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渾水幹得漂亮,等等,畢馬威幹什麼去了?

前幾天圈圈發佈了一條文章:[ 這個狙擊手不太弱, 造價公司的終結者來了?]。 文中粗略的提到了輝山乳業的造假事件, 還有對渾水公司做了一個較為全面的分析。

如果有未看到的可以點擊介面末尾的閱讀原文查看。

然而在大家都沉浸在對渾水的高超調研手段的讚美之時, 是不是忘記了輝山乳業的會計師事務所是鼎鼎大名畢馬威(KPMG, 外號坑騙蒙拐)。 渾水這次揭露的漂亮是事實, 但是為什麼沒人罵畢馬威審計失敗?

作為做空機構, 渾水得不到輝山乳業的配合, 看不到輝山乳業的帳冊和原始單據, 各種調查只能從週邊入手。 作為審計師, 畢馬威不僅帳冊和財務系統都可以隨便看, 還可以函證銀行、供應商和主要客戶。 而且, 畢馬威已經連續多年審計輝山乳業, 即使沒做到知根知底, 對有些情況最起碼應該心中有數。

渾水從週邊看看, 就知道輝山乳業一錢不值。

畢馬威收取了高昂審計費, 把輝山乳業連查三年, 出具的還是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到底畢馬威是蠢到看不出?還是有意為輝山乳業打掩護?

看看輝山乳業財務總監的簡歷, 這道選擇題並不難做。 財務總監蘇永海先生1993年加入畢馬威, 2007年出任畢馬威瀋陽辦公室的高級合夥人。 2012年, 蘇永海先生從畢馬威提前退休, 加盟輝山乳業, 一年後輝山乳業就在香港上市。 蘇永海先生的年薪是773.40萬人民幣。

類似輝山乳業這樣從審計師裡找財務總監的情況算是業界慣例, 但是出現造假可真不多。 上一起知名案例就是美國的安然, 財務總監來自其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 後來的結局是:財務總監坐了牢, 安達信關了門,

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從此變四大。

安達信關門以後, 美國人還不解氣, 頒佈了薩班斯法案, 成立了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察委員會(PCAOB)。 美國規定, 所有審計美國上市公司的會計師事務所都得到PCAOB註冊成為其會員, 接受PCAOB的檢查。

2010年左右, 一堆中概股跑到美國和加拿大上市。 渾水和香櫞等做空機構從那時趁勢而起, 成功做空好幾單財務造假的公司, 比如東南融通和嘉漢林業。 PCAOB不幹了, 覺得審計中概股的會計師事務所沒好人, 要對其進行現場檢查。

審計中概股的機構基本都是四大在中國的分支。 這些機構的香港老闆聽說PCAOB要來, 嚇壞了, 紛紛跑到中國證監會和財政部, 強烈抗議美國人借查中概股造假之名侵犯中國主權。

練了義和拳的中國證監會對美國證監會和PCAOB拍了胸脯, 拒美方於國門之外, 向美方保證, 可以完全依賴中國證監會的監管。

美國證監會賣了個面子給中國證監會, 暫時擱置了入境檢查的事情。 後來, 隨著中概股紛紛回歸, 美國證監會和PCAOB要檢查中國四大業務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中國四大從此又開始獨享中國證監會的監管品質。

溫柔鄉里英雄塚。 在國際上代表可信的四大, 就此在中國成為財務造假的指路標。 輝山乳業也算是中國監管部門種瓜得瓜的結果。 問題是, 中國四大審計的其他企業, 你還相信他們的財務報表嗎?

