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沒有“小鮮肉”流量加持,國產片的真相終於要在清明檔現身了

作者:雲飛

如果“三八婦女節”已經徹底淪為“雞肋”檔期, 那麼擁有三天小長假的“清明檔”, 在幾年的穩步發展後成為了每年春季舉足輕重的重要檔期——它頗有些承上啟下的味道, 在農曆春節、西方情人節觀影熱潮過後, 又在“五一檔”及後續的暑期檔之前。

儘管因其特殊的節慶氛圍, 尚未形成與檔期匹配的固定類型片, 但其票房已在多年經營後穩步增長。 資料顯示, 從2013年的2.8億、2014年的3.6億, 到2015年的5.2億、2016年的5.8億, 清明檔的票房或多或少在逐漸拔高。

2017年的清明檔, 又有其特殊之處。 從各片廝殺的宏觀戰局看, 懸疑片《嫌疑人X的獻身》與動作片《非凡任務》《綁架者》,

喜劇片《有完沒完》成為本檔期的四駕馬車, 共同與尚有餘力的《金剛:骷髏島》共同主宰內地影市。

而從演員陣容看, 這四部影片的主演中均沒有出現“小鮮肉”。 從這個角度看, 對嚴重依賴“小鮮肉”+“大IP”的中國影市而言, 在清明檔要迎來一次大考——沒有“流量”作保證, 僅靠演技和品質, 國產片能走多遠?

1、沒有“活在”熱搜榜上的流量演員

2016年國慶檔《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映前宣傳, 當被記者問道與同檔期影片PK的優勢時, 張一白便直言, “我們有楊洋”。

影視公司啟用“小鮮肉”主演無可厚非。 在國內主流觀影人群越來越年輕化的總體趨勢之下, 為了迎合主流觀眾, 啟用小鮮肉與偶像演員似乎成了電影與電視劇市場的必然舉措。

主流影市公司花上超高片酬請“小鮮肉”出演, 看中的便是其互聯網用戶認可、藝人粉絲影響力大、招商能力強。

而在清明檔的四部電影中, 除了《有完沒完》中有林更新友情客串之外, 其他各片主演中毫無“小鮮肉”蹤影——這是一個沒有流量演員的清明檔。

翻拍自東野圭吾同名巔峰之作的《嫌疑人X的獻身》, 其賣點在於較為困難的中國版改編, 其構思與邏輯推演才是重點;“麥莊”講述內地“無間道”的《非凡任務》, 則被當作主旋律電影商業化的又一嘗試, 黃軒與段奕巨集的組合是亮點;《綁架者》則是女性導演視角下的“暴力美學”, 《有完沒完》則要看新科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范偉的發揮。

麥兆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曾透露為何不啟用“小鮮肉”:“所謂的市場是什麼呢?是要我去找一個有很多粉絲的、但他並不像這個角色的人嗎?我不覺得可以這樣。 難道要讓他全部的粉絲來買票嗎?感覺怪怪的。 ”

2、怒懟“小鮮肉”成為某種政治正確

不知從何時起, 怒懟“小鮮肉”成為了某種政治正確, 並在輿論場中多次掀起評論風暴。 早已落寞的大眾電影百花獎上, 李易峰擊敗張譯、段奕宏、夏雨獲得最佳男配角, 被批評評獎機構對粉絲經濟的妥協登峰造極;網曝某“小鮮肉”拍戲40%戲份都靠替身完成, 卻拿著百萬一天的片酬, 引發了如潮爭議;央視6套策劃專題《青年偶像德藝觀》, 請來李易峰、王俊凱、楊洋等人談對“德藝雙馨”理解, 收視率超高。

對“小鮮肉”帶有負面的議論, 甚至帶到了廟堂之高的政治性會議上——在剛落幕不久的兩會上, 文藝界政協委員最關心的問題, 除了票房造假、電影市場改革, 還有小鮮肉與片酬。 八一電影製片廠原副廠長劉星就“小鮮肉”話題表示, “要加以教育加以引導, 不要排斥、不帶敵意,

他們對文藝事業作出的貢獻應該給予鼓勵, 畢竟每個人都從年輕走過。 要多報導他們的正面, 不要將他們推到另外一個地方。 ”

