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減肥堅持不下去?這6個方法讓你更自律!

有人可能會問:自律為什麼那麼難?

這得從人類的基因說起。

舉兩個小例子。

我們的身體生來對環境很敏感。 回到我們遙遠的祖先們生活的世界裡, 食物匱乏, 養個孩子很困難, 所以當時機相對有利時再懷孕是很重要的。 解決的辦法會反映在女人的身體上, 那就是生育能力要受到體重變化的影響。

由短期的節食或劇烈運動引起的體重減輕, 即便很輕微, 也會使生殖力降低, 並很容易使受孕延緩幾個月的時間。 很多女生對甜食毫無抵抗力, 就是因為本能的對高熱量來源的需要。

忍不住成為剁手党同樣也根源于我們的基因。

讓我們再次回到人類還是以捕獵採集為生的漫長歷史進化時期。 那時候, 財富主要以食物的形式存在, 不能保存很久, 任何多餘的食物都會很快爛掉。 所以, 最好的保存方法就是把它消耗掉, 而我們的大腦就是根據那時的情況設計的思維習慣。

所以, 回答上面的問題, 自律為什麼這麼難?因為我們總是在對抗我們的本能, 並且嘗試去馴服它。 如今的時代, 物質富足, 資訊爆炸, 社會的發展遠遠快過我們基因突變的速度, 這就造成了我們在無處不在的誘惑面前持續淪陷。

但是, 儘管每個人的基因都有貪婪、懶惰的一面, 不同人在自律的程度上卻有極大差異。 把不自律的原因完全歸結為天性,

其實就是放棄了自我約束。

我們需要對自律有更全面的認識。

1、關於自律的十五個誤區

總有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抵抗本能。

《本能——我們為什麼管不住自己 》中提到了一個實驗:把小白鼠放到籠子裡, 然後放入食物和可卡因, 這時小白鼠會不斷食用可卡因,

卻對食物不聞不問, 直至最終餓死。 這是因為可卡因會刺激小白鼠大腦中多巴胺的分泌, 而這種物質能使小白鼠興奮。

把小白鼠換成人類, 把場景換到家中, 再把食物和可卡因換成書籍和電視劇或是遊戲, 設想一下人類的表現。 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在不斷提醒我們:其實我們的意志力並不如我們想像得那麼強。

類似的誤區有很多, 在《自律力》中, 馬歇爾.古德史密斯講述了自律的十五個魔鬼誤區, 看看健身的你有沒有中槍。

如果我知道, 我就能做到

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公司會議上, 大家一致同意行動計畫, 結果幾個月後一切還是老樣子。 這個時候, 我們就該明白, “知道”和“做到”有天壤之別。

我意志堅強,
不會向誘惑投降

天天嚷著減脂的你, 拒絕了燒烤、拒絕了火鍋, 卻沒逃過甜點。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

也許今天真的是一個特殊日子, 但不要以為今天放縱一次, 明天還是那個能夠自律的你。 況且特殊日子那麼多, 雙之一之後, 雙十二、聖誕、元旦......

至少我比XX強

把對自己的要求建立在和別人的比較上, 是很危險的, 因為你總能找到某方面不如你的人, 這就像是一個可以不斷使用的藉口, 而且每次都可以變換比較物件。

我不需要規劃和説明

就像阿圖.葛文德在《清單革命》一書中所講的一樣, 當醫生們按照一個簡單的五步清單執行操作後, 雖然只是類似洗手、清潔患者皮膚、插入導管之後使用消毒紗布等機械動作, 卻幾乎徹底消除了重症監護室裡的中心靜脈導管感染情況。

覺得自己可以隨時保持清醒和條理清晰是很有害的, 因為實際上你做不到, 不要輕視簡單的事情。

我不會累, 我的激情也不會消退

毫無疑問, 我們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身體會累、大腦會累、激情也會不斷波動, 當我們疲勞的時候, 自律的能力也會快速下降。 即便是你自信滿滿報了私教, 也很可能僅僅是三分鐘熱度。

我有很多時間

相信每個人都能回想起不少當初覺得以後有的是時間去做, 但最後卻一次都沒有完成的事情。

我不會分心, 也不會有任何意外事件發生

正如我們的意志力不如我們想像得堅強, 我們很容易被環境和他人所影響。 就比如希望自己能在上下班的地鐵上看書, 發現實際上能站穩就已經不錯了。高估自己在不同環境下的專注度會讓我們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一次頓悟將會瞬間改變我的生活

哪怕對於最小的習慣,改變都是長期、循序漸進的。畢竟我們沒法都坐在蘋果樹下,馬上就能改變世界。

改變將是永久性的,我再也不用擔心了

減肥成功之後真的可以暴飲暴食嗎?很多人拼命運動,瘦了後依然吃吃吃,發現自己又胖了起來,便覺得運動減肥完全無效。

在解決老問題的時候不會帶出新問題

生活其實總是在尋找平衡,如果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是完全走向它的反面,那麼很快新的問題就會產生。這就是為什麼通過節食減肥的人,最後又得了厭食症。

我的努力會得到公正的回報

這個世界並沒有給任何人這樣的承諾,想得到回報,不僅要努力,也要有正確的方法。

沒有人關注我

覺得自己遺世獨立只是一廂情願,總會有人對你抱有期待。

如果我改變自己,就不真實了

你真的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嗎?還是一直在逃避?

