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萬里長城是為了防禦土耳其人和韓國人是這樣嗎?

一位土耳其官員曾說:“你看看我們這些多數沒有經過教育的大眾, 他們幾乎對世界一無所知, 他們對中國唯一的知識(或者是並不唯一的偏見)就是——長城是為了防範我們建造的, 而且非常自豪。 ”確實, 且不說長城並不是為了防範與現代土耳其人關係並不深的突厥人, 但土耳其還真是這麼認為的。

每個土耳其小學生都知道, 長城是為防止土耳其人(中國史稱突厥)數百年的進攻修建的。 土耳其人因此感到驕傲。

稍微有點知識的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 為了抵禦匈奴人的侵犯, 北方的秦、趙、燕三國都陸續在邊界上修築過長城。 在今天甘肅省的臨洮縣, 這段古長城就是在秦始皇之前100多年的秦昭王所修。 從秦長城向東北, 經過一大片未設防的黃土溝壑後, 就是已經滅亡的趙國曾經經營了幾百年的長城。 這條長城時斷時續, 早已破敗不堪。 達北部邊疆以後,

三十萬秦軍的任務就是維修、改造破舊的長城。

秦軍和匈奴人周旋了幾百年, 蒙恬家族幾代人都是秦國的戰將, 他應該非常瞭解與匈奴作戰的艱難。

匈奴是遊牧部落, 他們居無定所, 往來如風。 不知什麼時候, 會突然聚集成一支兇狠的軍隊,

轉瞬間, 又變成散落天邊的牧民。 匈奴人是遊擊戰的高手, 如果秦軍倉促出擊, 匈奴騎兵會避開鋒芒, 繞到別處大肆搶掠, 甚至兇猛攻擊秦軍的後方。 而秦軍勞師遠征, 尋求決戰而不得, 曠日持久將無法忍受。

在這種情況下, 蒙恬選擇了長城戰略。 秦軍修建的長城,

並不只是一堵牆而已。 長城不僅用於防禦, 蒙恬改造過的長城是一個可以進攻的體系。

長城的首要作用是預警。 這些最高處的烽火臺就是了望哨, 為了提前預警, 有些烽火臺甚至遠遠突出于長城之外。

在長城沿線, 秦軍修建了許多由堅固城牆圍起的小城, 這裡是戍邊軍民的居所, 也是長城工事上的戰鬥支撐點。

在離開長城有一定距離的後方, 秦軍又修築了屯軍要塞, 這些要塞既能夠容納眾多的軍隊, 又可以囤積大量後勤物資。 在出擊匈奴時, 就成了大部隊的前進基地, 也是長城防線的戰略縱深。 有了這套體系, 部隊就避免了無依無靠的野戰。

韓國人也稱是為了防他們所建, 大家有什麼想對他們說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