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明拜山祭祖,洗了頭才能進屋?必須吃甘蔗?女的不能去?

清明有三天假期

拼假出行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 還有很多人選擇回鄉拜山祭祖

嗯?你上周已經去拜山了?!

看~這裡就出現了各地不同的清明習慣

拜山 / 祭祖

有的地方春分過後, 清明之前

有的必須 “正清”(清明當天)

對了, 據說湖南的朋友一年要拜兩次

一次是年三十, 一次是清明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關於拜山祭祖的一些習俗

一句話可以概括

十裡不同風, 百里不同俗

下面是我們辦公室的小夥伴們

分享的一些自家清明的 習俗/習慣

甚至有些是 “未解之謎”

小時候是不需要拜山的, 媽媽說爸爸那邊是”開面水習俗“, 女孩子不入族譜, 不入族譜的就不需要拜山。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又讓我去了(據說是家中長輩覺得本寶寶是同輩中最長進的那只學霸, 所以就讓我去了), 在一眾男紙親戚之中亂入的我, 也是一臉懵圈。

不過, 能去給故去的親人致意, 心中默默說一下自己的現狀以及對未來的期許,

也是極好的。 正所謂:“有咩留翻拜山先講”啊嘛。

清明的時候, 就是去掃墓, 也沒有什麼東西要禁吃的, 但家裡的人都會用艾葉和糯米粉做艾粄(和糯米糍或和果子差不多), 味道挺不錯的。

小時候還因此特別想快點到4月[捂臉], 有誰知道艾粄和清明的關係嗎?

我是廣州海珠區的, 因為都是火葬, 也沒有什麼兒女之別, 一大家子男女老少就在擺放爺爺奶奶骨灰的墓園聚一次, 一定會吃乳豬、甘蔗和鴨蛋。

然而, 我想不太懂這幾個食物和祭祖的關係, 問親戚每個人都給我不一樣的答案, 求知道的小夥伴解答一下。

祭祖結束, 規定所有人一定要在外面洗了頭才能進屋!於是就會發現在墓園周圍的每一個理髮店,

都有我們家的親戚, 每一個理髮店都滿員!

回鄉祭祖的時候, 家鄉人聚餐都會做鵝、蕎菜炒豬肉(蕎菜是清明期間的時令菜), 但是都不會有雞, 不知道為什麼~~難道是紅事和喜慶節日才能吃雞?

在我們家鄉(陝西小山村漢中), 我媽媽非常迷信, 她從來不讓我知道任何死人的消息, 也不讓我參加任何葬禮或者靠近墳墓, 所以很多親戚我再也見不到我就猜他們死了。

清明節一般會和爸爸媽媽去旅行或者野餐, 家鄉也有大型廟會, 一直以為這是個開心的節日。

我們家清明拜山一般都在春分後的那個週末, 必須一定要有雞, 和很大個兒的春筍(大概是寓意子孫們如春筍般節節高升吧)

有些人家裡是把活雞直接帶去,

現場割喉, 把血灑在紙錢上。 如果在墓碑上發現有螞蟻窩, 都會說是旺丁旺財的先兆。

以前都是跟著大人走流程

傳統是這樣、習俗是這樣、別人家是這樣

大家都是這樣

……

現在我們長大了

對於清明祭祖、緬懷先人

究竟是要恪守傳統, 還是心意重於形式呢?

你們家(鄉)有哪些你搞得懂或搞不懂的清明習俗/習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