另外對於渾水的高超到可怕調查手段, 圈圈做了一個在前篇文章的基礎上更為詳細的總結分析。

供一些有為之士的學習參考

獨特的做空方式

渾水研究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似乎從創立之日起對中國的上市公司就不太友好的, 被列入重點做空對象, 也就是說, 他們認為中國人善於利用不透明度創造財富, 渾水摸魚, 而他們就要使其對投資者透明。 被渾水盯上的公司往往結果都是產不忍賭, 我們在前幾天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其中:嘉漢林業在渾水報告發佈當天股價狂瀉64%、網秦股價暴跌近50%、分眾傳媒股價大跌40%、大連綠諾乾脆在渾水報告發佈之後僅23天就被納斯達克摘牌……

渾而水公司的做空方式是——專門調查有潛在威脅或財務陷阱並可能導致股價下跌的公司,然後選擇時機發佈這些資訊,引發市場單邊看空。這種結果在文化差異較大的中美兩國投資者身上,被尤其放大,很多暗示性報告會影響不熟悉中國情況的投資者,對他們產生誤導,造成股價下跌。這種方式,被成為渾水式做空。

代理人計畫

不管是真的被黑,還是主動被黑,類似“渾水”這種專以攻擊上市公司、做空股價來獲得利益的匿名機構,一般只能保持非常低調。

那麼的,如此影響巨大的“事實”是如何調研的呢?聽上去有點偽命題,縱觀渾水的質疑報告,其中的內容少則20頁多則80頁。通過狙擊企業漏洞來證實其負面觀點,這種阻擊更像是一種“找茬”,只要能夠找到類似企業財務、經營造假證據這樣的“硬傷”,一經發現,便一票否決,成為做空的理由。

除此之外,渾水還通過分析上市公司的披露資訊,找出任何可能出現的漏洞或不符合邏輯的錯誤,尤其是對於那些故事講的太好甚至過於完美的公司進行質疑,對市場上任何一句捕風捉影的傳言都不肯放過。沒錯,做空的關鍵就是要讓投資者產生恐慌。

但一份商業調查報告顯示,因主要顧慮到安全問題,“渾水”這類匿名調查機構的負責人並不在中國,甚至和那些被做空攻擊的上市公司毫無聯繫,替他們深入這些公司的,實際上是中國境內的“代理人”或“代理機構”,角色與俗稱“寫手”相近,但又不具體負責撰寫報告。據知情人士爆料,“代理人”通常為國內財經類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或准畢業生,具備基礎的金融財務知識,頭腦較為靈活,大部分經數位朋友輾轉介紹。

對這些中國“代理人”而言,最主要的任務是對公司實地調查,搜集各種資訊,留下證據,少量參與調查報告的製作,也就是所謂的“境內調查團隊”。

具體工作方面,基本以專案合作的方式為“渾水”提供上市公司資訊素材,費用支付方式多為“計件制”,模式鬆散但講究結果和收益掛鉤,一份做空報告寫下來,每個“代理人”能獲得的報酬,少則數千元,多則上萬元。

除了這些分散的代理人,也會有小型的商業諮詢公司包攬代理工作,據說渾水在中國約有5萬人在為其進行調查研究。那麼代理人通常用什麼手段進行“調查”的呢?

調查手段無所不能

通過溝通發現,渾水整個“調查”手法比較粗放。由於美國文化習慣任何事都盡可能地做到“有跡可循”,這些中國“代理人”會被要求在調查公司時,儘量留下包括照片、錄音等證據,加在報告裡較為容易獲得美國投資人的認可。

一家曾和渾水展開激烈“空鬥”的上市公司高管透露,有時候他們佯裝有採購需求,去找目標公司的銷售人員聊天,口頭談話中出現的不準確銷售數位和內容往往會被暗中錄音,再整理成原材料;有時候他們專挑週末去工廠門口拍照,因為空蕩蕩的車間照片是美國老闆最喜歡的,為了能夠拍照,他們煞費苦心,有時會開出數百元的拍照報酬給員工,更有甚者直接爬上工廠牆頭進行偷拍。

派“臥底”也是慣用手法,曾經有被做空的中資公司老闆表示,直到公司股票被做空,才發現對手早就潛進自己公司的廠區,裝上攝像頭偷拍半月有餘,而自己竟渾然不知。

除了“代理人”和“派臥底”,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型商業諮詢公司充當“代理調查公司”,有些對外聲稱是香港註冊或擁有國際背景,但事實上多為內地本土公司。這些商業諮詢公司本身資質就語焉不詳,但可以利用公司名義,以協助做市場調查為由,開出每小時600至800美元不等的傭金獎勵,暗中找上市公司流水線上的工人談話,或者利用商業間諜手段獲取公司內部資料。

