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不會Freestyle,都不敢吃驢肉火燒了

“有Freestyle嗎?”

因為吳亦凡這句話, 《中國有嘻哈》火了一個夏天。

王鑫新成立DonHot噹哈驢火前, 嘻哈音樂還是小部分人的愛好。 一夜之間, Freestyle突然就變成了聊天表情包。

▲△噹哈驢火創始人王鑫新

王鑫新是保定人, 也是當地一個經營驢肉火燒30餘年的老品牌的接班人。 2013年, 他把老店升級為連鎖速食品牌, 經營得順風順水。 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 驢肉火燒作為一種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地方小吃,

應該有也可以有更大的舞臺。

所以他先來到北京, 于2016年底成立了“DonHot噹哈驢火”。 合夥人之一張瑤說:“他特別強, 金牛座的。 ”和驢一樣, 強上來的王鑫新決定把驢肉火燒和嘻哈文化放在一起做, 那個時候, 嘻哈文化還沒有這麼火。

他們現在一共有8家店, 米蘭1家、北京7家, 其中北京2家店和米蘭1家店已經開業迎客, 其他都在裝修中, 將於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陸續開業。

不久前, DonHot噹哈驢火完成1000萬天使輪融資, 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張門店、打造品牌影響力、進行整合文化資源的跨產業合作等。

未來, 王鑫新想通過品類, 樹立起品牌, 再利用品牌帶動品類。 他表示, 目前經常收到可否加盟的詢問, 但他更希望在初創階段將店鋪經營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保證產品品質和店鋪的經營管理。 當體量到達一定規模後, DonHot噹哈會考慮佈局供應鏈, 現在還是採取自加工和與大型食品加工廠合作相結合的模式。

1與嘻哈少年的碰撞

遇見主廚甘喬仁前, 王鑫新有個想法, 把驢火和嘻哈文化放在一起, 做品牌創新。 他認為, 不能只有想把傳統美食發揚光大的情懷, 如果品牌沒有創新度, 會很難發展下去。

▲△噹哈驢火朝外SOHO店

那為什麼會選中嘻哈?

人常言道, 倔驢倔驢, 驢是越打越不走。 而嘻哈文化是什麼?源自美國的街頭文化, 一群個性張揚的青少年, 聚集在街頭, 用音樂宣洩自己的想法和主張。 他們身上都有相同的標籤, 個性、倔強、不服輸。

王鑫新覺得驢的性格和嘻哈精神有奇妙的契合點——“同樣倔, 不服軟”。 合適的想法需要合適的人去執行, 王鑫新沒有合適的總廚人選。

在一天天的飯局中, 王鑫新經人介紹認識了90後香港青年甘喬仁, 大家都叫他“阿甘”。 當時阿甘在北京的胡同裡有家西餐廳, 在京城西餐廳排行榜上名列第三。 這之前,

阿甘畢業於香港西廚學院, 曾任職洲際酒店、米其林餐廳, 他最擅長的是低溫烹調和中西式融合菜。

“這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王鑫新很不可思議, 和這個年僅25歲的西餐大廚一見如故。 他日復一日的拜訪, 從客人變成好朋友。 後來他驚奇地發現, 甘喬仁還是嘻哈愛好者, 不僅會創作, 還在香港的嘻哈音樂比賽中拿過冠軍。 王鑫新肯定, 這就是自己想要的人!

他幾乎和阿甘形影不離, 晚上聊一宿烹飪的方法, 第二天又抓著阿甘去吃早餐。 甚至把阿甘帶回保定, 去吃自家驢肉火燒, 阿甘很驚訝傳統小吃的美味, 但因為自己的餐廳蒸蒸日上, 還是只能幫忙研髮菜品, 沒辦法加入王鑫新的團隊。

▲△噹哈驢火朝外SOHO店高峰期

事情的轉機, 是胡同面臨拆遷,阿甘的西餐廳沒有能倖免於難。有人迅速找過來要為阿甘投資開店,而他最終選擇來到王鑫新的隊伍,理由是“投資人找我,是希望我繼續做我已經做過的事,我不想複製我自己。而DonHot是我從未想過嘗試的事情,我更喜歡大家一起努力。”

