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包頭究竟是什麼樣子?這幾枚日軍侵華時期發行的彩色明信片帶你穿越時空……

也算讀過幾本包頭史料, 文字很精彩, 卻缺少圖像印證, 常常引以為憾。

漸漸地, 有幾張圖片很是吸引我的關注。

圖片源自:“正北方”網站的《包頭老照片絕對罕見:記錄那些過往歲月》

圖片源自:"7788收藏"網站的"往事印象"店鋪

這張圖片, 還曾作為史料的封面

偶有一天, 與徐道長閒談, 提及這張圖片。 他含笑點頭, 吩咐侍者取來一個大信封, 從裡面取出數枚明信片, 在茶案之上逐一擺開。

其中的一張, 瞬間讓我眼睛發亮——就是它!

原來, 這張圖片竟是出自日軍侵華時期發行的"包頭風情"明信片, 全套八枚。

歷經歲月變遷, 這套明信片已不多見, 供人自由參觀的, 可能僅有"包頭英烈祠"玻璃展櫃中珍藏的兩枚而已。

徐道長收藏的這張明信片背面, 有著駐包日軍寄往家鄉的字跡, 也是一份日軍侵華的印跡

這套明信片的背面及封裝

徐道長早已留心于此, 立意收集全套。

然而, 這套明信片散亂於全國各地, 想要湊齊甚是不易, 半年過去了, 還有兩枚尚未收入囊中。

不過, 也有意外發現:在這套八枚明信片之外, 同一時期, 還發行過一張"包頭龍泉寺"的彩色明信片。

這九張明信片, 可能是老包頭地區最早的、唯一的、彩色的有著鮮明地方特色的明信片, 確是比較罕見。

徐道長親自選了一罐好茶贈我, 不過, 不能白喝——要為這九枚明信片各寫一段簡介, 並要找出當年拍攝的角度。

這倒不難, 我雖然不能勝任, "包頭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藏龍臥虎, 應該有人可以完成這一委託的。 況且, 先應承下來, 把好茶拿到手再說吧!

那罐茶, 很不錯, 是我個人得到的小惠。 這套明信片, 很珍貴, 徐道長卻並未私藏篋笥, 居然重印了五百套,是包頭文化愛好者的大惠。

圖片為老包頭繁華的商業街——前大街。

老包頭因有南海子碼頭的水路便利,又有平綏鐵路(今為京包鐵路)的陸運優勢,逐漸發展成為有名的皮毛集散地,商賈雲集,貿易興旺,被譽為"西北商業重鎮"。

前大街,是這座商業重鎮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各大商號,鱗次櫛比。

圖片左側的那家商號為德銘號、緊鄰商號為德華興,皆為當時有名的京貨莊。老包頭俗語"德華興的帽子,大德成的鞋",均在前大街選購。

前大街的繁華,一直持續至20世代80年代,就是摩肩接踵的勝利路與解放路。後因街道狹窄,商業中心才逐漸移至商貿、環西一帶。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勝利路與和平路交叉路口西南50米處。

圖片中的主要建築為西閣,左側為馬王廟戲臺。

西閣,大約建于清代同治十年(1871),整體略呈正方形,下為東西向的門洞,上面建有一座斗拱挑角、門窗雕花的樓閣,為老包頭的標誌性建築。民國年間,設立"民眾教育館",為包頭最早的公共圖書室。閣上曾經懸掛鐵戟,相傳為馬升舊物,1934年冰心(謝婉瑩)遊歷包頭時所親見。

馬王廟,建於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正殿8間,耳房各1間,東西禪房各6間,主塑馬神,俗稱"馬王爺"。馬王廟對面有戲臺,戲臺南側為西閣。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馬王廟址設立高級小學,為包頭最早的新式學校。隨之,馬王廟正殿神像遷往南龍王廟供奉。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包頭市第四十中學西南側。

圖片為包頭境內的黃河。

黃河,在如今的包頭境內,蜿蜒流經214公里。

清代中後期,內蒙境內的黃河沿岸曾設有兩處官渡——湖灘河溯和毛岱,先後被洪水沖毀,各路客商紛紛尋找適宜依靠的碼頭,以便卸貨與交易。老包頭南側的南海子渡口,水深港闊,又近臨鎮內諸多商鋪,無疑是新址的首選。不久,這裡竟成為一座帆檣林立、商賈雲集的興盛碼頭。由此,老包頭擁有了"水旱碼頭"的交通優勢,終於發展成為"西北商業重鎮"。

圖片之中的景致,應在黃河大轉彎處,遠處山峰為風光秀麗的蓮花山(沙爾沁山)。此處向東不遠,便是包頭境內黃河與陰山最為接近的地段。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東河區磴口村西南1公里處。