在掌握了企業的“情況”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選擇合適的時機將質疑報告進行曝光,這對於做空這門生意來說尤為重要,最常見的手法就是把類似的問題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內曝光,在市場上“人為”製造出一個敏感問題。

曝光的問題越集中,聲勢就越大,問題就越敏感,投資者越容易對這樣的問題產生恐慌。此時,利用這個問題來攻擊任何一家涉嫌的公司,做空成功的概率和獲利的空間都會大很多,由此可見做空機構在下多大一盤棋。

然而構成產業鏈的真正幕後黑手,並非渾水等做空機構,而是其背後強大的對沖基金。

做空基金坐鎮

據知情人士透露,很多和匿名機構聯手做空中國公司股價的美國基金,絕大多數活躍在香港,少數在北京和上海,其中雖然不乏赫赫有名的華爾街大型對沖基金,更多的則是一些交易背景有污點,甚至曾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列為市場禁入對象的投資人。

“華爾街是貪婪的,對沖基金逐利的天性是推動做空中概股股價的根本原因,如果和匿名調查機構合作成功概率高,能夠賺到錢,就會有人去做。”該知情人士表示,“所以,渾水這種匿名機構變本加厲地誇大質疑報告內容,甚至不惜人身攻擊上市公司高管,因為一旦失敗次數多了,願意合作的基金就少了。”

從手法上看,當渾水等匿名調查機構公開發佈質疑報告,一般在一至兩個星期前,已經有合作的做空基金入場持有看空期權了。

“二級市場投資最講究的是時機。”一位美國職業基金經理黃先生指出,為了不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做空基金潛伏入市通常有較為嚴密的計畫,看空期權投注的價格和規模也往往和調查機構的質疑報告緊密配合。

另外也有知乎網友介紹,一些公司之所以被做空,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一些對沖基金曾經是它們的股東。知道公司有瑕疵,所以希望通過做空再賺一把。與此同時,做空者在做空公司裡往往都有內鬼,説明收集資料。如果做空者覺得資料是有效的,就會決定做空。

對沖基金一般會先把一些材料,送給渾水這樣的公司。讓他們寫分析報告,再把報告發給基金公司,鼓動更多的機構建空倉。時機差不多的時候,再讓渾水這類的研究公司正式發佈報告。同時他們在二級市場上集體砸盤,引起恐慌,屆時賣盤洶湧。

股價跌到一定價格,接受股票質押的銀行等機構就會斬倉,股價於是再跌。跌到理想價位後,做空者再進來補倉,把借來的股票還掉,一輪做空獲利就此完成。

背後的完整做空產業鏈

通常而言,做空手法是美國資本市場允許的。每每獵殺到一家中國上市公司,從做空股價到引起監管層關注,甚至再到退市,整個“產業”鏈條都充斥著對利益的追逐。

如果說,做空股價損失的是流通市場上股東的錢,那麼一旦中國公司被做空,馬上就會有美國律師事務所非常默契地提出負責集體訴訟索賠,或者發起調查,如果官司真的打起來了,這樣的律師事務所就算攬到活了,上市公司也將支付巨額的訴訟費用。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一般情況下,美國律師團隊會建議庭外和解,上市公司還是會根據談判結果支付一定的賠償。”

這類訴訟一般由代表原告的律師事務所積極推動,鼓勵所有股票受影響期間買入公司股票的流通股股東都加入原告隊伍。

業內人士透露,集體訴訟原告費用一般由律師預支,採取風險代理模式,美國法律制度允許集體訴訟按照索賠金額一定比例收取律師費,此比例或高達50%,而這也正是律師們的動力所在。

無論做空機構,對沖基金還是律師事務所,都儼然是這條完整產業鏈中的受益者,而最能代表他們的動機的或許就是渾水創始人卡森·布洛克的話:“做這件事情是有成本的,所以我必須賺錢。”