歸納起來, 網友們批評“小鮮肉”們的不足之處, 在於其並沒有認真履行職業演員的操守:儘管高難度動作戲份或許無法自己完成, 但年輕偶像們開始濫用替身, 不光打戲用替身, 甚至文戲也用, 被批評“表臉藝術家”;臺詞功力不過關甚至不背臺詞, 則是另一宗罪, 不熟悉劇本的偶像們直接上片場, 出現了老演員在感情戲裡眼淚汪汪, 而年輕演員卻連臺詞都說不利索的尷尬境地;天價片酬同樣備受批評, 動輒一部戲8000萬到1.2億的片酬, 表演藝術家陳道明怒斥, 我們可以不去計較這天價的片酬, 但前提是你的付出要對得起這樣的天價。

3、讓電影回歸劇作與表演本身

某種意義上,“小鮮肉”更多被當做消費噱頭,在眾聲喧嘩的媒介革命時代被反復製造與消遣。

2016年暑期檔落幕,“小鮮肉”不如老藝人的報導見諸報端,“勞模”范爺主演的電影共計11億票房,超過了一眾小鮮肉,成為第一。而所謂的票房排名前十中,周潤發、成龍、李連傑、吳鎮宇、郭富城、梁家輝、古天樂、鐘漢良等“老臘肉”也超過了井柏然、鹿晗等“小鮮肉”。而在《湄公河行動》意外從2016國慶檔沖出之後,沒有“小鮮肉”又稱為了影片大獲成功的一條“馬後炮”經驗。

“小鮮肉”本身所指的含義其感情色彩,在不斷建構與解構中被賦予太多額外的意義。

一如通過大資料手段來統計“小鮮肉”的吸金指數,有《盜墓筆記》《長城》《擺渡人》等作品的鹿晗領跑榜單,《微微一笑很傾城》《盜墓筆記》的井柏然與《三少爺的劍》《長城》林更新則緊隨其後——事實上,測算明星對電影票房的影響力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不論主演、配角甚至客串而簡單粗暴的疊加統計,本身就是一種“碰瓷”的自我行銷手段。

無論如何,把一部電影的票房表現歸結為“小鮮肉”的成功或是失敗,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小鮮肉”們賣顏值耍帥、天價片酬與不敬業,是行業畸形的一個側影而已。

而演技不線上與粉絲爭番位等口水戰,更像是影視行業急功近利的副產品。與其身患“小鮮肉”與大IP的依賴症,把“小鮮肉”捧到天上或踩到泥裡,都不如重歸電影的工業屬性,在這裡,靠譜的標準化團隊、出色的劇本、精湛的表演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清明檔的《嫌疑人X的獻身》《非凡任務》《綁架者》《有完沒完》,即將證明沒有流量加持,國產片的真身到底會以怎樣的面貌出現。

但前提是你的付出要對得起這樣的天價。

3、讓電影回歸劇作與表演本身

某種意義上,“小鮮肉”更多被當做消費噱頭,在眾聲喧嘩的媒介革命時代被反復製造與消遣。

2016年暑期檔落幕,“小鮮肉”不如老藝人的報導見諸報端,“勞模”范爺主演的電影共計11億票房,超過了一眾小鮮肉,成為第一。而所謂的票房排名前十中,周潤發、成龍、李連傑、吳鎮宇、郭富城、梁家輝、古天樂、鐘漢良等“老臘肉”也超過了井柏然、鹿晗等“小鮮肉”。而在《湄公河行動》意外從2016國慶檔沖出之後,沒有“小鮮肉”又稱為了影片大獲成功的一條“馬後炮”經驗。

“小鮮肉”本身所指的含義其感情色彩,在不斷建構與解構中被賦予太多額外的意義。

一如通過大資料手段來統計“小鮮肉”的吸金指數,有《盜墓筆記》《長城》《擺渡人》等作品的鹿晗領跑榜單,《微微一笑很傾城》《盜墓筆記》的井柏然與《三少爺的劍》《長城》林更新則緊隨其後——事實上,測算明星對電影票房的影響力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不論主演、配角甚至客串而簡單粗暴的疊加統計,本身就是一種“碰瓷”的自我行銷手段。

無論如何,把一部電影的票房表現歸結為“小鮮肉”的成功或是失敗,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小鮮肉”們賣顏值耍帥、天價片酬與不敬業,是行業畸形的一個側影而已。

而演技不線上與粉絲爭番位等口水戰,更像是影視行業急功近利的副產品。與其身患“小鮮肉”與大IP的依賴症,把“小鮮肉”捧到天上或踩到泥裡,都不如重歸電影的工業屬性,在這裡,靠譜的標準化團隊、出色的劇本、精湛的表演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清明檔的《嫌疑人X的獻身》《非凡任務》《綁架者》《有完沒完》,即將證明沒有流量加持,國產片的真身到底會以怎樣的面貌出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