我有自知之明

人類自我評估的準確性很差,不妨瞭解下其他人對你的評價,再和自我評估作比較,可能會有意外收穫哦。

2、自律養成的六個對策

接受現狀

“接受”看起來是一個很無奈、略帶消極的詞,但其實不然。我們很容易因為不接受現狀,導致對自己、對當前的環境作出完全錯誤的判斷。要想達到真正的自律,高品質的自我監控需要接受現狀為前提。

設想這樣一種場景,你在市中心工作,由於房租太高,只能住到郊區,上下班通勤接近3小時。如果你對這樣的狀況採用一種抱怨的、消極的抵抗情緒,那麼你損失的不只是3小時的通勤時間,在一天的其它時間,情緒、狀態都會被影響。

接受現狀就是說按照目前的條件只能如此,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看看能做什麼。比如養成在上下班路上收聽有價值的節目;或者早睡早起,儘量減少路上擁堵浪費的時間。

接受現狀,我們才能不帶著消極情緒的濾鏡看待自己和生活的一切。

設定合理目標

合理的目標指的是在自身極限之內但需要努力才能達到。比如,練習跑步,剛開始的時候就制定每個月跑300公里的目標,是十分容易放棄的。

合理的目標是可量化、可拆解的,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比如,每個月跑步50公里,這樣的話,每週就是12.5公里,每週跑2-3次,每次4-6公里。也可以把小目標設定成遞進式的,比如第一周8公里,第二周12公里,以此類推。

可以對目標設置一定的彈性,比如,每個月跑步50-80公里,這樣既不會給自己過大的壓力,同時又給自己一點動力去突破。

創造利於自律的環境

《自律力》裡講述了艾米麗的減肥故事。她是全食食品超市的員工,負責管理乳酪部門,享受每週一天的員工折扣。在那天,超市里所有商品都對員工打六折。艾米麗一直以來都有體重超標的問題,甚至都記不清楚自己減肥失敗過多少次。剛從美國烹飪學院畢業的她,總是處於做菜、試菜、思考食物的過程中,再加上員工折扣的誘惑,超重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為此,艾米麗想了一個辦法,她通過郵件和電話,向朋友和家人宣佈,自己要開始為期60天的減肥計畫,並尋求他們的支持和監督。她在非常不利於減肥的環境中,增加了積極的因素。最後,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她成功了調整了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完成了兩個月的減重目標。

創造有利環境的重要性在於它會不斷強化我們關於自律的承諾,幫助我們在關鍵時刻抵制誘惑。

掌握時間管理的技巧

這個時代,大家都很忙,但要辨別是真忙還是假忙。很多人處在忙而無效的狀態,疲於奔命,卻又覺得什麼都沒做。身體狀態越來越差,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制定了每週兩次的健身計畫,但每次都有沒做完的工作,只能無奈放棄。

這裡給出幾個常用的管理時間的方法:對工作進行分割,並設定優先順序;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為每個任務設定時間節點;利用碎片時間;培養立刻行動的意識;建立可遵循的步驟;預留休息時間。

反駁消極思維

很多時候,消極情緒的產生都是不必要的。

比如,某一天你出門跑步,跑了沒多久就累得不行,而距離已經報名參加的馬拉松比賽已經不到一個月了。你感到很低落,甚至考慮是否要放棄。實際上,每個人的生理狀態在不同時間都會有起伏,這就是為什麼職業運動員在世界大賽前有很長的準備期,確保在大賽時能有最好的狀態。所以,你需要思考的是當天表現不好是由於疏於練習還是單純的狀態不佳。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如此,你不能期待每一天的工作都非常高效,當低效的工作日出現時,我們要對隨之而來的消極思維進行反駁。這種反駁並不是對消極事件進行粉飾,而是理性地對消極事件的產生進行思考和分析,以此將消極情緒扼殺在萌芽中。

警惕過多的資訊獲取

有不少調查表明,過多的資訊獲取容易使我們陷入消極情緒,特別是被動的資訊獲取。

學會對資訊作篩選,優選資訊源,遮罩低品質的資訊,將有助於我們自律的形成。

參考書目:

1、馬歇爾.古德史密斯《自律力》

2、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積極情緒的力量》

3、查理斯.都希格《習慣的力量》

4、特裡.伯納姆《本能——我們為什麼管不住自己》

發現實際上能站穩就已經不錯了。高估自己在不同環境下的專注度會讓我們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一次頓悟將會瞬間改變我的生活

哪怕對於最小的習慣,改變都是長期、循序漸進的。畢竟我們沒法都坐在蘋果樹下,馬上就能改變世界。

改變將是永久性的,我再也不用擔心了

減肥成功之後真的可以暴飲暴食嗎?很多人拼命運動,瘦了後依然吃吃吃,發現自己又胖了起來,便覺得運動減肥完全無效。

在解決老問題的時候不會帶出新問題

生活其實總是在尋找平衡,如果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是完全走向它的反面,那麼很快新的問題就會產生。這就是為什麼通過節食減肥的人,最後又得了厭食症。

我的努力會得到公正的回報

這個世界並沒有給任何人這樣的承諾,想得到回報,不僅要努力,也要有正確的方法。

沒有人關注我

覺得自己遺世獨立只是一廂情願,總會有人對你抱有期待。

如果我改變自己,就不真實了

你真的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嗎?還是一直在逃避?