“我很感謝政府的拆遷,哈哈。”王鑫新開玩笑地說道。

在嘻哈文化裡,Rapper常常說:“Keep real”,做自己。

永遠保持最真實的自我,這是王鑫新團隊一直追求的交流方法,很多時候,並不需要那麼多拐彎抹角。這也是他們選中嘻哈文化的另一大原因。

2玩出來的餐飲

王鑫新團隊給DonHot噹哈驢火三個標籤:傳統、個性、國際化。

所謂個性,就是獨一無二。

如果不是《中國有嘻哈》的播出,嘻哈在中國的火爆不會來得這麼早、這麼快。王鑫新結合嘻哈文化做驢肉火燒的思路,曾經被認為有些冒險。

和嘻哈文化在這個夏天之前的情況相似,驢肉火燒目前在眾多傳統小吃中也並不起眼。據統計,它在中國餐飲市場小吃速食類的份額中僅占比0.26%。

▲△噹哈驢火店內塗鴉

“任何東西,都是從小眾到大眾的過程。我們的本心是想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傳統,由年輕人帶動消費,讓更多人瞭解並喜愛傳統小吃。如果因為認知少而縮小了範圍,就不符合我們最初的想法了。”

“我們核心產品是驢肉火燒,還會做很多其他產品。像現在店裡有一款產品芝士梅花排焗飯,就是用中式鹵肉加上芝士做的西式焗飯。這種做法聽起來很奇特,但是非常受歡迎。我們把外國的食物混搭進來,卻沒有忘記中國味道。還有擔擔豬骨湯米線、阿膠焦糖海鹽奶凍等等,接受度都很高。”

“我們並不想單純做一家餐飲公司。我們希望能做得長久一些,從品牌的生命力出發,嘻哈文化並不是一種包裝形式而已,我們想讓愛好者有更多自己的思維。比如街頭塗鴉,我們就會想和塗鴉者之間,能夠衍生出一種別的產品來。包括我們會舉辦很多活動,大家過來一起玩,在這個玩的過程中,又會有很多新想法產生出來。”

王鑫新認為,DonHot噹哈驢火不應該只是一家簡單的驢肉火燒餐飲店,他更想讓它變成一個時尚文化餐飲品牌,是一個想起“DonHot噹哈”就能想起驢肉火燒的品牌。並且這個品牌可以有更多人參與加入,變成一個獨特的大眾化品牌。

▲△噹哈驢火店內塗鴉

3傳統美食不應該失去自信

在給DonHot噹哈定位國際化的時候,合夥人之間打了一個賭。

北京第一家店開業前夕,負責營運的合夥人說:“1000位客人裡,最多有一個外國人。”結果開業當天就有好幾個外國人來光顧,運營的臉被打得很疼。

搖滾歌手謝天笑在美國和外國樂隊一起演出的時候,發現自己“特點太不明顯”,美國人聽不懂他的節奏。但是當他把中國文化元素加進去後,美國人反而非常喜歡。他曾說過,去紐約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王鑫新第一次到米蘭做市場調查之前,也同樣不安,雖然此前已經對當地人喜食驢肉的歷史和習慣有所瞭解。出乎意料的是,米蘭人非常熱情。

▲△噹哈驢火米蘭店

他們告訴王鑫新,驢肉是他們經常吃的東西,在米蘭周圍有很多賣驢肉的商家,可以在那裡買肉之後現場加工做成驢排吃,也可以帶回家自己做。但吃的方式很單一,他們非常期待有新的做法出現,更期待中國人的做法。

“有一個空白是,中國很多人不知道驢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根據研究,驢肉的蛋白質含量相對于豬牛羊是最高的,而脂肪含量卻最低。從營養學角度看,驢肉是很理想的食物”王鑫新對赤兔驛站說。

“所以很多東西,沒嘗試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中國的傳統美食,不應該失去自信。外國人對於中國美食的接受程度很高。”王鑫新稱。

保定驢肉火燒起源于明初,坊間傳言頗多。不去追溯歷史,在現代保定人心裡,驢火之於他們,不僅是一種習慣,更像是一種情懷。上學上班前和放學下工後,總少不了來個驢肉火燒。

是胡同面臨拆遷,阿甘的西餐廳沒有能倖免於難。有人迅速找過來要為阿甘投資開店,而他最終選擇來到王鑫新的隊伍,理由是“投資人找我,是希望我繼續做我已經做過的事,我不想複製我自己。而DonHot是我從未想過嘗試的事情,我更喜歡大家一起努力。”

