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新媽母乳餵養必備知識總結

【摘要】想要更好的進行寶寶的餵養, 媽媽就需要掌握科學的餵養方法以及餵養寶寶的各種時間安排。 下面小編總結了最佳的母乳餵養的時間、最佳的輔食添加時間、最佳的吃魚肝油的時間等。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首次餵奶

孩子呱呱墜地後多久開始餵奶好呢?傳統的觀念是生後半天到一天。 然而,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89年就提出:母親產後半小時內就應開奶。

理由有三:

一是初乳是初生寶寶最適宜的食物, 含有高度濃集的營養素和預防疾病的免疫球蛋白, 可兼收補充優質營養與增強抗病力之雙重功效;

二是餵奶可刺激母乳分泌, 進而促使子宮恢復, 減少出血, 加快母親產後復原;

三是小寶寶出生後20~30分鐘的吸吮能力最強, 如果得不到及時的吸吮刺激, 將會影響以後的吸吮能力。

最佳餵養時:孩子出生後半小時左右為首次餵奶的最佳時間。

2.餵食魚肝油

魚肝油是海產魚的肝油, 主要含有兩種維生素:一種叫維生素A, 另一種叫維生素D。 前者又名視黃醇, 其主要生理使命是保護視力與上皮細胞, 增強抗病能力, 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 並抵禦癌症的入侵。 後者為類固醇衍生物, 其貢獻在於促進鈣與磷兩種礦物元素的吸收與利用, 防止佝僂病。 而這兩種重要維生素在母乳中含量又相對較少, 故魚肝油便成為母乳的最佳補充品。

最佳餵養時間、方法:孩子生後2周或3周即可開始餵食魚肝油。 選購濃魚肝油, 用滴管吸出一定劑量滴入孩子嘴角內或者舌下, 讓他慢慢舔入。 請注意兩點, 一不要用淡魚肝油, 如橙汁魚肝油、乳白魚肝油等, 因維生素含量較低, 防病效果太差;二不要圖方便將魚肝油加入奶瓶內餵養,

這樣做不科學。 魚肝油一般服到2歲就夠了。

3.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雖已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但調查表明, 大多數家長沒有將時機把握好, 不是過早(早於4個月)就是過晚(晚於6個月), 其中生後8個月仍未添加豆製品、肉類、魚類、蔬菜、水果和雞蛋的比例分別為:57.9%、45.8%、42.6%、30.1%、22.9%和13.2%, 從而給這部分孩子的發育蒙上陰影。

研究表明, 從4個月開始, 嬰兒進入了學習咀嚼及味覺發育的敏感期, 五六個月時開始對食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同時腸道內的乳糖酶開始活躍, 澱粉酶分泌量增加, 添加輔食此時最適合。

最佳餵養時間、方法:生後4~6個月為添加輔食的理想時間。 不到4個月者應用純母乳餵養, 不必添加任何食物、水及飲料,

而滿4個月後, 不論母乳多或少, 都應著手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要注意方法, 因為孩子習慣了母乳, 難以接受新的口味。 當你決定給寶寶嘗試一種新的食物時, 最好選在他清醒而且心情愉快的時候餵養, 早晨是最佳選擇。 此時, 孩子睡了個好覺, 神清氣爽, 並且有了饑餓感, 正期待著一頓豐盛的早餐--你的舉措無異於“雪中送炭”, 孩子自會欣然“笑納”。

具體方法是, 先喂一點母乳或者配方奶, 讓他面對從未嘗試過的食物有一點心理準備;每次只加一種新食物, 3天之後再嘗試另一種;留心他的大便情況, 是否有消化不良或過敏反應, 如有則表明孩子的機體暫時不歡迎這種新食物, 應及時停止。 最先嘗試的應該是穀類食品,

然後是蛋黃以及黃顏色的水果及蔬菜, 鮮牛奶以及蛋清則須待1歲以後。

4.餵養含鐵食物

鐵是孩子正常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一般足月分娩的寶寶從母體獲得了足量的鐵, 稱為儲備鐵, 可供其利用, 但只能維持三四個月, 到四五個月時儲備鐵消耗殆盡, 加上母乳中鐵的蘊藏量相對較低(如生後1~3個月每升母乳的鐵含量約為0.6~0.8毫克, 生後4~6月時還要低一點, 每升僅為 0.5~0.7毫克), 這便是6個月左右的孩子容易發生貧血的兩大原由.

唯一的補救舉措就是添加富含鐵的輔食, 如鐵強化的配方米粉、奶粉以及肝泥、蛋黃等, 保證孩子每天的鐵攝取量不低於10毫克。

最佳餵養時間:孩子自胎中帶來的鐵儲備僅能滿足4~5個月的“花銷”, 四五個月齡後就應將含鐵食物推入食譜中。

5.用水杯喝水

讓孩子自己用杯子喝水,不僅可以鍛煉手部的小肌肉,加快手眼協調性的發展,而且可以避免長期頻繁使用奶瓶所導致的齲齒。考慮到孩子動作能力的發展情況,一般從5個月起,可讓寶寶接觸並熟悉杯子,為用杯子喝水做準備。

最佳餵養時間、方法:孩子6個月大小時,可教他不用奶瓶而換用杯子喝水。先在杯子裡放少量溫開水,讓孩子雙手端著杯子,大人再幫助他往嘴裡送,要注意讓其一口一口慢慢地喝。當寶寶拿杯子較穩時,大人可逐漸放手讓他自己端著杯子往嘴裡送,杯子中的水要由少到多。8個月時,大多能獨立用杯子喝水了。