我有自知之明

人類自我評估的準確性很差,不妨瞭解下其他人對你的評價,再和自我評估作比較,可能會有意外收穫哦。

2、自律養成的六個對策

接受現狀

“接受”看起來是一個很無奈、略帶消極的詞,但其實不然。我們很容易因為不接受現狀,導致對自己、對當前的環境作出完全錯誤的判斷。要想達到真正的自律,高品質的自我監控需要接受現狀為前提。

設想這樣一種場景,你在市中心工作,由於房租太高,只能住到郊區,上下班通勤接近3小時。如果你對這樣的狀況採用一種抱怨的、消極的抵抗情緒,那麼你損失的不只是3小時的通勤時間,在一天的其它時間,情緒、狀態都會被影響。

接受現狀就是說按照目前的條件只能如此,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看看能做什麼。比如養成在上下班路上收聽有價值的節目;或者早睡早起,儘量減少路上擁堵浪費的時間。

接受現狀,我們才能不帶著消極情緒的濾鏡看待自己和生活的一切。

設定合理目標

合理的目標指的是在自身極限之內但需要努力才能達到。比如,練習跑步,剛開始的時候就制定每個月跑300公里的目標,是十分容易放棄的。

合理的目標是可量化、可拆解的,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比如,每個月跑步50公里,這樣的話,每週就是12.5公里,每週跑2-3次,每次4-6公里。也可以把小目標設定成遞進式的,比如第一周8公里,第二周12公里,以此類推。

可以對目標設置一定的彈性,比如,每個月跑步50-80公里,這樣既不會給自己過大的壓力,同時又給自己一點動力去突破。

創造利於自律的環境

《自律力》裡講述了艾米麗的減肥故事。她是全食食品超市的員工,負責管理乳酪部門,享受每週一天的員工折扣。在那天,超市里所有商品都對員工打六折。艾米麗一直以來都有體重超標的問題,甚至都記不清楚自己減肥失敗過多少次。剛從美國烹飪學院畢業的她,總是處於做菜、試菜、思考食物的過程中,再加上員工折扣的誘惑,超重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為此,艾米麗想了一個辦法,她通過郵件和電話,向朋友和家人宣佈,自己要開始為期60天的減肥計畫,並尋求他們的支持和監督。她在非常不利於減肥的環境中,增加了積極的因素。最後,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她成功了調整了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完成了兩個月的減重目標。

創造有利環境的重要性在於它會不斷強化我們關於自律的承諾,幫助我們在關鍵時刻抵制誘惑。

掌握時間管理的技巧

這個時代,大家都很忙,但要辨別是真忙還是假忙。很多人處在忙而無效的狀態,疲於奔命,卻又覺得什麼都沒做。身體狀態越來越差,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制定了每週兩次的健身計畫,但每次都有沒做完的工作,只能無奈放棄。

這裡給出幾個常用的管理時間的方法:對工作進行分割,並設定優先順序;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為每個任務設定時間節點;利用碎片時間;培養立刻行動的意識;建立可遵循的步驟;預留休息時間。

反駁消極思維

很多時候,消極情緒的產生都是不必要的。

比如,某一天你出門跑步,跑了沒多久就累得不行,而距離已經報名參加的馬拉松比賽已經不到一個月了。你感到很低落,甚至考慮是否要放棄。實際上,每個人的生理狀態在不同時間都會有起伏,這就是為什麼職業運動員在世界大賽前有很長的準備期,確保在大賽時能有最好的狀態。所以,你需要思考的是當天表現不好是由於疏於練習還是單純的狀態不佳。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如此,你不能期待每一天的工作都非常高效,當低效的工作日出現時,我們要對隨之而來的消極思維進行反駁。這種反駁並不是對消極事件進行粉飾,而是理性地對消極事件的產生進行思考和分析,以此將消極情緒扼殺在萌芽中。

警惕過多的資訊獲取

有不少調查表明,過多的資訊獲取容易使我們陷入消極情緒,特別是被動的資訊獲取。

學會對資訊作篩選,優選資訊源,遮罩低品質的資訊,將有助於我們自律的形成。

參考書目:

1、馬歇爾.古德史密斯《自律力》

2、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積極情緒的力量》

3、查理斯.都希格《習慣的力量》

4、特裡.伯納姆《本能——我們為什麼管不住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