圖片為老包頭的東城牆。

老包頭的城牆,由駐紮於此的大同總兵馬升于同治七年(1868)開始修築,先修北城牆,後又繼續築城,同治十二年(1873)竣工。

老包頭城垣,整體為砂土夯築,周長7公里,城牆高約5米,底部厚度為 6米,頂部厚度為3米。城上築堞(也稱作雉牆或女兒牆),便於守城兵士遮身射擊,高2米、厚0.5米,每雉間隔約0.7米。整座城垣設有五處城門,城門高 5米。城門之上,沒有氣派的敵樓,也沒有廊廡門。

南門,正對繁華的南海子碼頭,商家和貨物絡繹不絕;東門,通向歸化、大同、張家口等地;西門,經西腦包進入河套平原,遠達銀川、蘭州;東北門,便於到石拐等地拉運煤炭、薪柴;西北門,則是"旅蒙商"的駱駝隊前往後山、外蒙的必經之地。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轉龍藏的望河亭。

圖片為旅蒙商駝隊行走於東河槽(舊稱博托河)。

清代康熙年間,漠西蒙古噶爾丹在沙俄支持之下發動叛亂,橫行蒙古高原,甚至一度兵鋒指向京城。康熙皇帝極為震怒,先後三次親征噶爾丹。大軍雲集,所有采運糧餉以及購辦軍需之事均需借助民間力量,因此招募熟悉蒙古風情的山西等地商人隨軍出征。同時,由理藩院另設一營,隨軍商人即在營中與牧民進行貿易。

迨後軍事逐漸平息,清軍退回內地,這些商人卻難舍草原之上以物易物的重大商機,繼續活躍於蒙古地區,從而出現一個特殊的商人群體——旅蒙商,並發展成為晉商中的一支生力軍。

由於蒙古高原之上大漠與戈壁縱橫,駱駝是最為適宜的騎乘與馱運的牲畜,所以牽著長長駝隊的旅蒙商,成為了蒙古地區常見的景致。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轉龍藏噴水龍頭西南側。

圖片為老包頭的蒙古族婦女及少年。

1632年,女真族的鐵騎席捲蒙古高原,阿勒坦汗五世孫俄木布率領土默特部歸順。崇德元年(1636),清政府分土默特壯丁3370名為十隊,後又編土默特部為左右翼兩旗,托博克授三等參領、台吉,隸右翼。

據榮祥《土默特沿革》敘述,托博克為阿勒坦汗後裔,姓巴拉格特(即博爾濟錦氏),為巴家之祖。順治四年(1647),托博克任右翼副都統。

按照清朝政策,向蒙人分配"戶口地",作為"養贍之資"。老包頭,屬於土默特右旗六甲之轄地,"地主"為巴氏家族。

如今,六甲佐領的章蓋衙門舊址仍存(位於沙爾沁村)、巴氏家族的家廟——福徵寺也仍存(位於東河北梁)。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因缺少明顯的地理參照物,無法判斷。

圖片為郊外牧羊。

近景為一名兒童,手持簡易木叉,看護著羊群,衣服有些襤褸,神情憨態可掬。遠景為一群駱駝,再遠為綠樹與低矮山丘。

此處為包頭老城東北郊的東河槽(舊博托河),雖然光陰變幻,地貌依稀可辨。河槽左側(西)的陡坡、右側(東)的緩坡,仍保留原狀;那叢綠樹已頗為粗壯,樹蔭之下泉水潺潺,至今仍有許多人前往汲飲。遠景的低矮土丘,如今已經修建為留寶窯子水庫的堤壩。

每逢春季,到此郊遊,泉水清澈、嫩草吐綠、村內村外桃花處處。雖是緊鄰鬧市,卻別有一番清幽。

緣此,這處景致名列老包頭八景之"山村勝景"。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東河區南龍王廟向北2公里。

圖片為轉龍藏及龍泉寺。

轉龍藏,為老城東門外的一座小山阜,風景秀麗,名列老包頭八景之首。民國時期的地理大師張相文先生寫道"其地以清泉著稱,泉出山坡龍王廟中,前為方池,以瀦之,池側穿孔,下流如注,居民皆汲飲焉。池之四周,叢柳含青,翠黛如畫,東南有小山,名玉皇頂,登高而望,南控黃河,東北則峰巒突兀,高矗雲天,皆陰山之脈也。"

龍泉寺,清代雍正四年(1726)興建,初稱小龍王廟,位於轉龍藏的小阜之上,俯臨東河槽(舊稱博托河),寺隱綠叢,清幽而肅穆。龍泉寺建築保存較為完好,磚雕與木雕亦頗為精美。圖片可見,踞于轉龍藏清泉之側的望河亭、涼殿及山門。該址現為包頭市革命烈士陵園。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轉龍藏噴水龍頭西側。

