是一個被解構的人形,腦袋和身體都是方的,頭尾保持相同尺寸,且只容一人進入。當你試著往前走,裡面漆黑,看不到盡頭。又因為身體周圍都有鐵片包裹,形成了幽閉空間,人最本能的反應就是回頭找光亮。

葛姆雷的創作有兩條線索,第一個是人體模型,從客觀角度去看待它;第二是從主觀角度去感受環境。

安東尼·葛姆雷 《臨界物質II》1995

法國藝術家塞萊斯特·布謝-穆日諾個展“生聲不息”

時間:即日至11月12日

地點:上海民生民生美術館

168只斑胸草雀,在封閉的沙地間擦身而過,周圍是悅耳的吉他聲,這是“生聲不息”上的一幕。這場個展包括 6 件大型聲音裝置,展覽中另一件非常受觀眾歡迎的作品《趨勢》,210 只白色瓷碗漂浮在藍色的水池當中,隨水波相遇,碰撞,又分開。瓷碗的撞擊聲由麥克風放大,在空間裡迴響。上至四樓展廳平臺,觀眾又會被能見度不足十米的霧氣重重包裹,《霧》讓觀眾的其他感官感受被放大,又是一番獨特的體驗。

此地入耳 塞萊斯特·布謝-穆日諾

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

時間:即日至11月26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覽大規模聚焦于藝術家李山的生物藝術主題創作。藝術家期待展覽能超越藝術本體的界限,引發一場從生物藝術到人類命運的討論。展出作品包含兩件活體生命的生物藝術創作、近十組以繪畫、數碼圖像、裝置、影像等視覺表達形式進行的生物藝術方案,同時涵蓋逾百件手稿和文獻記錄,呈現藝術家二十多年來在生物藝術領域的研究探索和思考路徑。

宣言:朱利安·羅斯菲德

時間:即日至12月31日

地點:祖沖之路2277弄1號昊美術館

這是昊美術館上海館的開館展,其中由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電影裝置《宣言》,是德國影像藝術家朱利安·羅斯菲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首次在亞洲展出。展覽展出了羅斯菲德過去 12 年的重要作品。在展出的 5 件電影裝置和 21 張攝影作品中,最為知名的《宣言》佔據了展覽的核心。

《宣言》是一件 13 屏同步播放的電影裝置作品(包括 1 場序幕與12 個場景 )。朱利安·羅斯菲德以 50 多個 20 世紀里程碑式的宣言為藍本,重新拼接出 13 段兼具戲劇衝擊和文學之美的詩意獨白。

在12個場景中,布蘭切特塑造了葬禮主持人、女主播、朋克女、流浪漢、垃圾焚燒廠工人等 13 個反差巨大的形象。她豐富的演出經驗以及無與倫比的演技,與羅斯菲德對文本的敏銳捕捉和攝製的完美把控相得益彰,將“宣言”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電影裝置《宣言》

阪茂建築展——建築設計與救災項目的共存

時間:10月8日至11月30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將於2017年10月8日推出普里茲克獎得主、日本建築師阪茂(Shigeru Ban)的個展。

作為世界巡迴展的第二站,展覽繼東京之後來到上海,以全尺寸模型、照片及影像素材多方位呈現阪茂逾十件建築作品。本次展覽更特別聚焦建築師歷年來在世界各地曾進行的救災項目,並招募本地志願者與阪茂事務所成員一同以紙管材料搭建重現五件救災建築的實體模型。同時,阪茂以一場同名講座拉開展覽序幕,期待與作品一同傳達建築師對建築本質的思考以及人類生存狀態的關注。

廣州

黃金時代——18至20世紀俄羅斯帝國珍品展

時間:即日至1月7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覽是對俄羅斯帝國200年歷史的呈現。302件文物全部來自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其中包括歷代帝王雕像、雕塑、鐘錶、繪畫、服飾、瓷器、珠寶以及金幣等等,呈現了俄羅斯帝國的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

還原了去掉光環後真實的達·芬奇。

《達·芬奇自畫像》 李奧納多·達·芬奇 義大利 59x 44釐米 布面油畫 1505 -1510

倫勃朗、維米爾、哈爾斯:萊頓收藏荷蘭黃金時代名作展

時間:即日至2018年2月25日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倫勃朗、維米爾和哈爾斯,是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繪畫大師,對藝術史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展覽的核心藝術家毫無疑問是倫勃朗。這位繪畫藝術的偉大創新者於1606年出生於萊頓,17世紀30年代,他搬到阿姆斯特丹,開始了自己漫長而成功的畫家生涯。倫勃朗通過光影刻畫並傳遞人類情感的技巧舉世聞名,此次展覽展出的《智慧女神密涅瓦在書房》和《穿金邊斗篷的少女》等作品將具體而真切地講述大師獨具魅力的創作風格與高超技藝。

與倫勃朗相比,維米爾的畫作更為稀有,他專注於描繪十七世紀荷蘭風俗民情小景,展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畫面恬靜。維米爾成熟風格畫作現存僅三十四幅,此次展出的《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少女》,將女孩的日常情景表現得溫情脈脈,讓觀眾難以轉移自己的視線。這是維米爾作品中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幅私人藏品,它與收藏于盧浮宮博物館的《織花邊的女工》創作于同一匹帆布上。