“我很感謝政府的拆遷,哈哈。”王鑫新開玩笑地說道。

在嘻哈文化裡,Rapper常常說:“Keep real”,做自己。

永遠保持最真實的自我,這是王鑫新團隊一直追求的交流方法,很多時候,並不需要那麼多拐彎抹角。這也是他們選中嘻哈文化的另一大原因。

2玩出來的餐飲

王鑫新團隊給DonHot噹哈驢火三個標籤:傳統、個性、國際化。

所謂個性,就是獨一無二。

如果不是《中國有嘻哈》的播出,嘻哈在中國的火爆不會來得這麼早、這麼快。王鑫新結合嘻哈文化做驢肉火燒的思路,曾經被認為有些冒險。

和嘻哈文化在這個夏天之前的情況相似,驢肉火燒目前在眾多傳統小吃中也並不起眼。據統計,它在中國餐飲市場小吃速食類的份額中僅占比0.26%。

▲△噹哈驢火店內塗鴉

“任何東西,都是從小眾到大眾的過程。我們的本心是想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傳統,由年輕人帶動消費,讓更多人瞭解並喜愛傳統小吃。如果因為認知少而縮小了範圍,就不符合我們最初的想法了。”

“我們核心產品是驢肉火燒,還會做很多其他產品。像現在店裡有一款產品芝士梅花排焗飯,就是用中式鹵肉加上芝士做的西式焗飯。這種做法聽起來很奇特,但是非常受歡迎。我們把外國的食物混搭進來,卻沒有忘記中國味道。還有擔擔豬骨湯米線、阿膠焦糖海鹽奶凍等等,接受度都很高。”

“我們並不想單純做一家餐飲公司。我們希望能做得長久一些,從品牌的生命力出發,嘻哈文化並不是一種包裝形式而已,我們想讓愛好者有更多自己的思維。比如街頭塗鴉,我們就會想和塗鴉者之間,能夠衍生出一種別的產品來。包括我們會舉辦很多活動,大家過來一起玩,在這個玩的過程中,又會有很多新想法產生出來。”

王鑫新認為,DonHot噹哈驢火不應該只是一家簡單的驢肉火燒餐飲店,他更想讓它變成一個時尚文化餐飲品牌,是一個想起“DonHot噹哈”就能想起驢肉火燒的品牌。並且這個品牌可以有更多人參與加入,變成一個獨特的大眾化品牌。

▲△噹哈驢火店內塗鴉

3傳統美食不應該失去自信

在給DonHot噹哈定位國際化的時候,合夥人之間打了一個賭。

北京第一家店開業前夕,負責營運的合夥人說:“1000位客人裡,最多有一個外國人。”結果開業當天就有好幾個外國人來光顧,運營的臉被打得很疼。

搖滾歌手謝天笑在美國和外國樂隊一起演出的時候,發現自己“特點太不明顯”,美國人聽不懂他的節奏。但是當他把中國文化元素加進去後,美國人反而非常喜歡。他曾說過,去紐約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王鑫新第一次到米蘭做市場調查之前,也同樣不安,雖然此前已經對當地人喜食驢肉的歷史和習慣有所瞭解。出乎意料的是,米蘭人非常熱情。

▲△噹哈驢火米蘭店

他們告訴王鑫新,驢肉是他們經常吃的東西,在米蘭周圍有很多賣驢肉的商家,可以在那裡買肉之後現場加工做成驢排吃,也可以帶回家自己做。但吃的方式很單一,他們非常期待有新的做法出現,更期待中國人的做法。

“有一個空白是,中國很多人不知道驢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根據研究,驢肉的蛋白質含量相對于豬牛羊是最高的,而脂肪含量卻最低。從營養學角度看,驢肉是很理想的食物”王鑫新對赤兔驛站說。

“所以很多東西,沒嘗試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中國的傳統美食,不應該失去自信。外國人對於中國美食的接受程度很高。”王鑫新稱。

保定驢肉火燒起源于明初,坊間傳言頗多。不去追溯歷史,在現代保定人心裡,驢火之於他們,不僅是一種習慣,更像是一種情懷。上學上班前和放學下工後,總少不了來個驢肉火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