我們在前幾天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其中:嘉漢林業在渾水報告發佈當天股價狂瀉64%、網秦股價暴跌近50%、分眾傳媒股價大跌40%、大連綠諾乾脆在渾水報告發佈之後僅23天就被納斯達克摘牌……

渾而水公司的做空方式是——專門調查有潛在威脅或財務陷阱並可能導致股價下跌的公司,然後選擇時機發佈這些資訊,引發市場單邊看空。這種結果在文化差異較大的中美兩國投資者身上,被尤其放大,很多暗示性報告會影響不熟悉中國情況的投資者,對他們產生誤導,造成股價下跌。這種方式,被成為渾水式做空。

代理人計畫

不管是真的被黑,還是主動被黑,類似“渾水”這種專以攻擊上市公司、做空股價來獲得利益的匿名機構,一般只能保持非常低調。

那麼的,如此影響巨大的“事實”是如何調研的呢?聽上去有點偽命題,縱觀渾水的質疑報告,其中的內容少則20頁多則80頁。通過狙擊企業漏洞來證實其負面觀點,這種阻擊更像是一種“找茬”,只要能夠找到類似企業財務、經營造假證據這樣的“硬傷”,一經發現,便一票否決,成為做空的理由。

除此之外,渾水還通過分析上市公司的披露資訊,找出任何可能出現的漏洞或不符合邏輯的錯誤,尤其是對於那些故事講的太好甚至過於完美的公司進行質疑,對市場上任何一句捕風捉影的傳言都不肯放過。沒錯,做空的關鍵就是要讓投資者產生恐慌。

但一份商業調查報告顯示,因主要顧慮到安全問題,“渾水”這類匿名調查機構的負責人並不在中國,甚至和那些被做空攻擊的上市公司毫無聯繫,替他們深入這些公司的,實際上是中國境內的“代理人”或“代理機構”,角色與俗稱“寫手”相近,但又不具體負責撰寫報告。據知情人士爆料,“代理人”通常為國內財經類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或准畢業生,具備基礎的金融財務知識,頭腦較為靈活,大部分經數位朋友輾轉介紹。

對這些中國“代理人”而言,最主要的任務是對公司實地調查,搜集各種資訊,留下證據,少量參與調查報告的製作,也就是所謂的“境內調查團隊”。

具體工作方面,基本以專案合作的方式為“渾水”提供上市公司資訊素材,費用支付方式多為“計件制”,模式鬆散但講究結果和收益掛鉤,一份做空報告寫下來,每個“代理人”能獲得的報酬,少則數千元,多則上萬元。

除了這些分散的代理人,也會有小型的商業諮詢公司包攬代理工作,據說渾水在中國約有5萬人在為其進行調查研究。那麼代理人通常用什麼手段進行“調查”的呢?

調查手段無所不能

通過溝通發現,渾水整個“調查”手法比較粗放。由於美國文化習慣任何事都盡可能地做到“有跡可循”,這些中國“代理人”會被要求在調查公司時,儘量留下包括照片、錄音等證據,加在報告裡較為容易獲得美國投資人的認可。

一家曾和渾水展開激烈“空鬥”的上市公司高管透露,有時候他們佯裝有採購需求,去找目標公司的銷售人員聊天,口頭談話中出現的不準確銷售數位和內容往往會被暗中錄音,再整理成原材料;有時候他們專挑週末去工廠門口拍照,因為空蕩蕩的車間照片是美國老闆最喜歡的,為了能夠拍照,他們煞費苦心,有時會開出數百元的拍照報酬給員工,更有甚者直接爬上工廠牆頭進行偷拍。

派“臥底”也是慣用手法,曾經有被做空的中資公司老闆表示,直到公司股票被做空,才發現對手早就潛進自己公司的廠區,裝上攝像頭偷拍半月有餘,而自己竟渾然不知。

除了“代理人”和“派臥底”,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型商業諮詢公司充當“代理調查公司”,有些對外聲稱是香港註冊或擁有國際背景,但事實上多為內地本土公司。這些商業諮詢公司本身資質就語焉不詳,但可以利用公司名義,以協助做市場調查為由,開出每小時600至800美元不等的傭金獎勵,暗中找上市公司流水線上的工人談話,或者利用商業間諜手段獲取公司內部資料。

