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建上用電腦字體,是對傳統文化的褻瀆

古代時候, 能為人題匾是極為榮耀的事情。 能題匾者, 除了字寫得好之外, 還需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很多匾額是一種表彰, 掛在家裡顯示出家族的榮譽。

寺廟裡的匾額, 則是由當地的地方官或者學者、名人所題, 目的是證明寺廟神靈靈驗、聲譽很好, 得到了眾人的認可。

關於題匾的故事也很多, 有韋誕題匾忘寫一點, 飛筆補點的故事;更有韋誕被吊鬥提到半空, 題匾後鬚髮皆白的傳說;還有嚴嵩題六必居、山海關的故事, 也有康南海灰堆樹枝寫字的傳說。

這類故事很多, 都說明了匾額的重要性, 說明了人們對書寫者的崇拜與嚮往。

上世紀九十年代,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 電腦字體開始濫觴, 在港臺字體劉元祥行書、隸書、楷書湧進大陸的同時, 國內一些書法家的字體也逐漸輸入字形檔, 胡問遂、舒同、劉炳森、啟功等人的字體相繼建立字形檔, 那些做招牌、做工藝的小老闆們忽然發現, 以前需要花錢請書法家題字的事情, 現在通過一台電腦就能解決, 可以說一勞永逸了。 於是, 大街小巷開始出現了這種書法體的美術字。

到了新世紀, 隨著電腦的普及, 建立字形檔不是什麼難事, 一些三流書法家甚至不入流的書法愛好者都相繼建立了自己的字形檔,

並且把自己的字形檔放在網上任人下載, 這種寫得不好的字甚至是很差的字形檔也開始風行起來。

以前玩BBS的時候, 認識一個人, 此人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米芾、孫過庭、毛澤東等人的字形檔, 但同時也為私人訂制字形檔, 提供有償服務。

一時間泥沙俱下, 大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

時間過得飛快, 近些年來, 旅遊熱興起。 祖國各地都翻修了經典, 或者是無中生有修了許多假古董, 這些假古董遠遠看去還行, 仔細看建築上的牌匾、楹聯, 大部分是電腦字體, 且有錯別字, 簡直成了一個公害。

試舉幾例:

微信上看到, 山東某地翻修景點, 牌坊上掛有乾隆禦書款的匾額, 卻是用的電腦行楷字體。

上海新場古鎮, 鎮口的牌坊, 上面用的電腦字體, 萬曆的曆字錯為“歷”, 須知萬曆的曆繁體只能寫為“曆”。

登封市區北郊某地, 上面用的電腦顏體, 居然落款“丙寅年”, 須知古人干支紀年不帶年字。

今日在朋友圈見許石林發楊震四知堂,

牌匾楹聯都是用的電腦隸書, 且龍門對掛反, 公里的裡字都錯為“裏”。

鄭州園博園仿明代建築, 上面掛的匾額用的是電腦劉元祥行書。

除了古建用電腦字鬧笑話之外, 影視劇中用電腦字體的笑話大量存在。 在古裝影視劇中, 除了用行楷字體外, 還有大量用葉某行書、楷書的,簡直不忍卒讀。

2017年上映的《射雕英雄傳》,裡面的牌匾全部使用電腦字體,並且內容嚴重不符合劇情,直接影響了這部電視劇的格調,大有米飯裡吃到一粒沙子的感覺。

今年八月去鄭州辦事,突然看到在繁華的鬧市裡有一座紅磚碧瓦的寺院,急忙停車走到近前觀看,那寺院古香古色,倒也像那麼一回事。但門前懸掛的石匾,上面赫然三個琥珀體大字,頓時讓我大為掃興,果斷放棄了參觀的念頭。

昨日看今日頭條,有一則消息,說平遙有一人賣碗禿,掛著先人的遺像和光緒年的匾額,生意如何火爆。味道如何,因為我沒去吃過,不好評說,但那所謂光緒年制的匾額,上邊用的是電腦行書。我能說這是欺騙消費者嗎?

電腦字體固然方便,固然省錢,但一座古建其他硬體都很到位的情況下,能不能考慮一下文化方面的概念?能不能找幾個學者或者書法家論證一下,或者請書法家書寫?買起馬了,就能買起馬鞍。

古建築上用電腦字體,就像是情人節送塑膠花,雖然美麗,卻沒有生趣,更沒有誠意。

還有大量用葉某行書、楷書的,簡直不忍卒讀。

2017年上映的《射雕英雄傳》,裡面的牌匾全部使用電腦字體,並且內容嚴重不符合劇情,直接影響了這部電視劇的格調,大有米飯裡吃到一粒沙子的感覺。

今年八月去鄭州辦事,突然看到在繁華的鬧市裡有一座紅磚碧瓦的寺院,急忙停車走到近前觀看,那寺院古香古色,倒也像那麼一回事。但門前懸掛的石匾,上面赫然三個琥珀體大字,頓時讓我大為掃興,果斷放棄了參觀的念頭。

昨日看今日頭條,有一則消息,說平遙有一人賣碗禿,掛著先人的遺像和光緒年的匾額,生意如何火爆。味道如何,因為我沒去吃過,不好評說,但那所謂光緒年制的匾額,上邊用的是電腦行書。我能說這是欺騙消費者嗎?

電腦字體固然方便,固然省錢,但一座古建其他硬體都很到位的情況下,能不能考慮一下文化方面的概念?能不能找幾個學者或者書法家論證一下,或者請書法家書寫?買起馬了,就能買起馬鞍。

古建築上用電腦字體,就像是情人節送塑膠花,雖然美麗,卻沒有生趣,更沒有誠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