圖片為俯望龍泉寺。

龍泉寺,清代雍正四年(1726)興建,據包頭文物考古叢書《包頭老城》記載:當初南龍王廟住持選得此址,建此小龍王廟作為屬廟。龍泉寺建築風格與南龍王廟非常相似,只是用地範圍更廣,建築多,內容豐富,子廟規模超過了母廟。

廟記憶體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所立《轉龍藏碑記》,敘述了龍泉寺的重建之事:闔鎮募資,計獲四千余金,所建正殿五間、東西配房十間、鐘鼓樓兩座、樂樓(戲臺)一座、山門一所,山岡上又有玉皇閣一座,所塑龍王、山神、土地、河神、風神、藥王孫祖師,凡茲諸作,不數月而人工告竣。

2006年9月,龍泉寺列入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龍泉寺東側的山阜之上。

重印明信片之封裝

九張明信片的重印,激起了人們對於家鄉的記憶與思戀……

這番善舉,是道家風範,抑或,是文人情懷……

此文由“包頭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推薦

居然重印了五百套,是包頭文化愛好者的大惠。

圖片為老包頭繁華的商業街——前大街。

老包頭因有南海子碼頭的水路便利,又有平綏鐵路(今為京包鐵路)的陸運優勢,逐漸發展成為有名的皮毛集散地,商賈雲集,貿易興旺,被譽為"西北商業重鎮"。

前大街,是這座商業重鎮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各大商號,鱗次櫛比。

圖片左側的那家商號為德銘號、緊鄰商號為德華興,皆為當時有名的京貨莊。老包頭俗語"德華興的帽子,大德成的鞋",均在前大街選購。

前大街的繁華,一直持續至20世代80年代,就是摩肩接踵的勝利路與解放路。後因街道狹窄,商業中心才逐漸移至商貿、環西一帶。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勝利路與和平路交叉路口西南50米處。

圖片中的主要建築為西閣,左側為馬王廟戲臺。

西閣,大約建于清代同治十年(1871),整體略呈正方形,下為東西向的門洞,上面建有一座斗拱挑角、門窗雕花的樓閣,為老包頭的標誌性建築。民國年間,設立"民眾教育館",為包頭最早的公共圖書室。閣上曾經懸掛鐵戟,相傳為馬升舊物,1934年冰心(謝婉瑩)遊歷包頭時所親見。

馬王廟,建於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正殿8間,耳房各1間,東西禪房各6間,主塑馬神,俗稱"馬王爺"。馬王廟對面有戲臺,戲臺南側為西閣。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馬王廟址設立高級小學,為包頭最早的新式學校。隨之,馬王廟正殿神像遷往南龍王廟供奉。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包頭市第四十中學西南側。

圖片為包頭境內的黃河。

黃河,在如今的包頭境內,蜿蜒流經214公里。

清代中後期,內蒙境內的黃河沿岸曾設有兩處官渡——湖灘河溯和毛岱,先後被洪水沖毀,各路客商紛紛尋找適宜依靠的碼頭,以便卸貨與交易。老包頭南側的南海子渡口,水深港闊,又近臨鎮內諸多商鋪,無疑是新址的首選。不久,這裡竟成為一座帆檣林立、商賈雲集的興盛碼頭。由此,老包頭擁有了"水旱碼頭"的交通優勢,終於發展成為"西北商業重鎮"。

圖片之中的景致,應在黃河大轉彎處,遠處山峰為風光秀麗的蓮花山(沙爾沁山)。此處向東不遠,便是包頭境內黃河與陰山最為接近的地段。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東河區磴口村西南1公里處。

圖片為老包頭的東城牆。

老包頭的城牆,由駐紮於此的大同總兵馬升于同治七年(1868)開始修築,先修北城牆,後又繼續築城,同治十二年(1873)竣工。

老包頭城垣,整體為砂土夯築,周長7公里,城牆高約5米,底部厚度為 6米,頂部厚度為3米。城上築堞(也稱作雉牆或女兒牆),便於守城兵士遮身射擊,高2米、厚0.5米,每雉間隔約0.7米。整座城垣設有五處城門,城門高 5米。城門之上,沒有氣派的敵樓,也沒有廊廡門。

南門,正對繁華的南海子碼頭,商家和貨物絡繹不絕;東門,通向歸化、大同、張家口等地;西門,經西腦包進入河套平原,遠達銀川、蘭州;東北門,便於到石拐等地拉運煤炭、薪柴;西北門,則是"旅蒙商"的駱駝隊前往後山、外蒙的必經之地。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轉龍藏的望河亭。