在掌握了企業的“情況”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選擇合適的時機將質疑報告進行曝光,這對於做空這門生意來說尤為重要,最常見的手法就是把類似的問題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內曝光,在市場上“人為”製造出一個敏感問題。

曝光的問題越集中,聲勢就越大,問題就越敏感,投資者越容易對這樣的問題產生恐慌。此時,利用這個問題來攻擊任何一家涉嫌的公司,做空成功的概率和獲利的空間都會大很多,由此可見做空機構在下多大一盤棋。

然而構成產業鏈的真正幕後黑手,並非渾水等做空機構,而是其背後強大的對沖基金。

做空基金坐鎮

據知情人士透露,很多和匿名機構聯手做空中國公司股價的美國基金,絕大多數活躍在香港,少數在北京和上海,其中雖然不乏赫赫有名的華爾街大型對沖基金,更多的則是一些交易背景有污點,甚至曾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列為市場禁入對象的投資人。

“華爾街是貪婪的,對沖基金逐利的天性是推動做空中概股股價的根本原因,如果和匿名調查機構合作成功概率高,能夠賺到錢,就會有人去做。”該知情人士表示,“所以,渾水這種匿名機構變本加厲地誇大質疑報告內容,甚至不惜人身攻擊上市公司高管,因為一旦失敗次數多了,願意合作的基金就少了。”

從手法上看,當渾水等匿名調查機構公開發佈質疑報告,一般在一至兩個星期前,已經有合作的做空基金入場持有看空期權了。

“二級市場投資最講究的是時機。”一位美國職業基金經理黃先生指出,為了不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做空基金潛伏入市通常有較為嚴密的計畫,看空期權投注的價格和規模也往往和調查機構的質疑報告緊密配合。

另外也有知乎網友介紹,一些公司之所以被做空,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一些對沖基金曾經是它們的股東。知道公司有瑕疵,所以希望通過做空再賺一把。與此同時,做空者在做空公司裡往往都有內鬼,説明收集資料。如果做空者覺得資料是有效的,就會決定做空。

對沖基金一般會先把一些材料,送給渾水這樣的公司。讓他們寫分析報告,再把報告發給基金公司,鼓動更多的機構建空倉。時機差不多的時候,再讓渾水這類的研究公司正式發佈報告。同時他們在二級市場上集體砸盤,引起恐慌,屆時賣盤洶湧。

股價跌到一定價格,接受股票質押的銀行等機構就會斬倉,股價於是再跌。跌到理想價位後,做空者再進來補倉,把借來的股票還掉,一輪做空獲利就此完成。

背後的完整做空產業鏈

通常而言,做空手法是美國資本市場允許的。每每獵殺到一家中國上市公司,從做空股價到引起監管層關注,甚至再到退市,整個“產業”鏈條都充斥著對利益的追逐。

如果說,做空股價損失的是流通市場上股東的錢,那麼一旦中國公司被做空,馬上就會有美國律師事務所非常默契地提出負責集體訴訟索賠,或者發起調查,如果官司真的打起來了,這樣的律師事務所就算攬到活了,上市公司也將支付巨額的訴訟費用。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一般情況下,美國律師團隊會建議庭外和解,上市公司還是會根據談判結果支付一定的賠償。”

這類訴訟一般由代表原告的律師事務所積極推動,鼓勵所有股票受影響期間買入公司股票的流通股股東都加入原告隊伍。

業內人士透露,集體訴訟原告費用一般由律師預支,採取風險代理模式,美國法律制度允許集體訴訟按照索賠金額一定比例收取律師費,此比例或高達50%,而這也正是律師們的動力所在。

無論做空機構,對沖基金還是律師事務所,都儼然是這條完整產業鏈中的受益者,而最能代表他們的動機的或許就是渾水創始人卡森·布洛克的話:“做這件事情是有成本的,所以我必須賺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