此次展覽除了呈現12幅倫勃朗作品、1幅維米爾和2幅哈爾斯的作品,還展出了與他們同處荷蘭繪畫黃金時代的其他藝術家的繪畫78幅。

約翰內斯·維米爾 坐在維金納琴邊的少女 約1670~1672 萊頓收藏

安東尼·葛姆雷:靜止中移動

時間:2017年11月26日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曾經他那些遍佈世界各地的鑄鐵人而引起爭議。批評者認為,他有點嘩眾取寵、甚至擾亂了公共空間秩序。在葛姆雷的上海個展裡,你能看到這些著名的鐵人。在創作於1995年的作品《臨界物質II》裡,60個鑄鐵人體以各種不同姿勢,出現在展廳不同角落。他們或垂手直立,或抱頭蜷縮,或面壁下跪,或靠牆深蹲,還有些被倒掛在天花板上,廢柴般堆積在一起。

2017年的新作品《走廊II》中,葛姆雷做了一個15.5米長的鑄鐵盒子。入口處像是一個被解構的人形,腦袋和身體都是方的,頭尾保持相同尺寸,且只容一人進入。當你試著往前走,裡面漆黑,看不到盡頭。又因為身體周圍都有鐵片包裹,形成了幽閉空間,人最本能的反應就是回頭找光亮。

葛姆雷的創作有兩條線索,第一個是人體模型,從客觀角度去看待它;第二是從主觀角度去感受環境。

安東尼·葛姆雷 《臨界物質II》1995

法國藝術家塞萊斯特·布謝-穆日諾個展“生聲不息”

時間:即日至11月12日

地點:上海民生民生美術館

168只斑胸草雀,在封閉的沙地間擦身而過,周圍是悅耳的吉他聲,這是“生聲不息”上的一幕。這場個展包括 6 件大型聲音裝置,展覽中另一件非常受觀眾歡迎的作品《趨勢》,210 只白色瓷碗漂浮在藍色的水池當中,隨水波相遇,碰撞,又分開。瓷碗的撞擊聲由麥克風放大,在空間裡迴響。上至四樓展廳平臺,觀眾又會被能見度不足十米的霧氣重重包裹,《霧》讓觀眾的其他感官感受被放大,又是一番獨特的體驗。

此地入耳 塞萊斯特·布謝-穆日諾

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

時間:即日至11月26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覽大規模聚焦于藝術家李山的生物藝術主題創作。藝術家期待展覽能超越藝術本體的界限,引發一場從生物藝術到人類命運的討論。展出作品包含兩件活體生命的生物藝術創作、近十組以繪畫、數碼圖像、裝置、影像等視覺表達形式進行的生物藝術方案,同時涵蓋逾百件手稿和文獻記錄,呈現藝術家二十多年來在生物藝術領域的研究探索和思考路徑。

宣言:朱利安·羅斯菲德

時間:即日至12月31日

地點:祖沖之路2277弄1號昊美術館

這是昊美術館上海館的開館展,其中由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電影裝置《宣言》,是德國影像藝術家朱利安·羅斯菲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首次在亞洲展出。展覽展出了羅斯菲德過去 12 年的重要作品。在展出的 5 件電影裝置和 21 張攝影作品中,最為知名的《宣言》佔據了展覽的核心。

《宣言》是一件 13 屏同步播放的電影裝置作品(包括 1 場序幕與12 個場景 )。朱利安·羅斯菲德以 50 多個 20 世紀里程碑式的宣言為藍本,重新拼接出 13 段兼具戲劇衝擊和文學之美的詩意獨白。

在12個場景中,布蘭切特塑造了葬禮主持人、女主播、朋克女、流浪漢、垃圾焚燒廠工人等 13 個反差巨大的形象。她豐富的演出經驗以及無與倫比的演技,與羅斯菲德對文本的敏銳捕捉和攝製的完美把控相得益彰,將“宣言”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電影裝置《宣言》

阪茂建築展——建築設計與救災項目的共存

時間:10月8日至11月30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將於2017年10月8日推出普里茲克獎得主、日本建築師阪茂(Shigeru Ban)的個展。

作為世界巡迴展的第二站,展覽繼東京之後來到上海,以全尺寸模型、照片及影像素材多方位呈現阪茂逾十件建築作品。本次展覽更特別聚焦建築師歷年來在世界各地曾進行的救災項目,並招募本地志願者與阪茂事務所成員一同以紙管材料搭建重現五件救災建築的實體模型。同時,阪茂以一場同名講座拉開展覽序幕,期待與作品一同傳達建築師對建築本質的思考以及人類生存狀態的關注。

廣州

黃金時代——18至20世紀俄羅斯帝國珍品展

時間:即日至1月7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覽是對俄羅斯帝國200年歷史的呈現。302件文物全部來自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其中包括歷代帝王雕像、雕塑、鐘錶、繪畫、服飾、瓷器、珠寶以及金幣等等,呈現了俄羅斯帝國的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