圖片為旅蒙商駝隊行走於東河槽(舊稱博托河)。

清代康熙年間,漠西蒙古噶爾丹在沙俄支持之下發動叛亂,橫行蒙古高原,甚至一度兵鋒指向京城。康熙皇帝極為震怒,先後三次親征噶爾丹。大軍雲集,所有采運糧餉以及購辦軍需之事均需借助民間力量,因此招募熟悉蒙古風情的山西等地商人隨軍出征。同時,由理藩院另設一營,隨軍商人即在營中與牧民進行貿易。

迨後軍事逐漸平息,清軍退回內地,這些商人卻難舍草原之上以物易物的重大商機,繼續活躍於蒙古地區,從而出現一個特殊的商人群體——旅蒙商,並發展成為晉商中的一支生力軍。

由於蒙古高原之上大漠與戈壁縱橫,駱駝是最為適宜的騎乘與馱運的牲畜,所以牽著長長駝隊的旅蒙商,成為了蒙古地區常見的景致。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轉龍藏噴水龍頭西南側。

圖片為老包頭的蒙古族婦女及少年。

1632年,女真族的鐵騎席捲蒙古高原,阿勒坦汗五世孫俄木布率領土默特部歸順。崇德元年(1636),清政府分土默特壯丁3370名為十隊,後又編土默特部為左右翼兩旗,托博克授三等參領、台吉,隸右翼。

據榮祥《土默特沿革》敘述,托博克為阿勒坦汗後裔,姓巴拉格特(即博爾濟錦氏),為巴家之祖。順治四年(1647),托博克任右翼副都統。

按照清朝政策,向蒙人分配"戶口地",作為"養贍之資"。老包頭,屬於土默特右旗六甲之轄地,"地主"為巴氏家族。

如今,六甲佐領的章蓋衙門舊址仍存(位於沙爾沁村)、巴氏家族的家廟——福徵寺也仍存(位於東河北梁)。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因缺少明顯的地理參照物,無法判斷。

圖片為郊外牧羊。

近景為一名兒童,手持簡易木叉,看護著羊群,衣服有些襤褸,神情憨態可掬。遠景為一群駱駝,再遠為綠樹與低矮山丘。

此處為包頭老城東北郊的東河槽(舊博托河),雖然光陰變幻,地貌依稀可辨。河槽左側(西)的陡坡、右側(東)的緩坡,仍保留原狀;那叢綠樹已頗為粗壯,樹蔭之下泉水潺潺,至今仍有許多人前往汲飲。遠景的低矮土丘,如今已經修建為留寶窯子水庫的堤壩。

每逢春季,到此郊遊,泉水清澈、嫩草吐綠、村內村外桃花處處。雖是緊鄰鬧市,卻別有一番清幽。

緣此,這處景致名列老包頭八景之"山村勝景"。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東河區南龍王廟向北2公里。

圖片為轉龍藏及龍泉寺。

轉龍藏,為老城東門外的一座小山阜,風景秀麗,名列老包頭八景之首。民國時期的地理大師張相文先生寫道"其地以清泉著稱,泉出山坡龍王廟中,前為方池,以瀦之,池側穿孔,下流如注,居民皆汲飲焉。池之四周,叢柳含青,翠黛如畫,東南有小山,名玉皇頂,登高而望,南控黃河,東北則峰巒突兀,高矗雲天,皆陰山之脈也。"

龍泉寺,清代雍正四年(1726)興建,初稱小龍王廟,位於轉龍藏的小阜之上,俯臨東河槽(舊稱博托河),寺隱綠叢,清幽而肅穆。龍泉寺建築保存較為完好,磚雕與木雕亦頗為精美。圖片可見,踞于轉龍藏清泉之側的望河亭、涼殿及山門。該址現為包頭市革命烈士陵園。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如今轉龍藏噴水龍頭西側。

圖片為俯望龍泉寺。

龍泉寺,清代雍正四年(1726)興建,據包頭文物考古叢書《包頭老城》記載:當初南龍王廟住持選得此址,建此小龍王廟作為屬廟。龍泉寺建築風格與南龍王廟非常相似,只是用地範圍更廣,建築多,內容豐富,子廟規模超過了母廟。

廟記憶體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所立《轉龍藏碑記》,敘述了龍泉寺的重建之事:闔鎮募資,計獲四千余金,所建正殿五間、東西配房十間、鐘鼓樓兩座、樂樓(戲臺)一座、山門一所,山岡上又有玉皇閣一座,所塑龍王、山神、土地、河神、風神、藥王孫祖師,凡茲諸作,不數月而人工告竣。

2006年9月,龍泉寺列入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這張圖片的拍攝角度,約為龍泉寺東側的山阜之上。

重印明信片之封裝

九張明信片的重印,激起了人們對於家鄉的記憶與思戀……

這番善舉,是道家風範,抑或,是文人情懷……

此文由“包頭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推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