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末民國銀票當票匯票股票上的書法——中國古代書法藝術

文藝骨幹頭條號原創——王強梳理

並文

書法在民間, 高手在雲間, 風行水上, 水到渠成, 遊絲如雲, 漫捲如雲。

中國是一個書法的國度。 記得之前, 有人梳理出當前醫院藥方子上的天書, 地區這些字真的是除了娛樂性之外, 看不到其中有什麼藝術性, 尤其是沒有什麼創造性。 反觀中國民間書法, 除了傳統的匠人書法走穩健一路, 有體有穩健但卻沒有個人特色外, 還有民間實用的書體。 這些匠人特色不是很鮮明的作品, 如今幾乎沒有得到什麼系統的梳理。

也許傳統文人手劄有人整理過, 但文人和匠人以外的書法作品卻一直沒有什麼梳理。

也許有些人覺得這些作品不值一提, 也許有些人覺得這些作品沒有藝術性。 也許只是信手而為但卻是沒有精湛的功底不足以成就這份飄逸。 如果說飄逸只是一種華而不實, 那麼民間各種票據上的書法則更有其實用價值, 至少具有圖各種印章、紙張一起構成了強大的防偽體系。 也許這份飄逸只是額外得之, 畢竟這些民間金融工作者學徒多年, 對部分字體了然于心, 自然能駕輕就熟甚至錦上添花。

清末民國銀票當票匯票股票上的民間書法有酷似天書的狂草, 也有草中有同的趨同之法。 有些字體楷書草書結合, 有的長尾狂甩, 有的末筆回環往復, 有的是工整的楷書字頭卻接著一個極為奔放的草書字尾,

有的如花押, 究其用意來看, 應該是增加字體的特色以便強化其防偽的作用。 也就是說, 這種處理方法是想讓仿造字體成為一件不容易的事兒。 有些字看似有別, 但其內在卻有寫作上的“行規”, 如“兩”字, 幾乎都是一筆寫就且寫法幾乎相同, 只不過可能視覺呈現上有些差別, 但只少起筆, 走勢近同。 有些字, 楷書、草書相得益彰, 靜動結合, 格外令人覺得頗具美感。 狂放之中有所收斂, 看似難解但一旦知道內容又覺得有所依憑, 只是我們今人難以解讀其中玄妙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