6.自己進餐

孩子長到10個月左右,不僅能爬能站,而且喜歡擺弄餐具,產生了親自動手的欲望,這正是訓練他獨立進餐的大好時機。對食物的自主選擇和自己進餐,是寶寶早期個性形成的一個標誌,而且對鍛煉協調能力和自立性也很有幫助。

最佳餵養時間、方法:10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訓練自己動手進餐了。先做好準備,如在地板上鋪一塊塑膠布,給孩子穿上“工作服”,再將小手洗乾淨。正式進餐時,媽媽準備兩個碗和勺,一套自己拿著,給孩子餵食;另一套給孩子,並在其中放一點食物讓他自己吃。也可以準備一些小食品,讓他自己拿著吃。長到15個月時,媽媽可將食物切成適合孩子的塊狀,讓他自己嘗試用匙進餐,媽媽最好“袖手旁觀”,不到不得已時不要幫忙,讓孩子感到“我能自己吃”是很重要的,這是他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7.餵養肉食

要想孩子發育好,肉類不可少。什麼時候開始肉食餵養呢?一般說來,當他長到4~5個月大小,不論是母乳還是牛奶餵養,營養已經逐漸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了,這時應該通過添加輔助食品來補充營養素的不足。

最佳餵養時間:吃肉要循序漸進,首先添加肝泥,因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可提高呼吸道黏膜的抗病能力,收到預防感冒的效果。長到7~8個月以後,牙齒開始萌出,胃腸道也適應了添加的食物,可逐漸由肝泥過渡到肝末、肉末。1歲左右的孩子,就能吃碎肉丁了。至於魚肉,人工餵養寶寶2~3個月就可以品嘗鮮美的魚湯,母乳餵養兒可在4~6個月以後添加少許魚、蝦肉。

8.餵養鮮奶

最佳餵養時間、方法:周歲內的孩子只適合於母乳或配方奶,1歲以後再添加鮮牛奶,因為有些孩子喝鮮牛奶可能出現蛋白質過敏反應。另外,與配方奶比較,鮮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相對較少,消化與吸收率也稍遜一籌。等滿周歲以後,飲食豐富了,營養來源更多了,就可以加鮮牛奶了,特別是加鈣的鮮奶。

當然,這裡的“最佳時間”是指多數孩子發育的平均時間段而言的,還要考慮到你的孩子存在的個體差異,故也不能絕對照搬。

5.用水杯喝水

讓孩子自己用杯子喝水,不僅可以鍛煉手部的小肌肉,加快手眼協調性的發展,而且可以避免長期頻繁使用奶瓶所導致的齲齒。考慮到孩子動作能力的發展情況,一般從5個月起,可讓寶寶接觸並熟悉杯子,為用杯子喝水做準備。

最佳餵養時間、方法:孩子6個月大小時,可教他不用奶瓶而換用杯子喝水。先在杯子裡放少量溫開水,讓孩子雙手端著杯子,大人再幫助他往嘴裡送,要注意讓其一口一口慢慢地喝。當寶寶拿杯子較穩時,大人可逐漸放手讓他自己端著杯子往嘴裡送,杯子中的水要由少到多。8個月時,大多能獨立用杯子喝水了。

6.自己進餐

孩子長到10個月左右,不僅能爬能站,而且喜歡擺弄餐具,產生了親自動手的欲望,這正是訓練他獨立進餐的大好時機。對食物的自主選擇和自己進餐,是寶寶早期個性形成的一個標誌,而且對鍛煉協調能力和自立性也很有幫助。

最佳餵養時間、方法:10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訓練自己動手進餐了。先做好準備,如在地板上鋪一塊塑膠布,給孩子穿上“工作服”,再將小手洗乾淨。正式進餐時,媽媽準備兩個碗和勺,一套自己拿著,給孩子餵食;另一套給孩子,並在其中放一點食物讓他自己吃。也可以準備一些小食品,讓他自己拿著吃。長到15個月時,媽媽可將食物切成適合孩子的塊狀,讓他自己嘗試用匙進餐,媽媽最好“袖手旁觀”,不到不得已時不要幫忙,讓孩子感到“我能自己吃”是很重要的,這是他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7.餵養肉食

要想孩子發育好,肉類不可少。什麼時候開始肉食餵養呢?一般說來,當他長到4~5個月大小,不論是母乳還是牛奶餵養,營養已經逐漸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了,這時應該通過添加輔助食品來補充營養素的不足。

最佳餵養時間:吃肉要循序漸進,首先添加肝泥,因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可提高呼吸道黏膜的抗病能力,收到預防感冒的效果。長到7~8個月以後,牙齒開始萌出,胃腸道也適應了添加的食物,可逐漸由肝泥過渡到肝末、肉末。1歲左右的孩子,就能吃碎肉丁了。至於魚肉,人工餵養寶寶2~3個月就可以品嘗鮮美的魚湯,母乳餵養兒可在4~6個月以後添加少許魚、蝦肉。

8.餵養鮮奶

最佳餵養時間、方法:周歲內的孩子只適合於母乳或配方奶,1歲以後再添加鮮牛奶,因為有些孩子喝鮮牛奶可能出現蛋白質過敏反應。另外,與配方奶比較,鮮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相對較少,消化與吸收率也稍遜一籌。等滿周歲以後,飲食豐富了,營養來源更多了,就可以加鮮牛奶了,特別是加鈣的鮮奶。

當然,這裡的“最佳時間”是指多數孩子發育的平均時間段而言的,還要考慮到你的孩子存在的個體差異,故也不能絕對照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