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監管瞄準活期理財,網貸活期產品或將遭大面積下架?

9月26日, 網貸老平臺拍拍貸在其官網發佈公告, 宣佈將於10月10日起關閉拍活寶業務, 屆時餘額將在3個工作日分批自動返回至用戶的餘額中, 利息則按用戶實際持有天數計算, 目前, 拍活寶顯示過去7天平均歷史年化收益率為6.31%。

拍拍貸下架拍活寶

儘管公告中稱原因為“業務調整和產品優化的需求”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 拍拍貸此舉或與監管有關。 一旦被證實是監管要求, 那麼, 拍拍貸下架拍活寶或將只是開始。 拍拍貸相關負責人在對網貸天下的求證中表示, 拍拍貸以積極態度擁抱監管, 主動與監管溝通產品的合規性問題, 並根據監管的指導意見進行拍活寶產品策略制定。

此前8月, 上海互金整治就規定, 不能有活期產品, 出借資金不能隨借隨取, 活期只能銀行來做。 從規定看, 監管目的很明確, 並非要讓P2P死, 而是要明確P2P和銀行的業務範圍。 在監管眼中,

近幾年, P2P的創新讓投資人收益並帶來亂象的同時, 也逐漸把銀行的活兒也攬著幹了, 監管要讓P2P明白, 不能越界, 你只能幹自己該幹的那點業務, 至於要不要對活期理財“一刀切”, 看P2P以及各地區的表現, 顯然, 上海首當其衝。 接下來, 北京跟進的可能性較大, 至於其他地區如浙江、江蘇則有待觀察。

活期產品存“資金池”風險

長期以來, 網貸活期理財因其流動性和收益性收到廣大投資人的歡迎, 事實上, 在監管層看來, 活期理財產品一直無法排除資金池的嫌疑, 本次監管對活期理財的關注很大程度上與各地區的網貸不良率的變化有關。

據數據不完全統計, 截至2017年9月8日, 至少有18家平臺發佈了共計21只活期理財產品。 其中陸金所、小贏理財、人人貸、聚寶匯和碧有信5家平臺均有代銷貨幣基金,

且陸金所另有兩款養老險理財產品, 人人貸代銷包括貨基在內的5000餘檔基金產品。

事實上, 2015年12月28日, 《P2P監管細則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令禁止“將融資項目的期限進行拆分”;2016年8與24日, 《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禁止“將融資專案的期限進行拆分”、“發售資管、基金等金融產品、“資產證券化”等與活期理財相關的行為亦在禁止之列。

地方監管跟進, 各方態度不一

今年以來, 部分地區對債權轉讓和活期理財做出明確規定, 2017年7月, 廣東監管部門要求廣東(非深圳)地區的網貸平臺禁止一切形式的債權轉讓活動與服務, 其中包括出借人之間的債權轉讓。

2017年8月, 上海市黃浦區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公室在閉門工作會議中宣講了國家互聯網金融整治規定:不能有活期產品, 出借資金不能隨借隨取, 活期只能銀行來做。 拍拍貸拍活寶的下架或正與最後一條有關。

蘇甯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 債權轉讓的主要問題在於拉長了債權債務鏈條, 投資標的正常還款時對各方都沒有影響, 但一旦出現逾期, 事情就變得比較複雜, 存在一定的風險擴散效應。 因此, 現階段各方對於P2P活期理財產品的態度不一。

若單純從安全性上看, P2P活期理財產品與其他定期產品並無本質的區別, 因為活期理財產品背後的資產標的與定期理財產品是一致的,

且目前也都收到平臺各類“風險準備金”的保障。 但是, 目前現階段的問題並非P2P活期理財產品是否安全的問題, 而是還能否存在的問題。 薛洪言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